APP下载

核心素养理念下非连续性文本的教学策略

2019-03-14朱锟艺

内蒙古教育·科研版 2019年1期
关键词: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素养教学策略

朱锟艺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日渐深入,我国的教育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教育目的和追求上也有很大的不同。以往让学生接受教学大多是为了让学生成为一个有知识的人,并能通过读书取得好成绩,一步步登上大学舞台,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教师、家长和学生在学习上只顾着追求成绩,忽略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在语文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具备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除了我们常见的普通文本阅读之外,还出現了非连续性文本类的阅读,但不少学生在阅读这类文本时效率较低。本文结合非连续性文本的特点进行教学策略的探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非连续性文本;教学策略;阅读素养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216(2019)01B-0082-02

和连续性文本不同的是,非连续性文本的文字字数减少了很多,主要是各种图形、说明书、单据或是地图等较为直观的图文构成的文本。在小学各阶段的学习中,很容易就能看见非连续性文本的影子,但是据调查显示,大多数小学语文教师并没有将这类型文本的教学放在首位,由于没有足够的重视,导致学生一旦碰上非连续性文本的问题,就不能对其进行正确的阅读和理解。其实,非连续性文本所呈现的内容更为简单直观,只要让小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那么,理解非连续性文本就会比较容易。

一、用心探索阅读引导模式,掌握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方法

小学的孩子由于年幼无知,对事物的认知能力有一定的局限,学习方面主要是靠教师带着走,没有教师的引导和督促,学生很难靠自己就完成相关课程的学习,所以,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重视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对学生有着很大的折射效应,教师是什么态度,学生就会跟着模仿。很多小学生并不能理解什么是“非连续性文本”,也不知道这类文本的学习阅读技巧,正是因为教师对这类文本的教学缺乏一定的重视,在校园教学中没有反复强调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效益,导致很多小学生对这个名字没有什么印象。

想要重新提升小学语文学科的教学效率,首先就需要提高学校和教师的重视程度,将非连续性文本的教授工作纳入小学语文研究组的重点工作中,在书籍分享课或者阅读课上,向学生强调分析并理解非连续性文本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并在课堂上,从解释非连续性文本的概念开始,探索出适合学生也适合这类文本的教学方法,总结教学技巧,传授于学子,使每个学子的语文阅读能力得以提升,并使其核心素养得到提高。

例如:既然要对非连续性文本的教学加以重视,那么,学校就应该给教师和学子们安排充足的上课时间,好促进教学设想能够得到实践。作为一名教师,重视非连续性文本的教学,就要肯在教学方面下功夫。

比如说,课间或是空闲的时候,抽出时间研究每个学生在阅读方面的实力如何,根据学生的阅读实力制订教学计划,有助于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又如,教师自身应该对非连续性文本了解得非常透彻,如果教师不太了解,那么,教师就应该花时间做好教学前的准备工作,并且肯下功夫,为孩子们研究出一套科学有效的学习非连续性文本的方法和技巧。教师可以自己搜集一些非连续性文本的段落,然后打印成复习资料或是测试题,发给每一个学生,定期测试学生的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鉴赏能力,这样,教师才能了解自己的教学方式是否合适有效的。

二、渗透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技巧,掌握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方法

影响孩子学习非连续性文本效率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感兴趣程度,对还在读小学的学生来说,他们通常对自己感兴趣的科目听得更加认真,学得也更加用功,所以辅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十分重要,另一方面就是学习的要领,正确的技巧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时少走弯路,节省更多的时间和力气,帮助孩子在学习上不断地进步提升,会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教师在进行非连续性文本的传习时,不能再采用传统的口传心授式教学法,直接把知识点教给学生听,重点是要让学生掌握非连续文本阅读的技巧,只有确保学生掌握了学习的正确方法,才能避免学生犯一些基础性的错误,这样,更有利于孩子不断获得进步。

教师在讲课时间里,要多与孩子进行学习上的交流互动,私下去了解学生对学习中的重点的掌握程度,只有当学生犯错时接受到正确的指导,才能有助于学生语文总体素养的培养。

例如:为了让学生对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有一个正确的了解,教师可以现场指导学生如何进行图表分析。首先,教师可以拿出一张学生班级语文成绩的统计表,然后让学生对成绩统计表进行阅读和分析。了解学生通过图表上零星的字和表格能看出些什么。抽一些学生来回答教师的问题,从学生的回答中,教师可以知道学生究竟存在哪些问题,然后,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就可以及时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可以及时地改正自己的错误,并将教师的教导牢记于心,从而真正掌握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技巧。

比起反复地做题训练,方法的掌握显得更为重要,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者,也应该将核心技巧和方法传授给学生,随时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指导,有利于在核心素养下非连续性文本的教学取得优秀成果。

三、巧妙整合各类教学资源,掌握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方法

在小学语文学习中使用的主要工具就是语文课本教材,学生的语文学习基本上是围绕课本来进行跟进和补充的。在非连续性文本教学当中,教师同样可以直接使用语文教材,从语文教材中搜集有效示例文本,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如何正确进行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语文教材也是每个小学生在每天的学习中要接触到的东西,所以很多学生对语文教材也比较熟悉,那么可以从语文教材入手,进行非连续性文本的教学就会显得更容易,学生接受起来也更轻松。利用语文教材,将非连续性文本的教学融入到语文的日常学习中,有利于学生在不知不觉间掌握阅读非连续性文本的技巧和方法,节省了更多的学习时间和空间,又能达到理想的效果。所以,既然有了语文教材这样的书籍工具,教师就应该好好地利用,让核心素养下非连续性文本的教学更加简单有效。

在语文教材中有很多非连续性文本的内容,比如,语文教材的目录。在学生学习第一篇语文课文之前,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先把语文目录看一篇,从语文目录的阅读中,学生能够直观清楚地了解到每一本语文书大致有多少篇课文,并且每单元要学习的课文主题是什么。如果有学生不会看目录,教师便可以趁此机会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直接在语文课堂上进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合理利用教学资源。只有合理利用各种有效资源,才能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帮助每个学生都能掌握阅读非连续性文本的能力,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增强学生在学习中的核心素养。

总之,不管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校园的学习中,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方法都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在倡导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全面成长发展的今天,更加不能忽略了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技巧方面的教学。作为一种新型文本阅读类型,非连续性文本反映的内容更加广泛全面,在核心素养的基础下,教师应当提起对非连续性文本教学的重视,舍得花时间去研究新的教学方法,创新手段,让学生听得懂,听得进,这样才能让教学取得有效的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学生才能以更加积极的态度面对非连续性文本。

参考文献:

[1]管贤强.核心素养取向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评价[J].中学语文教学,2017,(11).

[2]陈碧霞.善挖“非连续性文本”资源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J].时代教育,2017,(6).

[3]彭程.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备考指导[J].初中生学习指导,2018,(6).

[4]孟龙华.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衔接——由《胡同文化》的教学说起[J].教育革新,2011,(7).

[5]曹高峰.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浅谈[J].新作文(语文教学研究),2018,(10).

[6]王会光.拓展课程资源,提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J].小学教学研究,2018,(29).

[7]王亚红.基于农村小学生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素养策略窥探[J].新作文(语文教学研究),2018,(10).

[8]吴春样.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文本阅读兴趣的激发[J].考试周刊,2018,(5).

[9]杨彩凤.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J].新课程(上),2018,(11).

[10]刘海.小学語文教学中激发学生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J].新课程(中),2018,(11).

[11]何思琪.探析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8,(47).

猜你喜欢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素养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大学生阅读素养现状分析及高校图书馆对策探究
近十年我国数字阅读的发展状况与趋势
从“知沟”理论谈城乡学生阅读素养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