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进天津市农业绿色转型发展的问题研究

2019-03-14赵广窦艳芬

天津农业科学 2019年2期
关键词:农业面源污染绿色发展供给侧改革

赵广 窦艳芬

摘    要:天津市农业绿色发展对于改善生态环境、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同时也是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举措。本文全面总结了近年来天津市在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方面取得的成就,高度重视农业资源保护和节约利用,使绿色发展理念得到深入贯彻,农业投入品的使用效率和绿色农产品供给能力不断提升,农业废弃物治理成效显著;同时指出了转型发展中面临的困境,包括农业资源约束仍不同程度存在,科技、人才支撑体系不完备,种养结合等循环发展机制不健全;并从健全农业绿色发展的体制机制、强化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加强产地环境治理、完善科技和人才支撑体系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对策。

关键词:农业面源污染;绿色发展;乡村振兴;供给侧改革;天津

中图分类号:F320.3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9.02.012

Abstract: The green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in Tianjin is of great strategic significance for improving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deepening the structural reform of agricultural supply-side and implementing the rural vitalization strategy. It is also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practice the concept of green development. This paper comprehensively summarized the achievements in promoting the green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in Tianjin, which included paying high attention to the conservation of agricultural resources, implementing the concept of green development thoroughly, improving the utilization efficiency of agricultural inputs and the supply capacity of green agricultural products continuously, and strengthening the effect of agricultural wastes management remarkable. Meanwhile, the difficulties faced in the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were pointed out, including the agricultural resource constraints still exist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upporting system was not complete, and the recycling development mechanism such as the combination of planting and breeding was imperfect. Finally, the paper put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from such aspects as perfecting the system and mechanism of green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strengthening the utilization and protection of resources, and also the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of producing area, improving the support system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talents.

Key words: agriculture area-pollution; green development; rural vitalization; reform of supply-side; Tianjin

改革開放40年来,在天津市委市政府的有力领导下,都市型农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有力保障了全市农产品供给和农民持续增收。但与此同时,以数量为导向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也使天津市农业可持续发展受到了严重挑战,农业资源过度开发、生态功能退化、农业面源污染加剧等问题不同程度存在。2017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创新体制机制推动农业绿色发展的意见》,正式提出“农业绿色发展”概念[1]。在此背景下,作为现代都市型农业的示范区,天津市迫切需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切实推进绿色发展。

1 天津市推进农业绿色转型发展的战略意义

1.1 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引领

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引领,同时也是检验乡村振兴的重要尺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进乡村生态振兴,坚持绿色发展,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两山”理论,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治理农业生态突出问题,以更大力度推动农村环境整治,建设美丽乡村。在此背景下,天津市农业绿色发展将迎来新的战略机遇期,我们要通过进一步优化农业空间布局、改革资源利用方式和生产管理方式,推动农业走上绿色振兴之路,助推农村“产业兴旺”和“生态宜居”,通过农业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1.2 是深化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重要任务

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更加注重提高农产品的品质,这也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核心要义。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必须把供给绿色优质的农产品放到最突出的位置[2]。因此,推进天津市农业绿色转型发展,通过改善生态环境、推广使用绿色生产技术,增加天津市优质、绿色、安全农产品的供给数量,以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对高质量农产品的需求,这是深化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重要任务。

1.3 是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是改善生态环境的战略举措

农业绿色发展的根本要求是通过绿色、循环、集约的发展模式,更加注重生态保育,不断改善生态环境。推进天津市农业绿色发展,就是要大力推广绿色生产技术,降低农药化肥使用量,节约利用和改善水土资源,提高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率,加快解决农业环境中突出问题,这必将进一步改善和提升天津市生态环境质量,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改善的双赢。通过生态环境的改善进一步提升天津市农业的发展优势和的综合竞争力,更好地推进“四区两平台”建设。

2 天津市农业绿色发展取得的成效

2.1 农业绿色发展理念得到深入贯彻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天津市委、市政府围绕“五位一体”和“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认真贯彻“两山”理论,大力实施美丽天津一号工程,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天津市先后制定实施了《天津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天津市“十三五”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方案》、《关于推进天津市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天津市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实施方案》、《天津市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方案》、《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和露天禁烧的决定》、《天津市2018年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实施方案》等文件,全面构建了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系统化、综合化的制度体系,坚持农业发展中保生态、保供给和保增收的协调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理念得到了深入贯彻,基本形成了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与生产生活相协调的农业绿色发展新格局。

2.2 高度重视农业资源保护和节约利用

2.2.1 强化农业节水灌溉,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天津市一直以来都高度重视农业水资源节约利用,严格控制水资源的消耗,开展了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工程,强化农业节水,大力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健全基层农业节水技术的推广服务体系。先后实施了《关于推进天津市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和《天津市“十三五”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方案》,使天津市农业用水制度逐步健全。在此基础上,天津市在农业节水灌溉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2017年天津市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了0.63,高于全国0.53的平均水平;从农业用水总量来看,2013年天津市农业用水量为121 667万m3,2017年下降到107 199万m3,减少了11.89%。

2.2.2 提升耕地质量,强化高标准农田建设 多年来,天津市一直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土地节约制度,先后批准实施了《天津市土地整治规划(2016—2020年)》、《关于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意见(2018)》,协调推进贫困地区土地综合整治、农业用地整理、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城乡建设用地整理等各项工作。“十三五”末天津市将完成不少于22.4万hm2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届时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将进一步夯实。同时,天津市积极开展轮作休耕试点。2018年在静海建立了4 667 hm2粮豆轮作试点,在宁河区建立了67 hm2绿肥休耕试点,不断推动用地和养地的结合。此外,为提高耕地的质量,天津市不断加大财政补贴力度,鼓励推广使用有机肥和通过秸秆还田等途径改善土壤质量,并大力推广水肥一体等技术模式。

2.3 农业投入品的使用效率不断提高

为确保农业部提出的2020年化肥、农药用量零增长目标的实现,天津市各涉农部门开展广泛宣传,引导农户积极加入到化肥减量行动中,自觉减少化肥施用量;同时,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2017年全市完成了13.34万hm2测土配方施肥的推广应用,使该技术的覆盖率达到了80%,肥料利用率也提高到了35%;此外,有关部门和涉农区还与农业院校、科研院所及京冀两地开展深度合作,研发出了一些配套的、可操作的高效施肥技术和方式,开展集成示范水肥一体化[3]。

为深入推进“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天津市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了《天津市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实施方案》。根据全市病虫害发生的情况,坚持综合治理,一方面是从源头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另一方面采用低毒低残留农药和高效大中型机械,降低残留率和提高施肥精准度,并开展病虫害的统防统治和对生产主体农药科学使用技术的培训[4]。在此基础上,天津市病虫害防治效果得到了提升,农药使用量有所下降,2017年天津市农药有效利用率达到了35%,高于同时全国33%的平均水平。在政策的有力推动下,天津市化肥、农药保持了零增长,使用效率不断提升,有力保障了農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

2.4 农业废弃物治理成效显著

随着环保压力的加大,天津市高度重视畜禽养殖废弃物的治理,2013—2015年,天津市对718家畜禽养殖场的粪污处理设施进行了治理。2016—2018年连续三年制定实施了《天津市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污治理工程实施方案》,并出台了《天津市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方案》,有序开展了废弃物治理和综合利用工作,三年间按照“一场一策”的建设方案,每年完成500家(其中2018年达到了557家)畜禽养殖场的粪污治理。在各级政府和规模化养殖场的共同努力下,天津市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了70%,高于全国60%的平均水平。

2017年天津市出台并实施《关于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和露天禁烧的决定》,农业相关部门通过加大宣讲,加大资金扶持,对购置农作物秸秆利用的机械给予补助,对秸秆机械作业给予补贴等,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秸秆还田的积极性;同时通过政策引导,不断强化秸秆“五化”措施,有效推进了秸秆的综合利用水平。目前,天津市农作物秸秆利用率为97.3%,高于全国80.12%的平均水平。

与此同时,2015年开始,天津市宁河、静海等地按照“集中连片、重点治理,规模化作业、社会化服务,先作业、后补贴”的模式启动了农田残膜回收试点,效果显著。2018年出台了《天津市农田残膜回收利用工作实施方案》,在全市范围推动农膜减量与回收利用工作,大大提高了农田残膜的回收率。此外,为降低农药包装废弃物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2018年天津市也在全市范围内以“群众收集、有偿回收、集中处理”为基本模式,开展了农药包装废弃物的回收与处理工作,初步建立了部门协调、属地管理、群众参与、推动督导的集中收集处理模式。

2.5 绿色农产品供给能力稳步提升

天津市大力推进农业生产标准化建设,强化“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的监管,有效确保了农产品质量安全,2017年天津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总体抽检合格率为98%,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96%[5]。为满足城乡居民不断增长的对绿色、优质、安全农产品的消费需求,天津市积极推进“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工作,截至2017年底共培育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1 616个,绿色农产品供给能力稳步提升。

3 天津市农业绿色发展中面临的困境

3.1 农业资源约束仍不同程度存在

天津市在推进农业绿色发展过程中,强化了对农业资源的保护和治理,水、土等农业资源质量得到了改善,但资源约束仍不同程度存在,这也是农业绿色发展面临的挑战之一。以耕地为例,天津市人均耕地面积仅有0.11 hm2,且伴随着城镇化、工业化的快速发展,耕地比例仍在不断下降。作为工业城市,天津市的工业三废加剧了土地污染程度;同时,由于缺乏水资源,天津市存在污水灌溉问题,导致了土壤中重金属和有机物污染超标;此外,对农田的过度垦殖和开发,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耕地质量的下降和土壤污染的加剧。从水资源状况来看,天津市人均水资源为160 m3,是全国水资源最少的省市。天津市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的59%,而全国农业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的70%左右。农业水资源匮乏的同时,天津市水污染较为严重,2018年7月的水质数据显示I~III类占比仅为35%,V类仍占15%左右。总之,天津市水土资源的约束还不同程度的存在,要推进农业绿色转型发展,必须进一步强化对农业资源的保护和治理。

3.2 科技、人才支撑体系不完备

科技和人才是农业绿色转型的核心要素[6]。天津市在绿色防控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和低毒低残留农药的研发、推广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总体来看仍存在绿色技术创新能力不足、技术研发体系不健全、以及对研发投入不足等问题。此外,在农业绿色发展过程中,天津市仍存在高素质科研人员、农技推广人员缺乏等问题,一线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绿色生产意识和技术普遍不足,人才缺失一方面制约了绿色技术的研发和创新,同时也影响了绿色农业技术的有效传播和推广。总之,科技、人才支撑体系不完备仍是天津市农业绿色转型发展中的一大桎梏。

3.3 种养结合等循环发展机制尚不健全

种养结合是天津市畜禽粪污治理的重要模式之一,也是推进农业绿色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目前,天津市种养结合等循环发展模式的体制机制尚不健全。一方面,由于养殖场周边土地流转困难,使畜禽养殖场不具备消纳粪污的大量农田,即畜禽粪污无田可还;另一方面,在政府补贴有机肥生产企业生产大量有机肥的同时,农户使用积极性却不高。总之,目前天津市农牧结合、循环利用的机制仍不顺畅,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业绿色转型发展。

此外,发达国家农药、化肥的利用率高达50%~60%;2016年,浙江省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废弃农膜综合利用率分别达到97%,91%和89%[7]。与发达国家、国内绿色农业发展较好的省市相比,天津市化肥、农药的利用率仍偏低,秸秆、畜禽粪污、废弃农膜等的综合利用率均有待提升。

4 推进天津市农业绿色转型发展的对策建议

4.1 建立健全农业绿色发展的体制机制

推动绿色发展需要完善的体制机制作保障。尽管近些年来,天津市针对农业面源污染和农村环境治理等突出问题积极开展了专项整治,但尚未形成健全的体制机制。为更好地推进天津市农业绿色发展,必须在现有法律的基础上继续完善农业绿色发展方面的法律制度,重点是健全耕地保护、水资源保护、农业投入品管理等方面的相关法律[8];另一方面,要健全绿色农业标准体系,包括完善农产品标准体系、绿色农产品市场准入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和可追溯体系等;此外,还要完善农业绿色发展补贴制度,建立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机制,落实林业、湿地、水稻、休耕、绿色防控、有机肥替代等方面的生态补贴政策[9]。

4.2 不断强化资源的保护和节约利用

农业资源环境是农业绿色发展的基础条件,为此天津市要继续加大对耕地和水资源的保护力度。在耕地保护方面,天津市要在试点的基础上,建立完善的耕地轮作休耕制度,通过政策引导和制度规范对土壤污染严重、区域生态功能退化、水资源较匮乏的农田实行轮作休耕。为提高全市的耕地质量,进一步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各级政府要继续提高对生产有机肥和施用有機肥的补贴标准,鼓励各类生产经营主体使用有机肥,并进一步推广水肥一体化等绿色生产技术、推动秸秆还田等。

在水资源保护方面,天津市要在试点的基础上建立规范的农业用水制度,实施农业灌溉用水定额,控制地下水的利用,加大超采地下水的治理力度。加快完成天津市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任务,在保护农民合理用水权益的同时,增强农民有偿用水和节水的意识;与此同时,要大力开展节水灌溉工程,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健全基层节水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

4.3 进一步加强产地环境的治理

首先,天津市要健全土地污染的监测体系,加强经常性执法监管,严格禁止未经处理或处理不达标的工业污染物、城镇生活垃圾进入农业区域,严控外部污染源。其次,要继续减少化肥农药等投入品的使用量,进一步扩大测土配方施肥面积,鼓励推广使用有机肥替代化肥、生物农药替代高毒高残留农药。最后,进一步加强农业废弃物的治理。加强农作物秸秆利用的科研和推广,落实补贴政策,加快健全农作物秸秆收集储运体系;严格监督标准地膜生产和管理,继续开展地膜有偿回收、消除土壤残留等试验试点工作。严格遵守规模养殖环境评价准入制度,进一步强化畜禽养殖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

4.4 建立完备的科技和人才支撑体系

农业绿色发展离不开科技和人才支撑,因此天津市要建立健全科技和人才支撑体系。完善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创新主体协同攻关机制,形成合力开展绿色生产技术的联合攻关,构建现代种业、农产品质量安全、绿色食品、畜禽健康养殖、智能农业等支撑农业绿色发展的科技创新技术体系,力争在农业投入品减量、有害生物绿色防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领域取得突破性的科研成果[10-12]。此外,天津市要积极建立人才支撑体系,通过政策引领、加强培训等,鼓励更多科研人员、科技推广人员参与到农业绿色发展中来;同时要培育一批具有绿色发展理念,掌握绿色生产技能的基层农技人员和新型职业农民,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开展绿色生产。

参考文献:

[1]高云才.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农业绿色发展中国农业发展方式的战略选择[J].云南农业,2017(12):5-6.

[2]韩长赋.大力推进农业绿色发展[J].农村工作通讯,2017(10):5-7.

[3]魏秀芬.天津畜牧业粪污治理的实践、困境与对策[J].中国畜牧杂志,2017(8):143-147.

[4]于凤艳.对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工作的思考[J].现代农业,2017(6):25-26.

[5]刘荣志,姜岩,窦艳芬.京津冀绿色食品产业协同发展探讨[J].中国食物与营养,2015,21(12):15-18.

[6]刘刚,赵振刚.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推动河北农业绿色转型的对策研究[J].河北企业,2016(7):63-64

[7]徐雪高,郑薇薇.农业绿色发展制度机制创新:浙江实验[J].江苏农业科学,2018,46(16):293-296.

[8]于法稳.新时代农业绿色发展动因、核心及对策研究[J].中国农村经济,2018(5):19-34

[9]郑薇薇,沈贵银.江苏省农业绿色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18,46(7):1-5.

[10]竇艳芬,姜岩.京津冀绿色食品产业协同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农业经济,2017(12):127-130.

[11]李浩,赵予新.绿色发展理念下粮食增产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的科技政策研究[J].山西农业科学,2017(1):135-138.

[12]郝丽霞.国外发展绿色农业对陕西的启示[J].山西农业科学,2015(2):225-228, 248.

猜你喜欢

农业面源污染绿色发展供给侧改革
浅谈利用生态农业产业链技术来控制农业面源污染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人才领域也需“供给侧改革”
韩媒:抓住中国“供给侧改革”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