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漂泊无根的人
2019-03-14左彩凤邵鹏丽
□ 左彩凤 邵鹏丽
又一年匆匆而过,时间进入2019年,春节在即,又是离家在外的游子们归来的时刻了。在这个具有仪式感的时间节点,很多人的内心会被扰动,出现诸多情感体验。有人鲜衣怒马、衣锦还乡,有人无颜见父老乡亲,有人归乡情切,有人近乡情怯,凡此种种不一而同。
他,是一位成功的“北漂”,已经在北京买了房,事业小成,有自己的公司,经济收入高,家庭也比较稳定。往年春节期间,他就是家族中的“财神”,大把的红包撒出去,几车厢的礼物送出去。他还会开车载着爸爸妈妈,带着礼物去给七大姑八大姨和一些他不熟识的亲戚朋友拜年。他是爸爸妈妈的骄傲,他陪着去拜年让爸爸妈妈觉得特别有面子,而多多地送礼物、撒红包让爸爸妈妈觉得更有面子。他觉得爸爸妈妈岁数那么大了,不能让他们有什么遗憾,就尽力满足他们。所以,不管花多少钱、送多少礼,只要看到他们开心的样子,他自己也非常开心。
今年谈到春节这个话题,他的目光却变得很缥缈。他说:“我感觉自己是一个没有‘根’的人,我不知道自己的家在哪里。我只是习惯性回到爸爸妈妈所在的那个老家去过年,但并没有觉得那是自己的家。北京这个家对我来说也就是一个住处而已。”
我问他:“你觉得有家有根是一种什么感受?”
他落寞地说:“有家有根,应该是一种踏实的感觉吧。当我遇到困难的时候,那应该是我第一个想到的地方,它应该是一个避风港,我可以在那里放松,安心地休息和调整。”
他停了下来,我从寥寥数语中似乎嗅到了其中的隐情。稍微等了一下,看他没有继续往下说,我又问:“有家有根会让你觉得踏实、放松和安心,现在的你在现实层面是拥有两个家,但似乎却没有体验到这些,那又是一种怎样的感受呢?”
他苦笑了一下,回答:“老家,也就是我长大的地方,我从来没有觉得对我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如果不是爸爸妈妈还住在那里,我可能都不会再回去。等到爸爸妈妈老了,和老家的亲戚们的联系估计也就断了。妈妈从小就说我是一个冷血的人,和谁都不亲,包括和妈妈,不像别的小孩总黏着妈妈。我是一个很奇怪的人吧?我从小的梦想是环游世界,不是去那些大城市,而是去各地的乡村,在任何地方都不会待很久。”
我想到了我们之前的谈话内容,似乎跟他今天所讲的有些矛盾,就问他:“你妈妈说‘你和谁都不亲’,我会觉得有些奇怪呢。因为你以前告诉过我,每次回老家过年你都是家族中的‘财神’,你为了满足爸爸妈妈的需要会花掉数万元。我也知道你在北京创业不容易,虽然目前事业有成,也赚了很多钱,但是,每一分钱中都包含着你的心血与汗水。而且,你对自己一向也是很节俭。如果没有浓厚的感情,谁会舍得花出去这么一大笔钱呢!”
他的眼圈儿有些红,嘴角挂着自嘲的笑:“那是我傻呗。小时候爸爸总是很忙碌的,很少在家,即使在家也总是批评我,从来看不到他对我笑。工作挣钱后,我买了礼物回家,看到他开心地笑了。妈妈总是限制他的零花钱,我偷偷给他钱,他就笑了。为父母花了那么多钱,我不心疼,我也一直认为我孝顺他们是应该的,可是,现在想到这些心里却酸酸的。”
我试着理解他此刻的心情:“小时候的你希望能得到爸爸的夸奖,希望爸爸能经常陪伴你,我相信为了实现这个愿望你一定做了很多努力,最终,你的愿望在给爸爸带来利益时实现了。这一方面令人开心,毕竟是多年的愿望终于实现了,而且,为了维持这来之不易的快乐,你成为了家族的‘财神’。另一方面,隐隐地令人难过,我们更希望得到父母对子女无条件的爱,用金钱换来的爱总会不那么纯粹。”
眼泪在他眼眶里转了又转,还是被他憋回去了:“小时候不仅总见不到爸爸,妈妈也总是忙家务,记忆中很深的一个画面是‘我一个人孤零零地坐在院子里的石头上,没有人和我玩’。上学之后,因为爸爸的工作单位总是变动,我就不断地转学。小学换了4个学校,初中换了2个学校,待了两年的那个学校中间还被重新分班一次。高中读了两年理科班,最后一年又调到了文科班。回想小时候的同学、邻居家的孩子,我基本记不得他们的名字和长相。妈妈说我和人不亲,可是我有亲近别人的机会吗?”
在这一刻我突然感觉很无力无奈以及一种莫名的愤怒。他接着说:“那是一种颠沛流离的生活,也许是衣食无忧,但是精神上总是处于分离、分离、分离……一个地方还没有熟悉,就又面临着分离,或者说,在任何一个地方都没有留下熟悉的烙印。对于一个孩子来说,也就是没有家、没有根。”
他低下头,将脸埋入手心,身体半蜷缩着,窝在沙发里,像个脆弱的婴儿,从哽咽的、断续的声音和身体的抽动方式上,我判断他在哭泣。他说:“我知道他们不容易,家里穷,爷爷奶奶还需要照顾,他们需要挣钱养家,这些我都知道。但是,我还是觉得很委屈、很难过,而且这种委屈无处诉说。如果讲出去,他们会说我矫情,会说我不懂事,会说我总翻旧账,会说我现在都够好的了,要惜福要知足……没有人理解我!”
我静静地陪伴着,他的情绪宣泄后慢慢恢复了平静。我诠释:“小时候和爸爸妈妈在一起时总是体验不断地换学校、搬家、转校等分离,其中一定伴随着很多复杂的情感,部分情感当时并没有被看到、被理解,而是被压抑进入到我们幻想中,在之后的生活中表现为喜欢出差、漂泊无根的感觉,甚至希望环球旅行。追求一次次重复出现的迁徙,也许只是希望有人能看到自己曾经经历的伤痛。”
作者注:哈罗曾经做过非常著名的“恒河猴实验”。第一个实验是“代母实验”,推翻了“有奶就是娘”的论断,认为:母爱的本质,绝对不是简单地满足孩子的饥渴的需求,它的核心是接触性关怀,拥抱、抚摸、亲昵,让他能够感到父母的存在,心智才会健康发展。之后,他又做了一个“摇摆实验”,得出结论:运动和玩耍是母爱另外两个重要的因素,可以促进脑部发育和情感系统的发育。并通过最后的“旷场实验”认为:独立并不是“孤立”和“狠心”培训出来的,恰恰相反,得到细心呵护、温柔拥抱、及时回应的孩子,反而更容易离开妈妈怀抱去独立探索,成为更加独立、更能适应社会的成年人。而且,越是得到爱抚和疼爱的孩子,越会敞开内心、变得开朗;越是关注少的孩子,越会封闭自己的内心,漠视周围环境,孤僻不合群。
本次访谈中的来访者,虽然按照世俗标准来说,事业有成、家庭和睦,属于成功人士,但是,从内心来讲,来访者缺乏幸福感,缺乏归属感,缺乏爱与被爱的感觉,而且这种感觉会伴随来访者很长很长时间,甚至一生,给来访者的人生带来很多负面的影响。幸运的是,来访者走进了心理治疗,有机会在心理治疗中得到疗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