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春秋战国时期梁宋地区农业发展述论*

2019-03-14刘成赞

关键词:农业发展

刘成赞

(渤海大学 政治与历史学院,辽宁 锦州 121013)

梁宋地区是西汉时期全国八大经济区之一,大体上以今河南省商丘市为中心,包括豫东、鲁西南以及安徽北部和江苏省的西北部地区。目前关于春秋战国时期梁宋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的综合研究还比较薄弱,本文在充分阅读文献和考古资料的基础上,对春秋战国时期梁宋地区农业得以发展的原因、发展水平的具体表现以及限制农业进一步发展的各种因素进行探讨。

一、梁宋地区农业发展的原因

梁宋地区农业发展较早,有着良好的农耕基础,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社会的进步和重农传统使得此地人口增加,加之优越的水资源和土地资源促进了此地农业的发展繁荣。

(一)历史基础

梁宋地区在很早之前就已出现原始的农业。这一带的堌堆①普遍出土了石刀、蚌镰、蚌刀、石镰、石铲、石锄等与农业有关的器具。如菏泽的安邱堌堆遗址出土有蚌刀和蚌镰,官堌堆遗址有石镰、石刀、石斧等[1]。此外,官堌堆遗址还出土有陶制纺轮,说明此地人们除经营农业生产外,还纺线织布作为农业生产的补充,此地是最早的“桑土既蚕”地区。《管子·轻重甲第八十》载:“昔者桀之时,女乐三万人,端譟晨乐,闻于三衢,是无不服绣文裳者,伊尹以薄之游女,工文绣纂组,一纯得粟百锺于桀之国。”[2]340由此可知本地区丝织业在夏代时就有很大的规模。而且此地还广泛种植麻,在豫东柘城出土有商代的麻鞋[3],这些都表明此地的人民在很早的时候就定居从事农业生产。

(二)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

在古代,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相对较低,自然地理环境特性决定着生产力的发展[4],其是一个地区发展农业的首要条件。梁宋地区处于中纬度地区,光照丰富,受季风影响四季分明,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雨热同期。由于地广人稀,一直到春秋初年,这里仍是“庸次比耦以艾杀此地,斩之蓬、蒿、藜、藋而共处之”[5]1379-1380,人们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较轻。有研究表明,从春秋到战国、秦、汉时期,此地气温比现在高且气候持续变暖。温暖的环境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比较好的外部环境,有助于农作物的生长和提高农作物产量,更适合发展农业。研究表明,在其他条件都不变的情况下,气温每上升一度,理论上可以使粮食增产10%左右[6]。气候的温暖有利于作物带向北转移,在原有作物基础上推广新的作物品种,丰富作物的种类。

春秋战国时期,梁宋地区因其特殊的地理环境,水资源很丰富,其境内有河水、济水、菏水、睢水等河流经过,境内还有菏泽、雷夏泽、巨野泽、孟诸泽等湖泊。据谭其骧统计,梁宋地区及附近共有较大的湖泊140个[7]。此地处季风区,众多的湖泊在雨季能够降低洪水灾害的发生,还可以储存大量的雨水和河水为农业生产提供稳定的灌溉用水。水资源充足为梁宋地区发展农业提供了便利的灌溉条件,是春秋战国梁宋地区农业繁荣的重要前提。

成书于战国的《禹贡》中说豫州“厥土惟壤,下土为坟垆。厥田惟中上”[8]658,兖州“厥土黑坟,……厥田惟中下”[8]649。梁宋地区在地理上分属于豫、兖二州且处于二州交界处,且位于黄河下游,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是理想的农业耕作区。

(三)有利的社会条件

在古代,区域农业的发展受到政治、历史传统等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梁宋地区地处中原地区,水陆交通便利,战略位置重要,因此受到统治者的重视。汉代贾谊曾言:“梁起于新郪以北著之河,淮阳包陈以南揵之江。则大诸侯之有异心者,破胆而不敢谋,梁足以扞齐、赵,淮阳足以禁吴、楚。陛下高枕,终亡山东之忧矣,此二世之利也。”[9]2261

梁宋地区的重农传统和“好稼穑”的历史传统使得人们将更多的重心放在发展农业生产上。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说道:“夫自鸿沟以东,芒、砀以北,属巨野,此梁、宋也。……其俗犹有先王遗风,厚重多君子,好稼穑。”[10]3266一脉相承下来的好稼穑与重农的传统积累了丰富的农业生产经验,容易在量变的基础上发生质变,对农业生产进行创新,也更容易接受新兴的农业生产工具,有助于提高农业技术水平。

古代农业发展机械化水平较低,农业的发展需要占用更多的劳动力资源,尤其是青壮年劳动力。春秋战国时期梁宋地区的人口大量增加上,体现在城市数量的增加、规模的扩大以及人口数量的增加和非农业人口比重的增加。春秋早期,“城虽大,无过三百丈者,人虽众,无过三千家者”[11]678,反映的还是地广人稀的状况。随后,各国为了争霸大力鼓励、奖励人口增长,正如墨子说:“昔圣王之法,曰:‘丈夫年二十,毋敢不处家,女子年十五,毋敢不事人。’此圣人之法也。”[12]116到了战国中后期,已是“邻邑相望”[13]103、“今千丈之城,万家之邑相望也”[11]678。此时梁宋地区的陶、睢阳、大梁、淮阳都已超过万家,黄以柱认为当时宋国都城睢阳人口约有10万[14]。20世纪90年代发掘的宋国都城面积有10.2平方公里[15],远远超过周代所规定的诸侯所享受的权利。其他如1986年秋发掘的郜国都城,整个城址总面积632.5万多平方米,发现了众多密集的陶圈井,足以表明当时此地人口的稠密[16]。人口的增长在一定程度上为此地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资源。

二、春秋战国时期梁宋地区农业生产的进步

农业是“整个古代世界的决定性的生产部门”[17]145,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社会文明的发展进程。春秋战国时期梁宋地区农业生产进步明显,耕作技术和牛耕技术等的使用使得耕种面积扩大,精耕细作方式得以发展,再加上水利设施的完备,此地农作物的种类得以增加,产量提高。

(一)铁制农具的普及及牛耕的进步

梁宋地区以平原为主,土层深厚,适合进行大规模的器械生产。《盐铁论·水旱篇》:“农,天下之大业也,铁器,民之大用也。器用便利,则用力少而得作多,农夫乐事劝功。用不具,则田畴荒,谷不殖,用力鲜,功自半。器便与不便,其功相什而倍也。”[18]春秋时期的宋国以锄命名的人西鉏吾[5]962、乐朱鉏[5]1729(鉏同锄),这些人在当时都有一定的身份地位,可以看出人们对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犁、锄等铁制农具的重视。从考古材料也可以看出,此地在战国时期已广泛使用铁器。在宋地出土有战国时期的铁镢等农具,魏地出土有犁、铧、、锄、铲、镰、斧等铁制农具且数量巨大[19]。这些农具种类齐全,包括起土工具、除草工具和收割工具等,说明此时人们对农作物的生长习性和各个环节都有了较深刻的认识。

农业的进一步发展离不开牛耕的发展,牛是粮食生产和民众生存等一切的基础:“牛乃耕农之本,百姓所仰,为用最大,国家之为强弱也。”[20]从一些社会上有身份的人的名字可以看出当时人们对牛耕的重视,如“宋司马牼,字子牛,即司马耕也”[5]1688,有以犁命名的乐祁犁[5]1555。《庄子·秋水》:“牛马四足,是谓天;落(络)马首,穿牛鼻,是谓人。”[13]185可以看出,当时人们已经能熟练地控制耕牛,也侧面反映了牛耕技术的成熟。此时的犁还比较原始,但较原先效率显著提高,促使梁宋地区出现了许多膏腴之地,当时有“与其得百里于燕,不如得十里于宋”[11]1114之誉。

(二)耕种面积的扩大及精耕细作方式的发展

铁器的使用促使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和社会生产力得到质的提高,牛耕的普及提高了耕作效率,极大地解放了劳动力,使得精耕细作成为可能。“铁使更大面积的农田耕作……成为可能”[17]159。春秋早期的梁宋地区尚是“庸次比耦以艾杀此地,斩之蓬篙藜藿而共处之”[5]1379-1380。到春秋末年时宋郑之间的隙地只有“弥作、项丘、玉畅、戈、岩、锡”[5]1673等几处未开垦了。战国后,农业发展加速,更多的荒地得到开发,此时的宋地已经“无长木”“无雉兔鲋鱼”[11]1148。而且此地及其附近出现了成片良田,如今山东郓城一带的郓田、今河南汝河北岸的汝阴之田,等等。

梁宋之地的荒地开垦完毕,而人口继续增加的结果使得人们必须提高单位面积内的产量,因而耕作栽培日趋精细。《庄子·则阳》记载:“深其耕而熟耨,其禾繁似滋。”[13]300《孟子·梁惠王上》说“深耕易耨”[21]6。说明此时的劳动人民已经知道深耕和除草对于禾苗生长的重要性。此外,人们还懂得对庄稼施肥,认为:“刺草殖谷,多粪施田,是农夫众庶之事也。”[22]97此时梁宋地区出现了不少膏腴之地。如战国黄歇曾指出“留、方与、铚、胡陵、砀、萧、相,故宋必尽。……此皆平原四达,膏腴之地也”[11]253,这些膏腴之地必是上等农田。

(三)多种经营及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

当时梁宋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是粟和菽。如在宋为官的墨子说:“聚菽粟,是以菽粟多而民足乎食。”[12]39《诗经》亦有“我行其野,芃芃其麦”[23]80。战国时,此地的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战国策·东周策》:“今其民皆种麦,无他种矣。”[11]9在种植粮食作物的基础上还广泛种植经济作物,如种植用以发展家庭纺织业的桑麻。梁宋地区以桑林兴盛著称于列国。《诗经·曹风·鸤鸠》就有“鸤鸠在桑,其子在榛”[23]188之句;《庄子·让王》载:“(颜)回有郭外之田五十亩,足以给飦粥;郭内之田十亩,足以为丝麻。”[13]334认为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相结合可以做到丰衣足食、自给自足,宋平公侍妾曾“馈之锦与马”[5]1234给左师,这些都反映了此地春秋时期纺织业的繁荣。同时还普遍发展家畜饲养业作为种植业的补充,如《孟子·梁惠王上》:“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可以无饥矣。”[21]3这反映的是梁宋地区农业生产的情况。

同时,农作物单位面积的产量大幅度提高。从春秋开始一直延续到战国、秦、汉时期,此地气温比现在普遍较高,气候比现在温暖潮湿,在周王畿、齐国等地区都实行一年两熟制[24]60,梁宋地区位于两地之间,且纬度相似也有推广一年两熟的条件。在春秋时期,“京师来告饥,公为之请籴来于宋”[5]51,可见当时此地的宋、卫等国的粮食在满足自己国内需求的同时还有剩余。战国初期魏国“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②[9]1125。梁宋地区部分属于魏,其余部分与魏邻近,且气候、地形、土壤等各个方面比较相似,产量也应与魏相似,单位面积产量在春秋时期的基础上有一定的提高。《管子·治国》:“中年亩二石,一夫为粟二百石。”[25]而当时的一般亩产为“岁兼美恶,亩取一石”[2]122,这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战国时期此地粮食作物单位面积的最高产量。宋国有关酌酒者的记载[26]也反映出此时农业的发展使得此地粮食充足且有富余。

(四)农田水利灌溉的发展

在古代,“利用渠道和水利工程的人工灌溉设施,成了东方农业的基础”[17]64。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着农业的命脉,此时的人们经过实践已经认识到水利和农业生产的关系:“食之所生,水与土也。”[2]122春秋战国时期梁宋地区的人民兴修了众多水利设施以保证农业生产的稳定,并在此基础上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和繁荣。

古代统治者很重视农业生产中的水利建设,梁宋地区地势平坦、水流平缓,便于水利工程的建造;加上此时铁镢、、铲等铁器普及提供了工具便利。梁宋地区鸿沟的开掘,尽管是为了军事需要,但它对此地的各个方面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它将梁宋地区的河流与湖泊紧密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整体,一年四季为农业生产提供稳定的灌溉用水。《史记·河渠书》:“有余则用溉浸,百姓飨其利。至于所过,往往引其水益用溉田畴之渠,以万亿计,然莫足数也。”[10]1407朱伯康说:“(鸿沟)改变了这一地区的面貌,农田土壤的改良亦大收其利。”[27]此时还有灌溉工具。《庄子·天地篇》载:“一丈人方将为圃畦,凿隧而入井,抱瓮而出灌,搰搰然用力甚多而见功寡。……曰:‘凿木为机,后重前轻,挚水若抽,数如佚汤,其名为槔。’”[13]130槔的使用使得人们在灌溉过程中克服了地势变化的困难,可以由低洼区向高处灌溉,“终日溉韭百区不倦”[24]57。战国时期人们还利用修建水利设施来防止水灾,用堤防来固定河流的走向,与水争田、开辟土地。

此外,利用水井灌田开始普及。《吕氏春秋》载:“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28]可见梁宋地区已凿井灌溉园圃且大大节省了劳动力。

铁制农具和牛耕技术的普及不但提高了开垦荒地的能力,还使得劳动效率和劳动质量得以提高;作物种类的增加和产量的提高以及水利工程的发展使得农业抗灾害的能力增加。再加上家庭手工业的发展,都从侧面反映了这一时期此地农业生产的进步。

三、春秋战国时期梁宋地区农业发展的限制因素

梁宋地区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军事地位,受自然灾害和人为战争的影响,以及此地人们思想意识的局限,都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业的发展。

(一)频繁的战争

梁宋地区因其便利的交通位置和突出的政治、经济、军事地位使得此地战争频发。梁宋地区是一望无际的平原,地势平坦,没有险地可守,适合车战和骑兵的运用。无论是陆路还是水路,无论是东西向还是南北向交通都是必经之地,为全国的交通枢纽,是“秦齐之要”“楚赵之脊”,战略地位非常重要。顾栋高说:“商丘为四望平坦之地,又近东都,日后虽子孙自作不靖,无能据险为患哉。”[29]529《中国军事史》统计的春秋时期直接涉及宋国的重大战争有39次[30]。这些战争大多发生在梁宋地区,对此地的农业生产产生消极的影响。如郑、宋在春秋242年间交战49次[29]2134-2135,仅“自成(公)十八年至此(襄公十一年)凡十二年,宋、郑交兵共十三,兵争之数未有甚于此时者也”[29]2140。交战双方连年的交战使农业生产受到很大的影响。到战国时期战争更加频繁,如魏安釐王时,“数年东向,尽攻陶卫”[31]。由上可知,梁宋地区的战争连年不断。对交战双方都产生巨大的影响。

战争之时,为了给敌方造成更大的杀伤力,常常以水代兵。如《管子·霸形》载:“楚人攻宋、郑。……要宋田,夹塞两川,使水不得东流,东山之西,水深灭诡,四百里而后可田也。”[32]楚人用火烧和水攻,使得宋、郑两国饱受人为的灾害。到战国时期更甚,如秦灭魏之战,秦将王贲“引河沟灌大梁,大梁城坏”[10]234。战国时期的战争与春秋时期相比,性质发生了改变,以兼并战争为主,以掠夺土地、人口为目的,比春秋时期的战争更加残酷。

战争不但给城镇、人口带来巨大的打击,而且“在这种环境之中,大型的灌溉设施容易遭到破坏,而且发展永久性的建筑工程也是不可能的”[33]。此外,战争中需要大量物资,很多都是就地取材,掠夺式开采,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性很强;不但破坏当时的农业生产还影响其可持续发展。僖公二十八年,晋楚城濮之战,晋文公“遂伐其木,以益其兵”[5]461。战国时期,秦国进攻魏国,造成“文台堕,垂都焚,林木伐,糜鹿尽”[11]874。

战争作为一种人为的灾害,有时候比自然灾害更加直接:“物之己至者,人袄则可畏也。楛耕伤稼,楛耕失岁,政险失民,田岁稼恶,籴贵民饥,道路有死人。”[22]182使得春则废民耕,秋则废民获敛。最终致使“百姓饥寒冻馁而死者,不可胜数”[12]98。

(二)灾害的影响

梁宋地区是自然灾害的频发区,其中对农业乃至于社会威胁最大的是水灾,《管子·度地》载:“五害之属,水最为大。”[2]142在《左传》中经常见到梁宋地区水、螽的记载。如庄公十一年“秋,宋大水”[5]185、文公三年“雨螽于宋”[5]528,《古竹书纪年》中亦有“宋大水”[34]72的记载。此外,水、旱、虫等与农业有直接关系的灾害,往往造成粮食的欠收,发生饥荒。此地饥荒频发,如文公十六年“宋饥,竭其粟而贷之”[5]620,襄公二十九年“郑饥,而未及麦,民病。……宋亦饥,请于平公,出公粟以贷”[5]1157。另外,梁宋地区的地理环境使得其物产较单一,受市场的影响较大。如《商邱县志》记载:“商邑土莽人椎,无丹漆金锡之饶,无奇技淫巧之玩,五谷六畜蔬果鱼虫皆他邑所同也;若尽常而削之,则无一可见矣。”[35]

除天灾外,人祸也更加频繁,残酷战争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自然灾害的危害。《史记·天官书》记载:“并为战国,争于攻取,兵革更起,城邑数屠;因以饥馑疾疫焦苦。”[10]1344此时的人们苦于战争、饥荒、疾疫等灾害。

(三)保守的思想

思想文化对社会发展有着一定程度的影响,表现在农业生产中主要是影响生产和耕种的观念。梁宋地区的人民因历史原因受殷商传统思想的影响较深。司马迁曾说梁宋地区“其俗犹有先王遗风,厚重多君子”[10]3266。这种先王遗风具有一定的保守性、落后性,甚至显得愚笨,时称“郑昭宋聋”,当时有许多寓言,如“守株待兔”“拔苗助长”“削足适履”等都是嘲笑宋人守旧、不知变通的。宋人从最高统治者国君至普通的民众都执着地固守传统。如宋襄公在泓之战中坚持“蠢猪式的仁义”[36],不能顺应时代的变化,最终导致宋国大败。春秋战国时期,各国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都积极在土地制度和税收制度等上面实行改革,但春秋战国时期位于梁宋地区中心地域的宋国却并无太大的作为,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业的生产。

四、结语

总体来看,梁宋地区作为传统的中原地带,重农传统盛行,在原有的农业发展基础上和当时的生态环境情况下,随着人口增长、先进农业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推广以及农田水利的建设,此地的农业发展快速,耕地面积不断扩大,多种经营盛行,单位面积产量提高。农业经济繁荣的同时带动此地手工业、商业、交通等各方面的发展,虽有限制因素但总体上呈快速上升趋势,为以后秦汉时期梁宋地区进一步的繁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注释:

①堌堆是我国一种特有的台形居住遗址,主要分布在山东、河南、江苏、安徽、河北等省平原地区,在江苏称为墩、岗,河南称为丘、岗、塚,河北称为台,山东枣庄一带称为台子、城子、埠子、古堆等。尽管各地的堌堆遗址名称各异,但就其性质和特征而言,却是相同的。

②周亩,大致合今0.021 866 7公顷。东田之亩合周亩的0.64,合今0.013 994 7公顷。秦汉时期,1石=4钧=120斤,一斤大约为307 050克,1石约合今29.95公斤。

猜你喜欢

农业发展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新农业 从“看天吃饭”到“看数吃饭”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欧盟发布短期农业展望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