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生成逻辑、核心要义、价值蕴含*

2019-03-14徐龙建燕芳敏

关键词:文明生态思想

徐龙建,燕芳敏

(1.中共江苏省委党校 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江苏 南京 210009;2.中共山东省委党校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3)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1]23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不断深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得到不断丰富和发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生成逻辑上,主要把握了历史、价值、实践三重逻辑;在核心要义上,主要涵盖了生态文明论、生态生产力论、生态民生论、生态法治论、生态建设系统工程论五个方面;在价值蕴含上,主要体现在传承性、方向性和发展性三个层面。

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成逻辑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既有其自身的内在逻辑,也贯穿着习近平同志对这种逻辑的正确把握,概括来讲主要有三点:中国传统生态文明思想的历史逻辑、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价值逻辑、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逻辑。

(一)中国传统生态文明思想的历史逻辑

纵观中国历史,鲜见“生态文明”一词,甚至很难找到这一概念,但在上下五千年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中,无不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智慧。

“德”是中国儒家生态思想的核心,《周易·乾卦·文言》中提到的“‘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是“天人合一”思想的最早萌芽,也是君子德行的理想境界。君子立德有“四合”:与天地合“德”,是要向天地学习进取、包容的精神;与日月合“明”,是要在做事情时能光明磊落、知错能改;与四时合“序”,是要人们不违背天时(大自然)的运行规律;与鬼神合“吉凶”,是让人们有敬畏之心,要懂得适时的收敛,做到这几个方面,也就可以说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孔子认为天是自然的,以天为大,他在《论语·泰伯》中指出:“唯天为大,唯尧则之。”孟子也积极主张天与人心是合一的,《孟子·尽心上》中指出:“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从而提出了“性善论”的观点,奠定了儒家“天人合一”的核心思想,后来的儒家代表对天、人的看法也继承了其衣钵。汉代董仲舒指出“天人之际,合而为一”,他在《春秋繁露·同类相动》中指出:“天有阴阳, 人亦有阴阳。天地之阴气起, 而人之阴气应之而起;人之阴气起, 而天地之阴气亦宜应之而起,其道一也。”宋代理学大儒张载明确提出了“天人合一”的命题,他在《西铭》中说:“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我与也。”这段话实际上也从不同的层次和角度对其命题进行了论证,至此,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达到了顶峰。

如果从宏观的角度理解“天人合一”,它指的就是人与大自然的关系,但除儒家之外,道家、墨家和杂家等也有类似思想。“道”是中国道家生态思想的核心;老子在《道德经》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庄子·齐物论》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从道家的论述中我们可以明显地感受到,与儒家相比,道家是明确主张“天人合一”思想的,道家所指的“天人合一”讲的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兼爱”是中国墨家生态思想的核心,墨子强调兼爱、非攻、尚贤、尚同,主张人与“天志”相行,他在《墨子·天志上》中说:“我有天志,譬若轮人之有规,匠人之有矩。轮匠执其规矩,以度天下之方圜。”至于杂家,在《吕氏春秋·高箴》中说:“山云草莽,水云鱼鳞,旱云烟火,雨云水波,无不皆类其所生以示人。”意为山上的云呈现草莽的形状,水上的云呈上鱼鳞的形状,干旱时的云就像燃烧的烟火,阴雨时的云就像荡漾的水波。这些都无不依赖它们赖以生成的东西来显示给人们。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吕氏是主张天人互应的,即自然(天)与人是相应的[2]39-40。

尽管先贤的这些有关生态文明的思想都有其历史局限性,但从历史逻辑上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正是汲取了这些丰厚的文化滋养和历史参照,逐渐生长、发展起来的。正如习近平同志出席“共商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高级别会议并发表主旨演讲时指出:“我们应该遵循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理念,寻求永续发展之路。”[3]可见,中国传统生态观念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提供了丰富的思想给养。

(二)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价值逻辑

马克思主义蕴含着对世界万事万物的规律性把握,在生态认识上通过阐述人与自然的关系理论所表述的生态思想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与自然是辩证统一的,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方面是人对自然界的绝对依赖,这种依赖可分为直接依赖和间接依赖,其中直接依赖主要表现为生命存在的生物需要、生理需要,如我们从大自然中呼吸的空气、沐浴的阳光、摄入的水分等;而间接依赖则是指人类从自然界获取信息、能量、物质经过转化而满足自己的更高层次的需要,这一需要必须把自然界作为第一资源方能实现,在自然界间接依赖的环节,便引起了人类与自然关系的另外一种表现形式,即人对自然界的改造。人对自然界的改造是通过人类劳动实践来实现的,此时自然界便作为生产力的要素之一而进入了人类社会物质生产活动,人们会根据现实的客观需求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而使自然界更好地满足自己。在这两种关系中,人对自然界的依赖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人对自然界的认识和改造是人与自然关系的核心。正因为如此,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的。”[4]560这种“人化自然”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最简单表述。马克思、恩格斯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人类一开始对自然界是崇拜的,但是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自然界的神秘面纱逐渐被撕下,人们开始按照自己的意志需求与实际需要来安排着自然界的一切,自然界开始遭到了人类无限的改造与索取。“但是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了报复。”[4]559-560因此,马克思、恩格斯主张人类同自然界和解,即人类在利用自然之时,要充分地尊重自然,正确地认识和运用自然规律,从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与中国传统生态文明思想的“天人合一”价值取向不谋而合,两者交相辉映,互相补充,共同铸就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根本立场、观点和科学的方法论。正如习近平同志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的:“学习马克思,就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5]

(三)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逻辑

伴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入,中国共产党人的生态文明思想愈加丰富,其进一步彰显了对中国传统生态文明思想的继承发展和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吸纳创新。

新中国在成立初期满目疮痍、百废待兴,国家将经济建设摆在首要位置,但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毛泽东同志格外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他曾经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空气、森林、矿产等自然资源,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因素。这些空气、森林、矿产等自然资源不仅是人类存在的根本条件,而且是社会生产力中不可缺少的因素,也是社会主义国家综合国力的关键因素,对此,社会主义国家都要加以小心保护,进行合理利用。”[6]34基于此,毛泽东同志在保护自然、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提出了“向自然界开战”的口号,整治黄河、兴修水利、绿化荒山、植树造林取得了显著效果,为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建设的初期探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建设取得突出成就,但粗放式经济发展带来的生态环境破坏问题日渐凸显,在以经济、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协调持续发展为核心的生态环境思想指导下,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断,如邓小平同志指出制度乃治本之策,随后,我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法规,并将环境保护确定为国家的一项基本国策。江泽民同志明确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强调环境意识和生态意识是衡量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胡锦涛同志提出科学发展观,并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作为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提出建立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党的十八大以来,更是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高度。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对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完整归纳和集中展现。习近平同志立足伟大实践,站在新的历史高度,准确把握时代脉搏,强调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们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为保护生态环境作出我们这代人的努力!”[1]52

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要义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视野宏大,思想厚重,在其核心要义上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生态文明论断:即生态文明论、生态生产力论、生态民生论、生态法治论、生态建设系统工程论。

(一)生态文明论:生态之兴衰决定文明之兴衰

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有四大文明古国:古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古印度和中国,这些地方之所以能够成为文明的发源地,有着共通之处,那就是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森林丰茂、动植物资源丰富。然而,伴随着人类对文明地区资源肆无忌惮的索取、对森林的无情砍伐,前三大文明逐渐沉落,至今只有几片“遗物”留存世间,恩格斯在《自然界和社会》一文中写道:“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得到耕地,毁灭了森林,但是他们做梦也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而成为不毛之地。”[4]560

单就中国文明来说,中国文明因黄河而得名,黄河之“黄”则源自于其上游河水所挟带大量黄颜色的泥沙而使河水浑浊呈现黄色。黄河是中国人民的母亲河,其流经地区原本是十分富庶而丰饶的地区,但人类过度地破坏植被、砍伐森林,终使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最终也造成了黄河流域今天的荒瘠景象,使人类第四大文明也曾经面临着生死存亡的考验。当前,我国生态环境的总体恶化趋势已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是,目前我国的环境形式依然严峻,不容乐观,如二氧化硫的排放量、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污水的排放量仍居世界前列,单位GDP污染排放量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仍有较大差距,水体污染、空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严重影响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安全,因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这一生态文明论,他指出,建设生态文明,不是否定工业文明,更不是要回归到原始社会,而是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自然、利用自然、保护自然,从而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社会[7]231。

生态之兴衰决定文明之兴衰蕴含着习近平同志对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同时,也彰显了生态文明的极端重要性,我们应该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8]244

(二)生态生产力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

生态环境是生存之本、发展之源。“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发展必须要同生态文明的进化规律相呼应,否则违背自然规律,破坏自然生产力,造成人类生存环境的危害,将会阻碍我国物质文明的发展。”[9]299故此,习近平同志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10]233-234归根到底,这一论断就是要求我们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之间的辩证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2010年便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生态环境保护的观念不断被重视和强化,时至今日,我们强调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但在一些地区,由于各级政府的发展理念和思路偏差,没有处理好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出现了轻视环境保护的粗放型的发展思路,致使从沿海到内陆的不同地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环境污染问题,生态恶化,环境不堪重负,严重制约了国家和地区经济的发展,使我国发展空间变窄、后劲变弱。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我们不能以资本主义为师,更不能走资本主义国家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我们要正确处理生态和经济之间的关系,探索一条适合我国国情实际发展的新路,我们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而推动经济发展,我们党提出了要坚持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因此,我们要向生态要效益、向环境要效益,走出一条生态发展与经济发展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新的发展之路。正如习近平同志曾在浙江任职时就指出的那样:“绿水青山可以带来金山银山,但金山银山却买不到绿水青山。”[11]153

习近平同志关于生态生产力方面的重要论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的论述,它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中继社会生产力之后的另一有机组成部分。而恰在当下,生态生产力是更基础、更持久、更深厚、更有力量、更弥足珍贵的生产力。

(三)生态民生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价值观的根本体现,增进民生福祉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体中国人民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根本目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反复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1]21“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1]45“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5]“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5]等等。凡此种种表述都是在强调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因此,良好的生态环境将是回馈给广大人民群众的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然而,一段时间以来,由于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不平衡,加之,改革开放以来各方面环境问题的叠加,一些地区对于生态环境保护认识不足、保护力度不够,导致生态环境问题集中呈现。正如上文所述,雾霾突袭、水体污染、土壤毒瘤的加剧成为老百姓的心头之痛、心头之患。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老百姓已从过去的温饱、生存之需变成了环保、生态之盼,人民群众对于清新的空气、洁净的水、绿色的食品有了更高的要求。生态问题已事关民生福祉,事关国家长治久安。在这种时代背景、问题导向之下,习近平同志反复强调:“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12]1可见,生态环境关系到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使命宗旨的实现,生态环境建设的短板亟需补齐。为此,习近平同志和党中央积极回应人民群众要求,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比如,“蓝天保卫战”使全国主要城市空气质量有了好转,让百姓享有了更多的蓝天白云;“清水进行时”系统推进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水资源管理和水资源防治,为人民群众提供了更好的亲水环境;“净土在行动”强化了对土壤污染的管控和修复,初步建成国家土壤环境监测网,还人民群众一方净土。

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习近平生态民生论揭示了生态环境与民生问题之间的关系,只有提供优美的生态环境才能促进建设美好生活,才能顺应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新期待,才能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最终达到生态为民、生态惠民、生态利民,进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一终极关怀目标。

(四)生态法治论: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

习近平同志指出:“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9]240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不仅是一场在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更关系到人们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的积极转变,而成功实现这种变革和转变,需要社会主义法治作保障。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方方面面,尤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其长期性和艰巨性不言而喻。当前,一些地区因生态保护的需要,常使经济让位于生态,带来了经济发展的一时阵痛,虽然长远来讲利大于弊,但就短期来说,确实影响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因此,在唯GDP论的追求之下,这些地区选择了眼前利益而忽视了生态保护。只有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才能让人们理性取舍,坚持“生态优先、生态第一”的原则。制度、法律是管根本、管长远、管全局的东西,不论是领导干部还是普通群众,生态文明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要把环境损害、生态效益、资源消耗等指标纳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同时,严格监督不作为的相关部门和个人,防止责任落实不力,他指出:“在生态环境问题上,就是要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则就应该受到惩罚。”[6]250“据统计,2016年,全国共立案查处环境违法案件13.78万件,下达处罚决定12.47万份,罚没66.3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4%、28%和56%。”[13]158在习近平同志的主持审定之下,《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构建了生态文明制度的“四梁八柱”,使生态文明建设走上了制度化、法治化的康庄大道。在生态法治论的遵循之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多次对一些地方生态环境遭到破坏问题进行批示,他强调要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格的法律来抓好生态文明的保护,比如,一些人在有“国家中央公园”之称的秦岭北麓私建上百套别墅,破坏山体,随意排放生活污水,甚至削平山坡,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对此,群众反应强烈。面对这一问题,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多次批示,展现出党中央保护生态环境的坚定决心。最终,违规别墅得到了有效整治,秦岭山脉北麓重新复绿复耕,又恢复了昔日良好的生态[14]。

生态法治论使生态文明制度的建立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习近平生态法治论体现了边保护边发展、边发展边保护的生态文明思想,体现了用法治倒逼生态保护的从严从紧的生态保护政策,是落实全面依法治国在生态环境保护篇章的重大作为。

(五)生态建设系统工程论: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

世界处在普遍联系之中。大自然是一个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系统。习近平同志强调:“环境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作为重大民生实事紧紧抓在手上。”[10]236

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人靠田生存,田靠水滋养,水靠山发源,山靠土生长,土靠树稳固。如果种树的只负责种树,看护田地的只负责看护田地,管理水源的只负责管理水源,很容易顾此失彼、相互难以兼顾,最终只能使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只有打破自家“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势,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以系统工程的思路,全方位、全过程、全地域地进行生态建设,才能还自然以自在,给生命以生机。习近平同志着眼生态建设全局,有效统筹生态系统治理,从生态保护的宏观视角进行有效把控,推动生态建设重大工程,提高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质量,保护生物多样性。这些生态保护的大思路,是创造良好生态环境、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长远大计。习近平同志还强调,要牢固树立生态安全红线,不管是谁决不能逾越;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以生态和经济均衡发展、统一兼顾为原则,科学规划国土空间,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同时,要推动形成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中国将积极参与到全球环境治理当中,加大参与国际公约事务的力度,有效履行公约义务,全力推动世界绿色发展、维护全球生态安全,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习近平生态建设系统工程论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精华,这一科学的方法论不仅有效地指导了中国生态环境保护的实践,开创了新时代生态保护的新篇章,也为其他国家树立了典范,提供了生态环保的国际参照。

三、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价值蕴含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具有丰富的价值意蕴,主要体现在传承、方向、发展三个层面。具体体现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思想的弘扬做出了新的贡献、为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指明了方向、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奠定了基石。

(一)传承性意义——为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思想的弘扬做出了新的贡献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建立在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基础之上,与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思想一脉相承。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指导,把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立足中国具体国情,结合新时代国际国内环境背景,总结历代中国共产党人生态环境建设思想理论和实践经验,进而形成的一套科学、完整、严密的生态保护思想。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继承了中国共产党关于生态建设的环境保护和生态治理思想。毛泽东同志提出按生态平衡规律办事、保持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发展的思想论述以及经济发展中要注重保护自然资源治理环境污染、勤俭节约的思想论述,为中国共产党生态建设提供了基本原则和根本遵循。邓小平同志确定的环境保护基本国策,江泽民同志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胡锦涛同志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使得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思想建设不断得到发展。习近平同志在此基础上,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之中,并明确指出坚持绿色新发展理念,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建设美丽中国,开拓了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思想的新境界,使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思想在新时代提升到了新的高度。

(二)方向性意义——为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指明了方向

“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将是建设生态文明的理想社会形态。”[15]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从历史生成逻辑的厚度、价值生成逻辑的高度、实践生成逻辑的深度上,把握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将生态文明看作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大成果、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这既增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人文意蕴,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拔高和升华,又表明了当代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以及中国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意义和世界意义即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这就在宏观层面上,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指明了方向。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微观层面上提出了“五个坚持”,指明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向:一要坚持生态文明论。“自然是生命之母,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16],这要求我们一方面要继续加大生态保护力度,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另一方面要做好对已经破坏的生态环境的修复工作。二要坚持生态生产力论。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向生态要效益、以生态促经济。三要坚持生态民生论。做到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幸福感和满足感,更大的获得感和安全感。四要坚持生态法治论。用法治保障生态建设,以法治精神践行生态保护,促进生态发展,使青山常在、清水长流、空气清新。五要坚持生态建设系统工程论。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在开发自然、利用自然中,尊重自然规律,做到投入大于索取、建设大于利用,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三)发展性意义——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奠定了基础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指导,以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目标,其最终价值指向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方面,“人与自然之间是有机一体、和谐共存的生态关系”[17],人与自然的生命共同体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前提和必要条件。人与自然从广义上说都是自然的存在物,人对自然依赖,并不断对自然进行人化改造,最终达到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因而,人与自然的共同体为地球,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只有人与自然的“天人合一”才有我们美丽的地球家园,因此,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必须首先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另一方面,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倡导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内在一致性。推动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就其根本目的来讲是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减少对大自然的人为破坏,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根本目的则是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人类命运共同体符合世界范围内人们对大同世界的追求”[18]11。因此,二者在本质上有其内在统一性。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实践中也有力地促进了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国际关系发展,并积极推动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习近平同志指出:“世界好,中国才能好;中国好,世界才更好。”[19]545我们在推进国内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时,尽己所能地承担相应的国际义务,以一种超越国界的国际担当精神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绿色发展理念植入全球生态治理思想之中,为推动世界绿色发展、维护全球生态安全、创造人类美好未来贡献出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20]。

猜你喜欢

文明生态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请文明演绎
“生态养生”娱晚年
思想与“剑”
漫说文明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对不文明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