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禅宗思想对苏州古典园林的影响探析

2019-03-14王晓冬袁野韩星

安徽建筑 2019年10期
关键词:假山造园苏州园林

王晓冬,袁野,韩星

(河北工程大学,河北 邯郸 056038)

1 引言

“中国园林妙在含蓄,一山一石耐人寻味”这是陈从周先生对我国古典园林的评价,含蓄即是我国古典园林最真实的写照。我国的文人墨客通过写意的造园手法将我国园林的含蓄美表现出来,而这种含蓄的美也正是对禅意的追求。苏州古典园林作为我国十分珍贵的文化遗产,它在有限的园林空间里运用了山水画、抒情诗、建筑、植物等多种艺术手法来表达禅宗的思想文化意识和审美情趣,并且使苏州园林充满了文人墨客的诗情画意和山水园林的写意,通过对禅宗思想与苏州古典园林渊源的一次探究,使人们更加了解我国园林的文化瑰宝。

2 禅宗的起源与哲学思想

禅宗作为中国的一种重要文化,起源于中国本土佛教文化,它将儒家和道家的文化内涵融入到自身之中,并结合中国文化中关于人性问题的思想精髓和中华民族注重现实生活的文化传统,逐渐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思想内涵,之后禅宗文化不断的发展成熟,成为了比肩儒家、道家的中国传统文化之一。“自然、内在、超越”这六个字就是对禅宗文化思想本质最完美的阐释。

禅宗思想中,希望可以通过个体的沉思感悟,亲身体验,来使我们的精神境界达到一种超脱与自由。禅宗思想中,提出了空的概念,但是这种思想与积极的现实生活态度想悖,是一种消极态度,人们为了解决信仰与现实生活之间的矛盾,寻求一种精神与现实的平衡,开始或游走于山水之间,或立足于田园之中,在这种环境中通过感悟发现永恒,在这种环境中人们的心性得到了提升,得到了升华。于是人们开始立足于本心,开始遵从于本心的意志,在一个有限的空间形态中寻得自身性情的舒适自在,找到一个让自己精神超脱的广阔场所。

3 禅宗思想对苏州古典园林的影响

3.1 对苏园中假山的影响

说到苏州古典园林,当然就离不开假山理水。苏州园林讲究以小见大,在有限中追求一种无限深远的精神境界,也就将园林中有限的空间合理的布景,使人们体会到一种无限放大的感觉,通过这种手法,来体现出苏园中深厚的文化内涵与情趣,也给人充分的空间来释放情感。在禅宗看来,小即是大,看似小,却留给人们了无限想象的空间,也就是人们的否极泰来之意。苏州古典园林正是在禅宗的这种思想的影响之下完成的,园林之中的假山理水其实是真实山水的缩影,造园者将真山真水缩移在园林之中,通过以小见大,让人们感受一花一世界的美妙与精彩,体会天地万物的广阔渺远。正是禅宗的这种简单到极致的复杂,使苏州古典园林在假山理水造园手法上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与丰富。

狮子园是苏州古典园林里利用这种方法的典型代表。它的假山以取势在曲不在直,在有限的空间内叠山,主从分明,避免了连成一条直线,巧妙的选择位置,与各轩榭形成了良好的对景。狮子林假山的意境独特,灵感来自于佛教的四大名山,其中特别对九华山的境界引用最多。假山由上到下分为了上、中、下三层,分别对应了佛教当中人间、天堂和地狱三种境界,游人在家山中游玩穿梭,犹如穿梭于三界之中感受着人生的百态,体会着生活的真谛。假山上的蹬道,主要采用了湖石或青石堆叠,假山主要的九条蹬道代表着九曲回肠,前后相互呼应,山上的路线犹如迷宫一样层层不绝,象征着人们在参悟禅理时的迷茫,不知所措,直到最后的豁然开朗,使人有一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形象的体现了禅宗的境界。

3.2 对苏园中植物配置的影响

苏州园林中的植物配置讲究象外之境,也就是说,园中的植物不仅仅是供游客观赏,同时还具有表达造园人想要表达的精神内涵,将精神境界借助园中植物的搭配表现出来,将实景化为应景,以景来映情,借景来抒意,将苏州古典园林构建成为除了观赏形象之外的另一个丰富的精神世界,从而形成园林的意境美,观赏者在真实中感受到物质背后无限的想象空间,寻求到一种精神上的超脱。苏园的植物配置上运用了最简单的设计手法,减去了人工的雕琢,使之保持最原始的状态。拙政园中的植物配置是以绿色为主,花果点缀其中,再以枝干作为补充,自古拙政园就是以林木冠绝,游人在其中能感受到身处山林之中,达到物我交融的境界,体会怡然自得、恬静舒雅的禅意。

3.3 对苏园构园布置的影响

苏州古典园林在构图布置方面与传统的美术作图构图大体相似,是在色彩,造型,与布局方面都追求协调一致。苏州园林构园讲究因地制宜,与传统风水也有一定的联系。在造园布景时,建筑融入于自然,而又要浮于自然。同时还要综合考虑山,水,林,石等的元素协调一致。江南的私家园林就是最好的一个典范,其建筑色彩采用的灰色系,体现出淡雅之感,青灰色的屋顶瓦,深棕色的木构件,而墙体采用淡白色,饰以一些粉墨色的装饰件,给人以清新的感觉,而又对比感强烈。狮子林的建筑物大多都沿周边布置,建筑呼应关系明确,而连接它们的正是一条接一条的廊道。园中没有神像或者佛殿,只是运用假山体现神秘威严之感。而且苏园中既没有宫殿,也没有奇花,有的只是在平常人看来最为普通不过的房舍,与苏园交错呼应布置,使人感觉十分自然,亲切。“游览于斯园,妙得一方天。”

3.4 对苏园文化内涵的影响

禅宗,从精神上,讲究的是一种空的境界,不扰一事,却透彻天下,在这种理念的影响下,人们可以得到一种平和的心态。也正是这种空灵、和平的境界深深的影响着我国文人墨客对园林的创造,文人们把这种空灵的心态融入创作中,使园林不仅是身体的休闲之所,更是心灵的栖息之地,使身心都得到很好的修养。有了灵魂的寄托,文人在园林里修炼出了包涵禅意的人生情趣。王维的诗“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见,明月来相照”便很好地体现了这种情趣,居住在自己的小天地中,这里远离俗世的纷争,身心完全放松,用所有的思想、感官去感受每一块石、每一朵花、每一个亭一个桥的生命意味,达到亲近自然,天人合一的境界,使人超越了自我,超越了生命。以山石流水为主的苏州古典园林的布局疏密自然,景色混然天成,有计划,有设计的将每一个山石,每一处流水构成一精致的画面,造园者的精神思想融入到每一点,每一处景致中。

苏州园林的设计,是造园者将自身的感悟融于整个园林的景致之中,将意、境、情、景完美的结合在一起,通过暗喻、夸张、比喻等手段,让观赏者在园林中观赏的同时体会到造园者所表达的文化内涵,更能使观赏者寓情于景。

4 禅宗思想对现代园林景观的启迪

苏州古典园林文化内涵深厚,它的存在传递了许多的文化底蕴,体现了禅宗一脉相承的思想,同样也深深地影响了现代园林景观的设计理念。首先,禅宗思想与我国的儒家道家思想相融合,认为园林之布局手法,应当效法自然,虽是由人工造园却宛如天成,体现出禅宗天人合一的思想,这也正符合当今园林景观设计中所强调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在这种思想的引导下,吸收传统造园手法中的精华,尽可能的去利用自然条件,模拟自然,在有限的空间中,将园林中的各种元素融为一体,使整个园林宛如天工,自然和谐。其次,禅宗思想还对当今社会的环境保护具有积极的作用,禅宗思想中认为众生佛性平等,所以要善待、尊重自然。自然养育了我们,所以应保护、美化自然,不能无休止的占有。因此,我们应该不断地继承和发扬禅宗的优秀思想,将之融入到我们现代造园的设计手法之中,使之不断进步。

猜你喜欢

假山造园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修复面貌之谜
壹 造园·纳瑞集祥
苏州园林:咫尺之内再造乾坤
江南园林造园手法在新中式园林中的应用初探
简述假山在园林中的功能及应用
浅析苏州园林的留白艺术
苏州园林对城市景观设计的启示
浅谈古诗文与中国园林
关于“园理”研究的点滴思考
调皮的小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