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新品种强盛377的选育及高产配套技术
2019-03-14王学雄闫彩清董民堂于晓慧王桂兰李凌雨
王学雄,闫彩清,董民堂,于晓慧,王桂兰,李 盛,李凌雨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山西太原 030031)
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是畜禽饲料的主要来源,同时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作物,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山西地处世界三大玉米黄金生产带,是我国玉米主产省之一。山西境内日照充足、雨热同步、昼夜温差大,有适宜玉米生长发育的气候条件。长期以来,山西省生产的玉米以含水量低、淀粉含量高、色泽好享誉全国,在山西省玉米已占据粮食生产的主导地位。2012年山西省玉米的种植面积已达到166.9万hm2,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50.7%,总产量达90.39亿kg,占全省粮食作物总产量的70.9%。近年来,育种工作者育成了一大批玉米新品种,为我国的玉米生产作出了较大贡献[1-13]。强盛377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于2010年冬以自育系N577作母本、自选系N133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玉米杂交种,具有抗病、高产、稳产、质优等特点,2017年8月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合在山西春播早熟玉米生态区种植。
1 亲本选育经过
1.1 母本特征特性
母本N577来源如图1所示,是郑58变异株与PH6WC的杂交种,再用PH6WC连续回交2次,所得后代种子通过连续自交5代选育出的。幼苗第一叶顶端形状为圆形,叶深绿色,叶鞘呈紫色,成株高度175 cm,穗位高度60 cm,总的叶片数19~20片,雄穗分枝5~6个,花粉量中等,果穗筒型,红色穗轴,果穗长16 cm,果穗粗3.8 cm,果穗行数16行,籽粒为黄色,呈半马齿型,品质好,抗倒伏,植株苗条,叶夹角小于30°,抗逆性强,抗病性优良。
1.2 父本特征特性
父本N133来源如图1所示,是美国杂交种选系3261与PHB1M的杂交种,再以PHB1M与之回交,所得后代种子经连续自交6代选育而成。幼苗第一叶顶端形状为尖到圆,叶鞘呈紫色,叶色深绿,成株高度225 cm,穗位高度91 cm,总叶片数18片左右,雄穗分枝4~5个,花粉量中等,果穗筒型,红色穗轴,果穗长14.1 cm,果穗粗3.9 cm,果穗行数16~18行,籽粒为黄色,呈半马齿型,品质好,抗倒伏,植株清秀,叶夹角小于30°,抗逆性强,综合抗病性好。
2 品种选育过程
强盛377(试验用名太选1126)是由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玉米课题组于2010年冬在海南以自选系母本N577作母本、自育系N133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2013—2014年连续2 a参加山西早熟玉米区试,2015年参加生产试验。2013—2014年山西农业大学抗病性接种鉴定,2016年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2017年8月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强盛377,审定编号为晋审玉20170012。
3 主要特征特性
3.1 植物学特征及生物学特性
强盛377在山西省玉米早熟区种植平均生育期130 d,比对照品种大丰30晚熟1 d。幼苗尖端呈圆形,第一叶叶鞘为紫色,叶片边缘为黄色,株型半紧凑,总叶片数19~20片,植株高度298.9 cm,果穗高度109.7 cm,雄穗第一级分枝平均5.2个,主轴与分枝角度小,侧枝姿态直,最高侧位枝以上的主轴长30.7 cm,颖壳绿色,花药为浅紫色,花丝呈淡绿色,果穗筒型,果穗长19.7 cm,行数16.8行,行粒数40.3,籽粒为黄色,呈马齿型,籽粒顶端黄色,深红色穗轴,百粒质量36.7 g,出籽率86.7%。
3.2 抗病性鉴定
根据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和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的抗病性鉴定结果,2013年,强盛377感丝黑穗病,中抗玉米大斑病和茎腐病,抗玉米穗腐病;2014年,感丝黑穗病,中抗玉米大斑病和茎腐病,抗玉米穗腐病。
3.3 品质分析
据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结果,强盛377的粗淀粉含量75.58%,籽粒容重767 g/L,粗蛋白8.68%,粗脂肪4.30%。
4 产量表现
强盛377于2013年在所内进行品种比较试验,平均产量为13 608 kg/hm2,比对照大丰30增产7.9%;2014年进行多点异地鉴定试验,平均产量为12 534 kg/hm2,比对照先玉335增产7.2%,比对照郑单958增产12.3%。2013年强盛377参加山西省早熟玉米生态区区域试验,平均产量12414.0kg/hm2,比对照品种大丰30增产6.7%,增产点率87.5%;2014年参加山西省早熟玉米生态区区域试验,平均产量13183.5kg/hm2,比对照品种增产9.1%;2015年参加山西省早熟玉米生态区生产试验,平均产量11 767.5 kg/hm2,比对照品种大丰30增产10.0%,增产点率100%。
5 栽培技术要点
强盛377的适宜播期在4月下旬到5月上旬;适宜种植密度6.45万~6.75万株/hm2;选择中等以上肥力地块,施农家肥30~45 t/hm2、复合肥750 kg/hm2作底肥,大喇叭口期追施尿素375~450 kg/hm2;播种前浇足底墒水,拔节孕穗期、抽雄开花期以及灌浆至成熟期这3个时期应足量灌水;进行种子包衣,防治玉米丝黑穗病及地下虫害[14],适当晚播,提高播种质量[15];苗期及时拔出病株移至他处,减少土壤带病菌[16]。同时注意其他病虫害的防治,并及时收获晾晒。
6 种子制种技术要点
为确保种子质量安全,与周边种植玉米的距离,亲本不少于500 m,杂交种不少于300 m,且亲本繁殖田不允许重茬栽培[17];父本与母本行比1∶4或1∶5;父本分期播种,第1期父本比母本推迟5~6 d播种,第2期父本比母本推迟8~9 d;在苗期、抽雄散粉期严格去杂去劣[18];母本带1~2片叶去雄,去雄要彻底、干净[19];及时收获,收获和脱粒时严格选穗,并防止机械混杂[20]。
7 适宜种植的地区
该品种适宜在山西省早熟玉米生态区及国内相同生态区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