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图书馆婴幼儿阅读服务评估研究∗
——以广州图书馆为例
2019-03-14冯莉
冯 莉
(广州图书馆,广东 广州 510623)
婴幼儿,一般是指0~3岁的小龄孩子,其中婴儿为0~1岁、幼儿为1~3岁。婴幼儿群体是未成年群体的重要分支[1]5。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0~3岁婴幼儿数量约6 031万,占未成年总数的26%[1]5。随着全面二孩政策在各地相继落地,二孩宝宝迅速增长,婴幼儿将成为公共图书馆中重要的服务群体。婴幼儿阶段是儿童心理成长和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2],公共图书馆对该群体应承担一定社会责任和文化担当。目前广州地区仅有广州图书馆、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这两家公共图书馆专门为婴幼儿开设了阅读推广服务。除了专设文献资源服务外,还打造了“咿呀”大本营、小河马玩具馆亲子感统活动、婴幼儿早期阅读计划等婴幼儿阅读推广活动。对其做出阶段性的评估,关注项目所产生的成效及影响,能有利促进婴幼儿阅读推广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1 婴幼儿阅读服务评估研究的意义
1.1 促进婴幼儿阅读服务的可持续性开展
婴幼儿阅读服务开展的数量再多,如果没有及时进行反馈调整,则会使服务偏离方向,影响整个服务体系的完善。笔者认为,图书馆开展阅读推广评估工作,通过一系列相关的检验和考核,不仅能肯定服务成效,还能发现项目中存在的问题,明确今后改进的方向,为婴幼儿阅读服务品牌活动提供可持续发展保障。
1.2 图书馆相关工作规划所需
《广州图书馆2016~2020年发展规划》提出“争取政府专项支持或与有关机构合作,从孕期开始,为准父母、父母和不同年龄段的儿童提供‘阅读百宝包’,鼓励亲子阅读”行动方案;《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2016~2020年发展规划》提出“优化婴幼儿及少儿特色文献资源建设,用新媒体技术制作‘为你读绘本’音视频资源,激发幼儿阅读兴趣”目标,都明确提出对婴幼儿服务的规划。由此可见,开展相关的评估研究工作是顺应图书馆业务建设与发展的内在要求。
1.3 提升相关学术研究水平
科学的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学术界的理论研究要为公共图书馆婴幼儿服务解答“原则”“目的”“内容”等基础问题。同理,理论的科学性需要在实践中检验,并不断提高广度和深度。对“如何提升服务”“高效服务”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需要对实践工作进行评估研究,才能得到理论提升的着力点。
2 婴幼儿阅读服务评估研究现况
截至2016年,我国公共图书馆对未成年人的研究论文中,超过50%未明确所论述对象年龄段,将“青少年”和“学龄儿童”作为论述对象的论文总数,分别占比20.6%、22.1%,相对而言,将“低幼儿童”作为论述对象的论文却比较少,仅占比6.3%[3]9-10。图书馆对0~3岁婴幼儿服务的研究少,关于这方面的评估研究的论文更是寥寥无几。相比之下,国外图书馆都十分重视对相关阅读推广项目的评估和研究,且形成较成熟的体系。
2.1 国外婴幼儿阅读服务评估研究概况
国际图书馆界面向婴幼儿阅读项目评估研究发现,婴幼儿阅读推广活动对参与儿童的阅读能力、文化素养产生了积极影响,更重要的是影响了家长的阅读态度和行为[4]。
2.1.1 “Read4Life”项目
澳大利亚昆士兰州立图书馆“Read4Life”项目设有评估组CQU,他们对项目活动生成了一系列定性与定量的数据,包括:社区督导组在试点地区举行会议的次数;发放阅读包数量;项目网站的建设和使用情况;举办专业课程情况;系列活动的举办情况[5]。
2.1.2 英国“Bookstart”项目
1993年,英国对“Bookstart”项目进行评估发现,71%的家庭经常为孩子买书,28%的家庭亲子阅读时间增加,57%的家庭成为读书会会员,29%的家长为自己和孩子办理了借阅证[6]。项目实施2年后,项目评估有了新发现:参与项目的家庭,家长会将读书视为优先选择的活动,更倾向于将图书作为给孩子的礼物,会经常进行亲子阅读活动,到访图书馆的次数增加;参与项目的儿童对书本有较多的兴趣与专注力,较主动参与口语活动,阅读时有较多预测行为,更经常参与成人的阅读活动,在阅读过程中也更爱提问与回答问题[7]。1998年,项目进行后续跟踪和对照组实验,发现参与项目的儿童,更能为即将到来的学校生活预先做好准备[8]。2000年,项目组以随机抽样方式进行了纵贯研究,以43位在出生9个月时曾获赠过阅读包的儿童作为实验组,选择了另外43位未曾获赠过阅读包的儿童作为对照组,结果显示,实验组儿童在各方面表现都比对照组儿童好[9]。根据投资回报研究机构测算,2009~2010年,英国政府每投入1英镑到“Bookstart”计划中,会产出25英镑的社会价值[10]。
2.2 国内婴幼儿阅读服务评估研究概况
国内关于图书馆婴幼儿服务的研究论文,侧重于研究具体服务策略在我国公共图书馆的应用情况,只有小部分涉及评估。2015年,陈力勤等人通过抽样访谈、QQ群成员统计两种方式,对苏州图书馆“悦读妈妈”培训课堂的成效与影响进行了分析[11]。2018年,招建平对近年广州图书馆0~3岁各个年龄段读者基础文献服务成效做了分析,结果显示,在婴幼儿阶段,注册用户数和借阅量与年龄增长呈正相关关系,且年龄越小,增幅越大,接近学龄阶段,增长趋于平缓[12]。
2.3 现时研究的不足
我国公共图书馆早期阅读推广理论研究有全新的气象,早期阅读推广实践活动也创意十足,但也存在研究方法相对单一、研究主题较少、研究对象覆盖不全等不足[13]。
2.3.1 研究方法单一
现有的研究方法主要涉及文献调研法、调查问卷法、案例研究法等少数几种研究方法,且主要集中在对国外成熟项目进行案例探讨,通过问卷调查法探讨婴幼儿阅读习惯、阅读需求以及对阅读环境的评价,对相关文献的综述研究,缺乏对国内某地区图书馆相关项目进行全面研究,发掘内隐于事件、经验和行为背后的理论和规律。
2.3.2 研究主题偏少
研究内容主题集中在相关阅读政策、绘本阅读和亲子共读的推广策略等方面,缺少对传统文献使用情况变化趋势、推广效能的相关研究。
2.3.3 研究对象缺失
研究对象只侧重婴幼儿群体,事实上,婴幼儿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从事相关工作的图书馆员也是非常值得研究的对象。
3 广州图书馆婴幼儿阅读服务评估
针对婴幼儿服务成效的重要性和现时研究的不足,笔者对广州图书馆婴幼儿服务展开评估研究。具体实施步骤为:(1)采用问卷调查结合抽样访谈两种形式,对广州图书馆2014~2017年婴幼儿基础文献服务、阅读推广活动进行调查;(2)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归纳和分析。
3.1 基础文献服务成效评估
全民阅读浪潮下,越来越多的父母意识到阅读对孩子的重要性,图书馆成为亲子共读时光的场所。笔者选取2014~2017年广州图书馆婴幼儿读者文献资源使用情况进行分析。
表1 2014~2017年广州图书馆婴幼儿读者注册用户数(个)
表2 2014~2017年广州图书馆婴幼儿读者借阅量(册)
从表1、表2可见,2014~2017年,广州图书馆婴幼儿基础文献服务呈现逐年增长态势,其中2015年0~1岁婴儿的读者注册数和读者借阅量均增幅明显,分别为63.22%、121.98%。这与广东省在2014年初正式启动单独二孩政策有关,也从基本阅读需求上体现了公共图书馆开展婴幼儿服务的必要性。
3.2 阅读推广活动成效评估
家长参加亲子阅读活动也是婴幼儿阅读的重要形式之一。《2017年广州市未成年人阅读年度报告》对家长与婴幼儿参加亲子阅读推广活动的途径进行了调查,显示有61.3%的受访者参加过此类阅读活动;在参加过活动的受访者当中,参加人数最多的是早教机构的阅读活动,占比30.1%;其次是公共图书馆的阅读活动,占比26.2%;再次才是幼儿园的阅读活动,占比23.8%[14]235-236。近年来,广州地区公共图书馆相继开展了婴幼儿阅读活动,致力于打造相关活动品牌,详情见表3。活动方式有:以绘本、玩具书、玩具为活动载体,配合能提升婴幼儿认知能力的道具,以讲故事、儿歌童谣、律动操、感统训练、亲子游戏等形式进行,激发婴幼儿的阅读触觉,提升家长对亲子共读的重视程度和共读技巧。
表3 广州图书馆婴幼儿阅读推广活动品牌概况
表4 婴幼儿性别、年龄比例
表5 婴幼儿家长性别、年龄比例
表6 “咿呀”大本营满意度调查分析
3.2.1 婴幼儿及其家长的基本情况
由于婴幼儿基本未能自主阅读和填写问卷,所以主要是向家长发放调查问卷进行统计。
由表4可见,广州图书馆小河马玩具馆亲子感统活动各年龄段的参加者男孩占比略高于女孩。由表5可见,婴幼儿家长中,女性占比83.33%,远远超过男性,说明陪同婴幼儿来图书馆参加阅读活动的妈妈居多。
3.2.2 家长满意度分析
小河马玩具馆亲子感统活动满意度评价中,反馈效果“非常好”的为97.46%,“很好”的为2.54%,“一般”的为零。而对“咿呀”大本营的满意度评价,则细分成多个维度进行。由表6可见,100%以上的受调研者认为活动组织效果好;在故事效果方面,有98%、95%、94%以上的受调研者分别认为活动的故事性、互动性和影响力很好;97%以上的受调研者表示愿意再次参加活动。
3.2.3 参加活动对婴幼儿能力的影响
《2017年广州市未成年人阅读年度报告》显示,家长普遍认同“培养阅读兴趣”和“提供适合的阅读书籍和环境”是图书馆对婴幼儿阅读起到的最主要作用;家长还认为,自身对婴幼儿阅读的影响最为重要,其次是幼儿园和图书馆[14]246-247。
笔者对参加“咿呀“大本营的婴幼儿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家长都认为,参加活动对孩子的阅读习惯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而对参加小河马玩具馆亲子感统活动的婴幼儿家长,笔者选取了8位长期参加活动的婴幼儿家长进行了抽样访谈,了解到婴幼儿在参加活动后阅读习惯、规则意识、社交技能、语言能力、专注力等都有显著提升。
4 提升婴幼儿阅读服务的对策及建议
4.1 完善馆藏资源建设
《2017年广州市未成年人阅读年度报告》指出,88.5%的婴幼儿在2岁前就已接触阅读,其中,60.7%的婴幼儿在1岁及以前接触到阅读,约30%的婴幼儿不到半岁就接触到阅读[14]219-222。过半家长认为图书馆在“提供适合的阅读书籍”方面对婴幼儿起到重要作用[14]243-244。结合近年来婴幼儿基础文献服务的增长态势,公共图书馆应不断优化婴幼儿馆藏建设,给家长提供更好的阅读引领。
4.1.1 馆藏资源选取专业化
馆员应开展相关调研,结合婴幼儿发展心理规律、资源品质、出版动态、权威评价等因素提出有效的资源推荐建议,打造婴幼儿相关专题书架,引导婴幼儿家长选择图书。
4.1.2 重视分级阅读
现时婴幼儿分级阅读指导和推广工作比较薄弱。0~6个月年龄段的婴儿逐渐对周围的事物产生兴趣,对声音也非常敏感,3个月后即可以将目光聚焦在感兴趣的物体上,因此欢快的儿歌和色彩艳丽的图片是他们最好的“阅读”物;7个月~1岁年龄段,这一时期是孩子语言发育的关键期,他们可以把听到的话与具体的物品联系起来,以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为主的卡片书和翻翻书是适龄读物;2~3岁年龄段,幼儿开始有了自我意识,这一时期是培养阅读兴趣和习惯的关键时期,有一定情节的绘本是适龄读物[15]。
4.1.3 关注婴幼儿中的特殊群体
现在越来越多的外国儿童作为小众群体走进公共图书馆,图书馆应考虑适度引入外文原版书籍,以促进外籍读者对母语和本国文化的了解。另外也要兼顾患有视障、听碍、自闭症等特殊婴幼儿的阅读需求,可考虑配备有声书、触摸书、翻翻书等。
4.2 加大阅读推广活动的开展频次
《2017年广州市未成年人阅读年度报告》显示,73.3%的受访家长认为“提供阅读环境”是图书馆对婴幼儿阅读起到的最主要作用[14]243-244。由表3可见,本研究所调研的活动场地面积均低于100平方米,开展频次最高的为每周3场次且每场活动有人数限制,平均为10组亲子家庭,这样的活动开展频次显然无法满足众多的阅读需求。婴幼儿活动应日常化和持续化,图书馆可利用读者量相对少的周内固定时间段安排婴幼儿活动,由馆员带领婴幼儿在大区间内唱歌谣、玩游戏、用轻松简单的形式分享故事,既可以解决活动空间和场次问题,又能对图书馆的“有声”服务进行宣传。
4.3 建设专用案例库
婴幼儿阅读推广工作专业性强,对馆员学科背景和工作技能要求相对也更高。虽然近年来具有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艺术美学、学前教育学学科背景的馆员在逐渐增多,但现时从事未成年人服务工作的馆员,大部分不具备婴幼儿教育相关工作经验和学科背景。图书馆在招募人员时应有所侧重。然而由于招聘工作历时长、涉及环节多,虽能影响图书馆事业长远发展,但未必能解决当前多样化的业务需求,所以,图书馆应侧重培训馆员,联同社会力量共同打造婴幼儿服务队伍。可考虑多开展与婴幼儿阅读相关的实践训练营,馆员可通过学习,掌握与婴幼儿相处的方法,在工作中探求服务的新方式、新方法[16]68。以绘本和玩具为主要载体,以讲故事、做游戏、唱歌谣等为形式,即“听、看、玩+互动”的“三点一线”策略,撰写不同主题的活动案例,并整理成库,实现案例共享;将单个活动案例复制到不同活动中,达到提升服务效能的目的。
4.4 提升家长对婴幼儿阅读的认知
国际图联在《婴幼儿图书馆服务指南》中指出,公共图书馆“向父母及监护人告知阅读及朗读对婴幼儿语言及阅读技能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7]。提升家长对早期阅读的认知水平,在儿童的未来发展中显得尤为重要,应把家长纳入重点推广对象。
4.4.1 向家长传授亲子共读的技巧
从表5可见,处于30~35周岁的家长占比最高,达到55.70%;其次是25~30周岁,占24.05%;再次是35~40周岁,占比15.19%。由于参加活动的婴幼儿年龄均不超过3周岁,由此可以推断,大部分陪同儿童来参加活动的家长,都是过了而立之年才为人父母的,也说明很多年轻父母缺乏对亲子共读的重视或者觉得对此无从下手。图书馆应通过官网、微博、微信等媒介平台宣传婴幼儿阅读理念,还可通过日常活动“插播”共读方式。馆员除了与儿童互动以外,还应随机现场教家长如何通过亲子互动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
4.4.2 改善父亲角色的投入
由表5可见,来馆的婴幼儿家长中,女性占比达83.33%,远远超过男性,说明陪同婴幼儿来图书馆参加阅读活动的妈妈居多,父职教育有待提高。父亲对婴幼儿教育的参与同样重要。加拿大温哥华公共图书馆开设了“月亮上的男人与婴儿”活动、新加坡图书馆开设了“万名父亲来读书”、广州图书馆开设了“樱桃爸爸讲故事”等活动,都是希望提高父亲在亲子共读中的参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