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16、p53、ki-67联合检测在宫颈上皮内瘤变中的意义
2019-03-14赵艳朱静
赵艳 朱静
653100云南省玉溪市中医医院病理科1
650032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病理科2
与宫颈浸润癌密切相关的癌前病变的统称是宫颈上皮内瘤变(CIN)[1],由宫颈不典型增生(轻→中→重)→原位癌→早期浸润癌→浸润癌的一系列病理变化过程反映宫颈癌发生中连续发展的过程。肿瘤相关基因蛋白包括p16、p53和ki-67蛋白,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表达均较高,为探讨p16、p53、ki-67联合检测在宫颈上皮内瘤变中的临床意义,2017年2月-2018年5月收治不同级别的CIN患者,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7年2月-2018年5月收治不同级别的CIN患者100例,CINⅠ级35例,CINⅡ级34例,CINⅢ级31例。年龄22~48岁,平均(29.3±3.3)岁,同时选择同期炎症较轻且鳞状上皮正常的宫颈炎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年龄20~47岁,平均(29.5±3.1)岁。
方法:选择刀片厚4 μm,采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标记p16、p53、ki-67,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
结 果
p16、p53、ki-67在宫颈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对照组p16、p53、ki-67均阴性,而观察组p16阳性率95.0%,p53阳性率47.0%,ki-67阳性率99.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CIN的分级越高,阳性率越高,CINⅠ~Ⅲ之间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16和ki-67阳性率远远高于p53阳性率(P<0.05),见表1。
讨 论
根据鳞状上皮异型增生的程度将CIN分为3级:轻度非典型增生为CINⅠ级,中度非典型增生为CINⅡ级,CIN重度非典型增生和原位癌为Ⅲ级[2]。HPV感染是发生CIN主要的危险因素。p16的过度表达与宫颈病变中HPV16、18感染呈正相关[3]。
多肿瘤抑制基因又称p16基因,为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CDK)抑制蛋白,负责调节细胞增殖及分裂,直接参与调控细胞周期,p16基因突变时,会导致结构和功能缺失,刺激细胞分裂,非典型增生细胞,甚至使之癌变[4]。p16的阳性部位位于细胞核和细胞质,表达方式为弥漫阳性,棕黄色,弥漫表达于鳞状上皮的下1/3层为低级别CIN,弥漫表达于鳞状上皮的下2/3层甚至全层为高级别CIN,弥漫性强阳性。对于CIN病变范围较小而炎症较重的宫颈活检标本,p16阳性标记可以检出部分漏诊的病例,CIN的级别可以由p16阳性的范围判断。
P53基因突变在CIN和宫颈鳞癌中比较少见,因此,在检测时阳性率比较低。ki-67是一种反映细胞增殖程度的核抗原,在G0期不表达,在细胞增殖周期的G1、S、G2及M期表达,细胞有丝分裂后该蛋白含量迅速减少[5]。
本组资料结果显示:对照组p16、p53、ki-67均阴性,而观察组p16阳性率95.0%,p53阳性率47.0%,ki-67阳性率99.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CIN的分级越高,阳性率越高,CINⅠ~CINⅢ之间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16和ki-67阳性率远远高于p53阳性率(P<0.05)。由此可见,p16、p53、ki-67联合检测有助于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特别是p16和ki-67可作为宫颈上皮内瘤分级诊断的辅助方法。
表1 p16、p53、Ki-67在宫颈组织中的表达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