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

2019-03-13周建松

读与写·下旬刊 2019年2期
关键词:作用信息技术小学语文

周建松

摘要:在教育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中科学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对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构建高效的语文教学课堂具有重要的意义。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当科学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改革创新传统落后的小学语文教育,构建高效的语文教学课堂。

关键词:小学语文;信息技术;作用;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6-0241-01

在课堂教学中整合信息技术手段,是教育信息化发展背景下的必然趋势。语文作为小学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对丰富语文课堂教学的形式和内容,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构建高效的语文教学课堂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现代化的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加强自身的理论、实践学习,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科学整合信息技术手段,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1.小学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手段运用的必要性

1.1是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需要。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有利于调动学生探索知识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而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呢?和传统的教学手段相比,在信息技术手段的支持下,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运用,其最大的优势在于人机交互功能。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手段的图片展示功能、声音播放功能、视频演示功能等,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语文学习环境,达到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主动性的目的。

1.2是丰富教学形式和内容的需要。

教学内容的有效拓展和补充,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知识视野,促进学生学习效率提升。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下,教师只能依靠课本和教参开展课堂教学,教学内容相对狭隘、局限。在教育信息化的大背景下,“互联网+教育”的发展,使得丰富的网络资源逐渐成为教师开展教学的优质资源。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借助互联网搜索的优势,以远程教育资源为依托,立足教学内容进行有效地拓展和补充,达到拓展学生知识视野,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目的。

1.3是有效突破教学重点难点的需要。

重点和难点的突破,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关键。信息技术手段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整合,为教师重点和难点内容的突破提供了技术性的支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手段的优势,通过视觉、听觉的刺激,促使抽象化的知识直观化、具体化,达到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目的。例如,笔者在指导学生学习《小蝌蚪找妈妈》一文时,文中的重点难点内容在于学生对一些动态词汇的理解。如“小蝌蚪看见鲤鱼妈妈迎上去;看见乌龟妈妈追上去;看见青蛙游过去”对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由于直观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为辅,导致学生对这三个动词的形态理解起来较为困难。笔者在教学中,通过“小蝌蚪找妈妈”的动画片视频,截取部分,让学生直观地看到“迎、追、游”的过程,充分体会这几个动词的不同形态,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同时,笔者在教学中,还通过图片展示的方式,让学生看到小蝌蚪找妈妈过程中几次不同的形体变化,可以通过flash动画展示等方式,让学生看到蝌蚪变青蛙的过程,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质量。

2.小学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手段运用的对策

2.1在语文识字教学中辅助运用信息技术。

识字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识字教学应当是教师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唯有学生具备大量的词汇储备,才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阅读、写作水平。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当重视词汇教学,通过大量的词汇积累,夯实学生的语文学习基础。和传统单一化的词汇教学手段相比,信息技术手段与小学语文词汇教学的整合,对于丰富词汇学习的形式和内容,激发学生的词汇学习兴趣具有积极的作用。例如,在词汇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当前的一些汉字学习软件,如熊猫识字、汉字笔顺精灵等,这些汉字学习软件,能够促使汉字学习的过程趣味化,动态化发展,激发学生的汉字学习兴趣。同时,汉字学习软件,能够将汉字的笔顺、读音以及含义同时展现,加深学生对汉字字形、读音以及内涵的印象,促进学生汉字学习效率的提升。

2.2在口语交際和表达中科学运用信息技术。

谈到口语教学,很多人第一时间会想到英语口语,殊不知对于国内的小学生而言,汉语的口语交际和表达能力更为重要,然而在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并不重视汉语的口语交际教学,导致学生的普通话水平低下,语言交际和表达能力低下。信息技术手段与小学语文口语教学的整合,有利于营造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口语交际和表达的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和表达能力。例如,在小学语文诗词教学中,教师通过多媒体技术手段的支持,通过朗读视频的播放,实现很好的“范读”效果;同时,教师还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手段的优势,加强对学生的普通话训练,不断规范学生的语言发音,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促进学生口语交际和表达能力的提升。

2.3在语文阅读中巧妙运用信息技术。

阅读历来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较强的阅读能力、良好的阅读习惯,有利于夯实学生的知识储备,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笔者在指导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发现,很多小学生缺乏好的阅读习惯,阅读兴趣不浓。信息技术手段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整合,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取得好的阅读教学效果。例如,在指导学生学习《太阳》一文时,教师在阅读指导中,可以通过图片展示的方式,将文本涉及的大海、森林、草原、湖泊等直观地给学生展示,同时,播放太阳从海面升起、太阳落山的视频片段,让学生看到壮美的场景,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文本阅读效果。

综上所述,在现代教育背景下,信息技术手段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整合,是激发学习兴趣、拓展教学内容、突破教学重点难点的有效途径。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将信息技术手段与识字、口语、阅读等模块的教学有机整合起来,提高教学效果,促进教育改革。

参考文献:

[1]王镇南.谈初中小学语文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J].科技创新导报,2009,(16).

猜你喜欢

作用信息技术小学语文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