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视唱练耳课程和音乐欣赏课程相融合

2019-03-13王静

读与写·下旬刊 2019年2期
关键词:可能性做法视唱练耳

王静

摘要:作为一门专业音乐基础课程之一的视唱练耳课程教学,长期以来只注重技术训练而忽略了对学生音乐感觉的培养,造成学生理论强于实践——学不能以致用的现象。真正做到将视唱练耳运用到音乐欣赏中,才能使音乐欣赏课程达到更好的效果,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对音乐的欣赏水平及感知能力。

关键词:视唱练耳;音乐欣赏;可能性;做法

中图分类号:G633.9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6-0230-02

引言

在中小学音乐欣赏课中,音乐欣赏是一门集声乐、器乐欣赏、舞蹈、合唱等多学科综合性课程,在这里面,由于器乐曲学生平时接触较少,而内容又较难,因此,学生不容易理解其中的内容,这就要求有教师的引导,因此,将视唱练耳有效地运用到音乐欣赏课中尤为重要。

1.视唱练耳课程和音乐欣赏课程结合的可能性

在视唱练耳课程中融入音乐欣赏课程,将会发展视唱练耳的基础作用和支持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音乐欣赏课程自身的教学质量也会得到大幅度提高。下面,我们就来说说二种课程融合的可能性:

1.1在视唱练耳中融入音乐欣赏的音乐元素。

在音乐欣赏课中,有着丰富的音乐语汇,包括有节奏、旋律音调、和声、调式以及各种体裁,这些元素不仅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而且是音乐中的经典,将这些片段融入视唱练耳中,能够使学生解决难点问题,从而得到更为全面、丰富的音乐基础训练。如提高对变化音、教学生掌握一些简单的节奏,有辨析能力。同时,这些由作曲家们费尽心思做出具有一定意义的优秀作品,学生听了也会培养他们的音乐感觉,使他们了解不同地方,不同风格的音乐文化;对于消除视唱练耳的枯燥感、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有助于学生由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化为主动的探求知识,以及加快教育模式的改革和音乐教育目标的实现。

1.2运用音乐欣赏课中的优秀作品加强对学生听力的训练。

我们知道,在视唱练耳中,若想听好是不容易的,尤其对于中小学的学生来说,更不容易。然而,在教师教学过程中,常出现的问题就是,教师已经花了很长时间想让学生学会某个节奏,但是,学生还是学不会,这时教师就应选一首大家比较熟悉的歌曲中挑出此类节奏,让学生加词将其打出来。还有,在音乐欣赏的前期学生可能会觉得听不懂,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加上每节课教师的讲解,学生的听觉慢慢就会变好,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会越来越好。

1.3利用音乐欣赏课中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启发学生在视唱中的创新思维。

如今的教学课堂中,已大多采用多,媒体教学了,通过图片、动画、音频文件、视频文件等的综合方式,全面刺激学生的感觉器官,歐诺个事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给他们提供了想象的空间,例如:前几天,我在滁州中学听了一位获得全国一等奖的中学音乐教师,她在上《悍牛与牧童》这节课时,给我留下最深的就是在多媒体上给出一幅画,让同学自己想象一下,这幅画,我们应给它加上什么样的音乐。这样就开动了学生的脑筋,如果学生之前经常练过视唱,记得一些旋律,他们肯定就会将它们运用到这幅画面中,慢慢的就会使他们有了创新的思维。因此,将视唱练耳课程的内容融入音乐欣赏课中是可行的,它对于我们音乐艺术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两者结合的具体的做法

要想实现二者课程的融合,我认为,教材的编写是关键。丰富的内容加上科学的教学方法,这样就能达到我们预想的效果,因此,在教材融合的过程中,我们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2.1保持内容的新鲜和持久的吸引力。

音乐艺术的教育是一种审美教育,在这种教育中我们要通过实例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而审美对象如果过于单调乏味,或老是进行重复,那么,将导致审美主体思维的机械和消极,使学生对音乐欣赏失去了该有的兴趣,从而就达不到我们预期的效果,所以,我们将视唱练耳课程融入音乐欣赏课程中,应特别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心理现象及其发展变化规律,充分挖掘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表现音乐、创造音乐、学习音乐知识技能等方面的潜能,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听觉,感知能力,这样在欣赏音乐的时候,就不会那么枯燥,然而,音乐欣赏课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也需要教师来仔细研究它的内容,然后结合市场练耳每一课的教学目的和要求,精心、慎重地选择有针对性的、最合适的音乐片段,使学生能够主动的接受音乐,掌握一点音乐知识。

2.2要注意加强对学生视唱练耳的运用与实践。

音乐艺术是一门很强的实践性艺术,只有在平时加强对学生视唱练耳的训练,使学生的脑中留下了音乐的记忆,他们才会在音乐欣赏过程中找到对音乐的感觉。例如:在实践的内容上安排欣赏课中的一首名曲,将它作为视唱来能够学生练习,那么这节欣赏课就变成了一节综合课程,它将视唱中各种元素结合在了一起,刚开始可以让学生唱乐谱,然后逐渐加上歌词和情感,然后播放原声录音来让学生进行对比,包括音准、节奏、歌词,对于强弱、整体的处理和把握的对比,在反复的实践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对新作品有了一定的感觉,同时也加强了学生对音乐的表现,以及对乐曲内涵的体会,对学生将来在演唱方面也是很有帮助的。

2.3体现各种现代教学手段和模式的运用,使欣赏课达到最好效果。

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在音乐教学以致在整个音乐教学中的优势,是不断提高音乐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独立的音乐领悟力,鉴赏力,拓展学生的视野,带领学生走入神秘而色彩斑斓的音乐圣殿有效的途径。因此,在教材编写上,应体现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这就要在音乐欣赏中选择一些优秀的资源和教学课件,使视唱练耳教材更加的生动、直观、具体,从而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

此外,优秀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也是非常重要的,现在,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人们都在研究着更好的教学方法,而在音乐方面,我们安徽省教科院在曾在滁州中学开展了“安徽省教科院音乐学科‘送教上门现场观摩研讨会”,并在进行了“总结课改经验  促进音乐教育发展”的讲座,它的目的就是通过这次讲座,能够让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教案的设计,讲音乐课对孩子的作用发挥出来,充分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他们的欣赏水品,同时也要求教师要读懂教材。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在教学中要敢于让学生进行创编,从而达到预期效果。

参考文献:

[1]陈雅先.视唱练耳教学论,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年版,第76-93页.

[2]蔡军.《论视唱练耳教学的因地而异》中国音乐,2008年第2季,178页.

[3]曹理.《我国音乐教育学科发展回顾与前瞻》中国音乐教育,2004年第12期.

[4]管建华.《21世纪中国音乐教育面临的挑战:课程改革与文化》天津音乐学院报,1999年第3期.

[5]吕晶.《运用视唱练耳教学,融合告示音乐欣赏课程》大学时代下半月,2006第08期.

[6]骆长明.《中小学音乐教学应重视的几个问题》贵州教育,1998版第5期.

[7]马清.《音乐理论与视唱练耳》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版第2期.

猜你喜欢

可能性做法视唱练耳
运用多媒体加强高考生音乐视唱练耳辅导的几点认识
浅谈学前音乐课中的有效教学
音乐软件EarMaster在视唱练耳教学中的应用
观念可能性与现实可能性
小学数学《可能性》智慧教育案例设计
盐城市农业保险发展现状遇到的问题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