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数学分层教学实施现状及对策

2019-03-13王泽金

读与写·下旬刊 2019年2期
关键词:分层教学高中数学现状

王泽金

摘要:在当前的高中数学教学中,分层教学的实施存在一些问题:如难以实现科学合理的分层目标,教师的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师在实施班内隐形分层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层,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高中数学;分层教学;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6-0180-02

所谓分层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现有知识、能力水平等,科学地将学生分层几个水平相近的群体,方便教师在教学中,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分层教学有利于教师根据不同的群体、不同的班组实施不同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得到更好的提高。在高中数学的教学中,分层教学的实施,有利既有弊。从有利的方面来讲,分层教学的实施有利于实现“因材施教”的教育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从“弊”的方面来讲,分层教学的实施,增加了教学管理的难度,同时如果分层教学管理不当,也容易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本文结合当前高中数学分层教学实施现状,探索分层教学实施的对策。

1.高中数学分层教学实施现状

1.1对学生分层不合理。

从高中数学的分层教学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分层教学,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知识结构水平以及個性差异等因素进行合理分层,确定相应的层级,并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达到因材施教的教学目的。由此可见,对于教师的分层教学而言,首先最重要的是要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层。从理论上讲,分层教学是很简单的,不过就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层。但是,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有些事情就没看起来的那么简单。如对学生的分层,教师如何确定学生的个性差异?如何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进行一个定量化的界定?尤其是在个性差异的界定上,这是一个定性的因素,教师在教学中是很难界定的。所以,如果教师在分层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掌握不准确,或者是分层的过程中融入了个人的喜好和偏好等因素,那就会使分层教学失去应有的合理性,影响了教育公平的原则。尤其是对于乡镇的高中数学教学,从前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部分高中的学生存在着不善于沟通和交流的现状,学生比较“害羞”,在课堂上或者是课余时间都不善于和教师进行沟通和交流,在这样的教学现状下,要想让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合理的分层,势必就会很有难度。因为教师难以掌握学生的真实情况,从而在分层的过程中就缺少了很多可以参考的因素,从而会导致分层不合理,最终影响了分层教学的效果。

1.2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

高中数学分层教学实施的目的:就是要针对不同层级的学生实施具有针对性的教学,从而使得每个层级的学生都能够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教师很难实施具有针对性的课堂教学。例如,对于同一个班级的学生,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只能够尽可能地考虑到各个层级学生的感受,尽可能地避免部分学生“吃不饱”,部分学生“吃不消”的现象出现,但要真正地让教师准备几个教案,在一个课堂上实施几种不同的教学模式,这看起来似乎是不可能的。我们知道,高中数学教师的教学压力是蛮大的,一般情况下,一个教师要带几个班级,不仅要负责几个班级的教学,还要负责作业以及平时的各种习题和练习,很多教师在处理这些事情的过程中,已经是忙得难以分身。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还要让教师针对班级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这无疑是“赶鸭子上架”,难以有效地实施。

2.高中数学分层教学实施的对策

2.1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层。

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层,是高中数学分层教学的第一步,也是关键性的一步。为了尽可能地照顾每个层级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的信心,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分层的过程中,应当尽可能地采用隐性分层的方式。如教师在高一年级的学生进行分层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上个学期每次考试的成绩进行汇总,再算出其中的平均分,然后根据学生平时在课堂教学和作业中的表现进行合理的打分,评比出最终的分数。然后按照所评比出的分数对学生进行分层(A、B、C)。在分层的过程中,为了不让分层显得过于扎眼,教师可以通过座位编排的方式,将学生进行不同的分层。此外,在分层的过程中,为了方便学生的交流讨论,教师一般是将前后左右的四个学生编为一组,如果教师是将学生分成三层,那每个组里尽可能地要有三个层级的学生,即A层级1人,B层级两人,C层级1人。这样,才能体现隐性分层的“同组异质”原则,在班级交流讨论的过程中,学生才可能相互之间提供帮助,促进学生的共同发展。

2.2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在高中数学分层教学的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教学,这是因材施教的直接体现,同时也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而教师要想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备课是极为关键的一个环节。石燕说:“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水平,巧妙地设计教学程序,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即备课型教法。”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过程中,为了尽可能地照顾到各个层级学生的基本需求,可以从B层级的学生出发,以B层级的学生为基础,采取向上和向下辐射的方式,尽可能地满足不同层级学生的不同需求。例如,在课堂教学导入的环节,教师可以通过由基础向下辐射的方式,降低课堂教学的难度,根据由易到难的方式,让学生在课堂教学导入的环节很快进入状态;而在课堂小结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由基础向上辐射的方式,适当提高课堂教学的难度,让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了解提升到另外一个高度,尽可能地满足不同层级学生的需求。此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于课堂教学中的学困生,还应当予以个别的辅导,让他们赶上学习的步伐,提升学生学习的整体效率。

综上所述,分层教学是现代教育背景下一种理想化的教育模式,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分层教学的实施却存在很多困难。因此,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可以通过班内隐形分层的模式,对不同的学生采取针对性的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钱竞成.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6.6(18).

猜你喜欢

分层教学高中数学现状
农村学校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策略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