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影响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几方面因素

2019-03-13艾德春

读与写·下旬刊 2019年2期
关键词:策略研究教学效率小学数学

艾德春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会因一些因素影响教学效率,为此,教师应该积极总结,并且在实际教学课堂,重视规避影响因素,以提高教学效率。本文首先明确分析了影响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因素,随后对有效的应对措施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6-0126-01

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提高教学效率是教师面临的主要问题。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灵活使用各种教学手段,可以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自主、灵活地学习知识,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1.影响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几方面因素

1.1教学理念落后,教学目标设置不科学。

目前,部分小学数学教师不注重教学理念的优化完善,仍然采用传统落后的教育理念,不注重先进教育理念的引进,导致其无法有效满足素质教育提出的客觀要求,各种问题不断显现。同时,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没有全方位、客观分析小学生各方面的情况,无法准确把握数学章节知识难易程度,也未能科学设置教学目标,盲目地遵循教学大纲,导致其不符合学生各方面发展情况,不利于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兴趣,使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学习效率也不高。

1.2教学内容设置不合理,教学方法单一。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没有从不同角度入手科学设置教学内容,过分注重数学教学大纲,导致设置的数学教学内容难易度不适中,影响课堂教学各环节的有序开展,不利于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同时,教师仍然将传统“填鸭式、放羊式”教学方法应用到课堂教学中,教师是整个课堂教学的中心,师生、生生间的互动极少,课堂氛围沉闷,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程度不高,由此可见,教学方法单一已严重影响到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提升。

1.3不注重实践教学。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过分注重理论教学,没有意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导致理论与实践教学相脱离,不利于学生提高数学综合实践能力,学生无法很好地借助所掌握的数学知识,有效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数学问题。

2.小学数学教学效率提高策略

2.1活跃课堂气氛,学生作为教学主体。

数学本身是一门严谨的学科,学生认为学习数学是无聊的,所以在数学课堂上答题的积极性不高,使得课堂气氛变得沉闷。教师根据这一现象,做出了一些改动,教师为了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讲一些互动性强的课题,使师生间的交流增多,以此来活跃课堂气氛。此外,教师在讲解加法运算时,可以使用一些带有数字的图片和一些实物,让学生分组讨论,例如,“桌子上的积木可以有几种搭建方式”这样的方法来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参与到课堂讨论中。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把自己作为教学的中心,不重视师生之间的交流,导致课堂气氛沉闷。新课程改革之后,教师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除了要对数学理论进行说明外,还要将学生的想法和学生的兴趣作为备课资料准备出来。这样不仅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质量,还会让学生的数学成绩得以提升。

2.2创设情境,借助形象思维。

小学数学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手段创设情境,借助小学生的形象力和形象思维能力的帮助来学习数学。这种方式往往离不开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有了多媒体技术的帮助,数学教师可以设置各种情景,将声音和视频、图片纳入小学数学的课堂,直观地体现了数学思维。因此,小学数学教学不妨多试试这种方式。

例如:小学生在学习长方形这个概念的时候,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讲讲你身边的长方形有哪些,学生可以各抒己见,在学生发表看法之后,教师用多媒体播放之前准备的种种关于长方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的图片,从而提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这种采用多媒体创设情境的方式调动了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通过长方形在生活中的应用的图片,既让学生对长方形有所了解,又使感到学生数学的适用性,增加学习热情。

2.3重建教学内容教材与学生经验结合。

2.3.1联系生活,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创设与生活实际有关的情境,让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数学并不难,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2.3.2以新的理念为指导,自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只有用新的理念分析新教材,理解新教材,才能真正体会编者的意图。在新课程改革的课堂中,课程要素的整合有效的唤醒了学生沉睡的经验,并使其兴奋和活跃起来。在教师的积极的引导下,学生要按教学需求主动地进行有效经验的改组和改造,生成性的内容要有效的为落实预设目标服务。所以要造成课堂教学的有效,激活学生以前的学习经验是很关键的。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创造地运用教材资源,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之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2.3.3组织有效的小组学习。

作为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小组合作学习在形式上成为有别于传统教学一个最明显特征。它有力地挑战了教师“一言堂”的专制,同时也首次在课堂上给了学生自主、合作的机会,目的是培养学生团体的合作和竞争意识,发展交往与审美能力。

结束语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整体步伐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还要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在开展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实践时,需要教师跟随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明确小学数学教学目标,继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推进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增强。

参考文献:

[1]魏利红.探究影响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几方面因素[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09):152.

[2]李春英.试分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对策与方法[J].科技经济导刊,2018,26(26):131+133.

[3]刘琳琳.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J].中国新通信,2018,20(15):203.

[4]马娜.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多媒体技术应用[J].中国高新区,2018(14):127.

猜你喜欢

策略研究教学效率小学数学
关于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
目的论角度下的英语翻译策略研究
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初中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策略研究
论花样游泳运动员选材和初级教学模式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乐学情趣提高化学教学效率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