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语文创新教学新探

2019-03-13胡建军

读与写·下旬刊 2019年2期
关键词:新探创新教学小学语文

胡建军

摘要: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还存在的一定的问题,例如缺乏对小学生兴趣的关注、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不高、教学方式缺乏新颖性、教学内容缺乏创新性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不利于小学生语文知识的有效学习,也不利于教师课堂教学的开展。如果小学生在小学这一时期没有进行很好的文化知识积累,对于后期的学习必然有一定的影响,不利于小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因此,对小学语文教学进行创新探索,对小学生以及小学语文课堂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作者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并加以反思,对小学语文创新教学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小学语文;创新教学;新探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6-0071-01

1.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缺乏对小学生兴趣的挖掘。

目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更侧重于小学生的知识学习,包括生字掌握、书写、朗读课文、以及作文写作方面,这些教学内容都是从大纲出发,不注重对小学生兴趣的挖掘。语文学习是一个需要长期积累的过程,如果小学生没有学习的兴趣,就很难安静的去看枯燥的文字,所以很多小学生的作文以及阅读能力特别差。小学生也难以通过语文的学习让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沟通交流能力得到提高。语文还是传统文化的一个载体,教师通过讲授语文知识,可以让小学生对传统文化有更深层的理解,如果仅仅只是学习语文课本上的知識点,就难以达到这一目的。

1.2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不高。

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负责教学内容的宣讲,整个课堂更像是教师的“一言堂”,学生是被动的倾听者,难以参与到课堂中,导致小学课堂的互动性比较低,就算偶然有互动,也是以教师为主导进行的,小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地位。教师很难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教师教学过程中容易照本宣科,很难和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很难引导学生思考,学生难以养成举一反三的能力。比如二年级人教版的《找春天》一课,大部分教师只是简单的进行了《找春天》一课的字词、语句以及中心思想的讲解,很难让学生去思考书中的春天和实际学生经历的春天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不同,让学生推及思考夏天、秋天、冬天三季到底是怎么样的,学生的学习难以和实际结合起来,比较空洞。

1.3教学方式缺乏新颖性。

教学方式缺乏新颖性,比较单一。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以大纲为准,讲求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进度是否达标,至于学生学习程度以及接受程度反而不受重视,不能因材施教。每一个小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是有个体差异的,在语文的理解能力以及文化积累都是不同的,教师很难有针对性的施教。所有的学生的教学进度以及教学内容都是一样的,这个教学进度以及教学内容的设置也不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需求进行的,而是教师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的。比如有些学生的生字词积累不够,难以达到有效的阅读,对于语文课文也难以理解中心思想,教师忽略学生的这些实际情况,只是为了完成教学进度进行教学,不仅难以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写作水平,长此以往,还会让学生对语文产生厌学心理[1]。

1.4教学内容缺乏创新性。

小学语文课本虽然也一直处于改编中,但是这种改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大部分时候课本内容是固定不变的,如果教师的教学模式也比较老旧,就会让学生对语文产生厌学心理,感觉其枯燥无味,在学习过程中,要准确把握学生的兴趣点,精准抓住学生的兴趣点,让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这主要在于教师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教师要借助多媒体教学,让自己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有趣起来,可以加一些互动小游戏,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内容陈旧,如果教材没有变化,有些教师的教案甚至好几年都没有任何变化,教师为学生提供的学习素材大多来源于课本,不注重拓展学生的思维[2]。

2.小学语文创新教学的具体措施

首先提高小学生学习的兴趣。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工作的开展是围绕教学目标进行的,学生对于教学目标的理解一般来源于教师的课堂讲解。在小学语文创新教学中,教师应该改变学生的被动位置,突出学生的中心地位。教师应该准确定位自己的角色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而学生才是课堂活动的参与者,教师负责引导学生参与到学习中,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帮助学生解答疑问,应该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还应该注重学生团隊合作能力的培养,这一点可以通过合作学习小组进行。比如在学习人教版二年级《难忘的一天》一课时,教师讲完课文内容后,可以让学生组成小组讨论自己的难忘一天,为什么难忘,最后进行汇总发言。这种学习模式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而且锻炼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沟通交流能力、语言表达汇总能力。

其次,教师的教学要立足学生的需求。学生的知识来源主要是课堂,所以教师要注重小学语文课堂的发展,要营造良好、有序的课堂环境,让学生能够全身心的进入到学习中,也有利于学生积极思考教师提出的课堂问题,并对其做出回应。课外,应该主动和学生沟通交流,拉近和学生的关系,积极帮助学生解答学习上的困惑。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营造一个良好氛围的课堂环境,从而提高教学的效果。

3.结束语

小学语文学习是整个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时期,教师在教学过程应该注重对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的创新,突出学生的中心地位,提高学生课堂的参与度、以及语文学习的兴趣,最终提高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王艳平.浅谈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新探[J].教育科学:全文版,2016(4):00014-00014.

[2]白洪娟.简析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新探[J].教育,2016(12):00042-00042.

猜你喜欢

新探创新教学小学语文
《尚书》中“迪”释为“由”新探
“宝钗扑蝶”意蕴新探
汉代鼓吹乐新探
创新高中语文教学模式,实施才情个性化教学
论构建英语高效互动课堂的策略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珍珠港事件新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