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高职院校财务内部控制机制的构建路径

2019-03-13马国婷

财会学习 2019年5期
关键词:内控机制财务高职院校

马国婷

摘要:近年来,高职院校的数量不断增长,规模不断扩张,竞争日趋激烈,参与的经济活动也日益多元化,对高职院校的财务内部控制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严峻的挑战。高职院校在财务内部控制建设方面普遍比较薄弱,亟待建立起完善的财务内部控制机制,进而提高高职院校的内部管理水平,规范财务工作行为,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高职院校;财务;内控机制

一、引言

“内部控制”一词是由企业管理实践演化而来,逐渐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组织形态的管理之中。从管理学的角度,任何组织形态都需要有严格的内部控制机制。对高职院校而言,十分有必要建立内部控制机制,以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其中,财务内控机制是内控机制中的重中之重,因为其关系到高职院校资金使用效率、财务安全、应对风险能力等一系列重要的方面。现实情况下,并未有高职院校建立起行之有效的财务内部控制机制。而且,高职院校不同程度上存在内部控制意识不强、认识不到位,管理混乱等现象。因此,有必要探讨高职院校财务内部控制机制的构建路径,为高职院校财务内部控制机制建设提供思路和借鉴。

二、财务内控机制的含义及建立的必要性

(一)高职院校财务内控机制的含义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以下简称《内部控制规范》)第三条规定:“内部控制是指单位为实现控制目标,通过制定制度、实施措施和执行程序,对经济活动的风险进行防范和管控。”根据这一定义,内部控制更倾向于规范经济活动,而在高职院校的经济活动中,财务工作首当其冲是最为重要和关键的业务种类。在高职院校中,财务内控机制是指为实现单位财务安全,通过制定完善的财务制度、建立全方位的监督体系等措施,对单位的财务活动进行高效管理,规避和预防财务风险,为各项业务活动的开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高职院校建立财务内控机制的必要性分析

1.建立财务内控机制,是高职院校提升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通过建立财务内控机制,规范财务工作行为,保证教学、科研、管理等其他各项业务工作的有序开展,进而促进高职院校整体管理和服务水平的提升,是高职院校与其他高职院校,甚至是与其他普通高等学校竞争的利器,是市场环境下提升高职院校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2.建立财务内控机制可以有效规范财务会计工作

建立财务内控机制,可以规范财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业务行为,确保财会信息的真实、完整和准确,而财会信息的客观和准确是财务决策及财务资金使用的重要依据。

3.建立财务内控机制,是规避财务风险、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重要手段

建立财务内控机制,可以在经济活动中有效预防和规避财务风险和法律风险,提高财务工作人员管理意识,合理确定财务资金使用方向,提高财务资金使用效率。

三、高职院校财务内控机制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缺乏有针对性的内部控制指引文件

目前,关于高职院校财务内控机制建设的主要依据是《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以下简称《内部控制规范》),该规范从预算业务、收入业务、政府采购业务、资产控制、建设项目控制、合同控制六个业务层面进行了规范,但这些规范都是针对一般经营活动提出的指引。对高职院校而言,大多数的业务活动都是围绕教育、教学、学生活动等方面进行的。因其经济活动的特殊性,《内部控制规范》难以涵盖高职院校财务内控机制的所有内容,高职院校还需结合自身经济活动的特点制定更加适用的内部控制体系。

(二)缺乏明确的财务管理目标,管理意识薄弱

高职院校普遍没有明确的财务管理目标,即使有,多数情况也是笼统的“财务安全”,而这样不明确的目标等同于没有目标。因为要达到财务安全的途径没有具体的措施来保证,这些措施由哪个部门执行,执行由哪个部门负责监督,如何评价等一系列细化具体的内容均没有。而且,由于财务管理目标的缺失,导致财务工作人员风险意识淡薄,对财务管理目标认知不够。大多数的高职院校的经费来源主要依靠财政拨款。在日常的财务工作中,财务人员只注重学生的缴费情况,财政经费的支出进度,形成了有钱多花,沒钱少花的潜意识,对资金的使用缺乏精细化的管理,财务管理观念落后。特别是高职院校都为公益类事业,不以盈利为目标,不追求资金的使用效率,缺乏成本效益观念,在很大程度上也造成了资金的浪费。

(三)缺乏专门的组织管理机构

任何一个高职院校均设有财务管理部门,负责本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但是成立专门的内部控制部门鲜有听闻。财务管理部门主要负责单位的会计核算等工作,对资金的分配及使用缺乏整体的规划和管理,尤其是高职院校有重大投资、基建项目时,牵涉的多个部门之间责权不清,缺乏统一的协调机制,给财务安全带来一定隐患。

(四)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

多数高职院校的审计落实不到位,审计的作用发挥有限。也很少有高职院校设计独立的审计部门,当然,也缺乏明确的工作职责和要求。对外投资等重要财务行为未建立起控制制度,更难谈到监督,而缺乏监督的财务制度容易使资金使用方面发生风险。

四、高职院校财务内控机制的构建路径

(一)制定操作性强的指导规范

《内部控制规范》明确提出单位实施内部控制要遵循适应性原则,即内部控制要符合单位实际情况,并根据环境和经济活动的变化等不断修订和完善。因此,高职院校应结合自身特点及开展的经济活动范围,依据《内部控制规范》制定操作性强的财务制度,除了涵盖一般的经济业务控制外,还包含学生管理、教学管理等高职院校独特业务活动的控制规范。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强化内部流程控制,全面梳理各项业务流程,明确各项业务活动的风险点,建立定期风险评估机制。通过制定科学的财务内控指导规范,确保财务工作高效有序进行,保证财务资金安全。

(二)树立可量化的财务管理目标,提高管理意识

《内部控制规范》指出,单位内部控制的目标主要包括:合理保证单位经济活动合法合规、资产安全和使用有效、财务信息真实完整,有效防范舞弊和预防腐败,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效果。其中,财务管理目标是其中重要的内容。高职院校应树立可量化的财务管理目标,并将这一目标细化、分解成若干个子目标,同时确保每一项目标均可执行、可量化、可考核。将这些目标与财务工作人员的工作目标相结合,确保全员为实现财务管理目标而共同努力,通过树立明确的目标,引导财务工作人员增强内控意识和风险意识,加强财务内控环境建设。

(三)建立职能明确的组织管理机构

加强组织领导,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负责。高职院校应建立专门的财务内控组织管理机构,明确部门职责。建立由财务、审计、监察等多部门参与的协调机制,细化各部门之间业务有交叉的环节。明确各岗位工作职责和分工,强化内部流程控制,确保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相互制约和相互监督,对财务内部控制的关键岗位工作人员加强业务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不断提升其业务能力和素质。

(四)形成完善的监督评价机制

监督的目的是及时发现不规范的财务行为和及时应对财务风险。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内部监督制度,成立专门的监督部门,明确监督部门的职责权限,并保证监督部门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应规定内部监督的程序和要求,充分发挥审计、监察部门的监督作用,对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情况进行内部监督检查,尤其是对重点业务的监督控制。同时,建立有效的监督评价机制,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并出具报告,促进监督工作的开展。

五、结束语

内部控制是保障组织权力规范有序、科学高效运行的有效手段,也是组织目标实现的长效保障机制。高职院校应积极探索财务内控机制建设,对高职院校适应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意義重大,以机制规范内部管理、有效规避风险、提升管理服务水平,为高职院校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韦丽华.从内控理论的角度浅谈高职院校内部控制[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 (4).

[2]谢娟.对当前高职院校内控建设的思考[J].经营者管理,2016 (12).

[3]徐昳荃.高职院校的“内控”型管理探析[J].职业技术教育,2007 (25).

[4]刘浩博.基于内控视角高职院校财务管理工作探析[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6 (7).

[5]彭华.论高职院校财务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 (4).

猜你喜欢

内控机制财务高职院校
事业单位财务审计的重点
财务自由这扇门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财务风险的对策与探究
浅析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企业现金流量分析
互联网企业风险管理模式及内控机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