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中预习单创新设计探微
2019-03-13徐凤英
徐凤英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中预习单创新设计时,教师要明确预习单设计内容、规划预习操作形式、强化预习检查督促,从不同方向展开创新探索,用崭新的预习内容和预习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为课堂教学带来更多的助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预习单;创新设计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04-0063-01
语文课堂教学需要有坚实的预习作为发动基础,教师要培养学生自觉预习的意识。教师在预习单规划设计时,需要根据不同教学内容展开个性思考,以提升预习的针对性。预习内容要筛选、预习要求要明确、预习检查要及时,这样才能发挥预习的作用。
一、整合内容,明确预习单设计方向
预习内容筛选时,教师需要有创新意识,根据教学实际需要做出合理整合。识字、朗读、解词、文意梳理、人物分析、搜集典型描写、作者背景介绍等,这些都属于预习的常见内容,教师不仅要有针对性地选择,还要对投放时机、预习形式等因素展开考量,以提升预习实效性。预习需要一定时间,如果投放太早,学生会养成拖拉习惯,如果投放时间太晚,学生将来不及操作。
如教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二泉映月》时,教师为学生设计了预习单:课前搜集阿炳的生平资料;找出生字新词,注音、注解;用笔画出不懂的句子,读给同桌听听;听听《二泉映月》这首曲子,说说聆听感受。课堂教学展开后,教师让学生展示预习成果,并重点检查最后一项任务,让学生说说倾听《二泉映月》的感受。学生给出了个性理解:“这首曲子婉转哀伤,给人的感觉是凄凉的,但旋律优美,深深触动人的心灵。”“这首乐曲旋律悠扬,写出了赏月的心情,有无限的感伤,说明阿炳的经历曲折,生活艰难。”
教师为学生布设预习单时,充分观照了多个方面,有字词、有质疑、有作者、有人物、有情感等,让学生在预习过程中能够接收到更多阅读信息,为课堂学习创造了良好条件。
二、明晰要求,规划预习单操作程序
不同年级的预习有不同要求,不同教材内容也需要体现差异性,教师要注意创新规划,以提升预习的针对性。即使是同样的预习任务,教师也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学生准备一些自由选择的内容,或者要注意体现预习的阶梯性,给不同群体学生提供不同的预习要求,使学生都能够在预习操作过程中有所收获,为课堂正式学习做好铺垫。
如学习《音乐之都维也纳》这篇课文时,教师给学生设计预习单:熟读课文,准备参加班级诵读竞赛,课堂中以抽签形式决定出场名单;理清文意,说说作者是从几个方面介绍音乐之都的。学生拿到任务后,都积极行动起来。虽然只有两项预习任务,但预习操作并不简单。第一项任务需要熟读课文,还要掌握诵读情感基调,展开诵读训练;第二项任务需要深入课文之中,全面梳理课文主要情节,这样才能理顺文意。课堂教学开始,教师主要对第一项任务展开检查,以小组为单位抽签决定出场名单,然后展开班级诵读比赛,教师再利用多媒体播放背景音乐,使学生的朗读进入佳境。
教师为学生规划了预习单的具体内容,给学生带来了明晰的操作路线。学生经过全面准备,确保了课堂教学的顺利展开。教师检查学生预习的过程,实际上是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这样操作,学生参与热情高漲,预习效果自然体现出来。
三、创新检查,提升预习单应用品质
有预习就要有检查,这是预习单运用的基本要求。在具体操作时,教师要有灵活意识,不是所有的预习任务都需要教师来检查,也不是所有的预习都要求学生达标的,如何做到平衡设计,需要教师做出科学规划。教师可以集中检查,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检验,对学生的评价也要有灵活性。检查是非常有必要的,不然会让学生产生松懈意识,但检查也不能占用太多教学时间,如何科学处理,应引起教师的充分思考。
如《爱如茉莉》写的是亲情内容,学生对这样的内容有更多的生活体验,教师在预习单设计时,主要从学生思想触动的角度展开:认真阅读这篇课文,结合生活实际,讲述你熟知的亲情故事。这项任务具有较高的覆盖面,无论什么样的学生群体,都可以讲述,只是讲述操作技巧存在一定的差异而已。课堂展示开始,教师先让学生自愿讲述,学生参与踊跃,有的讲述邻居家的事情,也有的讲述自家的亲情故事,课堂教学气氛渐浓。之后,教师组织学生对这些亲情故事进行评价,评价角度自由选择,可以针对内容,也可以针对讲述技巧。
教师为学生布设预习任务,这项任务相比常规内容有较大差异。学生要联系生活实际展开讲述,这给他们带来了更多心理触动。学生在讲述过程中获得的学习感受是深刻的,对课文学习也有着重要促进作用。
设计语文预习单时,教师要结合学习内容,对预习内容和预习形式进行创新设计,以提升学生的参与热情。预习单发布后,教师要有跟进意识,对学生展开适时的引导和监督,确保预习单任务都能够顺利落实。
(责编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