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浓浓文化味,悠悠诗人情

2019-03-13肖云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19年2期
关键词:教学设计古诗词

肖云

[摘 要]让学生习得“深厚的传统文化”,扎好“中国人的根”,是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教学目标之一。教学《古诗三首》要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读写互动和适度拓展等策略,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内心的情感,感悟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获得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教学设计;古诗词;文化味;诗人情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04-0005-03

【教材解读】

本案教学的是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古诗三首》。教材选编了具有鲜明传统节日特色的三首古诗:一为描写农历正月初一的《元日》,二为极具中华文化内蕴的《清明》,三為描绘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习俗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显然,三首古诗的教学,都集中指向本单元目标的第二条,意在让学生习得“深厚的传统文化”,扎好“中国人的根”。

这三首古诗的诗意浅显,诗句较为通俗易懂,学生根据注释基本能做到熟读成诵,自学后能有所领悟。通过学习,学生能了解诗人所表达的思想,能理解诗歌蕴藏的意味;同时,还能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感受独特的节日文化。

【设计说明】

在教学中,要深入解读古诗的“真味”,就要有效串联相关的诗词文本,进行巧妙整合,并拓展收集相关的组诗,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积累,走出古诗词教学单一、零碎的境况,提高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实效性。第三单元的主题是“深厚的传统文化,中国人的根”。于是,我把教学目标定位在传承优秀文化上。根据导读第二个教学目标——“收集传统节日的资料,交流节日的风俗习惯,写一写过节的过程”,本教学设计,突显“读悟结合、读写互动”的教学理念,以朗读为主线,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诗意、感悟文化、体会诗情,并读出古诗不同味儿;以写为抓手,把“写”挤进课堂,以丰满文本、丰厚文化。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清明》。

2.读写互动,写出节日情景,感受节日文化。

3.适度拓展,体会诗人内心,学习一组关联的古诗。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整体感知,了解主题

中国是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凭着自己的聪明智慧,发现了隐藏在大自然中的奥秘,从而形成了各种各样的传统节日。中国还是个诗词的国度,欢乐喜悦或是忧愁思念,都可以引出千古诗情。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组有关传统节日的古诗。

(一)读通诗歌,理解内容

请大家自由读三首诗,说说这三首诗分别描写了什么传统节日。

(二)借助注释,理解诗句

古诗仅读正确还不够,还要读懂它。读懂古诗,你平时用什么好办法?(总结学法,板书:借助注释、运用资料)同学们就用上以前学过的这些方法,读读这些诗,看看都读懂了什么,不懂的地方打个“?”,然后与同桌交流一下。

预设。

1.“一岁除”:一年已尽,除去了旧的一年。

2.“入屠苏”:喝着屠苏酒(此处的“入”对应上文的“除”)。

3.“欲断魂”:形容伤感极深,好像灵魂与身体马上就要分开一样。

4.“倍思亲”:加倍思念亲人。

能连起来说说诗句的意思吗?同桌互相说。(只要学生理解,说通就行)

(三)自由读诗,填写表格

请大家用喜欢的方式读这三首诗,联系生活 ,并填写表格(出示表格)。

(四)交流分享,汇报反馈

1.读古诗并联系生活,说说有哪些民俗活动。

预设:春节有放鞭炮、放烟花、贴春联、拜年、亲朋好友聚会等,清明节扫墓祭祖,重阳节登高、插茱萸、喝菊花酒。

设置趣味活动:图片与节日相连。

图片:“放鞭炮”“扫墓”“赏菊花”“踏青”“登高”“穿新衣”“贴春联”“压岁钱”。

节日:春节、清明节、重阳节。

2.你们知道这些节日是怎么来的吗?结合课前收集的资料在小组内交流。

3.传统节日的缘起,是一个国家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从远古时期发展而来的中华传统节日,清晰地记录着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社会文化生活内容。庆幸的是,现在,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还被我们所传承着。

对三个节日,我们都非常熟悉了。你们最喜欢哪个节日?

春节可是个万家团聚、无比欢乐的传统大节啊,也是新一年的开始。在古代可不叫春节,叫元日。

【设计意图 本环节让学生自读自悟,要求学生能借助注释理解诗意、圈画词语,并通过同桌交流,初步感知节日习俗。】

二、学思并重,对比教学

(一)抓住题眼,理解元日

1.理解“元”字。每年的1月1日叫元旦,知道是什么意思吗?(出示“元旦”的象形文字,告诉学生:“‘元,始也,表示最初、第一、开始的意思;‘旦是地平线上升起的太阳,是早晨的意思。‘元旦就是一年的最初,即公历一月一日。”)你能用“元”字组词吗?(元年、元月、元宵、元日)这里的“元”都是第一的意思。

2.解题。古人用的历法是农历,所以题目意思是农历正月初一,就是我们现在的春节。如果让你用这个题目来写作文,你会写什么呢?(写春节做什么,写出春节的快乐)看看诗人王安石,他写了什么?

【设计意图 抓住题眼,巧用象形文字,既点明题意又引导学生思考,同时又体现出浓浓的语文味。】

(二)感悟文化,想象情景

1.圈画词语。春节,中华民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蕴含着丰富的节日文化。古人的春节都做些什么呢?请大家从诗句中圈画出有关词语。(放爆竹、喝屠苏、换桃符)

2.感受文化。能说说这样做的起源以及发展到现在的做法吗?(学生交流,教师点拨,概括板书)

放爆竹。开始,古人燃放爆竹是用来驱除邪鬼,后来人们用放鞭炮表示庆祝,现在还有放烟花。这一形式已经由单纯的驱鬼求平安变成了一种表达快乐、庆祝的方式。

喝屠苏。正月初一这天,古人要饮屠苏酒,祈求健康。现在亲人团圆、亲朋聚会都要喝些酒,是健康的需要,也是一种庆贺的方式。

换桃符。古人用桃木板写上神的名字,或者画上神的图像,悬挂在门上以驱赶邪鬼。现在改为贴春联,是一种喜庆方式。

小结:同学们一定发现了,从古到今,过年的方式没有太大改变,只不过一些叫法不同而已。比如,现在叫“春节”,古时叫“元日”;有一些物品经时间的推移而简化了,比如“爆竹”变成现在的“鞭炮”,“桃符”变成现在的“对联”。像这种古时就有,并世代流传下来的节日,我们称为“传统节日”。

3.展开想象。诗歌的语言是极其简练的。请同学们读读诗句,展开想象,说说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过节情景。

预设。

(1)年三十晚上,家家户户都在放爆竹,到处都是噼里啪啦的声音,空气中都弥漫着硝烟的味道。

是啊,春节,是一个祈求平安的节日。听,爆竹声一声接一声。引读一二句诗句——

(2)春节到了,许多远行的人都回来了,大家聚在一起喝酒叙旧。

是啊,春节,是一个亲友团聚的节日。看,亲朋好友齐聚一堂。引读一二句诗句——

(3)大街小巷都有写春联的,每家每户的门口都忙着换上新的春联,到处是一派喜气洋洋的景象。

是啊,春节,是一个万象更新的节日。瞧,家家都换了新的春联,挂着火红的灯笼呢。引读三四句诗句——

春节,到处一派喜气洋洋,充满了浓浓的文化味,一起读全诗。

小结:春节代表着新的开始与新的希望,春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为隆重与盛大的节日。历朝历代,无论是达官贵人还是贩夫走卒,所有的中国人都把春节看成是喜庆团聚的好日子。

【设计意图 诗歌贵在想象。这一环节结合课后思考题2“写出了什么样的过节情景”,让学生想象画面,进一步理解诗句内容,并在创设情境中一遍一遍地朗读诗句,进而熟读成诵。】

(三)读写结合,迁移方法

王安石用诗句呈现了一幅幅欢乐祥和的节日画面。下面,请用你的笔来具体描述其中的一个画面。(有了前面“说”的环节,先说后写,学生写起来就会轻松很多,能够灵动生成。以下是学生交流写话情况的预设)

画面一

过年,放鞭炮可是孩子们的最爱。你看,几个孩子在放“轰天雷”呢。小女孩们捂着耳朵围在那儿不敢上前,只有那个小男孩蹲着身子,伸长手臂,捏着引火,一点一点向前移。“滋——”,引线着了,随即腾空而起,“碰——啪”炸开了花。孩子们也乐开了花。

画面二

亲朋相聚,喝酒是必不可少的。大家纷纷……

(几段话都是训练总分结构,巩固三年级上册所学的写法,但又有所侧重)

(四)感情朗读,深化体验

现在要求大家读出文化味。那应该读好哪些词语呢?(爆竹、屠苏、新桃、旧符)读时可以摇头晃脑,把文化味读到你的心头上。

【设计意图 关注、理解、传承文化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在对话交流、读写互动中,引领学生把握春节的文化符号,感受民俗的文化气息,丰厚春节的文化生活。】

小结:传统节日,中国人的根!一个人的根在家啊!过节了,一家人聚在一起,有说有笑,其乐融融。王安石的《元日》写出了过节的欢乐气氛。可是,如果游子离开了家,奔波在外呢?他们眼中的节日又是怎样的情景呢?下节课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这节课继续品赏描写传统节日的古诗盛宴。我国一共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上节课,我们感受了春节的欢乐。同学们可能会以为只有春节才是隆重的传统大节。其实不然,在古代,像清明节、重阳节也是色彩、情调都很浓郁的大节日,一家人都要团聚,或游玩踏青,或上坟祭扫,或登高望远。当游子离家在外,碰上传统大节时,又会有怎样的情形呢?

二、圈画关键词,体会诗人的内心

请同学们自由读《清明》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圈出最能体现诗人内心情感的词语。

预设:欲断魂、倍思亲。

(一)解读“欲断魂”

“欲断魂”是什么样的?为何“欲断魂”?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路上行人”指谁?(教师相机板书:景 雨纷纷 人 欲断魂)

清明期间,天气多变,刚刚还是艳阳高照转瞬即是细雨纷纷。在这样的日子里,照例应该家人团聚,一起上坟祭扫,或踏青游春的节日。现在诗人却孤身一人,在陌生的地方赶路,心里的滋味如何呢?偏偏又淋了雨,衣衫全湿,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啊!难怪——(引读一二句)。

此時,诗人自然想在附近找个酒家,一来歇歇脚,避避雨,二来饮点酒,去去寒,也可借酒消愁啊!于是——(引读三四两句)。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是诗歌的艺术境界。

很多人都说最后一句的“遥指”特别妙。那妙在何处呢?(小组交流)

牧童以行动代替语言,行人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不远不近的地方,只见一片杏花盛开,隐隐约约地露出了酒馆的标识。“杏花村”增加了诗歌的美感,引起无限的想象。后来啊,由于这首诗的广泛流传,“杏花村”三字便成了酒家的雅号。

诗歌到此戛然而止,虽言已尽而意未完啊,它留给我们一个广阔的想象空间。

【设计意图 这一环节,引导学生抓住“雨纷纷”了解清明的天气特点,抓住“欲断魂”体会诗人的愁苦情绪;并通过想象画面,引导学生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品读涵咏。】

(二)解读“倍思亲”

一个人只身在外,孤苦愁闷,越是过节,越是热闹,就越会引发对亲人的思念。哪句话写出了这种思念?重阳节,人们扶老携幼,兴高采烈地去登高游玩。可是,诗人呢?你读到了什么?

王维十五岁就离开家乡到长安读书,求取功名。(介绍王维的家乡,“山东”的意思)

离开家乡的心情是怎样的?一个“独”字背后隐藏着一幅幅画面。透过它,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让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走进王维当年的生活,寻找他那孤独的身影吧。

(三)创设情境,品读涵咏

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到了,人们扶老携幼,登高游玩,而王维却——(引读第一句)。

王维独自一人远在异乡,他看到此情此景,更加思念亲人——(引读第二句)。

他想到了以前跟兄弟一起登高的情景,仿佛就在昨天——(引读三四两句)。

此时的王维触景生情,他想到了以前跟亲人在一起的快乐时光,想到了现在和家人天各一方,思绪万千,于是挥笔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句——《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以表思念之情。

齐读全诗。

就这样,《清明》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成了传世之作。

当遇上清明下雨时,心情愁闷时,我们便会想起杜牧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当只身在外,远离故土,遇上过节时,我们便会想起王维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设计意图 这一环节,介绍背景,让学生明理知情、品读悟情,深刻体验诗歌的情感。】

三、课后拓展,丰富古诗积累

(一)拓展不同传统节日的诗作

同学们,除了今天学的三首古诗之外,还有很多描写传统节日的诗词,有写端午节的,有写中秋节的。比如,陆游的《乙卯重五诗》:“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张九龄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回家以后,大家還可以找找描写别的传统节日的古诗词,把它们背诵下来。

(二)拓展相同诗意的诗作

古今中外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句还有很多。思乡,是人类亘古不变的一种情怀;思乡,又是一曲永远唱不完的歌谣。除了“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之外,还有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等。大家也可以按照这样进行收集古诗,背诵积累。

【设计意图 此处不仅教会学生如何收集相关联的古诗,教给他们一种收集资料的策略;同时,也丰富学生的积累,让古诗词教学变得厚重起来。】

四、布置作业

1.回家背诵《古诗三首》,默写《清明》。

2.选择一种方法收集一组诗进行积累。

(责编 韦 雄)

猜你喜欢

教学设计古诗词
踏青古诗词
我爱古诗词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
同携手,走进古诗词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