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性文本的教学策略
2019-03-13陈元山
陈元山
[摘 要]各版本的语文教材中,叙事性文本占有较大的比例。教学叙事性文本,教师要引导学生探寻它的表达秘妙、品味它的语言特质、体悟它的写作方法等,使学生感悟人物形象、掌握表达技法、领悟写作艺术,从而提升叙事性文本的教学效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叙事性文本;文体特质;人物形象;读写结合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04-0028-02
叙事性文本,是以记叙事情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体裁样式。2011年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叙事性作品必须要了解事情的梗概,能够简要描述自己印象最为深刻的场景、人物和细节,说出自己心中独特的喜爱、憎恶、向往、同情等感受。这揭示了叙事性文本教学的核心,即在引领学生感知文本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明确文本表达的主题思想,并在角色置换的基础上感知作者表达内心情感的方法。这就需要教师密切关注文本的体裁样式,探寻文本所蕴藏的核心价值,使阅读教学沿着言意兼得的思路不断前行。
一、探寻表达秘妙,体悟人物性格
叙事离不开记人,记人离不开叙事。人和事是构成叙事类、记人类文本两个不可或缺的核心要素,彼此之间相辅相成。为此,要想真正地感知事件,就要从文本具体的人物出发,引领学生紧扣课文的关键语言进行赏析,探寻语言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为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探寻文本表达的内在秘妙,让学生感受人物内在的独特魅力,从而在深入感知人物形象的基础上,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不断发展。
如,《理想的风筝》是一篇典型的回忆类散文,作者以一个孩子的视角来反映刘老师乐观向上、自信坚定的品质。为了凸显人物的这一特点,作者先后描述了“笑谈腿疾”“上课板书”“放飞风筝”三个典型事件。三件事情作者所关注的侧重点是完全不同的,分别是积极的生活态度、坚强的性格品质、永恒的理想追求三个方面。为此,教学时,教师紧扣课文中的关键词句进行品析,将学生引向文本的深处,让学生感受人物的内在品质,洞察文本的主题。如,“每个学生心理都泛起一股酸涩的感情”“一种舒展的快意便浮上心头”“他脸上漾出甜蜜的笑容”中的三个核心动词“泛”“浮”“漾”看似非常平淡,但如果与文本中具体的情境进行整合联系,就会探寻出这些看似简单的动词背后其实蕴藏着丰富的人生体验,是引领学生认知能力发展的重要抓手。
可见,要理解叙事性文本的言语形式、掌握它的写作策略,就要从文本的内容入手,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找寻到文本内在的表达秘妙,使学生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
二、品味语言特质,学习表达技法
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其中“理解”一词不能仅仅视为是对文本词语的一种解释,而是在充分整合文本语境的基础上,探寻其所蕴藏的丰富含义。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悉心揣摩、巧妙思辨,让学生在实实在在的联想中,感知其在表情达意方面的效果,强化学生运用规范性语言的意识和能力。
如,《船长》一文,哈尔威船长为了控制混乱的局面,向大副下命令:“哪个男人敢走在女人前面,你就开枪打死他!”然后,作者这样描写:“大家沉默了,没有一个人违抗他的意志,人们感到有个伟大的灵魂出现在他们上空。”如果单看这一句话,很多学生都能将语段中“伟大的灵魂”归结到哈尔威伟大的人格魅力上,但这样的认知显然是非常标签化的。为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深入实践的过程中进行感悟,为什么“敢走女人前面”就要“开枪打死他”,为什么“大家瞬间都沉默了”。这样的问题,使学生的思维逐步朝着具体事件的情境、向着作者的言语内涵进发,从而更好地关注文本,感受哈尔威这个“伟大的灵魂”所包含的丰富价值,洞察作者语言运用的绝妙艺术。
关注语言、关注表达策略,是阅读教学永恒的焦点,更是解构叙事性作品的核心内容。只有聚焦在语言层面,在厘清内容、涵泳含义的基础上,才能与作者形成真正的对话,为学生核心能力的发展奠基。
三、体悟写作方法,促进读写结合
学生对教材文本的学习,最终的目标是将文本信息、知识进行悦纳、内化、运用。不同的叙事性文本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在教学中,教师要在关注具体文本表现形式的基础上渗透相关的写作知识,有效地引领学生进行写法的感知、实践与迁移。
如,苏教版的《水》一文,作者借助生动形象的语言抒发了细腻的情感,营造出深邃的意境。文章中很多经典的片段值得学生深入玩味。如,“勺水冲凉”这一事件,作者描写了用水洗凉时的舒服感觉,无论是语言特质还是寫作方法,都彰显鲜明的教学价值。只有在反复的朗读中潜心体悟,才能真正品味出文本细致入微的描写所带来的细腻感受与真切体验。有着生活经验的人都知道,缺水的日子是痛苦的,但初读全文却看不到一个“苦”字,更没有一丝丝痛苦的情感。相反,我们看到了作者和小伙伴们在雨中洗澡的快乐和勺水冲凉的爽快。这种反衬的方法,值得学生去体悟、借鉴和运用。指向写作的阅读教学决不会忽视这种可贵的教学资源,不仅要让学生从中习得写作方法,更要让学生在富有创意的实践中进行迁移运用。
俗话说得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体悟再多、感受再深,不如一次扎扎实实的实践练笔。只有在通透把握作者写作策略的基础上,才能让学生在深入实践的过程中进行合理、熟练地运用和富有创意地表达,才能真正达到“我手写我心”的目标。
四、依循教材体系,彰显严谨思考
当下,很多教材都是按照主题进行单元编排,以文选的方式串联起教材的内容。这就会形成相同类型体裁的文本散见于教材的不同单元中,而同一单元中几篇文本的文体样式则各不相同。如果教师不能顺应教材编者的思路,缺乏相应的系统思考能力,就会陷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尴尬。如,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由《爱因斯坦和小女孩》《宋庆龄故居的樟树》《黄河的主人》三篇课文构建了“名人风采”的单元。三篇课文虽然各有侧重,但都指向人物鲜明的个性。为此,教学时,教师要从单元的整体视角出发,形成教学主题,并引领学生进行深入探究与思考,品味每篇课文中主人公鲜明的形象特点,感受不同文本中主人公的不同风采。如,教学《黄河的主人》这篇课文,教师既要紧扣作者运用的反衬手法,又要抓住作者由远及近的描写顺序,引导学生学习掌握。作者对羊皮筏子的介绍是按人们认识事物的内在规律展开的:一开始完全是不经意的远观,而随后则是“定睛一看”的细细观察,最后再近观。这就如同电影的拍摄手法,从长镜头到细致特写,然后再慢慢拉远,让读者从不同的视角和维度来感知羊皮筏子的特点,给人以豁然开朗的感觉。
不难看出,在引领学生感受文本写法的精妙之处时,不能停留在理解性的感知与体悟层面,而要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彰显出系统化的理性思考,真正为学生核心能力的高效发展奠基。
总之,语文教师要站在课程的高度,关注文体特征,充分发挥教材课文的范例价值,让学生在叙事性文本的解构过程中不断地感悟、理解、运用语言,真正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高效发展。
(责编 韦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