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话故事教学策略研究
2019-03-13吴书丽
吴书丽
[摘 要]童话是最受学生欢迎的一种文章体裁。在童话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并根据童话的特点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迁移运用和综合实践等,使学生走进童话的情境中,能分辨美丑善恶,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
[关键词]童话故事;教学策略; 想象;迁移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04-0025-02
童话是基于儿童视角展开,用儿童语言叙述并模拟其生活场景的一种儿童文学样式。童话故事常常运用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并通过幻想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好童话的特点,并根据学生的心理需求选择相应的教学策略,让学生更深刻地感悟童话,体会童话的内涵。
一、放飞想象,走进幻想意境
在指导学生阅读童话故事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呵护学生的童心,保护其好奇的心态。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围绕童话展开联想,尝试进入童话创设的幻想世界,并说出自己想到的内容。教师也可以先给学生讲述童话故事;再用多媒体播放与之有关的内容,触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最后鼓励学生复述故事,要求他们融入自己的想象。
如,在学习《卖火柴的小女孩》时,教师先用配乐朗读的方式给学生讲述这个故事,将学生带入童话的意境中;然后,给学生展示相关的图片,展现小女孩的生活片段,并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想一想童话的画面;最后,引导学生进行表达,说说自己脑海中看到的画面。在教学小女孩看见烤鹅的场景时,教师鼓励学生尝试从视觉、听觉、味觉、嗅觉等角度展开描述,详细地展现自己头脑中想象到的画面。有一个学生这样说:“小女孩看到了一只油光光的烤鹅,皮烤得焦黄焦黄的。有喷香的味道传到小女孩的鼻子里。小女孩看到烤鹅从盘子里跳了下来,落到桌子上,发出了啪嗒的一声。”随后,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中的相关片段,看看自己的表述和课文是否一样。
童话的特点之一就是具有丰富的幻想性。幻想就是童话的灵魂。在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好这一点,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使学生走入童话的意境中。在积极想象的过程中,学生能更亲近童话、享受童话。同时,在尝试表达想象内容的过程中,学生的表达能力也得到相应的发展。
二、尊重个性,尝试多元迁移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逐步认识童话,并感受童话的艺术魅力。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尝试“关心”童话中的人物,揣摩人物的内心,思考人物的语言和行为,并和同伴交流自己阅读童话后的感受。这样的学习有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展开情感体验,提高他们对童话的感悟能力。
在深入阅读《卖火柴的小女孩》的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如,分析小女孩的形象,教师先让学生尝试用一个词来形容小女孩,如“凄惨”“可怜”等;然后,鼓励他们从文章中找到相关的描写,证明这一点。有一个学生找到小女孩丢失鞋子的片段,并说道:“小女孩在寒冷的夜晚光脚走路,她的鞋子被调皮的小男孩抢走了,所以她很可怜。”此时,教师鼓励学生进行迁移,思考如果自己来描写这个可怜的小女孩,会从哪些方面入手进行描写。有的学生说,可以写一写小女孩的衣着打扮;还有的说,可以写一写小女孩被人们欺负的场景。再比如,理解童话的艺术特点,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展开分析,思考作者为何要用大量的筆墨描绘烤鹅、圣诞树等事物,这对展现小女孩的形象有何帮助。
童话故事具有明显的夸张性,这使得童话作品的语言活泼生动,具有自己的个性色彩。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鼓励学生展开个性化分析,尝试挖掘童话作品的特点,读出自己的个性化见解。
三、淡化真假,鉴别美丑善恶
童话作品一般都有鲜明的人物形象。作者通过人物形象来表现自己对世界的思考,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在阅读童话故事中,不必探究其内容的真假,重点在于让学生通过情节和人物形象的理解体验,感悟社会的美丑善恶。教师可以先鼓励学生对文本所体现的价值观、人生观提出问题;然后再指导学生进行探讨。如果能结合现实生活的问题进行思考,就能使学生的思想认识更高。
在阅读《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故事时,教师不必让学生追究小女孩看到圣诞树等场景是否真实,是否真的和奶奶一起到了幸福的天堂,而应该鼓励学生积极探究其中的善恶观念。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作者提到‘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可是,小女孩分明已经死了,为何死亡反而是光明和幸福呢?”这促使学生展开深入探究。有的学生认为:“在凄惨的人世间,小女孩得不到人们的关心,就连和她没有关系的小男孩都抢她的鞋子。因此,只有死亡才能让小女孩得到解脱。作者想要借助这个结尾讽刺现实社会的黑暗。这样就能更好地表现小女孩的悲惨命运。”在这样的分析中,学生从故事中抽象出了善恶的观念,并且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提高了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鲜明的象征性,这也是童话作品的特点之一。教学时,教师要指导学生理解感悟童话作品的象征意义,并尝试将幻想的事物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从具体形象中抽象出其象征意义,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童话的特点。
四、拓展延伸,开展综合实践
教师可以对童话故事进行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参加各种有趣的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养成积极阅读童话故事的好习惯。同时,丰富的实践活动也能让学生尽情地展示自己的才能,使学生的素养得到全面的发展。
在教学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阅读其他的童话故事,并展开“童话故事大展演”活动。可先让学生阅读童话故事,然后尝试几个人一组,选择喜欢的童话故事改编成童话剧表演出来。这样的综合活动一方面能促使学生多阅读童话故事,起到拓展视野的效果;另一方面,能让学生在合作表演的过程中深入探究人物形象的特点,并思考童话故事表现了怎样的主题。如,有一个小组的学生将《海的女儿》改编成童话剧表演出来,并表达他们对故事人物的看法。“作者在故事中赞美了小美人鱼的牺牲精神,但是同时也给小美人鱼留下了机会,让其变成了海上的泡沫。这其实就告诉人们,在做好事时虽然会有所牺牲,但是也有可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在活动中,学生认识到了真善美,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他们的综合素养得到了全面的发展。
童话故事具有人文性的特点,往往将审美、知识和哲理融合在一起,使学生获得美的享受,得到情感的熏陶,受到 心灵的洗礼。在童话教学中,如果教师能组织学生围绕童话故事开展各种实践活动,就能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人文教育,促使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得到全面发展。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结合童话的特点和学生的学情展开教学,使学生沉入童话中,理解体验童话人物的思想情感,感知童话的艺术魅力,获得语文综合素养的全面提高。
[ 参 考 文 献 ]
[1] 王子弟.淡化真假 保持童真 放飞想象——小学语文童话教学漫谈[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12).
[2] 李彩虹.以童话思维教学童话——小学语文童话教学方法研究[J].语文教学通讯:学术(D),2017(2).
[3] 崔雄燕.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的优化方式与必要性解读[J].教育界:综合教育研究(上),2017(10).
(责编 韦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