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习深刻发生
2019-03-13吴存明
吴存明
2017年9月,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在《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一文中指出:深化基础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掀起“课堂革命”,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那么,如何着手“课堂革命”呢?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认为:“教难于学,乃因教所要求的是:让学。”这句话揭示了教学的本质就是“让学”。笔者认为,基于“让学”理念开展教学实践研究,让学习深刻发生,是进行“课堂革命”的有效路径。
一、何为“让学”
让学,“让”者,“使”也。让,可以采用强制手段来“让”,如此之“让”,学生将处在消极被动的地位,处于应付学习的状态。让,也可以采用诱导、唤醒的方式来“让”,如此之“让”,学生则处在积极主动的状态,处于一种“愤悱”的学习状态。“让学”之“让”,应为诱导、唤醒之意。
从课堂狀态来看,数学教学中的“让学”是指:教师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创设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把讲台、时间、机会等让给学生,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创造性地学习。从学科本质来看,数学教学中的“让学”是指:教师不轻易把结论告诉学生,而是通过学习情境、数学问题、学习任务等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诱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
二、为何“让学”
(一)“让学”是核心素养的指向要求
经过多年教育改革,素质教育成效显著,但是与立德树人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择校热”“提优班”“重书包”等现象都指向一点,“育分”比“育人”更重要。鉴于此,2016年3月教育部正式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这份文件中的“核心素养”一词引人关注。“核心素养是贯穿国家课程标准修订的一根红线,是课程实施和教学改革的总纲和方向”,“让学”包含了让学生喜欢和让学习发生两条原则。就数学而言,“让学生喜欢”包括让学生喜欢老师和让学生喜欢数学这门学科;“让学习发生”是指教师通过智慧地教,让学生的学从“有效发生”达到“高效发生”,乃至“深刻发生”,从而使核心素养的培育真正落地。
(二)“让学”是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
新课程改革推行近20年,有学者专家认为,“课改,改到实处是学校,改到深处是课程,改到难处是课堂”。反观当下的课堂教学,在备课方面,教师往往把自己要说的话写得满满的,就是不写学生可能怎么说,这体现的是“教师(教材)本位”观念;在教学方面,师生的一问一答,貌似环环相扣,实际上本质问题被掩盖了;在练习方面,教师给学生做大量的题目,似乎关注了“全面”,却丢失了“精选”与“整合”,练习的数量够了,但还是处于刷题的状态。“让学”就是要改变以上课堂教学现状,实现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转变,让教师智慧地教,让学生主动地学。“让学”的本质就是要教会学生学习,从“学”出发,以“学”为目标,以学论教,少教多学,让“学”走在“教”的前面。因此,“让学”是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
(三)“让学”是数学学科的本质诉求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学生的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显然,数学教学的本质是“让学”,即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过程。课本上的数学知识大多隐去了发现探究的过程,略去了数学知识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通过揭示数学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使得知识内在的发展规律与学生的思维活动形成高度统一,那么,学生的体验便是主动积极的,在建构数学知识过程中就能学会主动思考,发展思维。
三、“让学”如何
(一)学习是快乐的
班里一个学生在报纸上发表了一篇作文《幽默的数学老师》,里面提到了数学老师的教学。他是这样写的:“上课了,数学老师给我们分析一道题目:小刚去游泳,泳道长20米,游了3个来回,一共游了多少米?”为了让我们更好地理解来回这个概念,老师先给我们讲解来回的含义,然后请同学用行动表达什么是来回。他请学生从教室的前头跑到教室的后头,连续跑3个来回后停下。我们被同伴的行为表演逗乐了,因为亲眼所见,所以我们记得很牢固。”可见,教学中教师让学生示范、参与,能够让枯燥的数学学习变得更有趣,学生记得也更牢固。
(二)思维是自由的
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画线段图》时,例题是:小宁和小春共有72枚邮票,小春比小宁多12枚,两人各有多少枚?教学时,笔者没有按部就班,而是先出示问题,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尝试自己解答,要求写出解题过程,解题步骤要明晰,还要对同学的提问给予解答。由于有了足够的思考时间和空间,学生想到了很多种解题方法(见图1、图2、图3)。虽然图3的解题方法是错误的,但是学生前半部分的思考还是有价值的。图1、图2是两种正确的解题方法,笔者就请学生上台讲解解题的过程。为了讲清楚解题过程,两位同学都想到了画线段图辅助说明。对于图3这种错误的解题方法,学生进行了讨论和修正(见图4)。
<E:\广西教育D\2019\图片\t20.tif><E:\广西教育D\2019\图片\t21.tif>
图1 图2
<E:\广西教育D\2019\图片\t22.tif><E:\广西教育D\2019\图片\t23.tif>
图3 图4
(三)教学相长
笔者在教学《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时,给出的例题是:提供4根小棒,长度分别是8 cm、4 cm、5 cm、2 cm,任意选3根小棒,它们能围成三角形吗?通过探究我们发现:任意两条边长的和大于第三条边就能围成三角形,如4+5>8,4+8>5,8+5>4。这时,有个学生说:“其实不用这么麻烦,只要看最短的两条边的和是不是大于最长的一条边就可以了,比如4+5>8,这说明它们可以围成三角形,而2+4<8,它们就不能围成三角形。”笔者及时夸赞了这个学生的想法,又追问道:“你是怎样想到的?”学生说:“因为我懒!”笔者又问:“你说的懒是什么意思,是懒惰吗?”该生回答:“我觉得用2个算式太麻烦了,我想‘偷懒,就想到了这个办法。我觉得,学好数学得学会‘偷懒。比如,为什么要学习乘法,发明乘法的人就是不想做加法了……”该生的“偷懒演讲”还真给笔者上了一课。“让学”课堂不仅让师生双方获得成长,还包括接纳错误、合作分享等,它能够让学生发散思维,提高能力。
四、如何“让学”
(一)心中有“数”,把握本质
教师要上好一节课,就得让学生掌握所教学科内容的本质,这是教学的第一要务,也是学生学好这门学科的基础。就数学而言,要让学生把握数学学科本质,教师要做的就是研究数学教材,做法有以下几个。
1.研读教材,落实编者意图。教师深入研究教材,落实编者意图,能够提高教学效果。以研读数学课本上的“卡通图”为例,有的卡通图旨在提示一道数学题具有多种算法;有的卡通图则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解释说明,教师要引导学生完整地理解其含义;有的卡通图则提示了某一种研究方法,隐含着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师要能够设计分层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准确地进行理解和表达。
2.瞻前顧后,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在《用数对确定位置》一课中,例题的提问是“小军坐在哪里”,从而引出“列”“行”的概念以及数列和数行的“顺序”,最后把小军所在的位置用数对描述出来,教学到这里就算完成了,学生似乎也掌握了。实则不然,因为学习没有“深刻发生”,这会导致学生在小学毕业复习时出现认知混淆。比如,需要用数位表示位置时,有的学生就会马上问老师:“是先列后行,还是先行后列?”有的教师认为,用数对确定位置要“先列后行”,这是约定俗成。笔者以为,其实还有更好的解释,那就是:它的上位知识是中学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小学的确定位置只是将中学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具体化、形象化,以表格的形式出现。所以,把握学科本质,还要学会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
3.削枝强干,聚焦核心知识。每个学科、每堂课都有其特定的核心知识。如何提炼本学科、本节课的核心知识,梳理核心知识与其他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这是许多教师面临的难题。下面笔者结合一节课例与反思进行说明。一位教师教学“读数”这一内容,学生开始都很积极。在教学“读数有0”时,这位教师连续提出了好几个问题:后面有一个0怎么办?后面有两个0怎么办?中间有一个0怎么办?中间有2个0怎么办?一节课下来,学生们被这么多问题给弄糊涂了。课后,笔者问这位教师:“你读数时是这么读的吗?”这位教师说:“我不是这么读的。”“你不是这么读数,为什么让学生这样读数呢?读数的关键是什么?”他回答不上来。笔者认为,读数的关键是数学符号(0—9)和数位。那么,如何读数呢?其实,我们可以用它的符号读它的数位,比如2 002,不嫌麻烦的话就读作“二千零百零十零二”,要是嫌麻烦的话就读作二千零二。
(二)目中有“人”,以学定教
现在,学生学习的渠道越来越多,在开始学习新知识之前就有了相当丰富的生活经验和实践积累。对于教学中出现的学生未学先“知”的现象,教师应如何对待?通常有两种策略:一是避,二是疏。比如,教学“圆的周长”这节内容,笔者提问学生:“我们认识了圆的周长,如何才能知道一个圆的周长是多少呢?”学生没有说用线来绕圆一圈再测量线段的长度,也没有说让圆在尺上滚动一周后再测量圆滚过的长度,而是直接说出了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周长=直径×圆周率。于是,笔者问他们:“你们是怎么知道这个方法的?”有的学生说预习时记住了,有的学生说在兴趣班学过。笔者接着提问:“还有谁知道用公式计算圆的周长吗?”不少学生举手表示知道。对此,笔者继续问道:“这些同学知道了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不知道这个计算公式的同学有什么想问的吗?”没预习的学生问了许多问题,比如:什么是圆周率?圆周率是多少?圆周率是谁发现的?为什么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圆的周长与直径有什么关系?最后,笔者进行了总结:同学们敢于提出问题,很好!在这些问题中,老师觉得有两个问题很有研究价值:什么是圆周率?为什么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这可能是我们大多数同学都想知道的,所以,我们先来研究这两个问题,其余问题我们会在研究这两个问题的过程中穿插解答。
(三)手中有“法”,让学引思
1.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自发”地学。将学生置于特定的情境中学习,能够唤醒学生的积极情感。在数学学习中,什么样的情境合适?教师要考虑三个方面:一是情境与教学内容要紧密联系;二是含有数学信息;三是创设的情境应当蕴含本节课学习的核心问题,并且能够驱动学生积极思考。一位教师在教学《圆的认识》一课时,设计了一个比赛情境:在一个长方形场地正中间放置一个酒瓶,参赛选手站在长方形四条边的不同位置,分别向酒瓶投套圈,看谁投得准?大多数学生认为这种比赛规则不公平,应该把长方形场地改为圆形场地。于是教师设疑:为什么改成圆形场地才公平?圆有哪些神奇的特征?就这样,学生开始探究圆、圆心位置的确定以及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2.设计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让学生“自主”地学。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有下面几个特点:一是非常规性,学生在解答问题时能够引发认知冲突;二是学生需要独立思考问题,有时也需要小组合作学习来解决问题;三是完成任务的路径是多维度的,甚至得出的答案也可能不同,能够给学生的思维活动提供广阔的空间,让不同思维水平的学生都能够获得探索学习的机会,获得成功的愉悦;四是使师生产生焦虑心理,学生产生焦虑心理是因为学习任务有难度,他们需要“跳一跳才能摘到桃子”,有的学生可能“跳一跳还摘不到桃子”,而教师产生焦虑心理是因为,面对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时,课堂教学生成更复杂,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与结果不具有可直接预见性,这对教师的教学智慧提出了挑战。
教学《整数混合运算》,笔者认为可以设计以下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
师:(出示7+6+6+6+6+6)仔细观察,能否在不改变结果的前提下,将这道算式变得更简洁?
生:7+6×5。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5个6相加,可以用乘法计算,写成6×5,这样的话,结果不变,算式变简洁了。
师:(板书7+6×5)这道综合算式应该先算什么?为什么?
学习任务二:
生1:(编情境故事,讲解算理)我们假设:一本故事书的售价是7元,一本科技书的售价是6元,小明买了一本故事书和5本科技书,一共花了多少钱?我们需要先求出5本科技书的价钱,然后才能算出一共花了多少钱。
生2:原来是将5个6相加,写成6×5,所以,我们应该先算乘法。
生3:(以将错就错的方式反向讲解算理)假如先算加法,求得7+6=13,然后再乘以5,求得的结果是5个13的和,这与原本的题意不相符。
……
在上面的《整数混合运算》教学中,教师一开始就“逼迫”学生想办法优化算式,将乘法意义引入运算顺序的理解之中,即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概念中的“简便”一词揭示了乘法的核心本质之一,它切合学生解题时的心理需求。在此基础上的情境化解释、算理化解释甚至是逆向思维,都有利于学生强化对运算顺序的理解与掌握,让“深度学习”真正发生。
3.进行“问题串”追问,让学生“自省”地学。南京大学教授郑毓信在《数学教育视角下的“核心素养”》一文中提到,从数学核心素养角度提出判断一节数学课成功与否的基本标准是:无论教学采取何种方法或模式,教师应更加关注自己的教学是否真正促进了学生更为积极的思考,并逐步学会想得更清晰、更全面、更深刻、更合理。相应的,这也是当前我们应当努力改变的一个教学现象,那就是学生不断地做练习、动手操作,但就是缺乏思考。那么,如何启发学生思考呢?问题是思考的“助推器”,好的问题能够启发学生不断地思考、深入地思考。高质量的核心问题能够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而问题与问题之间具有的关联性(问题串)能使学生的思考更深入、更深刻。
下面是一位教师教学《确定位置》的片段:
师:有一天,我儿子做完作业后就出去找同学玩了。大约一个小时后,我给他打电话,问他:儿子,你在哪里?平時,爸爸妈妈也会这样问我们,对吧?你们知道我问的是什么问题吗?
生:儿子,你在哪里?
师:对。这属于数学里面的什么问题呢?(出示卡片:在哪里?)
生:位置问题。
师:(板书:位置)你们知道我儿子是怎么回答的吗?
生:我猜他会回答他在什么地方。
师:很显然,你不是我的儿子。他回答:爸爸,我在这里。(生笑,师追问)请问,如果派你去找他,你能找到他吗?(出示卡片:找得到?)
生:找不到。
师:(追问)为什么找不到?(出示卡片:为什么?)
生:因为你儿子没有说他所在的位置。世界那么大,你去哪里找他呢?
师:(追问)那该怎么办?(出示卡片:怎么办?)
生:要问清楚他的位置。
师:对,我就接着问他:你到底在哪里?
师:我儿子说他在302。你能听懂他的话吗?
生:在3楼2室。
师:我也是这么想的。果然,我在3楼2室找到他了。这说明位置的表达是有学问的。(板书:表达)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位置表达中的学问。
……
其实,数对在数学中的本质是物体位置的一种量化表达形式。这位教师设计的核心问题是“在哪里”,在这个核心问题的统领下,“找得到”“为什么”“怎么办”这3个问题形成了一个“问题串”,组成了一个思维回路。这个思维回路包含了对问题的思考,也包含了对问题的检验,是学生对位置表达进行思考的“脚手架”,也是教师推进教学的逻辑顺序。由此,教的、学的、想的、表达的、判断的,都集中在了这个“问题串”上,学生的思考因有序而变得深入,这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教学经验。
可见,基于“让学”视角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让教师能够智慧地教,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从而让数学学习能够“深刻发生”。
(责编 欧孔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