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期商品最优定价策略研究
2019-03-13刘蕾鄢章华施宜
刘蕾 鄢章华 施宜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 ‘互联网+背景下产业集群的‘零边际成本趋势及其发展策略研究”(16CJY034);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基于‘互联网+的黑龙江省旅游服务业模式创新研究”(16JYC10);黑龙江省博士后项目“非透明销售模式下服务供应链竞争与协调策略研究”(LBH-Z15112);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青年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基于‘互联网+全域旅游的旅游服务业业务模式创新研究”(UNPYSCT-2017200)
中图分类号:F272.3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临期商品的科学管理对于节约社会资源、实现顾客与销售商的双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顾客需求与销售商策略间基本关系的基础上,从期望销售利润最大化的角度,构建了销售商的最优定价模型,给出了最优定价应滿足的基本条件。进一步分析各系统参数对最优价格的影响。研究认为:最优价格与产品价值和顾客对价值的偏好系数正相关,与顾客对价格的偏好系数负相关,而最优价格与临期商品数量、市场需求规模系数间的关系取决于价格水平的情况。最后,通过数值分析验证了所得出的结论。
关键词:临期商品 最优定价 偏好系数 价格水平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商品质量也越来越重视。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临期商品”一词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所谓临期商品,是临近商品的保质期限,还没有过期的商品。为规范临期商品的管理,各地政府纷纷出台了相应的临期商品管理制度,要求商场设立临期商品专柜。如2012年北京市针对临期食品出台《临近保质期限食品销售专区制度》,要求商场超市设立临期商品柜台,并根据保质期的长短对临期食品进行初步的界定,规定了6种临期食品:食品保质期为一年以上的,期满之日前45天;保质期为半年以上不足一年的,期满之日前20天;保质期90天以上不足半年的,期满之日前15天;保质期30天以上不足90天的,期满之日前10天;保质期16天以上不足30天的,期满之日前5天;保质期少于15天的,期满之日前1至4天。
尽管临期食品制度在发达国家实施已久,且取得了较好效果,但我国的临期食品柜台却频频“遇冷”,究其原因,一方面,相关部门关于临期食品的宣传和普及力度还有待加强,监管还有缺失,使相关问题频繁出现;另一方面,部分消费群体对临期商品的认识还存在误区,混淆了临期商品和过期商品间的界限,对临期商品的安全性产生置疑,在短时间内很难接受这一新鲜事物。在临期食品柜台遇冷的同时,临期食品的管理也欠规范。多数临期商品流回生产厂家,存在极大的监管问题。而频繁出现的过期商品更换标签、某奶制品企业对临期奶制品涂改日期再次销售等现象,也再次暴露了临期商品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严重问题。尽管问题重重,临期商品销售也不乏成功案例,如河南某超市通过设立临期商品柜台,将快过期的商品集中归置,明确标示,统一打折销售,临期商品很快销售一空,既确保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又减少了商家的损失,消除了不必要的浪费。这说明临期商品只要销售策略恰当,完全可以实现销售商与顾客的双赢。而现有的临期商品管理,大多还停留在制度设计层面,缺乏操作层面的探讨。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本文拟从价格这一最重要的销售策略因素出发,探索临期商品的科学管理问题。通过分析顾客需求与销售商策略间的关系,推导临期商品最优价格应满足的条件,并进一步分析最优价格与各系统参数间的影响关系,为科学制定临期商品价格提供理论基础。
研究综述
由于临期商品相关的学术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研究还非常少,对于其定价策略的研究,暂时只能参考促销商品、季节性商品、易逝品等与之有类似特征的商品。
在定价策略研究方面,国内外的研究成果较丰富,文中仅对收集到的部分与本文关系较密切的文献进行了整理。如, Zhao W等(2000)针对在一段确定时间内、一定数量的易逝品,构建了动态定价模型,得出结论认为在任意时刻,最优价格都随着库存量的增加而降低,并给出了相应的充分性条件。Young H C.(2003)综合考虑了顾客的需求率、顾客偏好和销售期长短等因素,将销售期分为多个阶段,从销售商期望利润最大化的角度分析了销售商多阶段的最优定价。Yuri Levin等(2009)研究了寡头垄断企业在面临战略消费者(清楚价格变化信息并选择购买时机的消费者)时的价格策略问题,认为企业在制定价格策略时,如果忽视了顾客的战略决策,会给企业利益带来严重影响,且最优的均衡价格策略也只能恢复销售商部分收益。而通过限制消费者信息的获取,将给销售商带来更大的收益。Yuri Levin 等(2010)进一步分析了如何通过库存量的控制和价格策略的制定,来降低战略性消费者对销售商利益的影响。周光义等(2006)基于利润最大化,分析建立了时效商品的最优定价模型。考虑到解析无法求解,引入粒子群优化算法并设计了相应的算法流程,对模型进行演化求解。王宏达等(2007)等针对季节性产品,设计了降价促销策略,以利润损失最小为目标,建立了相应的动态定价模型;秦进等(2011)同样针对季节性产品,以销售商利润最大化为目标,构建数学模型以确定商品动态价格和最佳采购数量。由于所建立的模型为非线性,仅从数值的角度设计了算法进行最优定价的求解,并未分析最优定价与模型参数间的关系。
通过文献梳理发现,一方面,临期商品的相关文献主要停留在报道性资料上,期刊、论文等研究性资料极其缺乏。另一方面,现有关于定价模型的研究可以大致分为两类:一类从确定性需求的角度出发,即需求是价格的函数,仅在函数形式上出现了线性与非线性的区别,出于问题假设的限制,没有考虑随机性对市场需求的影响,而本文通过随机变量的引入来描述顾客需求的不确定性。另一类则是在考虑随机性影响的情况下,利用算法得出数值分析结论,而本文尽管未给出解析解的明确表达形式,但给出了解析解满足的条件,且通过对解析条件的分析,给出了最优定价与模型参数间的关系。此外,现有的定价策略大多研究动态定价问题,而对于临期商品的销售主体,尤其是超市卖场来说,不断地改变价格会增加诸多额外的工作量,也会使管理过程复杂,在现实中很难具有操作性,鉴于此,本文并未从动态的角度考虑临期商品的定价问题。
模型基本假设与描述
为表述一致,本文此后将不再使用超市一词,而使用销售商这一统称。对于顾客而言,产品的价值越大,给顾客带来的效用也会越大,而产品的获取成本(价格)越高,顾客的效用就会越小。不妨设顾客效用函数为:U=αv-βp 。其中,v和p分别是产品价值和产品价格,α和β分别为产品价值和产品价格的偏好系数(敏感系数),且α+β=1。一般而言,若某产品给顾客带来的效用越大,该产品的市场需求也就会越大,即产品的市场需求与顾客的效用成正相关关系。不妨设产品市场需求量d与顾客效用U间满足: d=kU+ξ,其中,k为市场规模系数,用于描述市场需求与效用间的正相关关系,且k>0。ξ为一随机项,用于刻画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服从 N(μσ2)且μ=0。
对于销售商来说,临期商品数量有限,其数量用Q描述,当市场需求超过该数量时,销售商不能临时增加商品数量;反之,若不能在该销售期间出售完所有临期商品,剩余商品只能报废,残值为0。
结论与展望
临期商品作为商品流通过程中一类特殊的商品形式,其管理方式是否科学合理将直接影响到销售商的利润情况,也将最终影响到整个社会的资源消耗情况。因此,通过临期商品定价问题的研究,来实现临期商品的科学化管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在经典的价格需求关系的基础上,增加价值因素,给出了临期商品需求与销售商策略间的基本關系,从销售量利润最大化的角度构建了临期商品的价格优化模型,给出了临期商品最优价格应满足的条件,即:
通过该条件得出了最优价格与产品价值、顾客偏好、商品数量和市场需求规模系数间的关系并用数值分析进行了验证。研究认为:最优价格与产品价值和顾客对价值的偏好系数正相关,与顾客对价格的偏好系数负相关,而最优价格与临期商品数量、市场需求规模系数间的关系取决于价格水平的情况。该结论为指导临期商品的定价提供了理论依据。
本文的研究也还局限于定价方面,希望本文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引起社会对临期商品的重视,将临期商品研究的范畴进一步拓宽。随着临期商品知识的普及和对临期商品监管规范程度的提升,大众对临期商品也会越来越关注,学术界与之相关的研究也会越来越丰富。
参考文献:
1.徐霖婧.关于临期食品消费认知的调查研究[J].江苏科技信息,2013(9)
2.王建伟,朱聿光.临期食品专柜“遇冷”的原因分析和对策建议[N].中国工商报,2012-8-31
3.孙舒扬.探寻临期食品流向何方[N].北京商报,2012-2-8
4.栾姗.我省也有“临期商品”专柜了[N].河南日报,2012-2-17
5.郑婷婷.超市临期及过期食品管理体系框架的构建[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