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生代90后中国农民中国画像文献综述王

2019-03-13昊宇

经济研究导刊 2019年3期
关键词:公共事务新生代婚恋

摘 要:新生代90后中国农民相比较传统文明来说属于一种新型农民,他们整体的文化素质高于传统农民,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他们的生活也更加地充满科技与文化色彩。以新生代90后中国农民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中国知网关于新生代中国农民文献的分析,归纳农村青年的创业、公共事务参与、农村青年婚姻、青年农民培育、生育状况和务农能力这六个方面的形象,以期凸显出新生代90后中国农民的画像,更好地促进相关方面的研究。

关键词:新生代;90后中国农民;中国画像;文献综述

中图分类号:F32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9)03-0024-03

新生代90后中国农民是一个很有特色的群体,他们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勤种地,新一代的他们从一出生就受到了改革开放带来的各种影响,对他们的生活、学习、工作等各个领域都带来了改变。为了总结新生代90后中国农民的形象便从创业、公共事务参与、婚姻、培育、生育以及务农能力这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方面研究,做了相关论文的文献综述,以期描绘出一个大致的新生代90后中国农民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画像。

一、新生代90后中国农民画像研究的文献分析

在中国知网,以“农村青年”为关键词,总共搜索到的相关文献共计2 679篇,发现关于农村青年的研究多集中在创业、公共事务参与、婚姻、培育、生育和务农能力这几个方面。于是本文便对这几个方面进行梳理总结,做了相关方面的文献综述。其中以“农村青年创业”为关键词,搜索到了103篇文献,以“农村青年公共事务”为关键词搜索到了7篇文献,以“农村青年婚姻”为关键词搜索到了50篇文献,以“农村青年培育”为关键词搜索到了42篇文献,以“农村青年生育”为关键词搜索到了36篇文献,以“新生代务农”为关键词搜索到了20篇文献。从中可见,研究农村青年创业、婚姻以及培育的文献较多,多数集中在2012年、2015年和2016年这三年。从研究新生代农村青年的文献中来看,他们多是选取某一点来研究,几乎没有把这些点融合在一起形成新生代画像的研究文献。

二、研究内容

(一)农村青年创业

关于农村青年创业这方面的文献较多,但研究内容大多重复、趋同。本文选取其中几篇较有代表性的文章作为文献综述内容。

对于创业素质、现状及致富情况,首先给出概念界定。饶静(2015)将青年农民创业概念界定为:年龄介于15~34岁之间,把乡下当作基地且不具备城市户口的人口,用主动搜寻创业机会的相关信息且对搜寻到的信息进行筛选和把握的方式,借由家族和周围的好友组建成新组织或者是小型松散框架,将生产要素和所需资源进行重新组合,从而找到或开发新的生产域或创造新的经营生产方式,使本身找工作或赚钱的问题得到解决的过程。作者认为,创业素质的概念是一个集合体,意指创业者应该具备的在创业过程中所需要的专业的综合身心素质,一般包括创业意识、创业技能和创业知识三方面。

在创业现状方面,黄宏磊(2014)基于湖北五个乡镇的实证调查,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发现农村青年的创業现状为:一是意愿较强烈,有62.6%的人有这方面意愿。二是创业规划不明晰,有确切目标及计划的人仅为这62.6%中的19.3%。三是创业途径选择范围较窄。在有创业计划的人中,创业范围主要聚集在种植、养殖、小本买卖等几个行业。四是教育水平和文化素质偏低。从统计的人数中来看,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为36.6%,而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高达63.4%。五是系统专业技能培训的缺乏。农村青年中接受过职业技能培训的只有 8.9%。六是创业政策关注度较高。农村青年创业迫切希望得到政府在创业政策方面的支持,并且对政府政策的需要呈现多元化。

从创业的致富情况方面,黄鹤群、罗玉琪(2012)基于南通市八个村新生代农民创业致富情况的实地调查表明,八个村中新生代农民占总人口的16.7%,其中有63.5%的人留在本地。大致分成四种情况:一是把本地当作优势,依靠这个优势在当地办厂经商务工;二是运用在外地学到的经验,然后再返乡创办企业;三是利用自己的一技之长在本地从事“五匠”手艺;四是结合当地的各种优质资源创办养殖业。

(二)农村青年公共事务参与

农村青年的公共事务参与方面,文章选取两篇出自中文核心期刊的文献展开论述。

卢春天、朱晓文(2016)通过多重中介效应模型,检验了不同媒介类型和社会网络对地理空间距离及公共事务参与所起到的中介效应。与我们的常识相反,农村居民到达周边城市所需要的距离越长,所需时间越多,就越有可能参与农村公共事务。其内在的行动逻辑是,从空间的角度看,偏远的农村社会是相对封闭的,距离城市越远,越需要他们自己组织起来才能满足他们参加公共事务的需求,因此参加农村公共事务反而更多。从时间的观点来看,农村居民对时间赋予了更多的模糊性和非经济性,经常以小时或时辰来度量时间,这种时间观的反差也使得远离城市地区的青年农民有更多时间去参与村里的公共事务。

李天龙等(2015)建立了公共事务参与行为次数的模型,分析发现新闻类节目作为宣传社会价值观的主渠道,给西北地区的农村青年参与公共事务的行为带来了正向的引导,而且还发现了性质不相同的媒介接触强度给这些农村青年参与公共事务行为的次数也有不同的影响,接触传统媒介越频繁的农村青年越是乐于积极参与村里的各项事务,而新媒介接触强度越高的农村青年,参与农村事务的积极性反而低。

(三)农村青年婚姻

关于新生代农村青年婚姻方面研究文献较多,文章选取的多是出自中文核心期刊的优秀论文作为文献综述内容,以期更形象地展示新生代农村青年婚姻状况。

魏晓娟(2015)分析了闪婚行为产生的心理基础,认为下列心理原因给农村青年闪婚带来了影响:一是由于农村适婚的人口性别比例严重失衡外加缺乏优质的资源,造成了农村两代人对婚姻怀有焦虑心理。二是婚前投资持续增大的现实下,对婚姻经济投入、时间成本的担忧心理。三是当今契约的约束力逐年下滑,农村青年对婚恋态度存在不确定的心理。四是青少年性成熟过早,引起对婚姻包含期待的心理。五是身边例子的示范作用下给农村青年对于闪婚行为带来了认同心理。六是由于闪婚而造成的不良后果的可接受心理。

王会、欧阳静(2012)从以下几个角度分析了农村青年“闪婚闪离”的事件不断增加的更深层因素,分别是对婚姻的憧憬、责任意识和在社会中所处的阶层。分析发现,由于底层社会的资源有限造成资源匮乏现象,再加上社会竞争又很激烈,从而促使农村青年产生了独有的阶层地位焦虑感。与过去农村不同的生长环境和社会压力也使他们的责任意识淡薄,两种因素一起促生了他们这种“闪婚闪离”的现象;由于乡村家庭的个体化和核心化,使农村青年感到无处去寄托自己的情感,造成他们对婚姻会抱有更高的期望,进而使“闪婚闪离”现象的发生更为加剧。

陈讯(2018)的研究表明,很多农村的青年女性为了走进城市,实现“城市梦”,会要求老公家在城市里买房,这是一种婚姻市场的要价行为。造成这种婚姻要价的因素有:一是农村婚姻市场男女比例不平衡,二是新一代农村青年对城市生活的憧憬与向往,三是婚姻是实现进城梦想的一种捷径。

宋丽娜(2016)将婚恋技术主义定义为:90后农民工中的一种新的变化趋势,即一直不停地去进行婚恋实践的特别的行为方式和思想观念。这便显示出婚恋的祛魅化,能不能有婚恋的基础由两人相处技巧所决定,多数人对于婚恋的选择是抱着理性的态度去面对的,这样实践以来就造成了社会上性、婚姻、爱情相分离这一结果。这样的婚恋实践也造成了至少四个方面的社会后果,即婚恋实践的后果分化、责任意识淡化、婚恋经营弱化以及婚恋价值观个体化。

庄龙玉、简小鹰(2013)在社会转型期,“啃老”这一现象较为普遍。在农村,男青年结婚需要家中的父母长辈来为他支付高昂的彩礼费用还得提供婚房,这在本质上就是在“啃老”。从个人的角度来看,由于缺乏对个人核心价值的追求,缺少独立自主和自力更生的意识,他们的行为是一种非常自私的表现。农村父母将帮助儿子完成结婚当作自己的一种责任,青年人的“无思”造成他没有权利和义务是互相平衡的这种意识,两种原因一同诱导了农村90后男青年婚姻“啃老”现象的发生。

陈锋、杨振强(2016)主要关注农村主干家庭中的青年夫妻家庭暴力问题,通过半结构式访谈和参与观察,以甘肃省M县L村为调查对象。调查结果显示,这些年轻夫妻产生家暴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多数是动手造成的身体伤害且数量是每年逐渐上升;二是由于婆媳问题引起的家暴也是逐年上升,其中多数以冷暴力为主要形式;三是年轻夫妻中,家暴的问题越来越隐秘化,不易被外界发现;四是开始有一些男青年成为家暴的受害方。从中观层次来看,因外出务工而造成家庭离散婚姻出轨、婚姻缔结的情感纽带薄弱、代际冲突尤其是婆媳关系紧张、女性家庭地位的提升、地方性规范的弱化,共同导致了农村青年夫妻家庭暴力问题的出现。所以,并不仅仅是受特定的个体原因影响,而是个体、家庭和乡村现代化共同造成了农村青年夫妻家暴问题的存在。

(四)农村青年培育

现在关于新生代农村青年的培育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专家学者的关注,除去一些重复的研究方向与内容,文章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几个研究方向进行文献综述,其中多数文献出自中文核心期刊。

周汝琴(2018)对响水县新型职业农民提出如下建议:一要加强领导,成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领导小组;二要优化职业农民队伍,扩大培育对象;三要创新培训方式,提升培育质量;四要加大专项投入,助推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建设。

杨少波、田北海(2016)对湖北省205位农村致富带头人调查发现,以青年为主力的农村致富带头人普遍具有如下特征:一是喜爱学习新知识且学历普遍较高;二是做过很多农业工作以外的行业,经验多,且注重积累;三是对于市场经营有着敏锐的嗅觉,注重细节与管理;四是乐于应用农业科技知识,巧妙借用人才资源。他们的作用是:为农民推广专业的农业技术使用、发布市场信息、宣传赚钱方法、开拓销售渠道、改良农机设备。农村青年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中的领头雁作用初显,但仍然遭遇不少瓶颈。因此,要多加关心引导,加强领头雁使命感;加强选树培养,创建领头雁作用平台;完善激励机制,提升领头雁作用动力;落实政策保障,拓展领头雁作用空间;强化配套服务,提升领头雁作用能力。

陈军、胡扬名(2017)在湖南省浏阳市文家市以问卷调查方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前农村青年对参加职业技能教育与培训的意愿并不强烈。性别、培训时间、培训耗费、家庭月收入等影响因素比较明显。综上,本文提出多途径转变农村青年就业培训观念,多种方式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就业技能,加大政府财政支持力度,降低个人培训费用等政策建议。

王东强、田书芹(2015)提出了进一步落实对新生代农民实施职业教育培训的主要途径:提升治理政治的综合素养,完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结合实践因地制宜,离不开新生代农民的积极参与,以农村当地作为依托,就地施教。

(五)农村青年生育

关于新生代农村青年生育方面的研究,由于多数研究内容类似,文章便选取其中写得较好的两篇中文核心期刊文献做论述。

李壮(2016)将生育意愿定义为人们关于生育行为的态度和看法,其中包含了四个方面:一是生育数量的看法,二是子女性别偏好,三是再生育意愿,四是人们的生育目的。作者认为,现在是青年农民的生育意愿的过渡期,处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在生育个数上趋于两个,不过超过一半的已经有一个孩子的人不想再生第二个,对男孩的性别偏好有所削弱,再生育意愿差异大。这主要与青年人的已有子女數量、受教育水平、家庭收入水平、儿女的养老功能有差异相关。因此,政府应重视影响生育意愿的社会结构因素而非简单政策调整,从多个方面创新全面“二孩”政策的配套措施将是引导农民生育,达成政策目标的重要一环。

何兴邦、王学义、周葵(2017)采用CGSS(2013)数据,该文实证结果主要得到以下结论:其一,由于养儿子能防老的观念造成了对男孩性别的偏爱和生育意愿;其二,经济收入少、文化程度低的农村青年受养儿防老的影响更大,更愿意生;其三,收入增长、教育提升和社会保障完善对养儿防老观念产生显著负向影响。研究认为,养儿防老观念的弱化可能会对农村居民生育意愿产生持续而深远的影响,公共决策部门应持续加强农村地区养老保障体系的建设,以应对未来农村地区可能出现的少子化带来的养老难题。

(六)农村青年务农

与农村青年务农有关的文献不算太多,文章选取了其中3篇具有代表性的中文核心期刊里的文献进行文献综述。

张勇超、钟理韬、陈荣清(2016)采用问卷调查,统计样本分析、相关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等数学分析方法对农村青年务农能力及意愿进行评估。结果表明,乡村青年多数已不具备务农能力,主要是因为本身没有多少实践经验,但从务农意愿来讲,情况还算乐观。通过政府鼓励个人大规模经营农业,并给予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支持,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继续坚持加大对农业的补贴等能有效地改善农村青年务农能力较低的现状。

郭敬生(2015)以我国农业统计数据作为基础,以山东省莘县相关真实调查为例,调查结果显示,新生代农民不务农率高达67.4%,学历越高,从事农业生产的意愿越低。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差、农业生产经济效益低、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资源匮乏、乡村生活条件艰苦等是造成新生代农民不愿务农的主要因素。

徐水源、宋月萍、谢卓树(2016)认为,当前新生代农村人口农业就业比例低,两代农村人的务农选择呈现出明显的代际差异,妇女、文化水平低的人更倾向于务农。家庭规模对年轻人是否务农影响不明显,但承包土地面积增加会激励青年从事农业生产,收入提高对务农决策有负向影响。社区因素对促进新生代人口务农的影响显著,农村社区生活条件改善和福利水平提高能有效引导他们的务农决策,提高务农积极性。

三、结语

新生代90后中国农民是充满朝气的一代,得益于中国的改革开放,他们从小的生活环境相比较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人真的是质的飞跃,不再是吃不饱穿不暖的年代了。他们整体的文化水平也比上一代高很多,越来越多的90后农村青年会接受高水平的文化教育,这也使得他们的思想更为活跃,自我意识更加强烈。他们既不断接收、学习着外界的新知识新信息,又不断受到外界各种各样层出不穷的诱惑。随着经济的发展,他们不再满足于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模式,于是便有一部分农村青年萌生了创业的想法。研究发现,创业方面的农村青年需具备创业素质,才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理想;创业现状总体还不错,但仍缺少系统的学习与指点;创业致富方面,新生代青年农民勇于做带头人,懂得运用自己本身的优势去获利,这都使得创业方面的90后农村青年形象更加生动形象。在公共事务参与方面,90后农村青年的态度是积极的,他们积极地行使自己的权利,乐于参与公共事务管理,不在乎时间与距离的阻碍,也会受媒介的影响去参与公共事务管理。在婚姻方面,新生代农村青年对于婚恋的态度反而不如老一辈的人。受性别比例和优质资源有限的影响,很多人会选择闪婚。因为他们年纪还小,很多人心理还不够成熟,闪婚这种不靠谱的行为往往会造成“闪离”这个现象不断加剧。他们对于婚恋不再是一味地靠感觉而是靠恋爱技巧去婚恋,缺乏责任感。很多青年还有啃老心理,需要靠父母的帮助才能结婚。婚后也还存在着家暴的情况。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方面,还是存在着一部分带头人,他们积极向上,努力学习,将所学知识用于农业经营中,带领着村民共同致富。剩下一部分则需要靠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来培养他们成为新型职业农民,但目前培训在体系、方式以及参与意愿等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需要解决。在生育状况方面,新生代农村青年处于生育意愿的过渡时期,多数有孩子的就不愿再多生了。且农村仍存在着偏好男孩的风气,有些受“养儿能防老”这种观念影响。在务农能力方面整体呈退化趋势,没有了实践经验,也受基础设施差等环境因素影响。总结新生代90后中国农民中国画像,涉及面包括了创业、公共事务参与、婚姻、新型农民培育、生育状况及务农能力,发现新生代90后中国农民积极向上的形象,比如在创业上勇于做带头人,公共事务方面也会通过各种渠道积极参与,但在某些方面还是处于消极状态,比如婚姻上比前辈更追求自由但多了散漫和缺乏责任感,对新型农民培育意愿不强烈,务农能力普遍较低。生育观方面目前处于过渡期,積极消极各占一半。总体上看来,新生代90后中国农民的画像(下转97页)(上接26页)还是丰富多彩,充满活力的。

但笔者发现,很少有学者关注新生代90后农民的文化生活与心理变化,因此可以从这方面着手做相关研究,使得新生代90后中国农民的中国画像更丰满。

收稿日期:2018-09-17

基金项目:江苏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校外研究基地“江苏省生态旅游发展研究中心”

作者简介:王昊宇(1994-),女,江苏宿迁人,硕士研究生,从事乡村旅游研究。

猜你喜欢

公共事务新生代婚恋
丁程鑫 偶像新生代 演员请就位
如释重负
网红要逆天!开启新生代创业之道
提高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公文写作水平途径研究
企业新生代员工激励机制的探讨
黑河流域水资源管理现状与展望
辽源市开展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创业工作
我国第三部门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婚恋心理探秘
婚恋陋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