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体验,让法治根植学生健康成长的土壤
2019-03-13徐晓莉
徐晓莉
[摘 要]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对实践性较强、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教师可以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引導学生通过多元体验,沟通课堂和生活,在真实的情境体验中学习、了解相关规则,增强法治意识,提升法治素养,做到知法、懂法、守法。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真实情境;多元体验;法治意识
[中图分类号] G623.1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03-0080-01
《红绿灯站岗》是苏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心中有规则》中的第二课,该课程要求学生在学校和社会生活场景中,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和安全标志,了解并遵守交通规则。为了让枯燥的知识深入学生的大脑,教师在课堂上创设真实的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多元体验,打通生活与课堂之间的通道,习得知识和技能,发展能力,培养自我保护的意识和法制观念。
一、创设郊游情境,让体验趣味化
案例:为了让学生认识更多的交通标志,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交通标志展览馆,让学生通过连一连、认一认、说一说、比一比等方式认识交通标志。在学生完成学习后,教师相机提问:“如果你在马路上看到这些交通标志,该怎么做?”学生通过思考,明白要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听从交通标志的指挥。
点评:学生喜欢郊游,创设郊游的情境,满足了学生的美好愿望,学生情绪高涨。教师趁势让学生寻找马路上的交通标志,把枯燥的学习和学生的生活连接起来,使学生觉得趣味盎然,自觉调动知识储备,主动投入学习之中。
二、模拟过马路,让体验生活化
案例:学生认识交通标志后,开始排着队去郊游了。马路上车水马龙,教师把教室布置成一个十字路口,请三个学生拿着红绿灯的牌子指挥其他同学过马路。学生排好队,准备出发时,教师提问:“你们应从马路左边出发,还是从右边出发?”在学生回答后,教师相机出示《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六十一条:“行人应当在人行道内行走,没有人行道的,靠道路右边行走。”
学生过马路时,教师创设以下三种情境。
A情境:过马路时红灯亮了。
B情境:过马路时绿灯亮了。
师:“如果走到马路中央时,黄灯突然亮了,这个时候该怎么办?”学生有的说停一停,有的说快速通过。这时,教师相机出示《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相关规定:“黄灯亮时,如果你已经在人行横道上了,那就要快速通过;如果还没有踩在人行横道上,那就要等一等了。”
C情境:在没有红绿灯的马路上过马路。
师:“这个时候应该停下来,先看看左边,再看看右边,确认安全后通过。”
点评:道德与法治课堂离不开学生真实的生活体验。过马路是学生每天都要经历的事情,创设过马路的情境,学生感觉亲切、有趣。这种生活场景使学生置身于现实环境中,进一步认识相关的交通标志,懂得要遵守交通规则。对“如果走到马路中央时,黄灯亮了,这个时候该怎么办”这一现实问题,学生无法准确判断,形成了认知冲突。教师抓住时机出示相关的交通法规,引导学生在体验活动中提升思辨能力,使学生初步掌握生活中解决问题的策略。
三、学当小交警,让体验法治化
案例:教师出示交警指挥图,激发学生做交警的欲望,然后创设生活中常见的情境,让学生判断这些行为是否遵守了交通规则。
情境A:闯红灯。
情境B:绿灯亮,小朋友们排队过马路。
情境C:在马路上踢球。
情境D:翻越护栏。
情境E:绿灯亮了,电瓶车停在机动车道上。
点评:学生的道德认识、法治意识是在实践体验、辨析明理的基础上形成和强化的。上述教学,教师创设的情境都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进行分析和评判,并通过自我反思,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增强交通安全意识。同时,教师相机出示《道路交通安全法》,让学生明白不遵守交通规则非常危险,从而强化学生的法治意识,使学生做到知法、守法。
体验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方式,它让学习回归生活,关注的是学习个体从课堂体验和反思中获得知识、情感与技能,使知识不浅存于记忆之中,而是深藏于内心,成为学习个体的一部分。道德与法治课程,旨在通过多元体验,让学生在情境体验中学习基本的法律法规,从小培养法治观念,做到知法、懂法、守法。
(特约编辑 木 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