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课堂不完美
2019-03-13张国玲
张国玲
[摘 要]要想学习有所收获,就必须经历思考的过程。学习数学肯定会出现各种疑惑和困境、错误,而这些大大小小的错误正是其中的亮点,它能制造认知冲突、矛盾,使人产生思考的需要、探究的欲望,推动着学习不断深入。但要注意的是,关注错误的最终目的不是在错误的漩涡里苦苦挣扎,也不是消灭错误不再犯错,而是在挣脱一个又一个束缚后得到成长。
[关键词]真教育;数学课堂;学生;错误
[中图分类号] G623.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03-0032-03
人们往往喜爱表面光鲜、展开顺畅的课堂,而教学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若是出现错误,常被认为是瑕疵的、不完美的课堂。因此,我们要认识到,真实是“真教育”的特质,真实的课堂并不完美。错误也并非学习的“绊脚石”,教师应充分挖掘其的内在价值,使错误成为推动学生数学学习的动力,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一、立足现实
当下的教育似乎太正面了,以至于它摒弃错误、打压错误,容不得意外出现。我们追求完美的课堂——光鲜亮丽、生动流畅,可以说这样的课堂毫无瑕疵,看不出任何问题。然而,这真的正常吗?这样的课堂是真实的吗?“真教育”绝不是完美的教育,我们培养的不是不会犯错的人,因为任何人都会出错,绝对的完美是不存在的。我们可以追求完美,但不要掉在完美的漩涡里,以至于无法接纳真实课堂中的种种不完美。
错误是一种反应,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种真实的反应。这种反应鲜活且即时,是学习的必然产物,它呈现学习的真实过程,透露出学生的思维信息。另外,真实的课堂不能回避或掩盖错误。有些教师害怕学生出错,影响教学的开展,或是讨厌学生犯错,时常批评指责,这样的态度对吗?掩盖与压制解决不了问题,都是与“真教育”的理念相悖的。数学教学应避免用表面的风平浪静掩盖学生真实的困惑和疑问,因为教师排斥错误的发生,会使学生怕犯错,从而缺乏自信心和创造力,不敢大胆思考与表达,导致失去学习的主动性。但是,有时教师对错误的强调反而让学生更易犯错,使真实的问题得不到解决,致使问题更加严重。
3.集错:合理积蓄错误的力量
单个错误所起的作用是有限的,而当错误汇集、累积起来,就会产生更大的价值。首先,单一个体反复出现同样的错误,暴露出学生学习中的突出问题,有利于教师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其次,群体出现的错误,即共性问题,反映出学生普遍的思维难点,便于教师选择合适的方法集中解决。
在教学实践中,可通过以下途径来汇集错误:[①]整理错题集。教师引导学生将出现的错误进行整理,通过不断的整合、归纳、反思、训练,达到举一反三、加深认识的目的。[②]故意制造错误。教师在教学中不一定总是教正确的知识,可适时地呈现或制造错误,这样反而能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因错导学,使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③]写错题分析。教师可让学生针对作业和测试中的错误进行反思,写出错误的原因,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养成自省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有效性。
4.释错:有效消除错误的惯性
释错,即消除错误。我们在教学中经常发现,学生这次出错纠正后,下次还会犯同样的错误,这是为什么呢?有时是因为学生对错误认识不清造成的,这样自然还会犯错,但有时完全是一种错误的惯性。何为错误的惯性?错误的惯性是指明明知道正确的方法,却还是屡屡犯错,似乎对错误的印象比正确的还要深刻。这是由两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一是不良的学习习惯,即不谨慎思考、随意完成任务导致错误;二是受思维定式的影响,错误照常发生。学生犯错如果成了习惯,就易形成惯性。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他们的元认知能力。如果学生在学习中能做到监控自己的学习过程,自然会减少犯错的机会。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强化认识,突破思维定式,因为只有对正确认识的理解深入了,印象加强了,错误的思维定式才会不攻自破。
要想数学学习有所收获,就必须经历数学的思考过程。同时,数学学习中肯定会出现各种疑惑和困境、错误,而这些大大小小的错误正是其中的亮点,它能制造认知冲突、矛盾,使人产生思考的需要、探究的欲望,推动着学习不断深入。但要注意的是,关注错误的最终目的不是在错误的漩涡里苦苦挣扎,也不是消滅错误不再犯错,而是在挣脱一个又一个束缚后得到成长。
(责编 杜 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