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会计教学与职业资格考证有效融合初探

2019-03-12刘歆歆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9年7期
关键词:会计专业实训院校

刘歆歆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找工作难已经是大学生毕业后要面临的一大难题,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更是没有太大的竞争优势,所以考证已经成为高职院校学生增加自身含金量的必要手段。但是,在当前社会的高职院校而言,其教学的目标、方案,师资的力量,学生的考核等都是以专业课程的教学为基础,并没有专门为会计职业资格的考证进行有关的教育培训或者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甚至于有的高职院校在组织学生进行会计职业资格考试的时候还要专门抽取时间和地点对学生进行专业的培训,这样的操作实在是浪费学生的时间同时也在浪费着学校的资源。通过制定与国家的职业标准需求相适应的课程,建立完整的课程体系,将学生专业知识的教学与职业资格证的教学相结合,培养出适应于社会需要的人才,培养出专业知识与实际操作能力相结合的人才,是当今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过程中急需进行解决的问题。

一、会计专业的教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培训不相融合的具体表现

1.课堂的教育中缺乏“双证书”的教材,经过调查研究,一些高职院校的教学教材在一定程度上受普通本科院校的教学影响,其教学体系的设立不够科学,知识的框架结构也不能跟上时代发展,没有实际结合社会的发展进行新技术的教学,其教学的设备或者材料都不能跟上社会的发展情况,尤其是适应于职业资格证书的教材十分缺少,不能为学生的职业资格证书的培训提供教材的支持。

2.高职院校的课程的设置体系并不合理。在一些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教学过程中,主要是以一些基础课程、专业课程相结合,形成的专门的课程体系,这些课程其实与职业资格证书的培训并不能完全的适合。在一定程度上这些课程的设立与实际情况中的会计工作要求并不能完全适应。由于这一情况的产生,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并不能有效的将知识的内容与实践的要求紧密的进行结合。甚至于出现学了前面忘后面,学了后面忘前面的,眼高手低的情况。

3.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评价的体系不科学。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对学生教育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培养出实践能力较强的人才,在职业资格考证的要求下,就是需要学生要将理论的知识和实际的操作进行完美的结合,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完成实践的结果。但是一部分的高职院校在教育过程中,还是受到了应试教育的教学模式的影响,对于学生教育仅仅凭靠学生成绩的高低,考核的方式也是局限于传统的闭卷考试的程序,通过习题考核的方式去检验学生对于课堂知识的理解情况。

4.高职会计专业师资力量的短缺。在一些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中有一些教师实际上并没有真正的会计工作的经验,也没有经历过实际工作的考验,仅仅是作为知识传播的一方对学生进行教学,并不能满足社会对于会计人才的需要。

二、将高职会计专业的教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培训融合的措施

1.进一步完善会计人才培养的方案,制定科学专业的教材。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教育不应该局限于当前的会计教材的内容,应该及时的对会计专业的岗位情况进行细致的分解,进一步对其基本的专业知识、技术进行明确,了解各个会计程序中实际的知识和技能的要求,对这些要求进行设定岗位需要的相应的技术,从而建立课程的名称。对于会计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的培训主要是从两个方面进行设计。第一就是对理论知识进行设计,包括职业基础课、职业技术课与职业认证课、可持续发展课的课程设定。第二就是进行实际操作课程的设计,实际操作的课程设计有利于学生日后在工作岗位中能够更好的胜任岗位的要求。主要包括基础会计实训课程、存货会计实训课程、出纳与往来会计实训课程、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会计实训课程、对外投资会计实训课程、销售与资本会计实训课程、成本会计实训课程、会计电算化实训课程、财务报表与分析实训课程、会计岗位综合实训课程等。

2.进一步修缮会计专业教学的计划,将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内容融入其中。我们都知道,在进行初级会计资格考试的时候,关于《初级会计实务》的考核中不仅包含初级的会计知识还包括其他的会计专业知识《财务会计》和《基础会计》这两门课程的内容。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在上课时可以对初级会计资格考试需要的内容进行系统性、综合性的教学。由于初级会计资格考试里还涉及到《经济法》、《法律基础》和《税法》这几门课程内容,这几门课设置的课程时间较长,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不能够将教学的战线拉的过长,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可以对这三门课程的内容在考试之前进行单独的授课,将相关的考试内容进行汇总型的教学。同时由于在进行会计电算化的资格证考试的时候除了对于初级的会计知识进行考核还有对高级的《会计电算化》和《计算机基础》内容进行考核,这些知识的内容在原来的教学计划里就已经有了,所以就要求教师在资格证考试之前对这2门课程的内容在考试之前进行系统的专门教学就可以了。

3.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全力培养“双师型”的教师。在当前的多数高职院校当中,师资力量的建设还是比较匮乏的。在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当中教师团队普遍的存在教师缺乏实践的情况。这样的情况下,学校可以采取引进外来人才的方法充实学校的教师队伍。通过聘请校外专业的会计人才,可以以一学期为基础专门聘请校外的专业型的会计人才在学校内开设讲座,通过人才投入强大当前的师资力量。另外,学校还可以鼓励教师进行外出培训、学习。学校可以利用寒暑假的时间对会计教师进行培训教学,挑选较为专业的会计事务所、审计事务所、一些大型的上市公司等企业安排教师进行兼职学习,通过岗位的实践,来不断地充实教师的实践能力。

4.建立和完善实习、实训基地,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会计这一岗位对于人才的实践能力要求十分重视,通过一定平台的实践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真实的感受到会计工作的实践情况,从而实现将理论知识转化成实践的一个过程。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学校内部建立一个适合学生进行实践学习的实践基地,通过实践的平台来解决学生实践缺乏的情况。学校可以组织学校内专业的会计人才,同时也可以聘请校外的专业的会计工作者建立一个校内的代理记账公司,利用校企合作的模式,争取得到企业的支持,实现代理记账公司的实际运转,让会计专业的学生在校内进行会计岗位的实践以实现知识的灵活运用。

三、结语

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就是在向社会提供实践型的人才,通过将会计教学与职业资格考证相结合的教育方法,能够为社会的会计岗位培养更加专业的人才,满足社会的需求。

猜你喜欢

会计专业实训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BOPPPS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全国一流本科会计专业建设研讨会成功召开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关于高职院校会计专业“1+X证书”制度的思考
高职会计专业英语教学中ESP理论的应用研究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