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面预算管理下的集团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研究

2019-03-12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9年7期
关键词:考核评估体系

朱 晨

一、前言

全面预算管理是一种新的管理方法,能够对集团企业的实际经营活动情况进行全面的反映和控制,在集团企业的应用非常广泛。但是,现阶段全面预算管理下集团企业内部控制工作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如全面预算管理不合理、风险评估不科学、考核体系不健全等,严重影响集团企业内部控制工作实效和质量,亟待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因此,文章针对上述问题和对策进行分析,具体如下文所示。

二、全面预算管理下集团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1.缺乏合理的全面预算管理。集团企业内部控制和全面预算管理之间相互关联和影响,二者共同发展相互促进,完善全面预算管理能够提升内控机制的实效性。但是,许多集团企业缺乏合理的全面预算管理,只对内部预算进行管理,不重视外部环境预算工作,忽视外部政治环境、金融环境对集团企业造成的影响,导致内部控制的方向出现偏差,无法发挥对集团企业运行的导向作用。

2.内控体系缺乏科学的风险评估。由于许多集团企业未创建完善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导致风险管控通常采用事后控制的方式,即事后总结以及事后控制等,无法采用以全面预算管理为核心的内控策略,对集团企业存在的风险或者隐患进行事前评估,然后采取科学的对策进行处理。例如,集团企业在和市场运营对接时,由于缺乏风险评估和预控意识,无法准确的识别市场内部存在的风险,无法保证集团企业决策的准确性,给集团企业的未来发展埋下很大的风险隐患。

3.内部控制考核体系不健全。集团企业缺乏健全的内部控制考核体系,仅对某些项目或者内容进行简单的考核,并不重视综合因素的考核,无法保证考核的准确性、全面性以及客观性。集团企业的工作内容与活动考核中,缺乏客观的考核指标,导致考核结果和实际情况之间存在差别。导致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集团企业过度重视经营工作,不重视考核体系的创建,未设置合理的考核指标,影响考核体系作用的发挥。

三、全面预算管理下集团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的应对措施

1.完善全面预算管理,提升内部控制实效。其一,建设全面预算管理机构,集团企业为了推动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实行,需要建设专门的全面预算管理机构,明确机构各岗位的职责和权力,对全面预算管理流程进行规范,严格按照既定的制度执行全面预算管理的每一项工作。集团企业需要创建基于全面预算管理的内部控制体系,为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实施提供保障,并对以合理的制度对预算管理工作人员的行为进行约束。为了保证内部控制工作的实效性,需要做好预算管理工作的检查和监督工作,严格按照预算编制进行各项工作的预算,当出现偏差时,需要对导致偏差的原因进行查找,然后采取针对性的内控策略进行处理,发挥内控监督的作用。其二,规范流程,以全面预算管理为中心的内部控制体系,需要对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流程进行规范,对集团企业活动程序进行调整和改进,以集团企业资金收支两条路线进行全面预算管理,对预算管理工作的重难点进行合理把握。制定财务预算管理规范和标准,保证全面预算管理流程的全面化、动态性以及关联性。所谓全面性,指的是以集团企业的整体运行为基础进行全面预算管理框架的制定;所谓动态性,指的是集团企业的内部和外部环境处于动态变化中,需要做好全面预算的动态管理;所谓关联性,指的是集团企业预算管理和内部控制工作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其三,创建完善的全面预算管理制度,集团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状况,制定科学的全面预算管理制度。集团企业需要创建以效益为目标的管理体制,保证所有环节都有据可依。根据现有财务制度的预算内容,对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内容进行补全,遵循事前算赢原则,强化财务预算、资本预算以及业务预算之间的关联,保障全面预算管理制度的全面性,为集团企业决策的制定提供准确、可靠的资料,充分发挥决策导向作用。

2.强化风险评估,健全集团企业风险评价体系。以全面预算管理为核心的内控体系,需要集团企业不断的强化风险评估管理,提高市场风险意识,逐渐完善风险评价体系,对集团企业的内部风险和外部市场风险进行准确的识别和评估,为集团企业内部控制工作的开展提供可靠的参考。首先,需要提升认识,集团企业的管理层和全体人员,需要充分认识到风险评估工作的重要性,树立风险意识,积极、主动的开展内控风险评估工作,准确、快速的识别内控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强化培训管理,提高全体人员的风险评估能力和内控专业技能水平,为内部控制体系的完善奠定坚实的基础。其次,需要创建科学的风险评价体系,需要根据市场现状和集团企业的实际状况,采用SWOT模型,对集团企业存在的风险进行识别,并采用全面预算管理模式,对集团企业存在的风险进行事前、事中以及事后评估,对集团企业运营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风险,采取相应的对策进行处理,将各种风险和隐患消灭在萌芽阶段。再者,需要对风险评价机制进行改革,例如创建风险预警机制、强化外部风险管控,不断丰富风险评价体系的内容,准确识别各种风险,并将风险影响程度降至最低,保证集团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3.完善内控考核体系,提升考核的全面性。集团企业在创建内控考核体系时,需要以全面预算管理为核心,保证内控考核体系的科学性。在进行集团企业考核过程中,不仅需要注重集团财务层面的预算考核,还需要做好业务、生产以及人事层面的预算考核,保证预算考核的全面性。集团企业内控考核体系需要做好以下两个方面:其一,创建完善的奖惩制度,奖惩制度作为集团企业预算考核制度的关键部分,需要保证奖惩制度的公开性、公平性以及公正性,这样不仅能够提升集团企业各部门、全体人员的责任意识,为全面预算目标与短期预算目标的达成奠定基础,还能够有效激发预算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主动性。科学的预算考核机制能够杜绝集团企业管理层和领导层投机取巧的行为。预算考核体系需要持续创新,采用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结合的方式,根据集团企业各部门、各人员的需求,制定满足不同部门、人员需求的奖励,充分激发预算管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其二,创建科学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在进行内控考核时需要以评价指标为单位,以此保证预算考核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集团企业考核评价指标的选择,需要根据价值、时间进行分类,在价值方面,需要按照经营计划指标进行划分,包括保障管理评价指标、生产经营评价指标、公益服务评价指标;在时间方面,划分为年度评价指标、季度评价指标、月度评价指标,对集团企业的预算管理工作进行细化,并做好跟踪和监督工作,保证各项效益目标能够实现。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全面预算管理和内部控制之间相互关联,全面预算管理是内控工作的重要手段,内控工作是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保障。然而,全面预算管理下集团企业内部控制工作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限制了内部控制工作作用的发挥。对此,集团企业需要完善全面预算管理,强化风险评估,完善内控考核体系,全面提高集团企业内控实效。

猜你喜欢

考核评估体系
第四代评估理论对我国学科评估的启示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内部考核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评估依据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立法后评估:且行且尽善
资产评估法:能否终结“多龙治水”
家庭年终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