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高校实施政府会计制度的难点

2019-03-12梁婉君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9年7期
关键词:会计科目权责会计制度

梁婉君

一、引言

2018年新颁布的《教育部关于直属高校直属单位实施政府会计制度的意见》中明确要求自2019年1月1日起,部属各高等学校、各直属单位须顺利过渡实施政府会计制度。这就意味着各高校必须将现行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过渡转变为执行政府会计制度。作为服务全面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政府会计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可以增强会计信息质量的可靠性,精准全面地反映资产负债“家底”,促进单位预算和财务管理工作有序开展,提升单位内部管理水平,并由此为全面实施绩效管理提供政策指引。然而,目前全国高校实行的依然是旧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因其自身存在的不足,造成资产负债管理不精准、编制政府财政报告难、绩效评价缺乏科学性等诸多矛盾。各高校要想顺利地从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过渡到政府会计制度仍面临着重重困难,前期需要做大量工作。

二、高校实施政府会计制度的重要性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建立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政府会计改革是财政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受到各界的高度重视,财政部将其列为工作的重难点。制定和实施政府会计制度,代表了财政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改革方案的决心,是为全面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打牢基础的举措,其实质是建立起统一、科学、规范的政府会计标准体系,对我国政府会计发展的进程意义深远。首先,高校实施政府会计制度,有助于规范高校会计核算,提高高校会计信息质量;其次,高校实施政府会计制度,能够推进政府会计改革,是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内在要求;最后,高校实施政府会计制度,还有助于反映高校运行成本,全面实施绩效管理。

三、高校现行会计制度转变为新政府会计制度存在的难点

(一)会计核算基础为部分权责发生制。之前我国高校一直执行的是2013年财政部颁布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它的会计核算基础是收付实现制,权责发生制则仅作为辅助。少量经济业务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进行会计核算在制度运行之初就已有之,但是应用范围十分有限。高校大都沿袭以收付实现制作为会计核算的基础,导致财务工作人员思维固化,直接影响他们观念的转变,已难以对需要用权责发生制核算的部分业务及时处理,造成了该要求有名无实,制度执行不到位的局面。

(二)会计科目设置不合理,较为简单。现行高校的会计科目设置比较单一,不够完善,无法满足全面核算的需要。运用现成的会计科目核算经济业务,难以体现会计的基本原则,例如高校应对其所有的资产、债权合理估值,判断是否发生减值,以此计提减值准备,但现行制度中却找不到与资产减值准备相关的会计科目。而高校的教师、科研人员众多,他们在各领域的科研成果丰硕,但是高校却对这些无形资产的成本计量难以计量,有时甚至严重低估,尤其是自主研发无形资产的成本,没有相对应的研发支出科目进行核算,成本计量结果易出现偏差。

(三)固定资产折旧未体现损耗成本。新《高等学校会计制度》指出高校要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及对无形资产摊销,但是各高校的资产在数量和种类上普遍量大且繁杂,又存在难以确定折旧年限标准等原因,各高校要做到准确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实属不易。另一种情况是有些学校建校历史悠久,沿袭旧制度始终未计提折旧,如若按照新制度的规定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资产规模势必大量减少,高校对外融资筹资也将面临重重困难,因此大部分高校对资产计提折旧的方式都不明确。即便有的高校依照规定计提了折旧,但是在原有制度下折旧也只是被当做资产的备抵科目,影响资产价值,却不计入损益,无法体现在成本费用当中。

四、高校实施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对策

(一)高校全面清理资产负债,各部门做好衔接的基础准备工作。高校资产部门应协同其他相关部门对学校的资产进行全面清查,实地盘点核查,以获得完整的各类资产数据。新制度要求对固定资产“实提”折旧是其自身的一项创新点和重大变化。纵观《高校会计制度》执行以来,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和无形资产累计摊销执行效果不佳,面对计提折旧与摊销这项新课题,各高校必须加强资产、财务等多部门工作的联动性,及时统计每月增减的资产,做到资产与财务数据实时动态匹配。利用全面资产清查获得的数据,为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打下坚实基础。

(二)排好时间表,按时完成新旧会计制度转换衔接工作。高校应对全校经济业务进行分析,对各项资产全面清理核实并统计,梳理新旧制度之间科目关系,重新设置新制度下的财务会计经济科目,明确新经济科目的使用范围,避免出现因制度转换而导致科目使用错误等问题。同时,按要求将新旧会计科目进行初始化,仔细核对末级会计科目的期初及期末余额,保留好工作底稿,力求转换后新会计科目余额的准确性。

(三)建立合同台账,规范高校合同管理。高校应按照权责发生制的要求建立完善的合同管理制度,清理规范各类合同的制定工作,各项收入和支出的确认要根据合同的内容和性质来区分。只有将基础会计工作做得严实合规,“双报告”的数据才能精准无误。

(四)积极处理往来款项分析清理。高校应在制度转换前期准备工作时积极开展往来款项专项清理,对往来款项的账龄逐笔分析以备坏账计提,新制度实施后更应建立针对往来款的定期清理机制,明确各往来款性质,及时催收核销相关款项。

(五)高校要加快推进会计信息化建设。高校财务信息系统为高校顺利实施政府会计制度提供技术支撑,是高校财务核算工作的必备基础。目前多数高校现有的财务管理软件无法满足新制度对预算、核算、国库集中支付等多重管理的要求。因此,高校必须加强研发,优化升级原有的财务信息化系统。通过新软件处理账务时能够做到财务会计记账后自动生成预算凭证的功能,减轻财务工作人员的工作量。高校通过完善硬件设施,借助财务信息系统来完成“平行记账”模式下会计科目的对账,实现“智慧化”校园,确保资金安全。

五、结语

政府会计改革是国家层面的重大改革,高校要想短时间从旧制度转变到新制度需要一个适应过程。同时,高校全面推进新政府会计制度对其自身而言也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契机,相信高校可以借助这次变革的机会提升财务管理水平,规范财务行为,改进工作方式和理念,提高成本核算意识,财务信息披露也将更公开透明,向建设双一流大学的目标迈进。

猜你喜欢

会计科目权责会计制度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黑龙江省权责清单管理办法的通知
福建:制定政府部门权责清单省级地方标准
新会计制度下财务管理的创新策略
安顺出台权责清单动态管理办法
基于会计科目演变的银行同业业务发展模式与风险分析
预算会计制度改革难点思考与探索
论权责发生制在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运用
《政府会计制度》创新研究及改进展望
轻松编制现金流量表
新旧高校会计制度科目对比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