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企业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机制构建

2019-03-12王少容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9年7期
关键词:资产情况管理

王少容

一、企业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间的关系研究

预算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占据着重要地位,通过预算管理可对企业资金的运用合理统筹与规划,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企业资产增量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如若预算管理不合理便会导致不同程度的资源配置问题产生。

基于这种情况下如若企业资产管理水平不高便会导致资金使用情况与预算编制严重不符,从而产生资金运行问题,据此企业应对预算管理不断创新,提高企业资产管理的规范水平,进而推动企业资产结构的持续优化。

综合以上分析不难看出,企业预算管理是企业资产管理工作开展的重要基础内容,而资产管理工作的开展是企业预算管理的重要延伸,两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互为前提。

二、企业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面临的相关问题

(一)资产账目历史遗留问题较多

企业在资产管理中依然采用传统模式,导致资产账目与实物错漏情况的发生,归根到底是因历史遗留问题所致,其中包括企业工作人员操作上的不规范以及人为违规等因素等,基于这种背景下的企业资产管理过程中,极易出现资产与项目不符现象发生,即使进行多次盘点仍然无法避免这一问题的产生,久而久之,这些因素的存在将对企业后续工作的开展造成不利影响。

(二)预算管理与资产运行产生脱节

目前企业在预算管理上普遍存在“一刀切”现象,这一现象的存在,使得许多企业出现了严重的预算与资产运行脱节情况产生。通常,企业部门在进行资产购置预算管理中,会运用总金额控制方法进行管理,由此对各个部门进行总金额指标的下放,并在企业资产中进行指标的分解,基于这种情况下企业部门为了相关利益在资产购置中过于随意,不利于资产购置与预算分配公平性的提升,对预算管理与资产管理工作的实施十分不利。

(三)预算申报规范性及科学性的缺乏

在进行购置预算申请工作开展中,企业部门应从资产利用率与资产存量出发,根据企业实际需求对下一年度财政需求进行预估,确保预算申报工作的合理开展。然而企业预算申报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一味追求经济利益导致预算申报工作缺乏规范性以及科学性,这些问题都会增加企业预算申报工作的难度。

(四)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结合意识淡薄

经笔者研究我国部分企业缺乏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的结合意识,部分管理人员将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看作独立的两者。在预算管理实施的最初阶段,企业员工为了获得相应利益便会为资产预算管理执行增加阻力,以上这种种行为都将对预算管理与资产管理的结合造成消极影响。

三、促进企业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结合的构建对策

(一)对企业资产预算管理制度不断完善

为了确保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的有效结合,首先应对资产预算管理制度不断完善,这也是至关重要的步骤。根据企业实际经营现状构建合理的资产管理制度,使存量资产管理得到充分强化,有利于资产使用率的提升。在具体实施中还应定期对企业资产进行盘点,确保账务相符的同时开展预算编制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企业在资产配置中应从实际经营情况入手,对资产购置制度有效规范,包括数量标准、价格标准及规格等等,与此同时还应根据职能部门工作需求对资产配备标准合理制定,确保资产配置标准体系的形成。企业在资产预算编制中应在编制依据中,将资产利用率以及故障率、占有率等通通纳入其中,并结合企业实际生产计划以及人事变动等信息,进行预制资产购置信息。

(二)对企业资产管理信息化系统加以健全

为提高企业资产管理水平,还应对企业资产管理信息化系统加以健全,这也是确保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结合的有效措施。在具体实施中企业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将企业各职能部门资产存量及使用情况充分反映出,将线下操作变为线上操作。将信息技术运用到资产管理中可实现无纸化办公,对预算审批流程加以规范,使人为因素导致的资产损失率充分降低,确保数据信息共享的实现。

(三)完善企业的资产预算执行评价制度

企业通过资产预算申报工作根据资产管理现状对企业资产需求进行客观估计,为确保年度资产预算的有效执行应按不同阶段的需求充分落实,在多方面因素影响下会出现预算变更、预算增加、预算取消等现象,导致企业预算存在不准确的情况。基于这一实际情况,企业在年度预算执行时,应充分满足企业需求,经审批后方可调整预算指标,为更加科学的企业经营活动开展打下良好基础。

(四)提高企业资产预算管理水平的提升

在财政年度结束后,企业部门还应对资产预算整体执行状况展开深入分析,与此同时客观评价预算执行情况,如若预算执行不到位企业相关部分要提供有效的协作用,对企业预算与执行脱节问题进行分析,并不断总结经验,避免类似情况再次发生。如若企业出现了年末疯狂消费行为相关人员应对其进行惩罚,并严肃追究违规人员的行为,这一措施有利于企业资产预算管理水平的提升。

(五)对预算执行及编制工作加以重视

与此同时制造企业还应重视预算执行及编制工作的开展,通常情况下我们认为预算执行属于刚性需要,然而企业外部环境一旦发现改变,例如:企业政策调整、企业经营方向改变等,在这种情况下制造企业应对预算合理调整以此来面对市场的挑战,在具体实施中企业需根据实际情况做好调整工作,另外企业预算执行中难免会存在不足,尤其体现在预算管理初级阶段,如若缺乏实践操作便需对其加以调整,在这种情况下便会导致更多问题的发生,例如预算编制人为夸大,与实际情况不符,一旦发现此类情况继续执行预算便会对预算实施效果造成影响。据此企业部门在预算调整体系建立中应根据外部环境实际情况来进行,而并非是一味地照搬,导致预算作用难以发挥。

结束语

就目前来看我国企业在资产预算管理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若不及时解决便会影响到企业管理水平,导致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严重脱节。为了推动企业更快更好发展,实现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的有效结合,企业要不断对资产预算管理制度不断健全,提高企业预算执行的有效性,对预算执行评价制度进行完善,从而确保企业经营管理有效性,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资产情况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脱发 养“老金”
轻资产型企业需自我提升
一周融资融劵情况
央企剥离水电资产背后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特殊情况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
关于资产减值会计问题的探讨
我们欢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