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和绩效评价研究

2019-03-12李豪杰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9年7期
关键词:绩效评价经营监督

李豪杰

一、引言

全面预算是企业通过预算的编制、预算执行实现对整个企业资源的有效分配、考核和控制,从而推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有序进行的一种管理方式;绩效评价则是通过预先设定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对企业目标的实现情况进行评判,并且依此为契机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督促企业不断优化生产、经营过程的一种管理方式。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企业管理者对于建立全面预算管理和绩效评价体系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加强全面预算管理和绩效评价,能够促进企业从全局角度出发,科学实现生产经营活动,有效控制财务管理风险;能够为资源利用效率提供依据,建立公平、合理的绩效考核和薪酬的体系,营造良好的内部管理氛围;能够促进企业内部资源的整合与优化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进而促进企业实现经营效益最大化。虽然加强全面预算管理和绩效评价对于企业发展至关重要,但是目前一些企业在内部控制与管理中依然存在诸多问题。

二、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和绩效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1. 全面预算管理意识不足

对于现代企业而言,全面预算管理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手段,而预算管理措施的落实需要科学思想认识的指导。但是目前在企业内部控制中,从管理者到基层管理人员,对于全面预算管理的认识存在一定误区。例如受制于传统预算管理模式的影响,预算管理内容单纯地涉及年度的预算,对于预算管理目标的设计更多的适用于短期经营,对于企业的长期战略发展缺乏有效指导;预算管理人员的整体性意识缺乏,难以根据企业生产经营需要制定全过程预算管理体系。

2. 全面预算管理制度不健全

健全的制度规范是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发挥效力的基本保障。企业管理者需要根据全面预算管理需要不断完善管理流程,细化管理规范,这样才能推动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但是,由于全面预算管理在我国企业发展中的起步较晚,许多制度规范尚未形成,例如预算组织体系不完善,编制、执行、监控、考评各环节缺乏专门的管理与控制,造成了预算管理过程分散、随意,缺乏权威性;信息沟通机制不健全,各环节在预算中习惯各自为正,缺乏信息共享机制,影响了预算的约束力。

3. 绩效评价标准不完善

企业全面预算的落实效果需要在绩效评价中得以体现,但是目前企业却面临着绩效评价指标设置、绩效评价方法选择不合理等问题。例如多数企业在全面预算管理中,依然习惯于采取短期绩效评价指标,利用一个月、一个季度,最长一年为期限,对预算实施结果进行考核;企业在确定不同考核指标权重的过程中,缺乏客观实际的分析,从而导致绩效评价与实际发展现状不符。这样的评价指标设计与评价方法选择会将企业的生产经营集中在短期利益,从而影响企业长远发展。

4.全面预算管理和绩效评价监督不到位

严格的监督机制,强有力的监督手段是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实现的必要条件。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是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重要内容,因此,健全内部监督机制是企业自身建设的关键。然而,目前许多企业在内部监督方面存在空白,或者监督手段形同虚设,或者片面注重事后反馈,缺乏事前监督与事中控制,难以针对预算管理目标以及绩效评价结果做出针对性考核,影响了全面预算管理效果的实现。

三、企业加强全面预算管理和绩效评价的相关策略

1. 提高思想认识,落实全面预算管理策略

转变思想认识是企业实现全面预算管理的前提。具体来讲:首先,企业管理者应以身作则,提高对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视。管理者在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中起到带头作用,管理者应加强自身学习,深化全面预算管理理论分析,提高对预算管理的认识与理解,并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提高对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需求,以带动企业各环节对全面预算管理措施的落实。其次,企业应加强文化构建,将全面预算管理纳入到企业文化中来,利用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支持预算管理措施的落实。企业文化是企业内部氛围构建的精神基础,管理者在企业文化发展、宣传过程中,应着重强调生产经营各环节的联系,渗透相互合作、相互促进的文化内涵,为全面预算管理的形成做好文化铺垫。再次,企业加强战略管理,兼顾长短期发展利益,在预算管理过程中,管理层应根据企业发展需要制定长短期规划,并将短期目标与长期战略发展规划渗透到预算工作中来,推动各部门转变各自为战的思想误区,从战略发展出发落实全面预算,以真正体现预算对企业发展方向的预测性。最后,注重人才培养,构建全员参与的预算管理氛围,企业应加强对员工培养,针对各环节在全面预算落实中存在的问题制定教育培训计划,结合企业发展与个人价值实现阐述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性,进而调动各环节人员参与全面预算工作的主动性。

2. 加强制度建设,构建全面预算管理体系

企业在全面预算管理中,应充分认识到制度建设与实践落实的关系,并根据企业生产、经营过程建立全面的预算管理制度。首先,企业应加强预算组织体系构建。健全的组织体系能够形成对预算管理各环节的控制,并完善预算编制与执行职责,基于此,企业一方面要结合生产经营需要,建立决策、日常组织、执行、监控和考评机制,将预算全面纳入到管理制度中来;另一方面还应完善评估指标,根据财务与非财务指标,对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进行控制。其次,企业建立系统的预算编制规范。预算编制是全面预算管理方案形成的基本过程,编制工作开展质量直接影响着预算的实施效果,因此,企业应引入科学的预算编制方法,采用零基预算,根据企业短期发展利益,与长期战略规划做出切实可行的预算方案。再次,企业应健全预算执行制度。在预算执行过程中,企业应加强预算制定控制,一方面将全面预算实时目标进行分解,以便于各部门具体执行;另一方面极强对预算审核与监督,严格控制随意更改预算的行为,并加强预算执行结果考核与评估,提高预算执行力度。最后,企业应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在信息化管理背景下,企业应利用信息共享平台,建立信息共享标准,推动各环节经济信息的传递与利用,以保证全面预算管理的规范性与制度性。

3.完善评价指标,完善企业绩效评价过程

根据全面预算管理需要,企业在构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过程中,首先要根据企业发展客观需要设计评价指标。随着市场竞争环境的变化,企业生产经营条件,以及战略发展规划也会相应调整,因此,在绩效评价指标设计中,企业应坚持客观性原则,实事求是反映企业发展需要,以体现评价指标的执行效果。其次,兼顾短期效益和长期效益,引导企业内部资源的优化配置。在当前企业全面预算执行过程中,绩效评价标准导致各部门负责人习惯于将短期利益作为衡量预算执行效果的依据,针对此,企业应根据战略发展需要,对企业的长期发展利益进行评价,如增加技术评价指标、创新评价指标等,引导企业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环境。再次,根据企业生产经营实际,及时调整评价指标,以及不同指标在评价结果中占据的权重,灵活调整企业生产经营方向。企业在绩效评价中不仅要对盈利能力、经营增长情况、偿债能力、资产管理能力等常规指标进行评价,还应根据发展需要增加评价指标内容,并结合不同发展阶段做出选择与控制,体现绩效评价指标的激励效果。最后,采用多元化评价方法,如层次分析法、专家评价法、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等都是全面预算管理背景下切实可行的评价方法,企业应分析传统评价方法的局限性,引入适当方法,确保绩效评价对企业预算管理过程的反映,提高绩效评价结果对企业发展的指导意义。

4. 严格监督管理,提高企业绩效评价效果

首先,渗透全过程监督理念,针对全面预算管理建立事前监督、事中监督与事后监督机制,最大限度控制企业生产经营与预算执行中的漏洞,提高预算反馈效果,预算执行过程中的问题能够得到全面反映,以及时弥补预算控制中的疏漏。其次,建立专门的内部监督部门,安排专业的监督管理人员,并明确监督工作上职责。监督部门在开展工作过程中需要保持独立性,即根据全面预算目标对各部门的经济活动进行考核评估,尽量避免各环节之间的利益联系,确保监督过程真实、可靠。再次,优化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在内部审计中,专业人员需要对各部门的支出分配、收入分配、账目记录等形成审计信息,以便于落实监督措施,控制企业发展过程中的营私舞弊行为,提高预算执行效果。最后,提高监督人员的专业素质,对财会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专业培训与法律培训,引导其树立正确的工作理念,强化法律意识,避免在工作的过程中出现违规、违法操作。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目前在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中,全面预算管理和绩效评价体系的建设依然面临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有思想认识层面的,也有实际操作层面的。基于此,企业管理者应充分认识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环境,深入分析建设全面预算管理和绩效评价体系的重要性,并结合实际问题,转变思想认识、加强制度构建、完善评价指标、落实监督措施,将企业的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纳入到全面预算管理和绩效评价中来,为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打好基础。

猜你喜欢

绩效评价经营监督
园林一角与位置经营
突出“四个注重” 预算监督显实效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绩效评价:提升博物馆管理水平的有力杠杆——以央地共建博物馆绩效评价为例
监督见成效 旧貌换新颜
变争夺战为经营战
夯实监督之基
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特许经营”将走向何方?
基于《企业绩效评价标准值》的医药全行业绩效评价及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