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学的应用研究
2019-03-11何芮
何芮
摘 要:语文具有人文性,通过语文学习,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体会文字中的情感与思想,逐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高度重视情感教育的作用,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情感教育,对学生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逐渐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因此,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将情感教育有效的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育教学 情感教育
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引下,学生的综合素质成为教学的最终目标。素质教育成为必可获取的部分,情感教育属于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小学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初步阶段,很多教师认识到情感教育的重要作用。教师必须创新教学方式,将情感教育有效的融入到小学语文教学中去。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主要作用
(一)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小学语文课本展示不同作者的思想感情与内心情怀,涉及到的知识内容也比较丰富。情感教育能够适应不同类型的审美对象,用于小学生的审美教育,将情感教育熟练的运用到各种教学活动中,加深学生情感素养的培养,逐渐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与审美意识。
(二)调节学生的个人情绪
我国大部分的小学生都处于6—12岁这一阶段,这一时期学生对外界有着非常强烈的好奇心与积极性,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小学阶段的学生,没有控制自身情绪的能力,对外界的认识也处于非常表面的阶段,敢于表现自己内心的情感世界。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这些特点与实际情况,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引导学生,与学生沟通与交流,了解学生的想法与内心世界,对学生的情感与情绪进行有效的沟通与控制,
(三)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师生之间应该相互理解,互相沟通,将自己的内心想法坦诚的说出来,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建立浓厚的师生情谊。情感教育成为沟通师生情感的沟通与桥梁,让语文课堂充满生机或活力。
二、小学语文教学情感教育应用策略
(一)创设教学情境
从小学语文教材来看,各版本教材都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因素,每一篇文中,都蕴含着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教师应该以教材内容为基点,利用多媒体工具,将声音、图片、文字等融为一体,创设出良好的教学情境,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引导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交流与共鸣,更好地理解文章中的思想感情,让学生真正的走入到作者的内心世界上。例如,学习《再见了,北京》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可以播放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相关视频、图片等,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感受祖国的发展与繁荣昌盛。再如学习《饮湖上初晴后雨》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在上课之前,可以播放《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歌曲,通过音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生的思路牵引到课堂学习中。小学生具有丰富的联想力,教师进行指导与引导,教师会想象出郁郁葱葱、碧波荡漾的美丽,在愉快的环境中,将《饮湖上初晴后雨》这篇文章引入进来,联想雨后清丽的景象、蔚蓝的天空与潺潺的流水,在课后,安排学生依据自己的联想,描绘文章中的景象,深化文章内容,逐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加强文章背景的介绍
小学生学习经验与生活经验都比较少,知识储备能力不足,智力与潜力有待开发,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章与知识是高于学生的情感认识的,教师应该多多介绍文章的背景,从背景入手分析文章与作者的情感。在实际的教学中,很多教师都忽视了背景情感的重要意义,会让学生产生心理困惑,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因此,教师应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情感教育入手,做好准备工作。
例如,在学习《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这篇文章的时候,许多小朋友对文章主人公周恩来的背景并不是十分了解,不清楚当时的历史背景与中国具体形式,体会不到为中国崛起而读书中蕴含的志气,教师要联系学生的认知特点与生活实际,将学生的生活与老一辈的生活进行对比,讲述动荡一百年间人民遭受的磨难、生活的疾苦与浴血奋战的革命史,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周恩少年壮志的根等动力,在上课之前建立好感情的普及,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会更深刻的明确文章的主旨。
(三)创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通常而言,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务必要建立一个良好的、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成绩差、习惯差的学生在班级中往往是不受到重视的,会常常被贴上蠢蛋、调皮蛋的标签,严重伤害学生的身心健康。学生需要一个健康快乐的学习环境,教师应该给与学生足够的尊重。同时,教师要爱护学生,对学生采取人性化的关怀。教师的关怀是一种大爱,教师了解学生内心世界与情感的第一步,教师要放下教师架子,走进学生的日常生活,了解学生的内心情感,依据学生的情感特点来帮助学生进行学习。
(四)在课外开展情感教育
走出课本,走进生活,离开文字,去课外感受情感教育,同样的文字大家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从中感受到的启发也是不同的,对个人的影响也不同,走进生活是对知识的眼神,将理论与知识落实到实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教材知识,重视课外阅读,拓展阅读层面,提高阅读量。小学课外阅读本身就具有丰富的情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逐渐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依据学生的学习状况不同,安排不同的教学任务。例如,在学习《江南春》之后,不仅要求学生理解描写春的词句,还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外阅读,比较不同作者描写春天景象的不同,感受不同的情感差异,进行情感解读。
情感是人面对客观事物的心理反应与情感反应。情感教育是指教师结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内容,逐渐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逐渐提高教学质量。传统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过于注重对知识的讲解,忽视语文素养,学生难以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学生没有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与思想观念。因此,在素质教育的形势下,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全面认识到情感教育的重要作用,积极开展情感教育,丰富学生情感世界逐渐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吕立尊.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的实施策略研究[J].华夏教师,2015(11).
[2]白丽波.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实施策略[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5(3).
[3]孫锦钏.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探究[J].新课程(教研版),2011(07).
[4]王晓翠.在语文教学中开展情感教育的方式及方法[J].教育现代化,2017,4(46):20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