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差异研究
2019-03-11曾海艳
摘 要:通过对农村小学生写作能力差异的研究,建立农村小学生个体差异—写作能力差异—差异教学—差异发展的逻辑因果理论,以期能提高我国农村小学生写作能力的整体质量水平。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写作能力;差异
作者简介:曾海艳,四川省成都高新区芦葭镇英明小学,研究方向为小学语文教学。(四川 成都 641413)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9)01-0119-0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我国小学生写作的总体目标是:具体明确、流畅地表述自己的意思。新课标还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国的素质教育也指出关注有差异的学生,这种差异体现在多方面,包括学习、能力、兴趣、行为、态度等。我国农村小学生学习写作能力的差异较大。对于教育者而言,必须承认农村小学生写作能力差异的存在,这是由学生的个体差异引起的。因此,教师必须开展差异化写作教学,通过研究学生的写作能力差异,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展开调查,正确实施差异教学,以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一、我国农村小学生写作能力差异体现
学生的写作能力就像比赛,刚开始所有学生都在同一水平上,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后,每个人的写作水平就逐渐拉开距离。这些差异具体体现在思维认知、性格和行为三个方面。
1. 思维认知。农村小学生家庭经济条件相对较低,很多学生是留守儿童,由爷爷奶奶照顾抚养,教育重视程度较低,他们的写作能力也普遍偏低,存在差异。学生不同的家庭背景,导致他们的知识基础不同,在思维认知上也有较大的差异。在写作的过程中有些学生能做到主题明确,逻辑清晰,而有些学生却逻辑混乱,毫无章法,这些都是思维方式、认知水平存在差异的体现。
2. 性格。农村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差异还体现在性格上。具体表现在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上。有的学生在写作上善于思考,性格偏向于能力型,学习积极主动,自制力也较强;有的学生在写作上善于创新,性格偏向于活跃型,善于观察,学习目的性强;有的学生在写作上水平一般,性格偏向于和平型,表现出性格内向、服从、支持等特点。例如,在寫作文《我的爸爸》,有的学生写道“我的爸爸是一个‘粗心‘邋遢‘抠门的男人”,而在作文后面又写道,发现爸爸“粗心”忘记关灯,是因为奶奶晚上经常要起来上洗手间。“邋遢”、“抠门”是因为家庭负担很重,其实爸爸是一个温暖、细心、节俭的好爸爸。这些情节的设计体现学生善于观察和思考。
3. 行为。农村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差异还表现在行为上的不同。有的学生喜欢发表演讲,积极和同学讨论问题,热心参加集体活动,并受到同伴的欢迎,他们的写作能力较好。而有的学生对班级的事情漠不关心,课间独自玩耍,对待同学较冷淡,他们的写作能力较差。
二、我国农村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差异产生的原因
1. 经济和资源差异。我国农村小学的经费大多来源于村、乡、县政府的财政收入。而不同的村、乡、县政府的财政投入存在很大的差别。同时,不同的农村小学图书设施、多媒体等教学资源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各家庭的经济投入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导致小学生写作、阅读能力的差异。
2. 家庭文化背景差异。影响农村小学生语文写作能力的部分原因还来自于这个家庭的文化背景。除了个体上的遗传差异,家庭的文化氛围对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有很大的影响。例如,孩子的可塑性大,模仿能力强。如果一个家庭历来重视读书,家里藏有很多经典名著,那么学生就很容易受到影响,写作能力会更好。家庭教育是潜移默化的教育,家庭的活动并不一定要在开展教育时才有效果,家长的言行举止都是孩子的教材。
3. 学习习惯差异。兴趣是学习作文的最大驱动力。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自信心。新课标指出:对学生作文的内容和形式不加限制,顺乎自然,让学生写自己平时喜欢写的东西。这样学生才有兴趣开展写作。在写作过程中,有些学生喜欢创作,有些学生喜欢模仿。这种学习习惯上的差异,会造成学习效率的差异,进而造成写作能力的差异。个体之间有差异是允许的,但是差异太大时就要反思孩子的学习习惯是否有问题。
4. 家庭重视程度差异。在生活上,父母对孩子关怀备至。但是,对农村小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关注,各个家庭差异显著。有些家庭父母养成了阅读的习惯,经常抽空带孩子去图书馆、书店等地方进行学习,一起分享阅读体会,形成读书笔记,慢慢地积累写作素材。而有些家长却对孩子的写作关心程度不够,导致其写作能力偏低。
三、我国农村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差异化解决对策
写作是我国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最难也是最重要的内容。学生文化水平参差不齐,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应该因材施教,采取差异化教学方式。因材施教最早出自《论语·先进篇》,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就主张针对学习人的志趣、能力等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帮助农村小学生实现差异化发展。差异化教学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1. 差异化教学内容。教师首先要了解农村小学生的写作水平,根据学生之间的差异分类开展不同的教学内容。在写作过程中,命题往往由老师统一决定,这样的写作方式过于呆板,阻碍了学生能力的培养。为了提高小学生的写作兴趣,完全可以采用差异化命题的方式来指导学生写作。
2. 差异化教学方式。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农村小学的许多学生来自不同的村庄。他们的基础也各不相同。在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会不同。例如,有些学生基础知识不牢,写作的时候很多字不会写,可以建议学生先去查字典,弄清楚字该怎么写及其含义。有些学生在描述一件物体的时候,对于物体的记忆出现了模糊不清的情况。教师可以建议学生重新观察要描述的对象,再进行描述。由此可见,对我国农村小学生的作文实施差异化指导是非常必要的。因为每位小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不尽相同,老师必须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解决写作问题。
3. 差异化教学评价。我国人才选拔大多以考试的方式进行。这些统一考试,采用的评价方式是分数。这样的评价模式既不利于人才的培育,也不科学。农村每位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各不相同,教师可以根据实际表现采取差异化的教学评价。例如,有些学生写作思路清楚,逻辑通顺,文笔流畅。对于这样的学生,应该给予充分的表扬,同时提出更高的要求,希望他们更加努力,学会更多的方法,将文章润色得更加生动。而对于写作能力较差的学生,应该适当地纠正,同时应鼓励学生多阅读,多积累,多练习写作,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差异化的教学评价,对于语文老师来说,会增加一定的工作量。但为了学生的发展,教师应该对差异化的评价实施更为耐心,因为老师不经意的评价可能在学生心理打下深深的烙印,改变学生的一生。同时也要让学生感到来自老师的关爱,让学生有一种被重视的感觉。这样小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会大大提高。
通过研究,本文建立了农村小学生个体差异—写作能力差异—差异教学—差异发展的逻辑因果理论。在我国农村小学语文写作过程中开展差异化教学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也是提升我国小学生写作整体水平的必由之路。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应该牢牢把握新课标的要求,关心每一位农村小学生,真正了解他们,实施差异化作文教学。
参考文献:
[1] 马立新,王凤娟.提高农村小学生写作能力探析[J].宁夏教育科研,2013,(1):43.
[2] 黎玲清.农村小学生写作能力偏低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的研究[A].《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一卷)[C].《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总课题组,2017:4.
[3] 吴少玲.尊重学生个性 实施差异评价——小学生品德差异性评价的实践探索[J].小学教学研究,2016,(20):17-19.
责任编辑 程 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