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先行后知”的德育“行走”中成长
2019-03-11刘令军
刘令军,湖南省宁乡市教师进修学校教师,中学一级;“宁乡市德育名师工作室”首席名师,湖南省“未来教育家”培养对象,“湖南省优秀教师”。出版《让学生真正改变的教育智慧》《如何管出好班级——突破班级管理的四大瓶颈》《中学班主任临场应变的72个技巧》《打造初中卓越班级的40个策略》等专著,并在《中国教师报》等报刊杂志发表班级管理类文章100多篇。
工作室理念:助人就是助己
工作室特色:坚持六年做体验式德育班会课课程开发,在班会课中倡导三无:无排练,无预习,无指定;三有:有感情,有正能,有参与。
名师工作室本质上是一个教师的专业成长共同体,而首席名师作为工作室的主持人,必须思考要将这一共同体带往何方。其中,最关键的要素就是工作室要明确自身的研修主题。主题即工作室的目标,有目标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价值行走”,有目标才会主动去寻找“行走”的路径。这是宁乡市德育名师工作室在发展中得出的感悟。
宁乡市德育名师工作室2012年开始组建,在成立之初,我们都非常迷茫,不知道到底要“往哪里走”。成立大会后,工作室足足有半年时间,没有开展任何研修活动。一个漫无目的的人,行走没有任何意义,因为你不知道自己要去哪里。
在苦苦的摸索之中,我们明白了一个问题,既然组建了一个团队,准备“行走”,那么就应该先给自己找到一个目标。而这个目标应该是一线班主任特别需要的,能够帮助他们解决教育教学实践问题的“干货”,这样,我们才具有行走的价值。由此,我们从为工作室确定一个研修主题开始,在“行走”中找到了自身的发展道路。
“行走”目标:诞生于实践反思的研修主题
工作室的名称,决定了我们的研究范围。作为德育名师工作室,研究的核心自当是“德育”,而非课堂教学策略等操作层面的内容。在与一位政教主任求教交流时,他的话非常实在:“德育为先,这句话往往在一线喊成了口号,属于‘说起来重要,做起来忘掉的那种。但是……”他又说:“如果一所学校,真的把德育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班主任将课表上每周一节的班会课都落到实地,学校政教处会减少很多事情,班级也才会实现真正的自主管理。班会课,应该是一所学校德育的主要施力点,但是很多学校的德育施力,都不在这个点上,多数属于无效施力、盲目施力,浪费了老师很多时间和精力。”
听了这位政教主任的话,我猛然发现自己虽然当了十多年的班主任,其实并未真正去研究过如何上好一堂班会课;而观察身边的同行,我才惊觉许多老师最不擅长做的事情竟然就是上班会课。这一现象主要表现为三种类型:
第一种,从来不上班会课。班级课表上有班会课的名称,但实际上班主任将班会课变成了文化课或自习课。班主任是数学老师的,变成了数学课,班主任是语文老师的,变成了语文课,或者班主任觉得哪一天的作业比较多,就变成了自习课。
第二种,开“变式”班会课。对于许多学生来讲,班会课就是开心好玩的课:班主任“撒手”,班干部组织,主持人登场,变成了文艺汇演课。在此过程中,学生也有体验,也有成长,但主题松散,育人目标不明确。这样的班会课上多了,容易涣散班级纪律,带来消极影响。
第三种,开“说教”式班会课。这类班主任懂得班会课的用途,每周一节课都用来进行思想教育。班会课也有课件,但缺少“育人”过程,往往是直接告诉学生“答案”:你应该怎么做怎么做,至于为什么要这么做,学生缺乏具体的体验和感受。然而,这类班主任在一线班会课实践中已经非常难得。
其实,实践中,每一个班主任都知道班会课的重要性。他们之所以会在实践中“走样”,一是不知道如何上班会课,没有实用教材;二是班会课起不到应有的教育作用,比如,刚刚开完“不隨手乱丢乱扔”的班会课,学生走出教室门就将香蕉皮随手丢在地上,刚刚开完“孝敬父母”的班会课,学生回到家就对父母恶言相向。班主任经常受到“打击”,所以感觉多开一节与少开一节班会课区别不大。
对于这些问题的认识和反思,让我内心产生了一种“欣喜”的感觉:既然学校德育需要一个明确的施力点,那么,我们工作室可不可以在这个需求上,发挥我们的团队优势,为一线老师做一些开发性、研究性的工作呢?
思路豁然打开。于是,我们确定工作室的研修主题为“体验式德育班会课课程开发”,希望达成的目标是为一线班主任解决两个难题:一是提供实用的教材,让一线教师知道怎么去上班会课;二是让每一节班会课都产生切实的教育效果,为班级育人服务。
“行走”路径:践行于“行—知轮回”的理论建构
工作室主题确定以后,关键是如何找到一条路径,去达成我们在“出发”时所设定的目标。宁乡市德育名师工作室,在“体验式德育班会课课程开发”的“行走”过程中,先后选择了两条路径:
第一,“抛弃”概念去实践,行动为先。
当研修主题确定后,工作室在实践之初,只有一个概念,就是“体验式德育班会课”。但是,到底什么是“体验式德育”,其实我们自己也没有清晰的认识和概念界定。
自己都无法讲清的东西,如何去进行实践研究?又如何去组织实施?通常在这种情况下,人往往会选择去学习。我们找了很多资料,发现始终无法解决我们的疑惑。我们想要的是:在具体的德育中,不说教,不灌输。但是,我们从网上找到的班会课教案、课件,往往都是说教和灌输的。
于是,工作室成员约定,暂且不管概念界定,理论体系之类高大上的东西,先行动起来再说。作为工作室主持人,我自然要做好带头作用,开发的第一堂体验式德育班会课——“爱是责任”,流程是这样的:
1.分享李琛的成长故事以及他的成名作《窗外》这首歌的创作背景;
2.播放《窗外》这首歌的MTV前半部分;
3.品读第一段歌词,提炼板书关键词:可爱。跟学生解读,年龄渐长,异性同学之间相互吸引是正常现象,是美好的事情;
4.品读第二段歌词,提炼板书关键词:走开。跟学生解读,个人贵有清晰的自我认知,你应该知道自己在什么年龄,该做一些什么事情;
5.品读第三段歌词,提炼板书关键词:寻找。跟学生解读,一个人最重要的品质是自强不息;
6.品读第四段歌词,提炼板书关键词:珍重。跟学生解读,在爱情面前一定要胸怀大度,如果你们不适宜,请选择放手,并祝福对方。
7.归纳主题:爱不是占有,爱是责任,爱是对对方负责。最后播放《窗外》这首歌的MTV后半部分结束本课。
在这节班会课过程中,没有任何说教和灌输:班主任所有的思想和观点,都体现在品读歌词的过程中,通过师生之间的对话,实现润物无声的渗透。课堂效果非常好,获得了学生和工作室成员的认可。
这堂班会课极大激励了工作室学员,他们也开始有自己思考和认识,跟着我的步伐,自己去开发班会课。其中,戴姣老师开发了“珍爱生命,安全出行”,周宁老师开发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之诚信篇”,李珺老师开发了“中国护照,彰显中华骄傲”班会课。在开发过程中,我们没有任何理论指引,唯一的要求就是:不能有任何说教。
就朝着这样一个方向,我们“行走”了四年。
第二,“找回”概念破“轮回”,建构理论。
在“体验式德育班会课”课程开发的四年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发现一种情况:许多老师实践了一段时间以后,发现“做不下去”了。于是,工作室组织所有人员开始学习:阅读班会课理论书籍,观摩优秀班会课……学习一段时间以后,我们渐渐又有了新的感悟,于是又接着去做原创开发,又去班级研课磨课。如此这般实践一段时间以后,我们又发现“做不下去”了,于是又去学习,阅读书籍和观摩……经历了无数个“行—知—行—知”的“轮回”,慢慢地,我们明悟了“理论构建”的重要意义。
我们首先找到的是体验式德育班会课课程开发的核心思想:给空泛的道德教育内容找到一个载体,使其变得可体验,可感受,以增加教育过程的内涵。
工作室团队寻找这一句话整整用了四年。我们不断在实践中观察探究:一线班主任,为什么会在德育中一再地使用说教呢?最关键的原因,就是缺少“载体”。我的第一堂体验式德育班会课“爱是责任”,之所以能触动学生的心灵,关键就在于找到了《窗外》这首歌作为载体。爱情,本来就是一个很空泛的内容。但这一载体让“爱情”的内容变得具体,学生对爱情的理解变得可体验,可感受,班主任与学生的对话就会变得自然。
据此,我们提出了体验式德育班会课程开发的教育主张:第一,过程育人:德育要把过程做足做实,不要省略过程,而应该增加“过程”。第二,德育要具体化:老师不要照本宣科,而应该想办法将德育内容变得具体。
由此,我们给体验式德育班会课下了一个“定义”:教师选定一个德育载体,引导学生去进行体验和感悟,在师生、生生的互动与反思性对话中,提升学生道德素养的班会课。
有了这些理论构建,再去跟学员解读我们研究的方向和做法时,学员们一下子就听明白了,越来越多的一线老师开始自发加入我们的研发团队。
在长期的研课磨课过程中,为了更好地指导学员进行教案的原创开发,我们又总结了体验式德育班会课的三大核心技术:聚焦,对比,访谈;以及可以作为体验式德育班会课的四类载体:歌曲,诗歌,视频,活动。
在实践中,我们就是这样不断通过总结和提升,提炼和完善了体验式德育班会课课程开发的理论框架和体系。
引领“行走”:前行于“递进台阶”的实践提升
在破解研修主题“行—知”轮回的实践过程中,工作室找到了明确的发展道路。每一个工作室成员也遵循“先行后知”的路径,为后续不断加入工作室的班主任搭建好“递进台阶”。通俗地讲,就是不要急于进行理论灌输,而是先让老师们自己去实践行动,去模仿,去开发,然后在“行走”的过程中逐步理解教育原理和思想。
我们倡导的“递进台阶”是将班主任经验和技能的形成过程,具象化为“台阶”的一种表述方法。在人的主体发展过程中,任何经验和技能的形成都有一个过程:在前一项简单经验或者简单技能的基础上,主体经过学习或者训练,向高一级的經验或者技能迈进。如果将这些经验和技能具象化为“台阶”的话,那么,从低级经验到高级经验,从低级技能到高级技能,中间就必然会有一些“过渡步骤”。
这些在人们经验和技能迁移上升过程中起到“桥梁”作用的“过渡步骤”,我们将其称之为“递进台阶”。“递进台阶”设置的目的,就是使学习者循序渐进地习得经验和技能,每一步的抬升都在跨越的能力范围之内,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积累成功体验。
工作室则要致力于研究一线班主任的“起点台阶”在哪里,然后,以“起点台阶”为第一级台阶,引领学员通过“浸泡式”学习,进入“递进台阶”,一步一步实现专业成长。台阶的“跨度”一定要在学员的能力范围之内,不可操之过急,让一线班主任产生畏难感。
关于“知”“行”的先后顺序,我们进行了反复的思考和实践,并从前人那里获得理论支持。朱熹主张:先知后行;王阳明则主张:知行合一;郝敬说:“学者行而后知,人道也。”[1]学者需要通过行获得知识,这是人道。正是基于对行的重要性的认识,郝敬提出了“力行”的主张,所谓“士必力行,然后知之。”[2]郝敬的知行论,可谓是在知行合一的思想基础上主张先行后知、行重于知。[3] 陶行知也主张先行后知,他原名陶知行,后来觉得“行”应该在“知”之前,所以改名为陶行知。而工作室的主题研修,本身萃取的就是一线名师的实践智慧,因此,对于工作室的主题研修来讲,路径可以是:先“做事”,再“明理”。
对于广大一线班主任而言,单纯的理论演绎对于教学实践的指导总有“隔靴搔痒”之感。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提升,通过“实践—归纳—再实践”的道路才是可靠而真实的。[4]宁乡市德育名师工作室的主题研修,走的正是这样一条路径:先行后知。
参考文献:
[1]郝敬.四书摄提[C].山草堂集:内编第七[M].明万历至崇祯间郝洪范刻本,北京:国家图书馆藏.
[2]郝敬.时习新知[C].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90册.济南:齐鲁书社,1997.
[3]董玲.析郝敬的"先行后知"说[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4):485-489.
[4]张廷凯,牛瑞雪.回归学科研究——课程改革的深化逻辑[J].课程.教材.教法,2017,37(02):10-15.
(作者单位:湖南省宁乡市教师进修学校 湖南长沙 410609 )
责任编辑 毛伟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