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企业诚信缺失与治理策略

2019-03-11代锋夏红雨

决策与信息 2019年3期
关键词:诚信中小企业

代锋 夏红雨

[摘 要] 诚实信用是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和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和灵魂。研究发现部分中小企业在经营中仍存在生产劣质产品、欺诈等缺失诚信的市场行为,严重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经营秩序。鉴于此,可通过提高违法风险成本,为中小企业的合法经营保驾护航;鼓励企业创新,革新管理观念;倡导诚信,扩大社会信用示范效应,形成企业诚信守义的清风;以及加快推进国家信用体系的建设,为新时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添砖加瓦。

[关键词] 中小企业;诚信;企业失信;社会信用体系

[中图分类号] C9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8129(2019)03-0095-07

中小企业是现代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广泛的社会经济基础,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在数量上都占据绝对的优势。目前我国注册登记的中小企业已超过1000万家,占全部注册企业数的9成,其工业总产值和实现利税分别占全国企业总数的60%和40%左右。追求利润最大化是企业最本质的属性。在复杂多变的经营环境中,中小企业为了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寻得立足之地,纷纷采用各种经营手段来追逐经济利润,正当合法、优胜劣汰的竞争无可厚非,但如果企业的管理者唯利是图,把获取利润作为企业唯一的目标,不惜违背市场规律,肆意践踏商业伦理,藐视法律权威,采用不正当、不合法的经营手段牟取利润,就会扰乱社会经济秩序,透支社会信用,进而影响社会发展。

一、中小企业诚信缺失的主要体现

1. 滥竽充数产品泛滥,欺诈屡禁不止。对于生产劣质产品、违法经营等行为,各级政府一直都是保持高压态势,重拳打击,严厉整治和规范市场行为,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也进行了多次的修订。新闻媒体及社会监督组织也在不遗余力地曝光揭发不正当市场行为。但市场上企业制假售假的手段层出不穷、眼花缭乱,让消费者防不胜防,大量以假乱真、以次充好的产品流入市场,让消费者真假难辨、左右为难。有些中小企业甚至利用现代信息传播技术和平台优势,对企业资质、生产过程和产品功效进行夸大其词的虚假宣传,误导一些辨识能力差、防范意识薄弱的消费者做出错误的、缺乏理性的购买行为,使得他们不仅蒙受经济损失,身心还承受巨大伤害,动摇社会的诚信基石[1]。中国消费者协会调查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消费者对假冒伪劣、短斤缺两、捆绑推销等企业失信行为的投诉案例就有20多万件,调查还显示在一些地区或特殊行业的企业市场欺骗行为呈现区域化、体系化特点,这是极其短视的、饮鸩止渴的市场行为,缺乏最起码的责任和诚信,不仅影响了企业的社会声誉和可持续发展,也破坏和阻碍了健康有序的市场经济活动。

2. 生产经营入不敷出,资不抵债。中小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如果不对市场行情和经营环境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制定明确合理的市场战略,仅凭误打誤撞的闯劲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中寻找商机,迟早会被竞争对手淘汰出局;同样中小企业如果打造不出具有竞争优势的产品,不专注于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而是孤注一掷地走上风险博弈的道路,企业就很难可持续地发展下去。比如很多经营不善的中小企业,初创阶段场面都铺得很大,有些甚至在经营模式尚不成熟的时候就盲目扩大规模,一味追求规模经济效应,导致为了维持已有的规模经营,只能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向银行和金融机构大举借贷。有些中小企业巧立名目,通过摊派形象工程套取资金、还有的企业甚至铤而走险,布设骗局,通过虚假承诺向公众和民间融资[2]。随着企业摊派和债务的增多,自身风险防护能力又欠缺,企业很快就陷入负债累累的深渊,甚至连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都无法展开,入不敷出、资不抵债的情况时有发生,随着企业资金链的断裂,这些中小企业只能被迫选择破产,或者逃避税务和债务,这些企业在行业乃至社会的信用也会随之彻底崩塌。

3. 企业失信的“蝴蝶效应”日渐凸显。诚信应该流淌在企业管理者的血液里,成为内化于心的至高道德准则,守信也应该成为中小企业需遵守的基本商业伦理。但在中小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中,往往有部分中小企业铤而走险,采用不诚信的生产经营手段赚取非法收益,比如那些仿制名牌生产山寨货品、剽窃商标盗用知识产权、软磨硬泡绑架消费者的中小企业主,他们通过不正当手段在短时间赚取不菲的收益;而那些遵纪守法、诚信经营、货真价实的中小企业在短期由于假冒伪劣横行而失去市场机遇,无法赚取正当合理的利润,这就打破了诚信经营中小企业管理者的心理平衡,动摇了他们坚持诚信经营的决心和意志,造成一些本来守信的企业为了能够快捷赚钱也趋之若鹜去仿效失信者的经营手段,进而这样的心态和行为就会在中小企业中蔓延,引发中小企业失信连锁反应,导致企业失信“蝴蝶效应”不断彰显,危及整个社会信用。这些正是当前中小企业经营中亟待反思和重视的问题。

二、中小企业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

1. 企业实力。毋庸置疑,受限于多种历史因素和社会原因,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仍走在实现现代化的道路上,当前中小企业整体实力和综合素质参差不齐。客观上是中小企业普遍规模不大,经营设备科技含量较低、生产方式相对粗放、技术运用滞后、资金来源渠道单一、企业整体管理水平有待提升,政府针对中小企业的咨询指导和配套政策支持方面力度不够。如近年来我国一直推行的对中小微企业的减税、降费举措,这些也从反面印证了中小企业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步履维艰,随时面临被市场淘汰出局的风险。为了能够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占得先机,部分中小企业不惜透支信用,违背诚信的经营原则,导致一定时期中小企业群体中出现诚信缺失的严重危机。

2. 投机钻营。纵观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企业发展的历程,确实存在着一种现象,那就是部分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改革之初体制和法律体系尚未健全之际,实现了企业资产和个人资产的原始积累,看似轻而易举的获得使得部分中小企业经营者陷入盲目的侥幸之中。40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法律体系已逐渐完备,营商环境也更加有序。当中小企业再次面临可持续发展和不确定性条件下复杂的经营管理问题时,中小企业管理者如果还是习惯于钻空子、找漏洞、走门路、觅捷径这些旧思想老套路,而不从现代企业管理的角度出发,围绕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调整组织结构、重建运行机制、严控产品质量等方面进行深思熟虑的谋划,企业将会日益走向诚信渐失、岌岌可危的境地。

猜你喜欢

诚信中小企业
企业不诚信怎么办?
自我约束讲诚信
诚信
中小企业信贷可得性研究综述
北京市中小企业优化升级
企业现金流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小额贷款助力我国中小企业融资
试析中小企业成本核算的管理及控制
中小企业如何应对“营改增”
照片之争,诚信之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