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政课教师理性问题意识及其培养

2019-03-11刘睿

决策与信息 2019年3期
关键词:思政课问题意识大学生

刘睿

[摘 要] 问题意识与问题导向是我党理论和实践工作的基本方法,但问题意识导向运用不当可能产生负面影响。高校思政课教师需要问题意识,但更需要对各种问题持有一种理性探讨的态度。适宜地选择问题、客观公正地分析问题、建设性地探讨问题是理性态度的三个核心要求。思政教学中的理性问题意识导向是调动学生主体性,促进师生精神交往,实现教学相长的重要方法。当前,培养高校思政课教师理性问题意识,需要坚持将学生的全面发展问题作为教学活动的根本问题,需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各类问题,需要积极应对和解决学生学习主动性不高这一普遍教学难题。

[关键词] 思政课;问题;问题意识;理性问题意识;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8129(2019)03-0056-10

高校思政课承担着培养青年大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使命。不过据调查,当前高校思政課教学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脱离学生思想实际,脱离社会现实,忽略学生参与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这些现象。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是我党理论与实践工作的基本方法,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坚持问题意识导向对提升高校思政课的亲和力、针对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关注问题意识导向的辩证性为前提,侧重探讨高校思政课教师理性问题意识的内涵、意义和培养基本原则,以期进一步推进相关研究的深入,力图为思政教学实践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

一、高校思政课教师理性问题意识的内涵界定

高校思政课教师理性问题意识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有鲜明的问题意识,同时更要对各种问题持有一种理性探讨和解决的态度。这是由问题意识对学习和教育的重要功能及其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地位所决定,也是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尊重和运用教育规律的基本要求。具体而言,高校思政课教师理性问题意识内含教师的问题意识和面对问题的理性态度两个方面。

(一)教师的问题意识

任何教育工作者必须具有问题意识,这是由问题和问题意识的内含意蕴及其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功能所决定的。“问题”在《哲学大辞典》中意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实际矛盾和理论难题”。问题是思想的载体和生长点,是现实中客观矛盾的聚焦反应,因而问题是学习、研究和认知事物的现实和逻辑的起点[1]。马克思非常重视问题的认识功能,他指出,“一个时代的迫切问题,有着和任何在内容上有根据的因而也是合理的问题共同的命运:主要的困难不是答案,而是问题。因此,真正的批判要分析的不是答案,而是问题。……问题是公开的、无所顾忌的、支配一切个人的时代之声。问题是时代的格言,是表现时代自己内心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2]。英国著名科技哲学家波普尔也指出,“科学和知识的增长永远只能始于问题,终于问题——愈来愈深化的问题,愈来愈能启发大量问题的问题”[3]。问题不仅具有认识功能,还是联系理论与现实的中介。运用所学理论分析和解决个人生活问题和社会问题,这既是一切理论学习的最终目的,也是一切理论学习的根本方法。因而真正的教学活动不应该是单纯的知识灌输,而应是一个通过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和探索,由已知信息去获取更多未知信息的过程。正是基于对问题的重视,问题教学法是古往今来许多著名思想家和教育家(如苏格拉底、孔子、杜威、布鲁纳等)所推崇的基本方法。

问题意识是思维的问题性心理品质,即“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4]。问题意识导向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因而一直为人本主义教育学所大力倡导。同样,建构主义教育学也很重视教学中的问题意识导向,他们主张认知离不开主体的自主性建构,“在教学活动中,应以学习者为中心,从学习者个体出发,从人出发,以人为本,真正把学习者主体能动性的发挥放在教学活动与学习活动的首位”[5]。问题是思维的起点和动力,单纯的知识灌输很难引发学生的主动建构,而教学中恰当的设置问题则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发挥学生主体性,从而激发学生运用以往学到的经验、信息,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建构新认知的程序。思政教育作为教育学的应用学科,当然也必须坚持和强化问题意识导向,这是增强思政工作针对性和亲和力的切入点。思政课教师的问题意识,特指教师在树立以学生为本的信念,充分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高度尊重学生主体性和内在需要的前提下,对思政课教学难题,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学生生活、心理、思想问题以及社会重大理论、现实问题等保持高度的敏锐性和洞察力,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直面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自觉意识、思维品性与能力。高校思政课教师的问题意识最终旨归是落实思政教育目标,加强学生实际生活能力、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将所学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内化为指导日常行为的观念与信念。

(二)教师面对问题的理性态度

教师是教学活动中的主导者,其对待各类问题的态度不仅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相关理论和现实的分析和理解,还可能影响学生的主观世界和人格建构,甚至可能影响学生在未来生活中观察世界和进行人生抉择的认知图式与思维模式。因而高校思政课教师不仅要具有问题意识,更要以理性的态度来对待各类问题。具体而言,理性的态度首先要求思政课教师必须能够准确定位并积极应对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组织中的难题;其次要求思政课教师必须根据教学的具体内容、学生生活、思想的实际情况与需要,筛选出恰当的、可用作教学资源的问题,并运用正确的立场和科学的方法,对学生成长发展和学生关注的焦点问题,作为案例的社会热点问题进行全面审视、深刻洞察、客观评价、大胆探索和积极应对。适宜地选择问题,客观公正地分析问题、建设性地探讨问题是理性态度的三个核心要求。

“适宜地选择问题”要求教师在所面临的各种问题中设置有效的教学问题,这是理性问题意识的前提。有效的教学问题应该来自社会实践、教学实践和学生实践中,能够与教学内容有机融合,能够迅速切入学生的生活与心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激发学生参与、思考、探究的欲望。一般而言,有效的教学问题是为多数学生所共同关注或多数课堂共同面临的疑虑或困难,与思政课教学内容、过程和学生生活、社会现实联系紧密,对学生科学认识世界和自我具有较长远启迪意义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普遍性、针对性、启发性和现实性是有效教学问题的基本要求。反之,教师从个人的情绪、见解出发随性设置的脱离学生生活和社会现实,脱离学生关注焦点,缺乏长期启迪意义的问题,则应归于无效甚至是有害的教学问题。

“公正客观地分析问题”要求教师全面、客观、公正地分析和评价各种问题,既需要坚持正面导向为主,以激发学生对真善美的信念与追求,也需要对理论与现实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恰当的分析与批判。这是理性问题意识的关键,所谓理性问题意识的关键是需要教师懂得正确运用理论批判武器。批判性和革命性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品格,“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6]。理论批判和现实批判是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性的重要途径,也是保持马克思主义生命力和加深学生对马克思主义认同的基本途径。密尔在《论自由》一书中曾提到:“在讨论缺失的情况下,不仅观念的基础被遗忘了,而且观念本身的意义也往往被忘了……直到最后,它几乎完全消除了它与人类内心生活的一切联系。”[7]当今中国社会中仍存在着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宪政主义、民粹主义、民主社会主义等多种消极的社会思潮,“由于这些思潮的消极方面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目标相冲突或相对立,因而,直接冲击着高校思政课的教育”[8],因而高校思政课教师应该勇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对这些错误社会思潮展开批判,这是巩固马克思主义信仰,掌握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和话语权的必要环节。另外,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形式民主、资本逻辑、拜金主义、个人的孤独和焦虑、 短期化和低效率政权等种种社会问题,以及对我国社会转型时期旧体制和社会生活中种种混沌无序、假丑恶现象的现实批判,也是培养青年大学生的判断力、是非观,保证青年大学生心智健康成长的必要途径。如果思政教育工作者片面坚持无菌温室教育,不懂得恰当运用社会假丑恶现象作为教育资源,可能导致学生缺乏对客观现实的正确感知和独立思考,从而导致“是非不分,道德观念混乱……在假丑恶面前失去自我保护能力”[9]。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勇于进行现实批判,但理性问题意识要求教师必须坚持辩证的否定观。列宁曾指出:“辩证法的特征和本质的东西并不是单纯的否定,并不是徒然的否定,并不是怀疑的否定、动摇、疑惑……而是作为联系环节,作为发展环节的否定,是保持肯定的东西的,即没有任何动摇、没有任何折衷的否定。”[10]高校思政课教师对社会的现实批判,必须散发正能量,采取扬弃的态度,反对抽象的全盘否定。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批判,既要看到其光环下的千疮百孔,也要敞开胸怀吸纳其值得借鉴的优秀文明成果;对中国社会的批判既要准确把握当下的突出问题,也要肯定社会大众为这些问题付出的努力与已经和将会取得的进步;既要大胆揭露和抨击社会的假、丑、恶,也要善于发现和弘扬社会的真、善、美。除了正确运用批判武器,分析问题的客观公正立场还强调全面看待社会现实问题,即主张全面分析社会问题产生的历史、现实、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国内、国际等多重原因,反对将所有社会问题简单武断归因于党和政府。因为这种有失偏颇的态度既妨碍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也无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建设性地探讨问题”是理性问题意识的目的,首先要求讨论问题要有理有据地进行,注重问题展开和推进过程中的逻辑性、创造性和解决问题方案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其次要求考虑到青年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承受能力,把握好批判的尺度,坚持正面引导为主以培养青年大学生阳光积极的心态。建设性探讨问题的基本要点是强调问题教学应该以提供解决问题的可遵循的思路或策略,培养学生的素质与能力为目的指向,反对单纯的、随性的批判。不言而喻,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课堂上公开散发负面信息或情绪,将消减教师职责和教师自身的光环。即使只是只言片语,也具有很强的辐射性,很容易瓦解或蚕食掉青年大学生为理想而奋斗的信心和意志,而这两种心性品质是个人成长和发展中精神力量的源泉。

总之,理性的问题意识“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外部社会,既不能亦步亦趋,简单盲从,又不能漠然处之,无动于衷,而应持一种理性的态度,对促进人的发展、社会的发展保持前瞻性、引导性、规范性”[11]。

二、培养高校思政课教师理性问题意识的意义阐释

需要是人类一切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原动力,从学生实际出发,尊重学生内在需要是以人为本原则在思政教育工作中的贯彻,也是尊重教育规律的基本体现。围绕学生内心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或学生生活、思想中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来展开教学,是唤醒学生问题意识的前提,而“问题意识的激活有助于确立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实现教师与教学双重主体的和谐相处……教师与学生各为主体,形成一种主体间性的课堂关系模式”[12],立足学生发展需要,为其灌输问题意识,不仅能有效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还能成功促进教学互动和教学相长。

伴随着全球化进程和新媒体技术的全面普及,当前中国新旧文化交融,各种社会思潮碰撞,民主、公正、平等、法治等观念逐步深入人心。在这种背景下成长起来的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日趋活跃,怀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具备较强的独立思考和质疑、批判能力和强烈的参与意识与表达诉求。与计划经济相适应,封闭性、灌输性、说教式的传统文本范式、思政教育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思政工作的要求。思政教学中的理性问题意识导向能够有效促进教师和学生双方之间平等的交流、探讨、研究和视域融合,是现代主体间性哲学、交往实践理论和教育生活化理论在思政教育工作中的具体应用。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扭转近代以来教育中主客二分模式,将教师和学生同视为教育活动主体,强调师生平等对话与相互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交往实践理论主张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主要是一种主体间的精神性交往实践活动,它是以教育内容作为共同客体和媒介的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主体间的交往活动和过程[1]。 马克思说:“个人的发展取决于他直接和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13]思政课堂中理性问题意识导向下的师生精神交往实践充分体现了现代教育活动的民主性、开放性、启发性和互动性,是新時代实现思政教育目标的必要方法。

当前一些高校思政教师因为各种原因,如本人的理论储备不够,思辨能力和实践观察能力有限等,对社会热点和学生成长中的问题缺乏关注热情和敏感性,或因懒惰、或因怯懦、或因能力不足,在教学活动中没有养成直面问题的自觉性和习惯,而是采取了一种传统的文本思政范式、独白范式的授课方式,教学内容脱离学生的生活、思想实际与需要,脱离社会现实,使思政课教学呈现相当的封闭性、灌输性和一元性,从而大大影响了其实效性。必须强调,高校思政工作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思政工作者树立崇高理想信念,坚定拥护党的领导,强化思想引领,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是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坚守的底线。这一基本要求决定了高校思政教育必须采取正面教育为主的教育原则,切不能把这一要求与直面实践中的问题二者对立起来,在课堂上刻意回避社会热点和理论难点问题,从而将本应该具有鲜活生命力的思政教育降格为抽象政治理论的机械灌输和纯粹的正面宣讲活动。又如,一些思政课教师或抓不住教学活动中的主要矛盾,解决不了思政课实效性不强这一难题,或随意性设置教学问题和援引案例,所设计的教学问题缺乏针对性,缺乏时代感,缺乏人性关怀,缺乏生活和生命热度,缺乏深度和挑战性,既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也不能论证和解释自己所要讲授理论观念的思想意义。更有极少数教师或自身缺乏崇高理想信念和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度认同,或个性偏激和情绪化,利用课堂这个平台,不加约束、不合时宜地发泄自己对社会和政府的不满,自以为是地发表一些不成熟的批判言论。2014年《辽宁日报》刊发并引起很大反响的《老师,请不要这样讲中国》一文提到,根据调查统计,80%以上大学生表示,碰到过课堂上“爱发牢骚”和描黑中国的老师[14]。上述情况表明,某些高校思政课教师尚缺乏问题意识或面对问题的理性态度,这正是当下高校思政课教学活动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造成高校思政课教学针对性和亲和力不高,实效性不强的重要原因,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因而,当前培养和强化高校思政课教师理性的问题意识是提高思政课教学获得感的迫切需要。

三、培养高校思政课教师理性问题意识基本原则解析

针对高校思政课的教育目标和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实际情况,当下培养高校思政课教师理性问题意识应该坚持三个基本原则。

(一)坚持将学生的全面发展问题确定为教学活动中的根本问题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人才是高校的终极目的和最重要任务。高校思政课应该和其他所有课程一样,坚持将学生的全面发展问题确立为教学中的根本问题,着力提高思政课中大学生的获得感,这是培养高校思政课教师理性问题意识的基础性原则和思政课教学问题设置的根本方向。大学生虽已成年,但心智大多并没有随着身体同步走向成熟。他们尚未形成定型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一般只实现了生活自立,尚未实现经济独立、情感独立和思想独立;他们面临着学习、就业、情感等诸多压力;对祖国、对母校、对自己大都还缺乏充分的信心。据多个调查报告反映,当前不少大学生在对自己、对社会的认知中存在着诸多困惑、迷茫和痛苦,迫切需要得到鼓励和指引。坚持将学生的全面发展问题作为思政课的根本问题,要求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坚持以学生的发展需要为立足点,在深入了解当今青年大学生的心理、思想、习性、爱好、认知方式等特征的基础上,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着重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分析和解决自己主观世界和生活中所存在的各种问题。简而言之,就是必须树立思政课教学在根本上是为学生全面发展服务的意识,这是提升思政课教学的亲和力与针对性的关键。如我们讲解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并不仅仅是为了传授某一哲学知识点,更是为了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及所处的环境和位置,引导学生将个人发展和社会需求相结合,最大限度实现自我价值和为社会做贡献。又如我们讲共产主义社会的崇高理想信念和高尚道德情操,并不仅仅是为了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也是为了激励学生不断超越狭隘的个人主义、物质主义和短视思维,逐渐走向更广阔的发展天空和更高层次的发展维度。“真正人性化的德育,总是潜心研究个体的需要,注意善待人与生俱来的需要,既注意满足个体生活的理想性需要,又注意满足个体生活的现实性需要,并把理想性需要渗透在现实性需要之中,用理想性需要引导人的现实性需要”[15]。

(二)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和解决问题

思政课教学中所有问题的分析和解决都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这既是培育思政课教师理性问题意识的根本方法,也是核心内容,对实现高校意识形态引领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是坚持马克思主义观点和方法的基本前提。所谓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就是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保持一致、与党中央基本精神保持一致的立场。这两点构成判断真假马克思主义者的根本标准,其基本要求是防止思政课教师沦为少数有产阶级或西方价值观的代言人。

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与坚持将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教学中活动中的根本问题,二者之间并不矛盾。马克思主义理论被实践证明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解决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中的诸多困惑具有根本指导意义,很多青年大学生的成长问题正是由于尚不能熟练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例如,青年大学生因为缺乏其他物质性手段和力量,所以大多推崇个人主观能动性对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作用,但却忽略马克思所强调的物质世界的客观规律及其制约性,遇到挫折、失败难以正确归因。又如不少大学生没有深入理解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拜物教的批判、人的异化理论、以奉献为基础的人生价值观等思想,难以抵抗物质欲的侵蚀,在自己的发展规划和就业选择中脱离个人的兴趣和禀赋,对职业收入权衡过多,从而导致背离真我。还有一些大学生没有真正掌握马克思的辩证法精髓,思维和个性偏激、执拗,看问题片面、静态和孤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诸多观点和方法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根本指导意义,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与坚持将学生的全面发展作為根本问题,二者的内在诉求基本一致。

高校师生作为知识分子的一部分,较普通民众应当更富有批判精神和道义担当。理性问题意识要求思政课教师不回避,但却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及时回应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其中,熟练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矛盾分析法具有突出意义。面对特定的社会问题,也即现实中聚焦的矛盾,既要求我们必须注意到矛盾的客观性、普遍性,反对鸵鸟政策或粉饰太平,也要求我们必须注意到矛盾的复杂性和具体性,反对分析社会问题时脱离中国具体国情;要求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结合,要看到社会问题产生的经济、政治、文化、外交等多方面原因,既反对将一切矛头指向某一方面,也反对刻意回避责任主体;要求运用过程论观点看问题和正视中国尚属于发展中国家这一基本事实,既反对抹杀社会各界为解决问题所做的努力和已经取得的成效,也反对将取得成绩浮夸或将问题做扩大化解读。

(三)坚持积极应对和解决学生学习主动性不高的教学难题

当前,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都面临学生学习主动性不高这一共同难题。据各种调查显示,目前各高校思政课堂学生到课率一般为2/3(新生课堂除外),到课堂的学生中通常也有约1/3的人没有认真听课,这一现象在思政课教学中被简称为“出勤率”和“抬头率”问题。准确定位、勇于承认、积极应对和解决学生学习主动性不高这一思政教学普遍难题,是当前培养高校思政课教师理性问题意识的关键任务。思政课教师对学生听课积极性不高这一问题不能采取回避和听之任之的态度,也不能采取发脾气、威胁、强制或讨好等各种非理性和无效的方法,而必须采取科学的方法积极应对。具體而言,首先,要求充分尊重学生的身心成长规律,尊重教育规律,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课堂问题设计切忌脱离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切忌脱离社会现实,同时要注意运用逻辑的力量和实例的力量来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基本观点,避免强制、生硬的理论灌输;其次,鼓励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比如互动式教学、案例式教学、实践教学、多媒体教学、体验教学等,切忌照本宣科;再次,注意资源的整合,可通过集体备课、资源共享、请其他专业教师、学校机关、社会人士加盟等方式协同育人;最后有必要指出的是,调动学生学习思政课的积极性虽有赖于很多外部条件,但教师本人的综合素质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事实证明,同为思政课,不同教师的课堂学生听课的专注度和参与积极性就有较大区别。那些本身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了解学生和关注学生内心世界、语言生动活泼、教学手段多样、事例鲜活、信息量大、学科背景宽泛、逻辑性强、富有激情老师的课堂总是受到更多学生欢迎。

[参考文献]

[1]丁国浩.问题意识导向下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D].上海:上海大学,2013.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卡尔·波普尔.科学知识进化论[M].纪树立,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

[4]姚本先.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教育研究,1995,(10).

[5]薛国凤,王亚晖.当代西方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评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3,(1).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约翰·斯图亚特·密尔.论自由[M].于庆生,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9.

[8]刘世华.社会思潮影响着思政课教师的问题意识与方法创新[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7).

[9]林海亮.全面理解正面教育原则—略论假丑恶的教育意义[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4).

[10]列宁.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11]张耀灿,等.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2]张静.问题意识——增进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切入点[J].陕西教育,2015,(12).

[1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

[14]辽宁日报编辑部.请不要这样讲中国.辽宁日报[N].2014 -11 -13.

[15]邵广侠. 道德教育要引导人过上美好生活[J].云南社会科学,2005,(3).

[责任编辑:李利林]

猜你喜欢

思政课问题意识大学生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开放大学交互式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应用
新时代军校思政课铸魂育人的新形势新挑战新路径探讨
“小三明治式”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运用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问题意识与专题化教学研究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