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菜里的文化心态
2019-03-11叶曙明
叶曙明
两千多年来,从全国各地汇聚到岭南的移民,带来了不同时代、不同地方的民俗乡情,与百越土著的传统,共冶一炉,使广东的民间生活显得如此多姿多彩,这是中国其它省份所不能比拟的。移民大省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尝尽天下美食。
粤菜是中国八大菜系之一,广义的粤菜由广州(广府)菜、潮州菜、东江(客家)菜三剑合璧,而狭义的粤菜则单指从凤城菜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广州菜。饮食界向有“食在广州,厨出凤城”之说。粤菜最大的特点就是用料五花八门,无所不包,飞潜动植皆可口,蛇虫鼠鳖任烹调。
与北方菜相比,粤菜的口味较为清淡,其特色尽在“清、鲜、嫩、滑、爽、香”这六字真言当中。烹饪手法博采众长,变化无穷,约有20种之多——炒、煎、焗、炆、炸、煲、炖、扣,花样百出,样样精美。孔子提出“十不食”:“食噎而谒,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追求“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对中国的饮食文化有着很大的影响。而广州人则把孔子的美食观发挥到了极致,广州人说:“食系十足,着(穿)系九六”,意思是吃才是最实惠的,因此对吃十分讲究,寻访美食是一种生活乐趣。
【从饼饵到茶居】
广州最早的平民食肆,称为“二厘馆”,因茶价收费二厘(清代一银毫等于七十二厘)而得名,多开在长堤、西濠口的码头附近,还有一些星布于城厢内外、村头路尾的粉面馆、茶寮,都是平民饮茶聚脚的小食店。二厘馆大多卖蛋散、煎堆、芋头糕、油炸鬼、豆沙包、大肉包、炒米饼之类的廉价糕点,而粉面馆则供应粥粉面和各种小炒。有民谣这样唱道:“去二厘馆饮餐茶,茶银二厘不多花。糕饼样样都抵食,最能顶肚冇花假。”
明、清时广州的茶果铺,是在街头巷尾最常见的一种食品店铺。所谓茶果,是婚娶、节日、拜神、庙祭等场合使用的饼饵,无论普罗大众还是富贵人家,都会有光顾茶果铺的时候。最常见的茶果品种有大发糕、松糕、煎堆、寿桃、寿包、长寿面、百子寿桃、通心酥等,如今已难得一见的“响糖”,是昔日茶果铺的名点之一,用糖粉制成“仙姬送子”“和合二仙”等公仔造型,活灵活现,意头又吉利。谁家婚娶,“嫁女饼”是少不了的;“子仪祝寿”用来给长辈贺寿则最合适。光复路的敬义信、大同路的英男、恩宁路的鸿昌、宝华路的吉祥、龙津路的福昌,都是当年享誉一时的茶果铺。
后来,一种新型的饮食店——茶居逐渐兴起,大多兼营饼饵,把茶果铺的名点直接移植过来,加以改良,迎合广州人的口味变化,销路马上大增,比如用莲蓉、豆蓉取代潮州粉、糖粉作饼馅,用马拉糕取代发糕。小小的变化,为食客带来全新感受,引得人们纷纷弃旧捧新。
传统茶果铺难敌茶居攻势,有的被茶居兼并,改走茶居路线。当茶居被茶楼取代时,饼饵自然“嫁鸡随鸡”,成了茶楼的重头戏之一。广州上下九路的莲香楼,其前身就是经营糕点的茶果铺,以出售大发糕、婚嫁酥饼、寿辰红包等节庆神诞与红白二事的食品为主,其莲子馅料点心最有名。制饼师傅改进制饼工艺,用莲子来制作饼点馅料,使之独具一格,吸引客人。后来,佛山七堡乡人谭新义联合谭晴波等人,收購糕酥馆后,更名为“连香楼”,光绪十五年(1889年)在第十甫开张。为了确保莲蓉质量,谭新义只用最负盛名的湖南湘莲,还要去皮挑心,细细研磨,精心煮制,其味清香无比,口感细腻幼滑。
清宣统二年(1910年),翰林院编修陈如岳在品尝连香楼的莲蓉点心后,赞不绝口,提议给“连香楼”的连字加上草头,改为“莲香楼”。得到翰林垂青,谭新义喜不自胜,当即请陈如岳题书“莲香楼”三个大字,制成簪花挂红的大牌匾,一挂便是上百年。
莲香楼号称“莲香第一家”,以中秋月饼与龙凤礼饼闻名省港澳。龙凤礼饼亦叫嫁女饼,雅称“绫酥”,大概是因为在衣料之中,以绫为贵,所以酥饼亦称“绫”,还有黄、白、红、橙四色之分。人们对不同的颜色赋予了各种吉祥的含义,比如黄代表皇气,白代表贞洁,红代表喜庆之类。为了争夺龙凤礼饼的顾客,莲香楼专走“媒婆路线”,在媒婆的身上做工夫,花钱买通,让媒婆们在摇大葵扇之余,把谈婚论嫁的人家介绍到莲香楼买绫酥,然后茶楼组织挑担队,大张旗鼓,用红扁担挑着大红的饼盒食箱,走街串巷,送货上门,自然买家欢喜,卖家大赚。
1944年,莲香楼进行了大装修,改木制结构为钢筋水泥高楼,在保持饼家特色的同时,把经营范围扩展到茶楼、酒家。“文革”期间,莲香楼的生意一落千丈,几乎要搬去海南岛。1984年在政府的注资扶持下,全面恢复传统的早茶饭市,老茶客纷纷赶来捧场,生意一度非常火爆。如今,每年中秋节前夕,莲香楼生产的月饼,摆满全市各大商场,远销海外,成为送客自用的应节佳品。
此外,也有一些饼饵店不甘被茶居收编,固守祖业,坚持以饼饵为唯一招牌。比如荔湾地区的敬义信、趣香、英男、适颐、新广华等店,其中又以曾居饼饵业龙头大哥之位的趣香最为成功。趣香饼家的老板从敬义信饼家出来,有志自立门户,顶下了第十甫一间卖斋料、凉果、杂货的小店“佛有缘”,改为趣香饼家,经营中西饼食。在老广州人的记忆中,趣香除了糕饼做得好,其盒装南枣合桃、酥炸合桃、糯米糍荔枝干、白玉新花生,也都是送礼自奉的佳品。
1956年公私合营,趣香饼家与显记、中国、适颐、四美斋四家饼家合并,组成糕点加工厂,仍以“趣香”为名,名牌产品有蛋奶大光酥、榄仁猪油糕、油麻蛋散、红包大发、西关鸡仔饼和通心桂花酥等。1964年中秋节,趣香推出新的名牌月饼——“福、寿、康、宁四喜月”,选料好,做工更好;味道好,意头更好,甫一推出,即艳惊粤港澳。上世纪90年代,趣香成为广州市乃至全国三个超千吨规模的广式月饼生产企业之一,并排在首位。2000年,趣香饼家被广州市政府列为首批27家老字号之一。
【从茶居到酒楼】
到清代中期以后,茶居逐渐兴起,咸丰、同治年间,广州的茶居已是大名鼎鼎。太平路的陆羽居、第三甫的永安居、第五甫的五柳居,都是茶客们流连忘返之地。每天早晨,市民们带着鸟笼上茶居,水滚茶靓,一盅两件,边饮茶边逗鸟,是许多有闲人士的消遣方式;生意佬”也在茶楼内斟斟生意经,打听一下行情。“饮茶”成了一种生活方式,“饮咗茶未啊?”(饮了茶没有啊)也是广州人见面问候的习惯语。
不少有生意头脑的佛山人,纷纷跑到广州开茶居,竞争十分激烈,“以大取胜”是一种普遍心理,因此茶居规模愈做愈大,从一层平房变成两三层的高楼。首层通常用来卖饼饵茶果等廉价食品,楼上开设雅座,广州人常说“有钱楼上楼,冇钱地下踎”(“踎”即“蹲”的意思),把去茶居饮茶,叫做“上高楼”,后来“茶居”这一叫法,也被“茶楼”取代了。
清光绪元年(1875年)在惠爱街创办惠如楼的陈惠如,就是以经营小食店起家的,惠如楼是广州数得上的大茶楼,楼高四层,陈设古色古香。而最为茶客称道的是,不仅“茶靓水滚”,还可以“问位点茶”,即使同一桌的茶客,也可以根据各自不同的口味分壶冲茶,让所有茶客都称心如意。
后来,惠如楼被佛山谭新义收购。谭新义是广州饮食界的传奇人物,人称“茶楼王”,他杀入广州茶楼业后,带动起“九鱼(如)齐出”,除了惠如楼,还有珠玑路的多如楼、三角市的东如楼、南华中路的三如楼、北京路的南如楼、卖麻街的福如楼、长堤的瑞如楼、河南的天如楼、一德路的宝如楼、同兴街的九如楼。“九鱼”究竟是哪“九如”,向来各说不一,但带“如”字的茶楼肯定不止九家,还有西如、五如、太如等,竟然做一家,旺一家,凡沾上“如”字的,就像财神进驻一样,生意滔滔。
另一间誉满羊城的老字号茶楼陶陶居,与莲香楼望衡对宇,原名葡萄居,创办于光绪六年(1880年)。当时的西关河汊纵横,丛树成荫,稻畦飘香,一个叫黄澄波的人,见此地没有茶楼酒肆,便盖了一间近百平方米的老式大屋,开了个茶室。黄澄波的老婆名葡萄,便以此为字号,叫“葡萄居”。
陶陶居所在地,拆马路前属十一甫,拆马路后合并为第十甫,康有为的爱妾曾居于此,大厅内悬挂的牌匾“陶陶居”,便是康氏手迹。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逃往海外,这所大屋也丢荒了,1922年拆马路时,此屋也被拆卸,葡萄居老板陈伯绮觉得“陶陶居”三字适合茶楼命名,于是拓得此墨迹,只取三字而隐去年月,作为茶楼的牌匾,所以陶陶居的招牌,至今是没有书写年月的。当然,这是坊间茶余饭后的趣谈,真伪无须考证。
陶陶居楼内雕梁画栋,陈设风雅,酸枝家具、名人字画,厢房堂号也起得十分雅致,或叫“勾曲仙居”,或为“和凝别馆”,或称“霜华小苑”,或为“濂溪精舍”,成为西关文人雅士、粤剧名伶老倌聚会之所。有一年,茶楼为扩大影响,招揽生意,用“陶”字分别为上联和下联的开端,出重金征茶联一副。有人应征投稿:“陶潜善饮,易牙善烹,饮烹有度;陶侃惜分,夏禹惜寸,分寸无遗。”里面嵌入了四个人名,又用了四个典故,对联工整,把“陶陶”两字分别嵌于每句之首,还巧妙地把茶楼饮茶技艺和经营特色恰如其分地表露出来,至今仍被人记起。
1926年,陶陶居一度歇业,后由金华茶楼、涎香茶楼、镇海楼、云来阁、福馨酒馆共同接手经营,重振雄风。
陶陶居之所以闻名,全在于它制作精益求精。就以陶陶居的用水来说,初创时每天雇用十多名小和尚上白云山汲取九龙泉水烹茶。那时的山路崎岖难行,全凭人力,从山上把水挑到三元里,再用大板车拉到市区。其大红水桶加盖,盖上加锁,骑缝处贴着“陶陶居”九龙泉水”字样,列队招摇过市,成为他们的招牌广告。不仅用水讲究,陶陶居的茶具也很讲究,以宜兴茶煲、潮州炭炉做烹茶工具,自夸“陶陶烹茶,瓦鼎陶炉,文火红炭,别饶风味”。细微之处,可见用心,这就是好口碑的来源。
陶陶居的名菜陶陶一品鸡、翡翠麒麟生鱼和玉液粉,还有中秋佳节的“月饼宴”“月饼王”,都曾在坊间传诵一时。陶陶居很善于做广告。有一款“陶陶居上月”,创制于清末民初,饼馅由火腿、烧鸭、上肉、钩虾、花生仁、冬菇、莲子等20多种配料和蛋黄拌成,但刚推出时市场反应颇为冷淡。茶楼主人便用一玻璃盒装一饼,上书“陶陶居上月,售卖一百大洋”,挂在店堂门梁。此举吸引了不少路人围观,却无人敢买。日近晌午,有人踱步门前,拿出一张百元银票,取下这块精装月饼。掌柜问其故,此人慢条斯理地说:“陶陶居乃大号,又有康圣人题匾,这个月饼里一定有文章。”于是当众打开包装盒,切开月饼,众人顿时大哗,原来月饼内藏有金银手镯各一对、珍珠八粒、翠玉两块,消息传开,围观者无不跺脚大呼“走宝”。
这个肯花一百大洋买月饼的顾客,很有可能是陶陶居雇的“托儿”,但“陶陶居上月”从此名声大噪,一传十,十传百,凭着街坊口碑,荣登“月饼泰斗”的宝座。上世纪80年代,陶陶居上月获“金鼎奖”及“中国名牌月饼”称号。1993年,陶陶居被贸易部授予“中华老字号”称号,其古色古香的建筑在2005年被公布为广州市登记保护文物单位。
当年广州著名的茶楼多不胜数,中山七路的祥珍楼,光复北路的光明楼(原名调珍楼),龙津东路的荣华楼,十三行的大元楼,南华中路的成珠楼,北京路的涎香、吉祥、永乐茶楼,广州起义路的巧心茶楼等,“总有一间在附近”。因此,广州的茶客都养成了“脚头瘾”(指习惯性地光顾一个地方),每家茶楼都有一班自己的忠实拥趸。他们一说起惠如楼的脯鱼干蒸烧卖、笋尖鲜虾饺、榄仁萨骑马,说起成珠楼的鸡仔饼,半瓯茶室的蟹黄灌汤包、糯米鸡,无不眉飞色舞,如数家珍。
和其它行业一样,在民国时期,广州的茶楼业也有自己的行业公会——协福堂,设在桨栏路。理事长就是茶樓业老行尊谭新义。他逝世后,由第二代“茶楼王”谭晴波接任理事长。各茶楼东家经常在协福堂聚会,交流市场信息,解决同业纷争,遇有官府压迫干预的事情,也在协福堂商量应付办法。
正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清末民初以后,酒楼开始兴起,就像当初二厘馆受到茶居挑战,茶居受到茶楼挑战一样,现在茶楼也受到了酒楼的挑战。
【酒楼遍地开花】
对于今天的人们而言,茶楼、酒楼几乎不分,很多写“盘点十大老茶楼”“百年茶楼排行榜”之类的文章,仔细一读,一半是写酒楼(酒家)的。其实在酒楼刚出现时,是茶楼最有力的竞争对手。陶陶居曾经在茶楼内设酒楼的低柜,想茶楼、酒楼通食,不料遭到茶居工会的强烈反对,认为会影响茶楼职工的饭碗,最后只好放弃酒楼模式。可见当时茶楼与酒楼的竞争,大有楚河汉界之势。
广州的老字号酒楼福来居,开在城隍庙外,据说早在清乾隆年间就有了,以酥鲫鱼、手撕鸡、红烧鱼头闻名。吉祥路的贵联升则擅长做“满汉全席”,清末文人胡子晋有《竹枝词》写道:由来好食广州称,菜式家家别样矜;鱼翅干烧银六十,人人休说贵联升。”它的香糟鲈球和鸡腰窝炸,在名菜榜上也是封了王的。
谭新义、谭晴波等人,在西关创办莲香楼的同时,也看中了东堤,建起一家名为“襟江楼”的酒楼。宣统二年(1910年)开业,高悬于门口的那副对联:“襟上酒痕多,廿四桥头吹玉笛;江心云色重,万千帆影集金樽”,脍炙人口,传诵羊城。
襟江楼最大的竞争对手是位于八旗二马路的南园酒家,大家都在同一地段上,属同一档次的酒楼。南园原来是孔家大院。孔家衰落后,成了停放灵柩的棺材庄。番禺人黄佐贤把产业买了下来,1912年改建为南园酒家,由一景酒家的经理何展云打理。这时东堤因为有襟江楼和广舞台,已渐入佳景。但南园地头不如襟江,入了内街,加上何展云年事渐高,有倦飞之意,所以南园生意一直平平淡淡。
后来,在襟江楼当过楼面总管的陈福畴与朋友合资,把南园酒家顶了下来。经过精心改造之后,亭台楼阁,幽雅别致,出品的红烧网鲍片、白灼响螺片远近驰名,极受殷商巨贾和达官贵人的欢迎。不久,襟江楼在炸伊面时不慎失火,全楼被烧毁,重新装修复业后,改为茶楼,势头就远不及南园了。
民国初年,是酒楼业大发展的黄金时期,因为拆城墙,筑马路,城市的空间扩大了,酒楼开始抢滩圈地,广州食肆终日人流不息,这边茶楼吆喝“埋数!单收,福禄寿齐啦!”那边酒楼高呼“某官人到,某酒家准备款接贵客光临!”声音此起彼伏,热气腾腾。坊间有句俗谚:“住在广泰来,食在大三元”,被视为最高享受。
大三元是一家创办于1919年的大酒楼,位于长堤,雄踞江介,风帆上下,景色蔚为壮观。大三元不仅以广州首家安装电梯载客的酒家闻名,而且它出品的铁板麻花雀、冰梅百花虾、富贵石榴鸡和架英猪油包、蚝油叉烧包、影美鸡蛋挞等名菜名点,也是饮誉粤港澳的。最为食客称道的是它的红烧大裙翅,选用老虎鲨、鲟头鲨等上等裙翅作原料,经过精心烹制,汤清味鲜,香滑不腻口,每一根翅都是软硬适中,被奉为粤菜中的上品。
1921年,西园酒家在中山六路开业,号称广州“四大园林酒家”(其余三家为文园、南园、谟觞)之一。西园有一道斋菜“鼎湖上素”,据说为了与六榕寺的一家斋菜馆竞争,暗中用鸡和猪肉熬制上汤烹调,不少食客品尝后,都上了当,叹为素菜一绝。后来南天王陈济棠也慕名请西园厨师制作这道素菜,但要把所有材料呈上,逐一检查,不能有半点腥荤。厨师这下挠头皮了,不敢不做,又不知怎么做,眼看就要露馅了,无奈之下,只好兵行险着,用毛巾吸取浓肉汤,晒干后带去,烹制时偷偷用水浸出毛巾内的肉汁调味。这一招瞒天过海,居然侥幸得逞,用这些不干不净、不新不鲜的“荤素菜”,把陈济棠也骗得晕晕乎,抹着嘴角点头。
1921年,广州市政府为了开辟马路,拆除了上下九附近的文昌庙和洪圣庙。1935年,在光复南路经营英记茶庄的陈星海,买下这块空地,兴建西南酒家,重金礼聘“南国厨王”钟权担任正印大厨,他的拿手好菜“西南文昌鸡”,皮黄而脆,肉嫩而美,骨酥而鲜,肥而不腻,香味浓郁,令人一闻之下,口水便汩汩自舌底出。
抗战前夕,西南酒家被炸毁,半生心血,一朝成灰,但陈星海愈挫愈勇,在废墟上重建楼宇,再开酒家,易名为“广州大酒家”,并邀请名厨梁瑞掌勺,后来更请到在巴拿马国际烹饪比赛大会上获得金牌的“世界厨王”梁贤加盟。两大“厨神”坐镇,烹饪手法变化无穷,把粤菜的特色演绎得出神入化。1950年,陈星海移居香港,广州大酒家一度关闭,后经招股重开,直到1956年公私合营,成为国营的饮食企业,再易名为“广州酒家”。
广州酒家号称“食在广州第一家”,自然有过人之处。1983年在名厨黄振华的精心制作下,广州酒家推出了“原桌中国菜”,集中国四大菜系于一体,逞艳饮食界。此后几乎年年推陈出新,1984年推出“满汉全席”,1985年推出“花城美宴”,1986年推出“海皇之晖宴”。到1987年推出的“满汉大全筵”,更成为食家交口称赞的经典之作。“满汉大全筵”取料共一百零八款,取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之数,寓天地万物、飞潜动植,包罗万象之意,供宾客分四餐享用,其中四时蔬果、水陆杂陈,有冷有热、有咸有甜、有荤有素,款款佳肴,寓意深远,如麒麟送子、龙马精神、一品天香、独占鳌头、海屋添寿等。酒家还曾尝试推出“五朝华筵”和“南越王宴”等仿古宴席,别出心裁,彰显对美食传承的态度与开创精神。
1991 年正式成立广州酒家企业集团,拥有多间高级酒家(分店)、一个大型食品生产基地及遍布全市的连锁食品商场,跻身全国餐饮业十强,曾获得“中华老字号”“全国十佳酒家”等荣誉称号。
坐落在荔湾湖畔的泮溪酒家,曾经是全国最大的园林酒家。荔湾湖是1958年建成的人工湖,一千年前,这一带遍布南汉皇帝的离宫别苑。泮溪酒家的前身是1947年开张的一家简陋的郊野酒家,1958年转为国营后,由政府投资改建。泮溪最出名的是它的点心,因为有罗坤这样的点心大师,慧心巧思,不断创新,制作出传统名点椰皇苹叶角、泮塘马蹄糕、蜂巢香芋角等,还有嫣红梅花饼、油泡灌汤包、奶油百篇糕、绿茵白兔饺、五彩明虾脯、像生雪梨果、豆汁牛柏叶等,为食客增添了许多的惊喜。坐在幽雅的房間内,品尝着人间美点,窗外是丝丝垂柳和荔湾湖上的淡淡烟波,宛若一幅水墨画。
民国时广州著名的酒楼,还有西关的银龙酒家、孔雀酒家,小北的北园酒家,惠福西的得心酒家,中山四路的妙奇香酒楼,中山五路的新陶芳酒楼,龟岗的玉波酒楼,仅长堤一地,就有东亚大酒店、大东酒店、大同酒家、冠华酒家、新亚酒店、新华酒店等,可谓星罗棋布,多不胜数。饮食界都说,广州的酒楼百年不算短,十年成老号,就是最好的佐证。
【巷深滋味更香】
对广州人来说,“食在广州”不仅意味着上茶楼、酒楼,更意味在街头巷尾,到处可以找到解馋的美食,正所谓“百步之内必有美食”。说起欧成记上汤鲜虾云吞面,伍湛记及第粥,德昌咸煎饼,南信双皮奶、姜汁撞奶香,银记豉油皇牛肠粉,梁英记裹蒸粽,同记鸡粥,坚记伊面,广州人能一五一十,说上几天几夜。
品尝美食不是富人的专利,穷人也有穷人的美食。民国时和平中路鸡栏孖庙旁边,就有一条“为食街”(“为食”意为贪吃、馋),巷小美食多,五个铜仙一碗的芝麻糊、花生糊、杏仁糊、绿豆沙、蕃薯糖水,从巷头一路摆到巷尾。走进巷子,看见什么都想尝,袋里却只有五个铜仙,让人左右为难。聪明的店家就把芝麻糊、杏仁糊和绿豆沙盛在一个碗里卖,三色混合,煞是好看,美其名曰“甜品三及第”。
广州街头的平民美食,最常见的就是粥、粉、面了。及第粥、艇仔粥、皮蛋瘦肉粥、猪红粥、鱼片粥、白粥等,都是必不可少的。生滚粥是用经长时间熬煮的粥做底,把新鲜材料如牛肉、鲩鱼片、猪肝等,放到已调味的粥底之中,煮至仅熟,保持材料鲜嫩之余,也让味道渗进绵滑的粥里,带来无比满足的美味。
粉则有河粉、米粉、濑粉等。干炒牛河是最常见的一种河粉做法。河粉跟酱油及牛肉片以大火快炒而成,几乎在每一家粥粉面店、茶餐厅、茶楼都可以吃得到。干炒牛河被认为是考验广东厨师炒菜技术的一大测试,手艺好坏一试便知。
布拉肠也是广州特有的做法,把米浆浇在多层蒸格或棉布上,撒上肉末、鱼片、虾仁,或叉烧、鸡蛋等馅料,蒸熟后卷成长条,切段装碟,浇上肠粉豉油汁,即可食用。布拉肠粉外观晶莹剔透,入口清香爽滑。还有蒸猪肠粉、鱼丸粉、牛丸粉、牛腩粉、烧鹅濑粉、星洲炒米粉等,也备受欢迎。
面的品种有虾子面、瑶柱面、菠菜面、番茄面等,做法更是五花八门,有云吞面、鱼蛋面、牛腩面、炸酱面、豉油皇炒面、蚝油炒面、肉丝炒面、海鲜炒乌龙面等。云吞面的云吞,与北方馄饨不一样。云吞必有虾,无虾不成云吞,传统的馅料比例是七分鲜虾三分肉。
面则用富于弹性又有嚼劲的全蛋面,也有一些食店仍以传统的手打竹升面为招徕。豉油皇炒面只用上全蛋面及酱油同炒,火候十足,非常美味。
说起“食在广州”,当然不能不提广式腊味。烧腊在粤菜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秋风起,食腊味”,秋凉时用腊味来焗煲仔饭,味道一流。所谓广式烧腊,一般分为烧味类、卤味类、腊味类三种。烧味和卤味是一种烹饪肉类的制作方式,而腊味则是指腌制、薰制、风干肉类的方法。烧味类有烧乳猪、烧鹅、烧乳鸽、烧梅叉、烧排骨、烧鸡等二三十个品种。
民国时数得上的腊味店,大部分开在西关地区,如桨栏路的信丰、奇友,十八甫的佳栈、巧然,上九路的悦来,下九路的皇上皇,龙津东路的亚洲、球记,长寿东路的晏行栈,宝华路的大元栈、参栈等。做腊味的师傅,以广东中山大黄圃人氏居多。
不过,也不能一概而论,著名的“皇上皇”由谢昌初创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最初它并不在西关,而是位于广州市海珠南路附近。1938年广州沦陷后初期,谢昌走街串巷挑担贩售腊味咸鱼、茶叶、沙榄,当时的海珠南路有一家腊味店叫“八佰载太上皇”,生意十分兴旺,店的老板正是谢昌的兄弟谢柏。1940年,谢昌在其兄的腊味店隔壁租房,腊味铺正式开张,名为“东昌”。相比起其兄店铺的火爆生意,“东昌”仅有“东昌金牌老抽肠”有人问津,谢昌认为是由于“东昌”这个名字缺少霸气所致。一次回南天北风转向,腊鸭变得黄澄澄的,却照样大行于市,伙计脱口道:“黄上黄了,还是这么好销。”(粤语与“旺上旺”同音)这句无心说辞便是“皇上皇”的由来,寓意生意兴隆、基业长青。
腊味店的传统经营手法,都是在店面只挂出少量腊味,故意造成存货不多,供不应求的假象,以诱发顾客的购买欲,但皇上皇却反其道而行之,一到销售旺季,便在棚架上挂满各式腊味,案台上堆积如山,垒成一座“腊味山”,并在四周悬挂五色彩灯,敲锣打鼓,舞起关公狮,大造声势。
如果说皇上皇、八佰载以腊味见长,那么,创于清末民初的孔旺记烧腊店,则以烧乳猪最为出名,有“广州乳猪第一家”的美名。店主孔昭旺是番禺市桥小龙村人,到广州谋生后,初时做猪肉小贩,有了本钱后便在后楼房下街(今广州市政府大院后)开设了固定的店铺“孔旺记”,做起烧乳猪的生意。
孔旺记的烧乳猪,选料精细,用本地米喂养的小猪,调上他精心配制的调料,以明炉烧烤,火候掌握得恰到好处。烧出来的乳猪表面光滑,红红润润,俗称“玻璃皮”。其特点是色泽鲜明,入口化皮,甘香酥脆,香而不腻,口感极佳。
孔昭旺在广州开了多间分店,分别由孔昭旺的几个儿子经营,其中第八子孔全在黄泥巷(华宁里)口开的分店叫“孔莫记”。上世纪40年代后,孔旺记的烧味由谢祥师傅主理,手艺更精,味道更好。1948年,时任广东省政府主席的宋子文设家宴招待地方官员,便专门订了孔旺记的两只“席猪”(一席20件,每人两件),其矜贵可见一斑。
孔旺记的发展几经起落。改革开放后,重新挂起了“孔旺记百年老字号”的招牌,不断改进烧烤配方,把原来生盐腌制乳猪,改为炒香的淮盐腌制;把传统以南乳为主要配料改为上等柱侯酱配以麻油;在上色涂浆时,改厚浆为薄浆,便乳猪色泽更为红润。除此之外,还不断开发新品种,除传统的明炉乳猪、骨香白切鸡外,又开发出烧麻香扎、烧肠、扎蹄、卤猪肠、白云猪手等40多个品种。在1983年,广州市评选名优食品,孔旺记的明炉乳猪和骨香白切鸡被评为“广州市名风味小食品”。
“沧洲栈”始创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店主黎敦潮(又名黎禾)是香山大黃圃人,16岁到佛山一家烧腊店打工,偷师学了一套制作腊味的手艺,到广州后与其他几个人合股,在中山四路一条横巷里开了家名为“沧洲栈”的腊味店。至1928年,沧洲栈腊味的名气已经很大,生意兴隆,黎敦潮买下了几个股东的股份,变成独资经营,并把店迁到惠爱东路的新店址,客流更加旺盛。
沧洲栈的腊肠一定要用新鲜猪肉,而且非前后腿肉不用;肠衣也必须由本店伙计亲自制作,名为“本地衣”;所选用的酒一定要正牌的江西回龙酒和天津玫瑰露酒;糖则非要上等白砂糖不可。制作招牌的“生抽腊肠”时,必须要从本地河南酱园购买,为了保证生抽的质量,要用细管从酱缸中慢慢抽出来,一滴滴过滤,买一次生抽往往要花上一天时间。生抽运回店后,还要在天台晾晒。由于每一个程序都精益求精,环环紧扣,才生产出“豉味”浓郁、备受欢迎的腊肠。
沧洲栈的腊味品种有20多个,其中“鲜鸭膶(肝)肠”是其独创的品种,采用新鲜鸭肝,配以白糖、酒、生抽等,经过特殊的加工处理,鸭肝的鲜肉香味与糖、酒等互相配合,相得益彰,既有鲜味又有腊味,极受消费者喜爱。
【容纳天下美食】
岭南文化是开放的,粤菜是岭南文化的组成部分,当然亦非一个封闭的系统,且看今天很多经典的粤菜菜式,都是从其他菜系里演变过来的。以前人们把“食在广州”仅仅理解为在广州,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品尝到美味的粤菜、粤点,这未免有点狭隘,它的含义应更丰富一些,“食在广州”应该是指这里能聚海陆之珍,兼容五洲之食,足以让各路商民,各取所需,各尽其致。
广州有第一家中国人开的西餐馆。清咸丰年间,一个叫徐老高的熟食小贩,在其昌洋行当侍仔时,偷师学了一手做牛扒的绝活,离开洋行后,在大南门外太平更楼下摆摊卖自制牛扒,肉嫩多汁,浓香满街,卖出了名堂。光绪十一年(1885年),徐老高将档口迁址城垣内,并因地命名为太平馆,成为初具规模的专营西餐的餐馆。徐老高死后,他的儿子徐煥和徐枝泉承继父业,把太平馆经营得风生水起。
徐老高的另一房后人,在永汉路北端新开了一家分店,名为“太平新馆”。但没过多久,新馆因卷入商团事件而倒闭。1926年,徐焕、徐枝泉出资把永汉北路财厅前的国民餐店顶下来,开了一家“老太平馆支店”,也即今天的太平馆,出品的烧乳鸽、葡国鸡,虽然不是广府菜式,但因色香味俱全,广州人一样趋之若鹜。
广州作为一个通商大埠,西餐自有其一席之地。当年北京路的哥伦布餐厅、长堤的大中华西餐,都是赫赫有名的西餐馆。抗日战争时期,有一姓詹的台湾人在长堤开了一家东天红餐馆,日本战败后,由香港酒楼业老行尊冯佳和曾深铭接手经营,改名为大公餐厅,以精美的西餐、西点驰名省港澳。
上世纪30年代,沙面的西餐业一枝独秀,弹丸之地,便汇聚了东桥、玫瑰、经济、域多利等多家西餐厅,这种密度堪称罕见。顾客大多是沙面的洋人和洋行买办、职员。抗战胜利以后,西餐厅已遍布全市,在沙面东桥脚又多了一家马淑烈餐厅。域多利也就是今天的胜利宾馆。经济餐厅从一间面包士多做起,逐步发展成一家包办膳食的西肴馆,以葡国鸡、咖哩鸡、牛油焗石斑、法兰西多士等闻名,直到上世纪90年代仍然十分兴旺。
广州人餐桌上常见的盐焗鸡,也不是广府菜的菜式,而是来自东江的客家菜。上世纪40年代,宁昌饭店开业,初时位于忠佑大街城隍庙前,后来迁到中山四路。兴宁多客家人,“宁昌”让人产生“兴宁昌盛”的联想,很受客家人的喜爱。宁昌饭店亦以客家菜为主,东江盐焗鸡、梅菜扣肉、东江爽口牛肉丸、八宝窝全鸭、七彩杂锦煲、东江扁米酥、东江酿豆腐等东江名菜,都是招牌菜式。
盐焗鸡是传统东江名菜,相传清朝的盐商经常大排筵席宴客,筵席或祭祀过后剩余的鸡,难以保存,厨师们就想出一个办法,把熟鸡埋入盐中密封腌咸,吃时再用水冲去表面盐分。没想到这样更受欢迎,于是盐焗鸡便应运而生了。
由于盐在当时还是比较珍贵的,所以广州的厨师便改为用玉扣纸或草纸包着光鸡,埋在炒热的粗盐里,慢慢焗(焖)至熟透。出来的盐焗鸡,味香回甘,但由于焗的时间太久,以至鸡身失水,肉质变老。宁昌饭店的盐焗鸡初叫“手撕盐焗鸡”,即不用刀将鸡斩砌上碟,而是顺着鸡肉的纹路撕成一条一条,用这种方法尽可能保持鸡肉嫩滑的口感。这个方法又再沿用了两百多年,最后经宁昌再次改良了制作方法,使盐焗鸡既保持了浓郁的香味,肉质又嫰滑可口。
据说宁昌的改良方法,纯出于偶然。有一回,一位官员向宁昌饭店预订晚宴,但到了晚上10点,还不见客人到,饭店把菜肴都处理掉了,这时官员才施施然而至。厨师急中生智,将光鸡放在沸水里泡熟后用味料、淮盐拌匀,佐以麻油、沙姜等上席,客人赞不绝口。因做法简便易行,许多酒楼、茶楼依样画葫芦,成了粤菜中的一道名菜。
民国时在中山六路有一家高升茶楼,1956年改名为“清真食堂”,因为怀圣寺周边多有回民聚居。清真食堂以清真食品为主,掌勺厨师和点心师傅大多来自高升茶楼、回族凤城烧腊店和清真德记烧腊店。1959年改名为回民大饭店,1994年改名为五羊回民饭店。经营的粤式清真菜,别具风味,独树一帜,既保持清真菜的饮食用料特色,又不失粤菜讲究鲜美、嫩滑,夏秋清淡、冬春浓郁的南国风味。
由此可见,广州人大度包容、兼收并蓄的文化心态,在粤菜中也充分体现出来,并不画地为牢,固守地域与传统的局限,既集合了南、番、顺、中、梅、潮等岭南地方风味,也吸取了京、苏、扬、杭、鲁等菜的优点,更兼收西餐所长,加以融会贯通,创造了五千四百多种菜式,一千多种点心和数百种风味小吃,因此有“粤菜无正宗”的说法。
时至今日,从茶楼、酒家,到茶餐厅、大排档,从中餐厅到西餐厅,铺天盖地的粤菜、川菜、湘菜、东北菜、越南菜、法国菜、意大利菜、日本料理,乃至街头巷尾的粥粉面店、牛杂档、烧烤档,永远是人头攒动,热气腾腾。
这才是真正的美食天堂,这才是广州。
(作者系文史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