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线”谱出生命力

2019-03-11

非公有制企业党建 2019年2期
关键词:党员人才工作

走进华飞轻纺,正是上班时间,园区内厂房林立,接送员工的大巴带来一车车员工,员工穿着统一制服往返在宿舍楼、食堂、厂房之间,园区内一片热闹景象。

园区内几个大字“永远跟党走,纺织好生活”格外亮眼。这不仅是一句标语,更多的是对华飞轻纺30年经历的浓缩。

华飞轻纺的所在地衢州龙游,是中国古代十大商帮发源地之一,留存着包容、开放的风习,这让华飞轻纺在其中受益匪浅。

经历了改革开放的风风雨雨,华飞轻纺仍然是中国纺织业的一支民营中坚力量。

党员示范岗。

发展“生命线”

从唧唧复唧唧到机器嗡鸣声,纺织行业经历了几次大的历史变迁,华飞轻纺在历史的长河中握住了一条生命线——党建“生命线”。

从上到下,党建的力量贯穿企业发展,党建工作与企业业绩相互融入。选优配强支部领导班子,实现“双向进入、交叉任职”,董事长担任书记,5名支部班子成员全部进入企业经营管理层。

王国军是华飞轻纺党支部专职副书记,他告诉记者:“不论是在园区里,还是在厂房里,到处都可以看到党建宣传牌,我们的工作不流于表面,平时召开的大小会,党建工作都与经营管理同步研究、同步规划、同步落实、同步考核。”

党建人才工程是华飞轻纺的一大亮点,“我们秉持将人才发展为党员,将党员培养成人才,将党员人才培养成管理人员的原则,制定青年员工培养计划,促进人才成长发展。”王国军说。

电工队长吴松良是培养计划的一员,现在他是公司的技术骨干,挑起了全面负责12个车间的电力安装与维护技术工作及运行班组日常工作的大梁。在组织的培养下,吴松良被评为2018年浙江省“万名好党员”。他说:“我只是做了华飞职工该做的事,对工作尽心尽责,华飞就是我的家。”

目前,公司43名党员中,技术骨干20名,占46.51%,管理层党员5名,占管理层人员11.63%。

电焊工龙海辉是公司第一批培养的党员,他自学了纺织机器的维修技术,在工作中主动提供力所能及的技术支持,他说:“看到别人都那么努力,我也想做点什么,平时只要有需要,我都尽可能随叫随到。”

在党支部的引领下,党员在车间一线“做表率当先锋”。亮明党员身份、展示先锋岗位、恪守创争诺言、提出合理化建议、做好惠民实事、人手一册奉献积分卡和“三有三无”活动(即关键岗位有党员、困难面前有党员、突击攻关有党员,党员身边无事故、党员身边无次品、党员身边无违章),把党的工作渗透到生产经营管理各个环节,实现党建与发展的“无缝对接”。

在党员的带领下,公司的生产效率、产品质量等都有了显著提升,2018年实现产值15亿元。其中由10余名党员组成的技术攻关小组,帮助企业解决了10多个技术难题,为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了先机。

员工“幸福线”

落户龙游的华飞轻纺,首先建成的是职工食堂、员工宿舍,华飞轻纺认为好的工作条件才能让职工创造高的效益。

在敬老院慰问老人。

“人才是一个企业发展至关重要的因素,公司党支部在如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方面狠下心思、巧动脑筋。”王国军介绍说。

职工宿舍有不同的类型,只要符合资格的员工都可以申请入住,华飞轻纺给予职工星级“酒店式”的人居环境和“保姆式”的组织关怀。办公大楼一楼设立的思维驿站,提供党建、科普、人文、历史等方面书籍,帮助职工不断拓宽知识面,克服本领恐慌。

除了基础的衣食住行,党支部牵头建设各种运动健身设施、场馆,并成立篮球队、乒乓球队、龙舟队、广场舞队,“我们公司的篮球队很厉害,大家都在业余时间训练,每年都会出去参加比赛。”相关负责人介绍。

公司外来务工人员较多,大多来自云南、贵州等地,春运回家购票不便,公司党支部积极联系车辆,直接送员工回家过年团聚,稳住了人心更稳住了队伍。如今,许多企业年后都遇招工难,但华飞老员工返厂工作率达到90%。

文化软实力也是企业发展的一部分,每季度开展“重走红军路”、缅怀革命烈士、重温入党誓词等丰富多彩的主题党日活动,不断加强党的组织、制度建设,把党的动员组织、凝心聚力、集聚人才等优势转化为企业管理、生产、发展的优势。

华飞轻纺先后组建党员青年志愿服务队、技术攻坚服务队、扶贫帮困服务队等服务团队,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以党建带动群团共建,推动企业健康发展。2018年,公司党支部多次组织党员前往北辰小学开展爱心助学结对活动,前往敬老院开展重阳敬老互动,多次组织党员和职工开展无偿献血……

“同心,让我们走得更近;同德,让我们走得更远”,这是华飞人15年来一直坚守的信念。

猜你喜欢

党员人才工作
我是党员向我看
南岸:聚人才之智 建创新之城
“倔”楼长是个老党员
党员之家
人才的开发和使用是一门科学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不工作,爽飞了?
党员标准是什么?
毛遂自荐
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