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小班化的高中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

2019-03-10赵婷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9年1期
关键词:小班化数学课堂小组合作

赵婷

【摘要】在教育教学观念不断深入的今天,社会进步对班级授课制的内容和形式上的改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班化合作学习”教育已成为全国中小学阶段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措施,但高中学校在小班化条件下实施合作学习教育的比较少,理论研究相对缺乏.本文紧紧围绕小班化的特色和小组合作学习的要求,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对小班化条件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小班化;数学课堂;小组合作

一、充分运用小班化条件,改善数学学习合作环境

在传统大班环境中,教师如果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由于教室空间太小,基本就是两人一组同位,学生座位不方便排开,需要讨论交流的时候,前排学生转过身去,及其不方便,而且机动性小.小班条件下,学生数额的减少,无疑为合作教学空间及合作人际关系的改善提供了机遇、创造了条件.在小班化数学课堂中,教师要创设富有动态变化的数学教与学的合作环境,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

1.改善合作的硬环境.小班教学环境中,硬环境的改善主要是指灵活改变学生的座位编排方式.课堂中常用的座位编配方式有马蹄形、秧田式、小组模块形等.不同的编排方式具有不同的特点,各有自己的优点和局限性,没有一种安排方式可以满足所有的教学行为.在小班化条件下,学生有足够的空间来进行合作学习,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行为,动态编排座位,根据学生基础差异和智能特征、教学活动要求等不同情况随时做出调整.这样更有利于班级以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合作学习.

2.改善合作的软环境.小班教学环境中,软环境的改善主要是指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小班化条件下,宽松的空间,既可以增加师生、生生交往的浓度和密度,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教师要有意识创设宽松、民主的合作环境.宽松的学习环境能保证学生畅所欲言,充分思考,每名学生有更多的平等思考的机会,从而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凸显,获得成就感,有利于学习质量的提高.

二、充分利用小班化教学氛围,增强师生合作学习中的互动性

小班环境下,师生间的教学反馈循环时间短,因此,合作学习的节奏性大大加强.教师要抓住这种合作学习节奏,抓住学生个体之间不甘示弱的本能,调动学生之间互动,提高学习效果.同时,教师要提高自己的知识面,增强自己的个性化教学,不断自我更新,增加开展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双边活动.

多采用“互动式”教学模式,把个体学习、小组学习、班级集体学习有机结合起来,积极开展组内讨论、组际交流、组内互补、组际互查、组际竞赛等活动,促进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提高学生参与数学课堂合作学习的次数.要注意的是在数学学科中,一定要留给学生充足的独立思考时间,才能保证有深度的合作学习活动.

三、充分利用小班化学习环境,降低小组数学学习水平差异

1.分层设置教学.教师要充分发挥小班学生数量少的优势,根据学生各自的差异和特征,分层设置教学目标、教学流程、给不同特点的学生安排不同的任务,保证在小班化教学中每一名学生都获得成功.

2.分层设置练习.在设计课堂练习时,针对不同能力差异的学生要设置不同程度的练习内容.一般配套练习分为2~3组,采用两个小组共同竞争完成,互相批閱的方式.在每组问题中设置难度层次不同的题目,确保成绩偏弱的学生也可以参与其中.

3.分层设置问题.教师要充分利用小班化的条件,提高有效提问的次数和提问的覆盖率.保证每节课、每个小组的学生都会有被提问和表现的机会.

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展示机会.由于小班条件下的班级人数的减少,教师对组内成员的情况更加清楚,因此,可以通过黑板演练、习题讲题、组间互相批改等多种方式,增加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深层次体验和多边互动的可能性,调动不同层次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四、充分运用小班化的优势,开展好数学课堂合作学习的前期准备

合作学习备课工作尤为重要.在传统大班环境下,教师的课前准备负担量比较重,每节课都有教学任务,教师精力很难保证跟上.而在小班化条件下,学生数量减少,教师的备课负担也就轻了一些,精力更为充足.一般情况下,小班班级有5~6个学习小组,合作任务易于操作,教师对合作内容的选择性也就大了许多.

教师备课时要根据数学习题难度,重点难点,分层设计达标学习任务和提升学习任务,激发学生内在动机,展现数学学科价值.保证每一个小组的整体能齐心协力完成任务.教师可以选择适合于合作学习的习题和练习,练习题组首先要体现多样性,按内容分,有必做题、选做题;按程度分,有基础题、一般题、提高题;按性质分,有预习作业,过程作业,反馈作业.

例如,数学定理、概念的探索.教师可以选择学生理解起来困难、抽象概括性强并且在实际应用中容易出错的数学概念、定理,作为合作学习内容.比如,学习函数的概念时,学生要识别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各组之间可以相互提问,不能仅仅停留在文字表面上的理解,需要考查它的内涵,可以一个学习小组举例,另一个学习小组辨认.当教师发现学生对定理、符号结论理解困难,可以通过分解、转化的方式,创造条件让学生合作学习.比如,通过合作学习让小组成员探究如何运用排列组合知识探究二项式定理中的系数,引导学生探究数学的问题本质,培养探究精神.

本研究表明,尽管在高中数学课堂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还是有诸多困难,但只要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尊重学生个体发展,注重合作意识、合作技能的培养,借助好小班化的办学条件,是可以改变现状,提高高中数学课堂的合作学习实施效果.

【参考文献】

[1]顾婷.高中数学课堂中合作学习实施策略和有效性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1.

[2]白霞.高中数学合作式学习探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

[3]殷雅迪.小班化条件下高中数学课堂合作学习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4.

猜你喜欢

小班化数学课堂小组合作
作文评改“五步曲”
张扬学生个性,展现课堂活力
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活动实施研究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论构建英语高效互动课堂的策略
数学课堂信息化中的“三适”探究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
小班化教学的几点思考
小班化教学方法体系的探索
农村学校如何应对小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