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耳朵上的“养生乾坤”

2019-03-09赵海音

饮食与健康·下旬刊 2019年6期
关键词:耳针耳廓性疾病

赵海音

传统医学认为,耳与诸多脏腑相关联,《类经》曰:“手足三阴三阳之脉皆入于耳中”,故而耳又被称为百脉之宗。可见在祖国医学的认识中,耳朵与脏腑经络联系之密切。现代医学在生物全息疗法的系统中,将耳朵看作是整个人体的缩影,耳廓上的近百个穴位,反映着全身各系统、器官的机能状况,虽然耳穴全息疗法的科学性在临床上仍有争议,但不可否认的是,耳穴确实是具有中医特色的、且对很多常见的内、外、妇、儿、五官科疾病有临床疗效的辅助疗法之一。

耳穴是分布于耳廓上的腧穴,也称为反应点。当人生病时,耳廓上一些特定部位会出现局部反应,如压痛、变色、结节,可为对应部位所代表的区域提供诊断的参考;同时,刺激耳穴,对相应的脏腑也有一定的调治作用。

刺激耳穴的神奇效果

适应症:耳穴的适用范围很广,常见的有各式疼痛性疾病,如咽炎、乳腺炎、膀胱炎等炎症性疼痛,头痛、肋间神经痛、坐骨神经痛等神经性疼痛等;脊柱上因炎症、错位等原因引起的复合型疼痛,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等;过敏性鼻炎、哮喘、荨麻疹等变态反应性疾病;肥胖症、糖尿病、甲亢等内分泌代谢疾病;眩晕、多动、植物神经紊乱等功能性疾病;以及常规的预防保健作用等。

禁忌症:相较于其他针灸特色疗法,耳穴疗法相对而言属于禁忌症较少的一类疗法,但仍应注意,若遇到可能导致晕针的常见情况下(如过饥、过饱、过劳、过汗)不宜进行耳针,身体极度虚弱、严重器质性病变、习惯性流产的孕妇等特殊人群亦忌用耳针。

耳穴有哪些刺激方式

耳针法

利用毫针针刺耳穴,是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常以选定耳穴作为针刺点,针刺前严格消毒,进针后也可进行小幅度碾转行针,刺激强度应根据患者的病情、体质、耐痛度而灵活掌握,留针时间一般15~30分钟,另外也可采用耳廓皮下埋针的方式,适用于慢性疾病和疼痛性疾病,能够持续刺激,巩固疗效和防止复发。

压豆法

是在耳穴表面敷贴压丸的一种简易疗法,既能持续刺激穴位,又安全无痛,目前广泛应用于养生保健,通常可选用王不留行籽(行气通经)、磁柱(镇定安神)、白芥子(活血止痛)等,每日患者可自行按压3~5次,每次每穴按压30~60秒,3~7日更换1次,双耳交替。刺激强度视患者情况而定,一般儿童、孕妇、年老体弱、神经衰弱者刺激较弱,急性疼痛性病症刺激宜强。

耳廓按摩

耳廓按摩是以按、摩、捏、搓、揉、掐、点、提、拉等手法作用于耳廓穴位达到防治疾病的外治法,综合耳穴按摩二者为一体,能激发经穴效应,改善血液循环,增加和调理体内免疫机能,达到扶正祛邪、防病治病、延年益寿的目的。古今医书多有论述,很早就有“以手摩耳轮,不拘遍数,补其肾气,以防聋聩”的记载。

注意:以上幾种耳穴刺激方法中,除耳廓按摩适宜在家中长期进行保健外,压豆和耳针应到正规医疗场所进行,一方面疾病的诊断和耳穴的选取仍需医师辨证进行,另一方面针具需做好消毒工作。

猜你喜欢

耳针耳廓性疾病
防跌倒,警惕认知障碍性疾病
疫情背景下基于QQ+超星学习通“刺法灸法学”在线教学体会——以“耳针法”章节为例
对虾常见环境性疾病的防治
猪常见呕吐性疾病的临床表现、药物治疗和预防措施
搓耳
——护肾
高职高专针灸学耳针的学习障碍与教学策略
PARthanatos在神经损伤性疾病中的作用
奇思妙想
运用耳廓复合组织瓣修复鼻翼缺损
耳针与药物对人生长激素分泌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