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展观原理下的高校贫困毕业生成才质量评价体系

2019-03-09李姿蓉

广西教育·C版 2019年11期
关键词:发展观评价体系

李姿蓉

【摘 要】本文论述发展观原理下的高校贫困毕业生成才质量评价体系,从人才培养需求、国家及社会发展需求及现实研究缺失三方面阐述研究高校贫困毕业生成才质量的必要性,在发展观原理支持下,根据变化发展、规律性、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内外因辩证关系等五方面与贫困毕业生成才质量评估的契合度,构建贫困毕业生成才质量体系。

【关键词】发展观  贫困毕业生  成才质量  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11C-0110-02

贫困大学生是高校教育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群体,政府、高校、社会对贫困大学生的经济帮扶、心理辅导及成才培养均日益重视。个人才能突出但与国家社会核心价值观违背的人不能称之为“才”,能力突出但个人身心不健康、自我悦纳能力弱的人也不能称之为“才”。本文将成才质量界定为:成长为既符合国家、社会及个人发展需要,同时能够达到自我身心悦纳、有才能、有发展潜力的程度。

作为贫困大学生的延续,高校贫困毕业生的成才质量不仅会对社会发展、稳定及其个人长远发展起重要影响,同时可为高校贫困大学生的人才培养提供指导。

一、研究贫困毕业生成才质量的必要性

人才培养需求、国家及社会发展需求及现实研究缺失使贫困毕业生成才质量的研究显得尤为必要与紧迫。

(一)贫困大学生人才培养需求。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工作推进及相关资助政策的完善,国家通过精准扶贫帮扶贫困大学生的力度进一步加大,贫困大学生在校期间可以通过学费贷偿、奖助学金、勤工俭学等方式减缓经济压力,顺利完成学业,日益成为青年高级知识分子中的重要群体。然而与普通大学生相比,贫困大学生由于家庭贫困,长期面临生活压力大、学习条件及环境较差等现实,更容易出现自信心不足、人际交往不良、学业退步、就业竞争力不强等问题,需要以毕业生成才质量为导向来指导人才培养。

(二)国家及社会发展需求。当前我国正处于脱贫攻坚战的关键期,面临着确保脱贫户长期不返贫、维护社会的团结安定、带领全国人民走向小康社会等难题。国家对贫困生进行认定并实施帮扶是对其的重视与关爱,若他们不能正确面对自身家庭贫困问题,不能积极成长、顺利成才,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所在家庭的经济收入及脱贫信心,进而影响中华民族复兴梦的顺利实现。

(三)毕业生成才质量调查研究缺失。学术界对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估的研究较多,针对毕业生成才质量的研究较少。在对贫困生的研究方面,学术界主要集中在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感恩教育等方面,对贫困生成长成才的研究与实践依然基本停留在评估在校生质量、继而提出解决方案的阶段,没有通过跟踪贫困生毕业后情况来研究其成才路径,客观性与针对性都有所欠缺。

现实中,在校期间学习成绩好、综合素质评价高的学生毕业后未必都能在工作岗位及生活中表现更好。这一现实矛盾提示我们,把对贫困大学生的成长质量评价节点定位在毕业1年后更为科学和合理。

二、发展观原理下的贫困毕业生成才质量研究

发展观认为世间万物都是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的,事物的发展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运用发展观原理研究贫困毕业生成才质量,在以下方面相互契合。

(一)变化发展理念:评估的动态性。发展观原理揭示,一切事物都处在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发展中,应当明确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处的阶段与地位,坚持与时俱进的方法论。人的成长与成才也是渐变的,在校期间优异的表现能否在毕业后继续发扬,不仅会受当事人能力、毅力影响,同时也受外界环境制约。因此,通过修正权重的方式建立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实现对不同年限毕业生成才质量的动态评估,更具科学性与针对性。

(二)规律性理念:明确指标体系的指导意义。发展观原理认为,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有其无法违背的客观规律,应当坚持按客观规律办事、实事求是的方法论。人的成长虽有渐变性,甚至可能因为突发事件而呈现出突变性,但同时也遵循因果规律。在贫困毕业生的成才过程中,教育教学是因,成长质量是果,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不仅有利于实事求是地评价毕业生质量,同时有助于指导教育教学活动。

(三)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理念:评估的延后及综合性。根据发展观原理,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要坚持重视量的积累,学会优化结构的方法论。综上所述,人的成才是一个渐变的积累过程,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有可能发生质变,而人的“成才”又跟传统意义上的“成功”不一样,单一的高薪、好工作不能成为“成才”的代名词。因此运用发展观原理,将对贫困生的成才评估延至毕业1年后,将毕业生取得的客观成就、个体體验的主观感受等纳入评价体系,评估会更科学全面。

(四)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理念:有助于揭示成才关键影响因素。发展观原理告诉我们,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应当坚持乐观精神。贫困生毕业后由于缺乏社会资源及家庭背景的支撑,在升学、择业、就业等方面均可能比家庭条件好的同学面临更多困难,对其个人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通过后期跟踪评价贫困生成才质量,不仅避免了“初次就业定成败”的简单归类,给贫困生更长一些的成长周期,还能通过不同年限贫困生的成才情况分析,揭示出成才的关键影响因素。

(五)内外因的辩证关系理念:主观体验成为后续成才的重要内因。通过发展观原理,我们知道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应当坚持内外因结合、一分为二的分析方法。贫困生成才既受其性格、能力等主观个体因素影响,也离不开教育教学水平、经济条件、社会发展等客观环境的制约。而“成才”虽然不如“幸福”一词属于主观范畴的概念,毕业生个人的自我悦纳程度、心理舒适程度依然应该在成才质量应考虑的范围之内,因为它不仅揭示毕业生当前的心理状态,更是重要“内因”之一,影响着其后续成长成才。

三、贫困生成才质量评价体系构建

以发展观原理为指导,从评价指标、评价方法、评价结果应用三方面构建贫困生成才质量评价体系。

(一)确立评价指标。横向维度评价内容:通过客观质量、自我感受两个角度评价毕业1年的贫困毕业生思想及心理状态、现有能力及状态、潜在发展能力。其中思想及心理状态包含政治素质、思想素质、自我悦纳程度,现有能力及状态包括知识水平、专业技能、工作质量、人际交往状态、个性能力、身体及精神状况。根据发展观原理,横向成才质量评价内容中增加“潜在发展能力”这一项,包括学习能力、成长规划及执行情况,重点考察被评价对象在该时间节点的后续发展能力,以此预判后期发展潜力。具体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纵向维度权重修正:贫困生毕业年限越短,遇到的困难与挫折可能越多,短期内思想及心理状态不稳定、现有能力较弱属于正常情况,因此发展潜力应该是其成才质量中更关键、重要的指标,应赋予较高的权重。根据发展观原理,随着毕业年限的增长,贫困毕业生阅历会越来越丰富,现有能力增长的同时,思想应当逐渐成熟,心理状态也更趋稳定与满足,思想及心理状态因素会逐渐成为评价其当前状态并影响其后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应赋予更高权重。在对贫困毕业生展开成才质量调查的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各项指标的权重。

(二)明确评价方法。对贫困毕业生的成长质量评价应当以上述指标体系为指导设计调查问卷,采取定量及动态结合的评价方法,即通过调整指标权重,定量评价不同年限毕业生当前成才质量,也可在横向比较相同年限毕业生成才质量的同时,动态观测每位贫困毕业生的成才趋势。

(三)评价结果的应用。政府、社会及各高校都可以通过调查评价贫困毕业生的成才质量,发现当前贫困生成才短板,预测其后续发展趋势。通过对比贫困生与非贫困生成才差异,不同地区或高校贫困生成才差异,总结各地区各高校培养贫困生的成功经验与做法,最终将结果运用至政策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教育教学管理模式改革、资助及心理工作调整等方面,有針对性、建设性地提出培养贫困生的有效路径。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要义[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7

[2]张健.高等职业教育整合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

[3]杨皓.毕业生培养质量跟踪调查分析报告——以襄阳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为例[J].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5)

(责编 丁 梦)

猜你喜欢

发展观评价体系
浅谈如何从少先队活动中促进队员习惯的养成
笑傲2017乃至未来 三观之外你还需要“发展观”
阐述及辨析阿玛蒂亚·森发展观
共享发展理念内涵、障碍和路径探索
《UG NX机械产品设计》课程项目化教学的改革研究
评价体系小改革职业技能大提升
以心育推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建立的研究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