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L教学法在高职经济学课程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2019-03-09程波
程波
【摘 要】本文根据经济学课程的特点,从教学内容选取、课前准备、成果展示与总结等方面论述PBL教学法在高职经济学课程教学中应用,针对教学中学生参与学习热情不够稳定、问题设置难易及结构不尽合理、可供利用的教学环境有限、教学效果的考核不够全面等问题,提出吸引学生的持续注意力、注意分组讨论和展示的节奏、多种方法配合等建议。
【关键词】PBL教学法 高职院校 经济学课程 实践 反思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11C-0071-03
经济学作为高职经管类专业基础课,对于培养学生思考社会、理解经济现象等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它具有过于抽象的逻辑推理、公式推导和模型变换等特点,同时对学生的思维和分析能力要求高,需要大量的思考与实践,难以通过动手技能展示或物化成果展示,因此学生往往觉得经济学课程的学习难度大。如何基于经济学教学规律与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构建符合具有经济学特点的教学方式,是经济学任课教师需要不断探索的重要课题。PBL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虽然起源于医学教学领域,但在包括经济学在内的很多经管类课程中都有所应用,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以PBL教学法为基础开展经济学教学,能将与经济生活密切相关的现实问题进行概括与提炼,符合学生的认知与生活体验,从而将理论性较强的课堂教学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提高学生对现实问题的认识和理解,提升学生参与经济学思考的热情和积极性,进而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
一、经济学课程的特点
当前的高职院校经济学课程理论体系源自《经济学原理》(马歇尔,1890)和《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凯恩斯,1936),其间虽经不断丰富与完善,但基本框架和内容未发生根本性变化。经济学课程理论性、逻辑性较强,整体结构严密,各教学环节之间衔接紧密,对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导演绎能力要求较高。同时,快速变革的经济环境,导致经济学所关注和研究的新问题层出不穷,对教师和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该课程难教、难学,是很多老师和学生的共同体会。
概括而言,经济学具有如下三个特点:
第一,理论性强。课程中有大量理论性知识内容,有大量的前提条件,需要经过抽象或简化,涉及图形、函数、公式和模型等,结论的得出本身也是经过严密的推导过程,如利润最大化、短期成本与长期成本、消费者均衡、生产者均衡等结论,对学生的理解要求较高。
第二,体系庞杂。该课程框架和逻辑结构基本稳定,但涉及的内容却异常庞杂,部分教學模块可以延伸为一个专业或领域,涉及的各观点、流派及发展脉络和时代背景,甚至不同流派之间有着对立和矛盾,若要较好掌握,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第三,交叉显著。经济学与数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密切相关,需要具备一定的前导课程知识准备,同时又是学习市场营销、工商企业管理、物流管理等专业的基础,需要借助其他专业的理论和方法,并互为基础,在发展中相互促进。
高职院校因为学制较短,大多采取“2+1”或者“2.5+0.5”学制的培养模式,造成学生在校学习时间缩短,教学课时被迫压缩,这就对教学内容的筛选和教学方法的合理运用提出更高要求。
二、经济学课程PBL教学设计与实施
PBL教学法突出学生主体作用,教师只是扮演指导者、引领者、帮助者的角色,通过真实问题的情境展示,调动学生自发探索的热情,培养学生实践操作和思维分析能力。与传统教学方法不同,强调以问题为导向,通过提问题的方式不断探究问题的本源和方法,进而挖掘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知识和信息,逐渐形成独立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
(一)教学内容选取
有限的课时限制,必须本着够用、适用的原则,合理设置教学内容。针对经济学内容庞杂的特点,结合职业教育的要求,笔者对经济学基础的内容进行了梳理,坚持“筛选内容、弱化模型、精简公式、简化过程”的原则,删减了要素市场等内容,将全文划分为10大问题,每个大问题均以简洁朴实的语言进行设问,如“经济学为什么会出现”“消费者(买者)消费过程追求什么”“生产者(卖者)生产过程追求什么”等问题。每个大问题下分别包含若干个小问题,如在“经济学为什么会出现”下分别包括“经济学产生和发展的源头在哪里”“经济学解决什么样的问题(矛盾)”“经济学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三个小问题。而“消费者(买者)消费过程追求什么”则被分解为“消费者如何消费最划算”“如果性能可以衡量,消费者如何消费”“如果性能不可以衡量,消费者如何消费”三个小问题。进而全文共有10大问题、32小问题,这些问题构成全部《经济学基础》的主要内容。
(二)课前准备工作
1.划分学习小组。划分小组是开展PBL教学的重要基础,一般团队成员为6人,一个班级通常为7组,以学生自愿组合为主、教师协调为辅。选定1人为组长,负责协调小组内交流讨论,指派各成员开展资料查阅、材料整理、提纲准备、PPT制作以及汇报及展示安排等工作,以及协助教师对成员进行考核。在小组的划分上,需要注意组员性别、性格等搭配,避免组别之间的两极分化。
2.发放讨论话题。每一次授课结束的同时,将下次教学的问题发放给大家,并将相关的教学资源要求发到班级群中,包括参考教材、网络资源等,提出具体要求。如在三级价格歧视教学中,笔者提前一周要求学生搜集任何一种优惠券,并以小组为单位概括总结优惠券的一般性特征及其适用条件,进而思考为什么要采取优惠券的方式这个核心问题。同时,还要求学生找出与此相类似的事例。如航空公司订购机票价格的变化、电影院根据年龄设定不同价格等现象。
(三)成果展示与总结
1.课堂讨论和展示。每一个问题/话题,按照小组顺序依次阐述观点,并提供观点支撑的依据。同时,在小组内随意抽取学生进行补充和介绍。进行汇报时,小组成员应全部站在讲台,做好分工协作,展示集体风采。此次展示将作为团队考核的重要内容。
教师根据各组汇报情况进行进一步分析和引导,对其中出现的不足进行引导,进行二次启发,并概括总结与提升,最终回归教学主题。最后,预留时间作为答疑和拓展。
2.反馈与提升。由教师和各组组长组成的考核小组根据既定的评分标准对每一组的团队分工、资料收集、归纳整理、结论阐述等进行评价,指出优点和不足,并将此反馈给学生,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也为后面的课程内容打下基础。
3.提交学习心得。围绕此次讨论话题,组织全体学生撰写学习心得,形成每个人对该问题的独特思考,并据此对该次汇报提出合理化建议。
三、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采取PBL教学法相对于传统方法效果有所提升,但还存在一些有待解決的问题,需要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一)学生参与学习热情不够稳定
PBL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不仅需要具备基本的资料查阅能力,还要能对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分析推理,以及良好的展示和表达能力等。除课堂学习外,还要求学生合理安排和规划课余时间,自觉主动参与学习探索。但高职学生大多习惯了多年的传统课堂说教方式,知识面较窄,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性不足,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在实际教学中,学生过于依赖教师,基本局限在所给出的问题范围,突破性的探索和尝试较少。
从实际教学来看,前两次学生表现出较高的参与热情,这与课堂的新鲜感、新奇感有很大关系。但随着时间推移,学生参与热情逐渐下降,甚至出现搭便车情形,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小组成果展示环节,非展示小组的同学也会表现出不耐烦,或埋头看手机,或漫不经心,不能聚焦问题本身,容易被其他事物分散注意力。而发言者因为缺乏共鸣或交流,逐渐失去展示的热情,发言的积极性和效果也逐渐下降。
(二)问题设置难易及结构不尽合理
从市面可见的资料来看,现有教材大多局限于传统授课模式的体例,相关的阅读材料也以简短的延伸阅读为主,直接可以参考的内容较少,与PBL相匹配的教材未曾见到。因此,在采取PBL教学法过程中,对教师要求较高。需要对知识架构进行梳理,设计和提炼适合教学的问题,并设置与问题相关的情境。教师必须适度把握设置问题的难度、深度和宽度,要考虑问题的可拓展性。提供搭建“大厦”的“脚手架”和各种原材料。部分问题,如“消费者消费最在意什么”这个问题过于简单。相反,有的问题,如“价格变化如何影响生产和消费”则显得过大。而另外的一些问题,如“经济增长是否一帆风顺”等则过于复杂,与学生现实生活不够贴近,学生难以准确把握问题的范围,进而影响了教学效果。
经济学体系庞杂,各部分衔接紧密,逻辑性强。选择的问题往往只能够反映整体教学体系的某个方面,难以考虑到问题的系统性方面的问题,可能会导致问题设置的前后断裂,不能顾及经济学的整体教学目标。
(三)可供利用的教学环境有限
PBL教学法采取分组教学的方式,对于现有教学环境提出较大挑战。常见的教室布局仍然按照讲授式布局,讲台固定于黑板/白板一侧,不能挪动。学生课桌纵横有序分布于教室,桌椅大多没有轮子,移动的难度较大。每次的上课、下课移动桌椅不仅容易造成设备损坏,而且影响了教学效率。
为配合PBL教学过程,还对学校的WIFI网络覆盖、机房使用以及图书馆资源及服务等提出更高要求,要能方便学生随时随地可以上网查阅资料,要有方便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的场所与空间,这对很多高职院校而言都有较大难度。
(四)教学效果的考核不够全面
PBL教学法的成果展示和观点呈现虽然仅仅体现在课堂的时间上,实际教学过程所涉及的环节和内容不止于此,仅仅依靠课堂表现进行评价显然不够全面和立体。若要开展过程性考核,因为涉及的主体和环节较多,工作量较大,开展系统考核的难度较大。
一方面,需要考虑不同小组工作之间的可比性,尽可能给出可供参考的模板或格式,在兜底的前提下鼓励创新;另一方面,需要将学生的自评和互评引入进来,将团队精神、资料搜集能力等融入进来,并对表达能力、PPT制作能力以及学生表达能力等如何赋予权重进行研究,以更加符合学生实际。
如何把握平时考核与期末考试的比重等,也是都值得研究和探索的问题。
四、教学反思
(一)吸引学生的持续注意力
从教学过程来看,问题的设置必须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内在探索的热情。遵照“注意力等于结果”的观点,如果问题的设计过于平淡,或远离生活,不能一开始就调动起学生探索新知的欲望,再往后的教学活动就难以补救,效果会大打折扣。为做到这一点,笔者在教学中探索尝试过说新闻、讲故事、发礼物等方式,活跃课堂气氛。并在此基础上,多与学生交流,建立起与学生的联系,引导他们开展思考和讨论。
(二)注意分组讨论和展示的节奏
若按照完成的过程进行一个教学内容/问题的查阅、研讨、展示等环节,需要占用大量时间,进而造成教学过程的冗长,同时长时间的重复也会造成学生的疲倦。在笔者的教学实践中,采取“重点+一般”相结合的方式,选择重点的两三个内容让学生全程走完,一般性的问题采取简化版方式,即现场提出问题、现场提供资料、现场作出思考和回答,以保证教学活动的效率和节奏。此外,在同一班级采取此教学方法,还需注意与其他课任老师的配合,避免方法的过度使用,造成学生厌倦。
(三)需要多种方法的配合
经济学体系繁杂,内在逻辑严密。部分内容,如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等宏观内容过于抽象,问题设计要么过于简单,要么过于复杂,高职学生难以较好完成。因此,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PBL教学法。宏观经济学大部分内容,由于其过于庞大和抽象的特点,学生难以自主探索,反而采取讲授法效率更佳。实际教学中,必须注意PBL教学法与案例教学法、讲授教学法等的有机结合,根据教学内容有所侧重,综合选择,相互配合。
综合来看,PBL教学法较为适合经济学课程的改革,能够改变以往被动、单独学习的局面,学生的主动思考、团队协作精神有所提升。学生外出调研、查阅图书资料的能力有所提升,进一步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从实际教学效果来看,PBL教学法直接拉近学生对实际问题的思考。可见,适当剥除理论性过强、晦涩难懂的模型,一切从实际出发,最终回归实际的做法,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思辨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冯梅.“研讨式”教学法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J].西部皮革,2016(9)
[2]张圆,刘迎华.PBL 教学法在高职《管理学》课程中的应用[J].继续教育研究,2012(8)
[3]刘晔.PBL在经济管理类学科教学应用中的问题与对策[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5)
[4]王文胜.对经济学课程应用 PBL 教学法的探讨[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7)
(责编 黎 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