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大城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研究

2019-03-08李东生

农业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广州乡村振兴

李东生

摘要:乡村是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超大城市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不仅有利于城市发展和人民幸福,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利用自身独有的资源、禀赋和条件探索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本文以广州为例,来探讨超大城市的乡村振兴之路,期望能给目前各类别城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带来经验借鉴与启示。

关键词:超大城市;乡村振兴;广州;农村现代化

自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关于农村发展的重要讲话,党的十九大更是将乡村振兴上升为国家战略,学术界对此的研究成果颇为丰富。但是针对大城市的乡村振兴的研究,无论是力度、深度和广度上都有一定欠缺。本文指称的超大城市,依据是《国务院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2014年11月),其中规定“城区常住人口1000万以上的城市为超大城市”。选取该研究对象主要基于以下几点:城市发展有自身成长的规律,超大城市或者大城市一定程度上标示着城市成长的方向;超大城市或者大城市无论是在掌握的资源还是在自身的禀赋、条件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優势,利用好这些条件和优势,具有重要意义;再者大城市的乡村振兴面临不少挑战和难题,解决好这些问题,意义同样重要。基于此,本文选取广州作为超大城市例本,从理论和实践角度阐述广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原因、意义,并探讨实施策略。

一、广州实施乡村振兴的原因探析

广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既是落实国家战略的政治要求,也依据广州城乡关系发展体现的规律性特征,同时还是解决自身乡村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的需要。

(一)乡村振兴战略是国家战略

“乡村振兴战略”是十九大提出的国家战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

党高度重视农村工作。在改革时期,逐渐打破已有的城乡二元体制,试图实现城乡统筹发展。2004年中央提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2005年,中央正式提出“三农”工作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对农民要多予、少取、放活。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把资源下沉至农村。在不同发展阶段,党的“三农”工作有不同的侧重点,基本着眼点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国“三农”工作作出过一系列重要批示、指示,发表过一系列重要讲话。2017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对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作出全面部署。今年,《求是》刊发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旧文《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无论是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还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三农”工作的指示,有一个基本的价值观念,那就是把乡村看作具有独特价值且相对独立的发展单元,而不是城市的对立物或附属物。

从国家战略到地方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同样高度重视乡村振兴工作,2018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两会广东代表团审议时发表重要讲话,要求广东做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当好“两个重要窗口”,特别强调城镇化与乡村振兴要相得益彰、相辅相成。

(二)乡村是超大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

城市和乡村是国土空间范围内缺一不可的组成部分。在社会发展不同阶段,乡村和城市有不同的关系。马克思说:“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最大一次分工,就是城市与乡村的分离。”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更多的失地农民进入城市转为产业工人,这时城市化快速推进,乡村随之萎缩,城市相应扩大。这是一个艰辛痛苦的过程。西方发达国家经过较长时间完成了城市化,城市和乡村仍然共生共长,甚至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城市化大步推进,但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一个基本国情是人口基数大,地区和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所以城乡发展要走出一条不同于西方的发展道路。2017年末,我国总体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8.52%,还有超过40%的农村人口,即使将来城镇化率达到80%,农村还是存在巨量人口。在发展过程中,城市与乡村既是固有的行政隶属关系,也是国土空间范围内的相邻关系,两者已经形成生存生产生活生态的命运共同体,“乡村是超大城市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特别是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更加不能把乡村当作城市的附庸,看作城市的对立面,而要把乡村和城市看作是一个有机的不可分割的整体。如果城镇化的结果是“一边越来越现代化的城市、一边是越来越萧条的乡村”,那就违背了我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初心,也不符合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本质要求,所以绝不能忽视我国基本国情而盲目走西方的城市化道路。另外我国的城市化不是几个大都市能实现的,我国的整体发展也不是几个大都市能实现和带动的,再大的城市也不能替代我国的城市化,只有广袤的农村和广大的农民参与的城市化才能真正推动和实现我国的城市化。

就广州城乡发展而言,2018年末,广州市常住人口1490.44万人,城镇化率为86.38%,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79.78%。虽然比全国总体水平高出不少,但也不能忽视广州在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过程中,也面临着人口基数大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这就要求广州一定要处理好城乡关系。

(三)广州目前乡村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1.乡村振兴的体制机制还不完善。乡村振兴不仅仅关涉人的城市化,更直连人的居所,这个居所承载着乡愁,是农民生存、生活的家园。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农民主体性程度发挥不够,不少是任务式、被动式的创建活动,呈现政府职能部门一头热,村社、村民一头冷的局面。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综合程度高,涉及到农业农村、国规、发改、环保、旅游、建设等多个行政部门,在具体实施环节,难免出现不协调的现象等等。涉农领域综合改革有待深化,土地政策制约农业农村发展,涉农资金缺乏有效整合。

2.城乡发展不均衡。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其中最大的不平衡是区域和城乡发展不平衡。广州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率先遇到区域发展、城乡收入差距较大的问题。2018年广州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020.1元,增长10.8%,而全年城市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9,982.1元,差距为2.3倍。广州区域内农村发展状况、农民收入差距实际上更为明显。与其他城市相比,广州农民收入水平不仅落后于北京和上海,甚至低于杭州、东莞、中山、佛山、珠海等城市。

3.农村人居环境存在短板。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欠账较多,村庄布局乱、卫生环境差,违法建设问题突出,水环境、土壤环境治理形势严峻。以水环境和土壤环境为例,广州要治理的152条黑臭水体绝大部分分布在广大农村地区。农用地土壤的污染也不容乐观,其中镉、铅、汞等重金属污染问题比较突出,工业污染物、农业源污染等尚未阻断隔离,经济适用的土壤治理修复技术较为缺乏,农产品安全隐患难以消除。

4.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尚需健全和提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村干部队伍青黄不接、后继乏人,有的形成了机关化、行政化的工作方法和手段,群众身边腐败问题和涉农涉土纠纷易发多发。二、农村集体组织一定程度上有所弱化,凝聚力、吸引力都有所下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普遍存在,家庭传统伦理与社会互助精神有一定程度缺失,农村有回归于一盘散沙的趋向。

5.农业现代化水平有待提升。由于广州农村的水土环境受到工业化的影响,要求广州走都市型农业的发展道路。在发展过程中,农业规模化、组织化、现代化经营程度偏低,农业品牌不多、科技创新较弱。以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为例,广州市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比重仅为45%,农村土地流转面积仅占家庭承包经营面积的43%。

二、广州实现乡村振兴的意义

广州作为超大城市实施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意义。从国家层面而言,是对农业农村现代化路径的可贵探索;从地区层面而言,有利于发挥国家和地域文化中心功能;从城市发展层面,有利于实现城市的高质量发展,从而形成示范引领作用;从市民和村民的角度来看,有利于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广州实现乡村振兴是对现代化路径的一种可贵探索

乡村振兴的总目标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从世界范围来看,西方发达国家的农村发展阶段、发展状况和国情与我国有较大差异,没有较强的可比性。较大的发展中国家,如印度、巴西,农村农业发展有各自问题。值得我国发展农业农村借鉴的国家和地区主要分布在东亚,如日本、韩国和台湾。但是这几个国家和地区也没有能够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的现代化问题。日本、韩国和台湾农村存在着较严重空心化问题,人口主要集中在城市,特别是大城市,造成严重的社会危机,包括影响了人口增长。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也是为全球解决乡村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我国干好乡村振兴事业,本身就是对全球的重大贡献。

广州作为超大城市,在实施乡村振兴方面,不管是干部配置与要素配置优先还是资金投入与公共服务优先等安排上,都具有一定的条件和优势,加上城乡社会对美丽乡村有更强烈的需求,本世纪初就开始实施“以城带乡、以工补农”的政策,城乡差异显著缩小,这些都是广州更好完成乡村振兴的条件的和优势。但远远不能够遮蔽广州实施乡村振兴的意义。

在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城乡关系是核心问题,也形成了不同的发展道路:城市化,城镇化,在地城镇化。虽然,国家一直坚持城镇化的发展思路,但是就大城市而言,特别是超大城市而言,发展思路主要倾向于城市化,即不断推动农村人口向城市轉移。这也是西方发达国家走过的城市化发展道路。在这种发展思路下,城市发展呈现出“城中有村,村中有城”的状态。截至2018年5月,广州有272条城中村,已批旧村全面改造项目43个,《广州市城市更新总体规划(2015-2020年)》明确提出,到2020年,推进城市更新规模85~100平方公里,实施完成城市更新规模42~50平方公里。从实际情况来看,更新改造进度较为缓慢。同时在城市化过程中,不同的区位决定了宅基地的市场价值差异,在优势区位条件下的农民演化为“食利群体”,给处于劣势区位条件下的偏远农民带来示范效应,两者结合,这样不仅加大了城市更新的成本,也加大了贫富差距,延缓了城市化的进程。

广州作为超大城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基础、有条件、有需求,而“乡村振兴道路怎么走,只能靠我们自己去探索”。所以广州完成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走出一条不同于西方发达城市的城乡发展之路,意义重大。

(二)广州实现乡村振兴有利于发挥国家和地域文化中心功能

广州是拥有2200多年建城史的世界性的历史文化名城,是岭南文化中心地、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发祥地、近现代民主革命策源地、改革开放前沿地,也是中外文化交融交汇之地,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从文化传统来看,乡村具有文明传承的功能,主要是“为城市提供生态屏障,为社会成员提供农产品,保存国家和民族自己源远流长的优秀传统、习俗人文和历史文化。”从这个角度来看,从乡村发展起来的地方性文化和传统性智慧,是文化和文明之根,也是支撑乡土社会的积极因素。从地域背景来看,广东文化源远流长,其文化形态从古代到近现代都具有强烈的地域特色,在全国独树一帜,在中华文化体系中占有重要一席之地。以广州为核心代表的广府地区更是岭南最大的文化中心。

现今广州给人的观感就是文化遗迹分散、历史脉络不清晰、城市记忆零碎,文化的历史底蕴与个性特色正在不断弱化,一些能够彰显岭南地区典型文化特征的古村落或文化街区,如沙湾古镇、莲塘村等等,虽然得到当地政府部门的重视和维护,但也被杂乱无章的火柴盒式建筑或者现代建筑包围,破坏了文化景观的历史感、价值感、生命感和生态感。

推动乡村振兴就是振兴文化的血脉和根脉,不仅有利于提升岭南文化的影响力,有利于推动广州历史文化名城建设,让广州成为“说得清,记得住,叫得响”的文化城市。推动乡村振兴不止对城市建设有利,更对普通村民有利。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势必会消除村民原有的各种陈规陋习,依法取缔危害乡里的犯罪行为,大力倡导健康文明的乡村生活方式,厚植滋养乡村优秀文化的基础。这样有利于乡村精神文明的建设,提升村民的文化自觉和自信,重新让关爱互助之风,邻里守望之情在乡村高高飘扬。

(三)广州实现乡村振兴有利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乡村的高质量发展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就自身发展而言,实现乡村振兴,有利于乡村一二三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实现乡村振兴,有利于为城市提供高质量发展空间。

乡村振兴,目的是发展乡村经济,实现农民生活富裕,在此基础上,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在这个过程中,要实现高质量发展,要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撑点。因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广州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通过乡村振兴,构筑广州大山大水大海的山清水秀海阔的城市格局,让乡村能够“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在产业发展方面,实现乡村振兴,有利于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和发展,有利于利用新产业、新业态为农民在乡村提供主要不依赖于单纯农业的就业岗位,实现农村高质量发展。

就经济功能而言,广州乡村为城市发展提供土地资源、产业资源和文化资源。据统计,目前广州市各类传统工业园区约1800多个,其中村级工业园占80%。村级工业园主要利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大部分存在的产业低端、用地低效、发展粗放、空间局促、竞争力弱、环境落后、产权不清等问题,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瓶颈。通过村级工业园提质增效,实现乡村振兴,有利于为广州经济高质量提供空间。

(四)广州实现乡村振兴有利于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2018年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审议时要求广东“四个走在全国前列”。10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对广州提出“四个出新出彩”的工作要求。2019年2月,中央和国务院公布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要求广州充分发挥国家中心城市和综合性门户城市引领作用。

广州作为超大城市、国家中心城市,也是全球知名城市,要明晰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纲要对广州的定位,当好“四个走在全国前列”“两个重要窗口”排头兵。要完成这一政治任务和历史任务,必须推动区域协调、城乡融合,大力发展特色城镇,建设美丽乡村,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协同性;既要看城市、也要看乡村,既要城市生态、也要乡村文明,既要城市现代化、也要乡村现代化。

目前,广州农村面积5,800多平方公里,約占全市陆域面积的78%,特别是从化、增城等北部乡村地区森林茂盛、空气优良、气候宜人。广州实现乡村振兴,有利于走在全国前列,有利于当好“两个重要窗口”,有利于形成示范引领作用,实现老城市新活力,也有利于全面提高粤港澳大湾区城乡发展质量和水平,有利于形成粤港澳大湾区北部生态屏障,有利于发挥广州在粤港澳大湾区中的支撑引领作用,推动建设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

(五)广州实现乡村振兴有利于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从市民的角度来看,城市化给村民带来实实在在的物质精神资料,也带来了传统生活状态的消失。广州作为超大城市,城市化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快,在闲暇之余,人们对美丽乡村的需求与日俱增。乡村里存在着浓郁的乡贤文化、乡土气息、乡愁情结,乡村振兴的目的之一就是让人们能够回得去、留得住,而不是让乡村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

从在地乡民的角度来看,乡村振兴有利于农村人居环境的整洁、安全、生态、文化。火柴盒式建筑是农村建筑最大短板,广州实现乡村振兴,就要改变这种现状。而且乡村振兴不仅要解决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不能够协调发展的问题,还要解决贫富收入差距、村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问题。

广州实现乡村振兴,就是要扭转农村发展滞后局面、缩小城乡差距、满足市民对乡村的精神文化需求、满足村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否则农村会出现村庄空心、环境污染、治理无序等“乡村病”,城市也将失去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不仅经济难以持续增长,社会稳定也可能会出大问题。所以,广州要把乡村建设好,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的惠及本市农民,让广大农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三、广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策略分析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是制度保障,广州要按照乡村发展规律,根据乡村振兴的总要求,走出一条具有广州特色的超大城市乡村振兴之路。

(一)产业兴旺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产业兴旺目的不仅仅在于实现农业的生产发展,更重要的目的在于通过乡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和走组织化市场化道路,实现村民的在地就业创业。

1.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农业政策改革和完善的一个方向。以荔枝产业为例,历史上曾有“世界荔枝看中国,中国荔枝看广东”的说法。广州是广东省荔枝主产区,虽然品牌多,但存在着人工成本高且短缺、品种单一等问题。所以,广州要着力发展都市现代绿色农业,根据土壤环境状况调整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在做好土壤修复和保护的前提下,在一些区域发展观赏性植物种植,在土壤和生态相对较好的区域,发展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培育农产品知名品牌。特别是在城市化背景下,土地成为稀缺资源,要提升农业科技水平,建设农业科创园、城乡生态带、系统综合体和绿色产业链,从而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升农业竞争力,促进农业转型升级。

2.统筹优化乡村产业布局、推进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对于城区建设范围内的乡村地区,引导村庄充分整合留用地资源,把留用地土地使用计划纳入城区产业发展规划,引入或参与IAB(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NEM(新能源新材料)等重大战略新兴产业项目,或建设价值创新园,或发展高端物业出租等集体经济产业。对于城区建设范围外的乡村地区,着重探索乡村产业融合发展新路径,促进产业相互渗透和交叉重组,催生乡村共享经济、现代创意农业、社区养老等新经济新业态。对于生态控制区内的乡村地区,依托山水生态资源、古旧建筑资源、历史文化资源,发展高端优质山水农产品生产,打造美丽乡村和特色小镇。

3.土地政策要实现创新发展。土地是城市的生命。无论是规划建设、还是产业发展、生态环境,都离不开土地。乡村土地的高效利用关系到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能否得到高质量的发展。土地政策要实现创新发展,不是要突破土地农民集体所有的制度安排,而是要通过政策措施,加快乡村农用耕地的整合和宅基地的归并,规范乡村留用地管理,促进留用地落地和开发利用。

4.发展农村金融,保障乡村产业发展。发展农村金融不是鼓励发展民间高利借贷,而是指农村金融做到取之于农、用之于农。要改变原有项目化运作方式,引入社会资本或地方国资或集体经济组织以PPP合作的模式共同开发乡村。同时也要警惕资本下乡带来的农民主体悬置问题。

(二)生态宜居

生态宜居,不仅是指自然意义上的生态,也指人文和历史意义的生态。广州乡村振兴要实现生态宜居,要注重对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同时严防城市工业化对乡村的污染。

1.做好乡村环境的系统治理工作。乡村环境的系统治理工作,主要是解决乡村发展过程中,特别是指乡村走向城镇化、工业化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就整个广州地区而言,广州拥有山水林天湖草海等多样生态环境,而在城镇化、工业化过程中,乡村出现“千村一面”、城乡同质化的现象。目前,广州要实现乡村振兴,要做好乡村环境的系统治理工作,主要包括:垃圾、污水处理、土壤治理和拆除违法建设。

2.加强乡村突出环境问题的治理。村庄清洁行动、农村厕所革命、村庄规划工作是乡村人居环境整治的三项重要工作,就广州而言,推动村庄清洁行动,要建立常态化机制。在厕所革命方面,实现每个自然村按实际需求建设1个标准化公厕,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基本实现全覆盖。在村庄规划方面,以乡村振兴为契机改变村居布局杂乱这个制约广州乡村发展的最大短板。要进一步优化农村空间布局,根据发展现状和需要分类有序推进乡村振兴。要根据区位条件、自然生态资源、历史和人文特色、产业发展、经济基础等条件,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区域一体、多规合一、有机衔接的全域规划体系。就整个省而言,今年广东省首次将城中村纳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設范围,可以说是整个美丽乡村振兴的亮点之一。

3.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目前,生态补偿标准要更加切合基层实际,生态补偿机制更加符合基层治理状况。通过发展在地性农业,实现农村生态环境保育的可持续性发展,也实现农民在自己的家乡为自己而劳动的主体性,这是产业成本最低且效益最好的方式。要警惕一些企业下乡经营农业,或者是经营加工和销售业务,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不顾环境污染,挤压农民利益空间的问题。

4.将乡村生态优势转换为经济优势。与城市相比较,乡村最大的优势是良好生态环境和独特的人文历史文化,这些是乡村生态优势转换为经济优势的重要依托。因此要做到这种转换,资源保护是前提,同时深度挖掘广州各个乡村古镇的人文历史文化传统内涵,注重差异性,讲好广州故事,凸显广州体验。

(三)乡风文明

乡风文明是乡村文明状况的直接体现,更是乡村振兴的灵魂。民风淳朴曾是对乡村文明状况的一种高度肯定。乡风文明不仅要做到民风淳朴,更重要的是实现乡风、民风、家风的有机高度统一,最终实现乡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的全面提升。

1.把改革创新精神融入核心价值观,以核心价值观引领乡村文明。广州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广州焕发出无限的生机和活力,创造了许许多多敢为人先的感人故事,形成了改革创新的社会风气,特别是农村,涌现出一批带领群众发家致富的典型人物。广州农村要乡风文明,要把改革创新精神融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核心价值观引领各种思想和思潮。

2.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要宣传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敬老爱幼、邻里互助等优良传统。建设村史馆,传承民间传统民俗活动。活用农村传统文化素材,结合时代情感,把传统文化资源、文化积累转变成产业元素,转变成文化的活力和创造力。要加强具有岭南特色传统村落、文物古迹、红色革命遗址等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挖掘和活化利用,重新让传统遗产承负乡愁。

3.要加大城乡优质资源的配比。在硬件上,加大对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的投入和建设。在软件上,送文化下乡,将大型展览、优质演出等送往乡村。在加大供给的同时,还要注重文艺内容和形式的适应性,把更多适合农村群众的名人名戏送到他们身边,提升他们的精神享受。要扩大文化受惠群体,特别要关注到外来群体的精神文化需求。

4.注重移风易俗。遏制红白喜事大操大办、厚葬薄养、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和抵制封建迷信、打击“黄赌毒”,深入纠正乡村社会不良风气。完善村规民约,利用祠堂牌匾、村规家训、俗语格言等乡风教化资源,发挥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禁黄禁毒禁赌会等群众组织作用,使村规民约真正成为村民的自觉遵循。

5.加大对乡村文化人才的培养力度。一是经营型管理型服务型人才,比如文化发展的开发人才、文化设施的经营管理和运营人才、文化活动的策划和服务人才等;二是专业性人才,比如对文化进行深度挖掘的研究人员、推广人员,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人员,满足基层需求戏曲、绘画、书法、摄影、舞蹈人才等。

(四)治理有效

治理有效是振兴乡村的一个重要保证。治理有效不仅仅是要实现管理民主,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强调手段和效果的统一性,从而实现乡村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

1.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工作领导体制。办好乡村的事情,解决好乡村的问题,关键在党。要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工作领导体制。要主动适应新时代农村工作的任务要求,健全党委统一领导、政府负责、党委农村工作部门统筹协调的乡村工作领导体制。要防止出现各级振兴领导小组的书记“挂名”现象,在提拔上,要优先考虑在农业农村发展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干部。要培养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队伍。

2.提升乡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水平和质量。要把选优配强乡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作为首要任务。以集体经济为依托,把乡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作为引领乡村振兴的战斗堡垒,发挥乡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作用和道德教化作用,实施“头雁工程”,全面建强农村基层组织。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村级党组织延伸,以基层党建引领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征地拆迁、扫黑除恶等工作。

3.培养引进优秀的乡土人才。乡土人才是指本土成长起来的熟悉乡情的专业技术人员、经营管理人才等类型人才。要因地制宜有计划多形式地培养大量高素质、高文化、高技能的乡土实用人才。另外,要积极引进本土走出去的高素质、高文化、高技能人才,特别是新乡贤,返乡就业创业、回报乡邻。

4.激发农民主体意识。要唤醒农民在推进或参与乡村振兴的过程中自己想、自己做、自己管的意识。农民自己不动手,美丽家园不长久。同时,要把村级干部去行政化、去机关化的措施进一步落实。

5.提升城乡公共服务水平一体化。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才。乡村要留下人才,一定要提升城乡公共服务,如教育、医疗、文化、商业等资源均等化。大力提升乡村的基础设施水平,包括道路、供水、排水、供电、电信等。

(五)生活富裕

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的基础目标,在理念上,要把人的振兴、农民致富作为乡村振兴的核心,提升广大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1.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谁来种地,是整个中国面临的一个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加快培训新型农民经营主体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以吸引年轻人务农、培训职业农民为重点,加快构建职业农民队伍,形成高素质农业生产经营者队伍”。对广州而言,要鼓励优秀人才返乡扎根农村;培养基础性人才,让更多跨界的、对农业有兴趣的、愿意扎根农村的精英人才加入农村建设的队伍;农业科学研究更多的面向基层和本土;乡村创业的人才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

2.壮大集体经济。农民主体地位的实现需要组织起来,有效的组织需要集体经济的支撑。而对相当一部分村民而言,拥有土地等于拥有一切,土地异化为财富的工具,而丧失了本身具有的生命感和历史的价值感。而集体经济的发展是挽救这种价值和意义缺失的基本途径。广州要壮大集體经济,要合理开发和利用土地资源,科学规范管理集体经济。

3.打赢脱贫攻坚战。脱贫攻坚战,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补充。与一些城市不同,广州市脱贫攻坚战的目标不是本市困难群众,而是指对口帮扶的地区的贫困群众,这有利于区域协调发展。

4.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的十分现实的基本性要求。但是,物质生活富裕,并不意味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生命体验的丰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也不仅仅满足于物质生活富裕,更有精神、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需求。所以要实现生活富裕,一定要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多方面多层次的需求,通过物质生活的提升,以提升生活品质,丰富生命体验和观感,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进而推动乡村的整体文明素质的同步提升。只有这样,生活富裕才能达到其应有之义。

猜你喜欢

广州乡村振兴
An Illustrated Timeline of Inventions and Inventors in the 1880s
2020达亿瓦秋冬时尚秀在广州举行
广州的千万富豪们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周末玩什么去【坐标:广州】
广州车展展位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