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自媒体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现实困境及培育路径

2019-03-08吴家乐李杰代章昊学

西部论丛 2019年8期
关键词:自媒体时代现实困境文化自信

吴家乐 李杰代 章昊学

摘 要:现如今,我国的教育子在不断的完善,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是关系到其对中国道路、中国制度、中国理论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的认同与自信,也关系到国家未来发展和中国梦的实现。深刻认识自媒体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内涵和现实意义的基础上,需要直面其现实困境:自媒体时代的“超意识形态”假象制约了大学生正确文化观形成、“两极化”趋势影响了大学生健康文化心理的养成、“去标准化引领”浪潮阻碍大学生的良好文化行为践行;积极探索其培育路径: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为指引,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内驱力;提高文化自觉培育水平,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的认知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的践行力。

关键词:自媒体时代 大学生 文化自信 现实困境 路径

引 言

党的十九大会议上,习近平主席曾明确指出文化自信对民族发展的重要性。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是直接影响中国道路、中国制度及中国理论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自信的关键性因素,但在自媒体时代下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面临着诸多困境,如何突破限制,寻找适合当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路径迫在眉睫。

1自媒体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现实困境

1.1自媒体的“超意识形态”假象严重制约大学生正确文化观的形成

所謂自媒体时代“超意识形态”假象,是指自媒体作为最前沿网络信息技术的产物,在为个体提供最为便捷的信息手段的同时,也使个体的情感表达、价值表露摆脱了意识形态的桎梏,实现了对意识形态的超越,这实质是西方学者为自媒体所编织的一个巨大假象。“列宁认为,意识形态就是阶级意识,总是借以表达某个阶级的利益、情感和认识的方式”。

1.2“两极化趋势”对大学生健康文化心理的影响

两极化主要是指文化心理向着两个极端发展,即文化自卑与文化自负。其中文化自卑主要是指在对待自身文化价值时所产生的轻视、怀疑甚至是否定的态度或心理。文化自负主要是指在对待自身文化价值时所表现出的自满自足或妄自尊大的态度。健康的文化心理是指主体在面对文化问题时可以对其进行全面、客观及审慎的认识。

1.3自媒体“去标准化引领”浪潮阻碍大学生正确文化行为的践行

标准,是衡量事物的准则。而“产生了文化以及之后受文化影响的人类行为,统称为文化行为,即产生精神心理文化内核和受其导向的社会行为模式”。文化行为也是需要标准的,作为体现主体社会属性的实践活动,只有在正确标准的约束、牵引之下,文化行为才能够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要求,产生正向的社会效能。但当前自媒体的发展呈现出一种“去标准化引领”浪潮,即在自媒体空间内,忽视甚至无视标准的现象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潮流。究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自媒体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模式,用户居于主导地位,因此自媒体空间自由度极高,用户在信息获取、传播中首要注重自身需求,标准的地位被弱化;另一方面,自媒体在我国也是近年出现的新兴事物,管理部门对自媒体、自媒体空间的管制也还处于摸索阶段,管理的机制、体系还不完善,这也使得标准问题在自媒体空间内所获得的重视程度不足。

2增强自媒体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路径

2.1自媒体平台是大学生与外界沟通的桥梁和纽带

自媒体成为了大学生学习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大学生可以通过自媒体与他人进行沟通和交流。在教学活动中,自媒体可以促进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教师可以通过自媒体平台与学生联络感情;在日常生活中,自媒体增强了大学生与外界对某一事件的探讨,在这个探讨中自媒体扮演着双方沟通桥梁的重要作用。例如贴吧、微博等自媒体平台,大家的言论需发布在自媒体平台上才能被他人所见,面对同一事件他们通过“盖楼”的方式进行探讨与交流。大学生在这些平台上思维活跃,可以在与他人沟通交流的过程中激发火花。

2.2自媒体传播改变了大学生的文化认知方式

自媒体传播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文化传播方式的裂变,与传统媒体不同,新媒体图文并茂、奇思妙想,诸如微博、微信公众号,已经成为广大高校学生思想交流、展现自我、认识社会的重要平台。在自媒体传播时代,大学生的文化认知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也没有迅速跟上发展的脚步,对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引导造成了部分的缺位影响。“自媒体化”符合大学生追求新鲜感的心理,其娱乐功能和学习功能兼具。自媒体传播的发展带来了便利,然而在大学生对认知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方面仍然存在弊端。当代大学生更倾向于,或者说已经习惯于用快捷简单的方式获取信息,学习方式无形之中已经发生了变化,对阅读书籍、面对面交流、亲身实践等传统方式逐渐丧失兴趣,这对年轻一代学习传统文化,推陈出新,发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无疑是一种挑战。脱离了传统文化之根的民族是难以强大的,当代大学生必须沉下心来,不仅要看“自媒体化”,更要熟知中华传统文化;不仅要掌握最前沿的信息获取方式,更要回归书本、踏踏实实,亲身实践,以此树立真正的文化自信。

2.3提高文化自觉培育水平,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的认知力

自媒体时代,文化心理的“两极化趋势”愈演愈烈,严重阻碍大学生文化自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必然是其题中之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人民群众的文化自觉意识构成了文化发展、繁荣的理性基础。

结 语

加强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力度,对促进大学生健康文化心理的养成及综合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充分发挥大学生文化自信培养的实际作用,可以从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引领力、提高大学生文化自信的认知力及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实践力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只有真正认识到文化自信的重要性,才能在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基础上,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叶进,张文.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现文化自信的“四个要点”[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8,36(3):91-93.

[2] 张玉明.新时代下民办高校思政教学改革的反思与实践:基于文化自信的视角[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8,31(11):79-80.

猜你喜欢

自媒体时代现实困境文化自信
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现实困境和对策分析
自媒体时代的公安微博和公安微信发展研究
中国网络民主发展的现实困境及优化对策
自媒体时代下广播的发展现状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
自然保护区社区参与现实困境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