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

2019-03-08侯云

西部论丛 2019年8期
关键词:实证分析经济增长

摘 要:伴随世界范围内的国家经济的发展,中国经济发展也进入高速发展,尤其自进入WTO组织之后,其发展速度更为明显,在国际金融模式的影响下,中国的金融发展以及改革步伐也在加速发展,促使金融业在规模以及结构方面都得到了深入的发展。以此为背景,本文整编国内外相关资料,从相关研究视角入手,利用中国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数据关系为基础,探明中国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关键词:中国金融发展 经济增长 实证分析

世界范围之内,一般发育良好的金融模式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储备的增加具有绝对的优势,通过将储备资金向投资方面进行有效的转化,可以实现对生产效率的提高,进而推动整体国家的经济发展。此外,在上世纪60年代末,著名经济学家雷蒙德·戈德史密斯利用大量的数据资料进行研究证实,经济的快速发展其伴随的产物是国家金融的超速的发展,在此理论基础上麦金农·肖建立了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的相关理论,以发达国家相关理论为基础,我国的金融发展也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合理化模式,本文以多个理论为基础,对此关系展开深入的研究。

1影响经济增长的金融因素

有经济学家提出,金融具有5种基本的功能,第一,风险容易聚集、分散与规避;第二,资源的配置;第三,通过设立监督经理人,有利于对公司的治理;第四,动员储蓄;第五,可以实现商品与劳务的交换。利用这五种基本功能,可以解决经济市场中交易成本过高的问题,还能促进技术的革新,从而促进经济的增长。金融发展可以降低交易与信息交换的费用,其在资金盈余者与缺乏者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降低了资金流动的风险,还提高了金融机构投资的回报率。金融发展增加了融资的方式,获取资金的流程简化了,提高了投资的生产率,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资本的流动增加后,社会的总收入也增加了,所以银行的储蓄率也增加了,储蓄的投资转化速度加快了,这有利于金融机构对技术创新,促进经济更快的增长。通过分析发现,技术的创新对资本利用效率影响很大,有的省份由于经济并不发达,技术创新也比较缓慢,所以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储蓄率,二是储蓄的投资转化率。下面笔者对影响储蓄率与储蓄投资转化率的因素进行简单分析,以供参考。储蓄率会受到该省市富裕程度、汇率以及资本市场发育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实际利率、影响金融发展的因素同时也影响着储蓄率。储蓄的投资转化率主要是指居民储蓄的投资转化率,是居民从储蓄中扣除日常消费后可支配的余额,是将储蓄转化为投资量的比率,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反映出一个省份的金融发展水平。一个省份在某一时点上金融资产的总额可以用来衡量金融发展水平,可以用金融资产总量,名义DGP表示。金融效率指标可以衡量储蓄转化率,可以用贷款/存款表示。金融发展影响经济增长主要表现在两方面,储蓄率与储蓄投资转化率,另外,资本的利用效率也会影响经济的增长水平。

2实证分析

2.1单位根与协整检验

通常面板数据模型、向量自回归模型和时间序列模型等构建的前提与基础就是时间序列的平稳性,单位根检验则是对时间序列的平稳性进行检验,因此在实际分析之前需要采用单位根检验的方式来检验向量自回归系统中设计的数据。通过检验可以知道:α不超过0.05时,序列h、I、K、y都属于平稳序列,但是finance不能对单位根假设进行拒绝,因而不能进行两个变量的协整检验。这时可以利用Johanser协整检验的方式来协整分析多变量,协整检验结果为:α不超过0.01时可以拒绝1个协整关系假设,这是h、I、K、y、finance之间存在两个长期的均衡关系,如果用vecm表示协整关系,则公式具体如下:vecm1=y+0.24I+0.58h+d0.02financevecm2=-2.4K+1.67I-0.08finance。这两个协整关系反映的变量h、I、K、y、finance之间具有长期稳定的比例关系。

2.2因果关系检验

在上述分析过程中,虽然分析出经济增长和金融发展之间具有长期的均衡关系,但是不能判断出经济增长是否受金融发展的影响,这就需要会进行因果关系检验。采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对因果关系进行分辨,结果可能不够可靠准确,这是因为其往往会遗漏变量,致使模型参数出现偏差,因此只对两个变量进行检验,结论相对不可靠。当然即便是双变量检验,其结果显示的两个变量之间没有因果关系,担任如果引进其他相关变量,適当构造更大模型,则原本的结论不会成立。由于经济增长和金融发展之间具有较为复杂的关系,多变量模型更为适用,因此在分析因果关系时可选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结合上文中的协整检验结果,估计VEC模型参数,可以知道经济增长变化(?yt)的方程:?y=0.19?yt-1+0.02?Kt-1-0.16?It-1-0.63?ht-1+0.09?financet-1-0.15vecm1t-1-0.08vecm2t-1-0.004然后将vecm1和vecm2从上述方程可以知道:滞后一期的金融发展变化(?financet-1)为正系数,表明金融的发展会刺激经济增长;如果金融发展(financet-1)上升,经济增长的幅度变化会有所增加,表明经济发展是经济增长的原因。

3衡量经济增长水平的重要途径

国内生产总值主要是反映了一个国家或者是地区经济的增长能力指标。就文章而言,在选择经济增长指标的时候,主要选择的是实际人均的国民生产总值,在获取数值的时候,需要将实际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进行环比增长率。国际上主要采取麦氏和戈氏两种指标来判断金融的发展水平。戈氏是戈德史密斯提出的金融相关比率,具体是指某个时点上现存金融资产总额和国民财富之间的比值。麦氏指标是指麦金农研究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提出的,货币存量和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人们将其进行简化,来衡量国家的经济货币化程度。在进行金融地区的比较时,因为中国缺少了各个地区金融资产的统计数据,所以不能使用麦氏指标和戈氏指标,在分析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影响时,误差的影响从地区的角度来看是一样的,因此对分析结论的影响相对较小。

4相关估计

金融发展主要以我国的股票市场为主线,但是我国的股票市场是在上世纪90年代后才开始正在运行,并实现真实交易,因此,对模型的建立应该分为两个时期,一个是上世纪70年代末期,到90年代早期,另一个阶段则是上世纪90年代早期,到本世纪初,在计算与估计过程中,结合具体的实际情况,对相关的数据进行统计计量检验,并从中选择最优的模型。第一阶段是以第一时期的数据为主,再利用Eview5.0式进行相关计算。从固定的模式估计可以看出,FIR,即金融相关率,每提高2个百分点,那么相应的经济增长就会提高1.06个百分点,由此可以看出,金融的发展状态对经济的发展具有正作用,并长期有效。在模式建立中,不难看出,经济发展必须考虑到金融发展的影响,虽然我国的金融改革相对比较落后,其体系内部主要是以银行为主要单位,这是因为我国的现实条件所制约的,我国的经济市场相对起步较其他国家晚,相关的市场机制还不完善,因此在金融发展过程中更多的是政府在其中发挥着作用,调整整个经济结构的发展,这也是对经济增长进行制度性的安排。整个社会中的资本产出率,即I/Y,它对社会的经济增长所做出的贡献并不是很多。RJSR,即人均可支配收入,对整个经济的增长所带来的影响更是微弱,主要是因为当时社会经济正处于短缺经济状态之中,实体物品的供应量并不能符合要求,居民的收入非常低,如果仅有的收入直接转换为消费,那么实际利率就会被压制,甚至会降到均衡水平以下,从而降低了居民的储蓄意愿,严重的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第二个阶段是以第二时期的为核心,该阶段内国家的资本市场已经初步形成,并可以考虑GPLD变量,即所谓的股票流动性,将其进入其估计模型会有很大改变。利用估计系数,都可以显著的通过检验。当GPLD为整个社会的经济增长贡献度增长0.13个百分点,它就会为经济建设提供一个可靠的资金支持。LevineandZeros利用实证研究方法,也得出了相同的结论,即GPLD可以反应出股票市场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方向作用。从一个整体的市场功能来看,资源如果想要实现长期的配置,就需要一个完备的资本市场,货币市场则主要为其提供一个流动性功能,就目前来看,我国还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货币市场,无法为投资者所需要的相应流动性,此外,资本市场本身具有某些缺点,如投资者的素质较低,其投资理念并不能适应新型的投资市场,而且股票市场中呈现出了非理性以及流动性的繁荣景象,如果该类问题存在面积太大,就会导致二级市场的流动性与实体经济之间出现破裂,会对整个融资市场产生方向影响。不同金融市场之间的相互作用,推动着金融相关率对整個社会的经济发展的作用程度上升了0.3个百分点,这是我国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所做出的一系列政策所引起的剧烈变化,相关政策与行为都有利于我国的利率市场化发展,因此,不难看出,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整体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呈现出正比模式,这种发展模式并伴随国家与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加深。整个国家的金融发展不能单独存在,必须配合利率政策的变革。在经济金融化进程中,不仅要关注金融资产的相关内部结构之间的协调性,还应该关注其本身质量是否有所提高,不能以金融相关率作为单一标准,这一比率的变化与国家的金融化程度密切相关,但是它并不代表社会财富的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最后,金融体制进行改革必须以经济结构以及产业结构为基准,将其作为发展标准。

5结论与政策建议

通过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相互促进、相互影响,为了促进经济更快的增长,省市的相关领导人员一定要考虑影响金融发展的影响以及经济发展的因素,比如储蓄率与储蓄转化率,还要对储蓄的结构进行优化。利用专业的分析方法及关系检验方法,可以得知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有着长期影响的关系,所以,金融发展有利于促进该省经济长远的发展。一般越发达的地区金融深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越小,这主要是因为经济发达的地区投资与筹资渠道本身比较多,没有拓展的空间。所以,对于一些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很大,通过增加投资、筹资的渠道,可以为经济的增长提供较大的助力。

参考文献

[1] 李玥.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财会学习,2016.23.204.

[2] 张丹俊.金融排斥的结构效应研究.中央财经大学,2016.

[3] 于菁楠.中国货币政策工具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东北财经大学,2016.

作者简介:侯云,汉族,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研究方向:工商管理

猜你喜欢

实证分析经济增长
安徽省劳动就业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电子服务质量与顾客忠诚的关系研究
提升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对财政支出和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本土会计师事务所与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比较分析
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国有经济为主导的实证分析
基于物流经济的区域经济增长研究
知识产权保护、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的文献综述
基于省会城市经济发展程度的实证分析
反腐与经济增长
人口结构与中国经济增长的经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