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东民间音乐在道德风尚建设中的功能研究

2019-03-08方冰

戏剧之家 2019年1期
关键词:移风易俗功能

方冰

【摘 要】自古以来,山东民间音乐就具有“移风易俗”的礼乐教化功能,而本文则将选取山东民间音乐蕴含的思想道德教化因素为切入点,援引具体案例,参照相关民间艺术成功实现市场化运作的经验,来探析通过创编有温度、接地气儿的综合性音乐舞台剧来促使山东民间音乐重新发挥道德规范和风尚引领功能的可行性及其实践开展思路。

【关键词】山东民间音乐;道德风尚建设;功能;移风易俗;音乐舞台剧

中图分类号:J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1007-0125(2019)01-0065-02

山东民间音乐,是农耕时代山东“礼乐文明”留赠给当代公众的一份文化遗产,也是一份厚重的精神礼品。“移风易俗,莫善于乐”,这份厚重的精神礼品不应摆在“民俗的博物馆”中被动围观、自生自灭。而应当努力挖掘其在思想道德建设方面的价值和功用,在新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导向下,发挥出新的“移风易俗”和道德建设功能。

一、山东传统民间音乐中蕴含的道德教化因素

从文化人类学的观点来看,某一地区的民间音乐是特定区域内人类群体所创造之“文化”的艺术结晶。而根据《大美百科全书》的定义,“文化”则是指人类的生活方式,既包括物质生产方面的生活方式,也包括意识形态方面的生活方式。所以,“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而狭义的“文化”则特指特定人群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即意识形态。而音乐作为声响的艺术,则无疑属于“意识形态”类精神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表征着特定人群精神生活方式中的某些本质内容与规律。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原中国音乐学院院长赵塔里木先生将民间音乐视作先民认识和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既然如此,则民众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价值观念自然会渗透性地积累在民间音乐的旋律当中。而这些价值观念,既包括审美观念,也包括蕴含在歌词及曲体内部的社会学意义上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念。

作为中国儒家礼乐文化的肇兴之地,山东民众在长达两千多年的传统农耕社会里,创造并传承下来了璀璨可观的民间音乐曲目资源,也渗透并折射出了“礼乐文化”所特有的道德教化型思想价值取向。在本课题的系列成果《山东民间音乐的德育功能及对当前思想文化建设的意义》一文中,笔者已选取《鲁南五大调》和《蒲松龄俚曲》为例,论证了山东民间音乐中所包含的思想道德教化因素。如果说此两者尚属于特定区域内流传的曲种而具有特例性质的话,那么在山东各地民歌及器乐曲中所广泛存在的那些饱含思想道德教化因素的作品,则能从更加普遍的意义上证实山东民间音乐所蕴含的道德教化因素。比如,在德州市武城区和临沂市郯城县都流传有《高山流水》《摔琴谢知音》等民歌,而与之相呼应的是,今天的山东筝曲中也传承有名为《高山流水》的代表性曲目,采用器乐曲的形式别开生面地诠释了这段流传千古的交谊故事。在上述这些民歌与器乐曲中,除了歌颂伯牙与子期高尚、纯真的友情之外,同時也从子期殁后伯牙摔琴的行为中侧面表现了他作为琴家对于自身职业技能的珍视,反映出了一定的职业道德操守。聆听这些民间歌曲和乐曲,也不难令职场中人生发出职业操守方面的感触而受到精神品德的教益。

因此,从上面所列举的案例来看,山东民间音乐深受农耕时代“礼乐文化”的浸染,在其中蕴含着深刻而丰富的思想道德教化因素,在今天仍然能契合于时代的精神而具备深入挖掘的价值。这也为山东传统民间音乐在当前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建设中发挥新的建设性作用奠定了基础。

二、创新山东民间音乐演绎时代精神的可行性

山东民间音乐中既然蕴含着如此丰富而深刻的道德教化因素,正应该将其引入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风尚建设进程中,促使其在新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发挥出更为卓著的“移风易俗”之功效。 然而,当前全新的物质生活方式已经造就了当代观众新的审美欣赏趣尚,传统的山东民间音乐表演方式未必能适应当代观众的审美需求。这就要求广大文艺工作者针对山东民间音乐的表演形式进行创新改良,以期推陈出新,为广大观众奉献其喜闻乐见而又寓教于乐的山东民间音乐文化精品节目。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山东民间音乐(广义上还包括戏曲、曲艺)在改良表演方式方面已展开了一定的探索,并积累了初步的经验。比如,山东本土剧种——吕剧近年来推出了《英雄之铭》《初心》等众多的现代戏剧目,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之余也潜移默化地发挥出了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道德教育功用;而以临沂市《蒙山沂水》为代表的大型山水实景演出类节目,也得力于现代舞台声、光、电等技术的支持,赋予了山东民间音乐别开生面而又美轮美奂的表演效果,赢得了本地群众与外地游客的纷纷喝彩。然而,有关山东民间音乐表演形式的创新和改良目前也基本仅局限在上述的两个领域中。要在更大程度上发扬山东民间音乐在新时期“移风易俗”的特殊功能,势必要求更为深入地创新、改良其表演思路和形式,以期重新赢得广大群众的欣赏和青睐。

针对这一点,笔者认为,可以在积极汲取东北二人转等民间音乐获得产业化发展的成功经验之基础上,依托现代化的声、光、电以及融媒体技术,融入丰富多彩的山东民俗元素。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以山东民间音乐及歌舞表演为主体,本着“接地气、有温度、有品味”的创作思想,来打造具备跌宕起伏故事情节的一台台精品舞台剧,展现当前山东地区民众的日常生活与精神风貌,以此来寓教于乐地诠释、传达时代精神对于山东地区民众思想道德的全新要求。让观众从这些音乐舞台剧的人物形象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潜移默化地领受音乐舞台剧中所内蕴的思想道德因素的陶冶和洗礼,从而依据欣赏此类剧目的经验来能动地体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公民思想道德水平的深刻要求,自觉地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与文化情操,转变为适应时代精神要求的“新好公民”。凭借这样接地气的山东民间音乐舞台剧,就有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思想道德建设的要求转化为生动的音乐形象,在寓教于乐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发挥出“移风易俗”的思想道德风尚引领与规范等功能。

三、山东民间音乐在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建设中的地位与功能

古老的山东民间音乐,在其创生与传承的过程中一直深受儒家“礼乐文明”的浸染,故而山东民间音乐自历史以来就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道德教化因素,并且有望在当前全新的社会文化生活环境中发挥出新的价值引导功能。然而,这份古代“礼乐文明”留赠给当代公众的艺术瑰宝,并不会自发地展现自身的价值与魅力,而需要山东省内的广大文艺工作者去深入探究,结合现代舞台技术,在艺术实践中持续地创新、改良其表演方式,引入源自生活的现实故事情节,赋予其全新的时代精神内涵,打造出接地气儿,能够与东北二人转等民间曲艺表演场景相媲美且具有山东区域特色的精品音乐舞台剧,方有望深入地挖掘出山东民间音乐中潜藏的思想道德引导和规范等功能,促使其在当前本省的思想道德风尚建设进程中真正地发挥出全新的“移风易俗”功能,在推动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文化建设的同时,也树立起山东民间音乐在德育领域的重要地位。当然,要达到这一点也并不容易。

所以,笔者呼吁,山东省内政府有关部门应从顶层设计的角度入手,组织文化群艺部门与省内各领域(不仅限于民间音乐歌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文艺表演院团、高校的艺术院系、科研院所构建一体联动的民间音乐表演创新开发工作机制,在统一的协调下推动山东民间音乐为主体的特色舞台剧创、编、排、演工作的稳妥、有序展开。

参考文献:

[1]薛艺兵.有意味的形式和有形式的意味——论民间音乐的民俗表达与民俗规范的音乐形式[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9(02).

[2]曾勤.论儒家音乐文化对大学生人文素养提升的重要作用[J].四川戏剧,2017,(12):173-174.

猜你喜欢

移风易俗功能
移风易俗治陋习 示范引领树新风
乡村文明新风尚——山西省吕梁市方山县移风易俗新事多
何以移风易俗*——唐律教化功能研究之二
移风易俗的路径探索——基于涴市镇红光村乡村振兴促进会的分析
永春苏区的移风易俗
关于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几点思考
怀孕了,凝血功能怎么变?
“简直”和“几乎”的表达功能
中西医结合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31例
辨证施护在轻度认知功能损害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