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背景下物理习题设计小议

2019-03-07温雯露

考试周刊 2019年18期
关键词:习题设计生活情景加速度

摘 要:新课标要求高中物理课程重视过程评价,过程评价的形式多样,教师可以结合课堂练习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教师们在习题选用上多花心思,提高课堂效率。教师在选择习题时应以生活情景为基础,层层递进,让学生感受到学有所用,并建立自信。

关键词:习题设计;生活情景;加速度

一、 总述

新课程标准中提到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是自然科学领域的一门基础课程,旨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促进人类科学事业的传承与社会的发展。其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包括物理观念等。新课标要求关注学生多元发展,设计具有基础性和选择性的课程,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注意基础性。同时新课标要求,高中物理课程应重视以评价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重视评价的诊断功能和激励功能,致力于创建一个目标明确,主体多元、方法多样、既重视结果亦重视过程的物理课程评价体系。教师教学中除了用期中、期末考试对学生进行考核以外,在平时教学中还能依据学生课堂表现、课堂练习和作业完成情况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课堂练习作为学生评价手段之一,亦是任课教师了解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途径之一。教学时,教师可以针对生活中的情景,提出与物理学的有关问题,设计简单练习,让学生深入思考生活现象,师生再共同学习物理概念、规律,让学生经历物理概念的建构过程。同时,课堂习题分难度分梯度的设计,让学生层层突破,建立自信。

二、 贴近生活的习题设计

高一教学应注重基本概念的形成,其中,必修一第一章出现了平均速度、平均速率、瞬时速度、加速度等概念,学生容易混淆。教师在课堂中选用以生活情景为依托设计的习题,注意联系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建构物理概念。例如关于加速的教学中,粤教版课本以飞机、汽车、运动员速度大小为例,比较速度大小、速度变化量、速度变化快慢,从而得出加速度的概念,笔者对课本的练习稍做修改。

例如:

1. 一架飞机以200 m/s的速度匀速飞行;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启动经过20 s后,速度变为20 m/s;一辆火车出站后,经过100 s,速度从0变为30 m/s;一位运动员冲刺后的速度由8 m/s经过5 s后变为0.

(1)谁的速度最大?谁的速度最小?

(2)谁的速度变化最大?谁的速度变化最小?

(3)谁的速度变化最快?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4)运动速度越大的物体,其速度变化越快吗?

结合生活情境,给出具体数据,让学生比较飞机、汽车、火车、运动员的速度大小、速度变化量、速度变化快慢。学生比较后不难发现飞机速度大,但速度变化量为零,运动员速度变化量比火车小,但速度变化比火车快。通过完成以生活情境为依托的习题,学生体会到速度大小、速度变化多少与速度变化快慢是从三个方面去描述问题,三者互相不能替代。教师以该题的情景为基础,进而讲解加速度这一概念,让学生体会到加速度是用于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物体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

三、 层层递进的习题设计

《速度变化的快慢加速度》一课在引入时,播放了猎豹奔跑视频,以及货轮、蜻蜓等图片,教师给出货轮启航、蜻蜓停飞的时间等数据。授课时,在讲解了加速度概念后,教师设计与生活情景相关并结合课堂导入时的情景设计相关联的习题,让学生感觉学有所用,此时的习题设计难度应层层递进,不断加深。

例如:

1. (多选)以100 km/h的速度匀速行驶的汽车经过一个从静止开始行走的行人旁,关于汽车和人的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汽车速度很大,加速度也很大

B. 汽车速度很大,加速度为0

C. 行人初速度为0,加速度也为0

D. 行人初速度为0,加速度不为0

2. 猎豹从静止开始奔跑,3 s加速到100 km/h(約27.7 m/s),求猎豹的加速度大小。

3. 以8 m/s的速度飞行的蜻蜓,能在0.7 s内停下来,求蜻蜓的加速度。

4. 一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大小为4 m/s,2 s后速度大小变为10 m/s,则在这2 s内该物体的平均加速度大小可能为( )

A. 2 m/s2

B. 3 m/s2

C. 5 m/s2

D. 7 m/s2

以上习题设计层层递进。首先,对比汽车匀速行驶与人起步走的情景,让学生明确加速度用以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然后让学生应用加速度的公式计算猎豹起跑时的加速度大小。学生学习了加速度后,容易误认为只有加速运动的物体才存在加速度,所以紧接着让学生计算蜻蜓停下时的加速度,理解加速度的矢量性,知道物体在加速运动与减速运动中均存在加速度。此处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对比蜻蜓停下来和运动员停下来的过程的加速度,让生再次体会加速度用以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教师在设计习题时从简到难,以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为基础,层层递进,步步为营。

以生活情境为依托进行习题设计,帮助学生建立物理情境,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学生建立物理基本概念后,将所学概念应用到生活情境中,让学生感受到知识的实用,层层递进的习题设计让学生不断深入思考,对所学掌握得更透彻。

参考文献:

[1]吴亚楠.高一、高三年级习题梯度设计——以“动能定理”为例分析[J].教学设计,2017(32):55-56.

[2]张凝.中学生加速度概念认知情况的调查研究[D].山东:曲阜师范大学,2016.

作者简介:

温雯露,广东省清远市,清远市第三中学。

猜你喜欢

习题设计生活情景加速度
“鳖”不住了!从26元/斤飙至38元/斤,2022年甲鱼能否再跑出“加速度”?
天际加速度
创新,动能转换的“加速度”
死亡加速度
以数据分析观念引领统计习题的设计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设计生活情境的几点体会
预习,小学高年级学生学好语文的基石
创设生活情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能力培养的生活化英语对话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