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体育课堂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2019-03-07卞远志

考试周刊 2019年18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初中体育课堂教学

摘 要:在传统教学观念中,体育教学是被单纯的定义为对学生身体健康训练的学科,这也是基于20世纪我国的国情而定的。自鸦片战争以后,国民身体素质亟待提高,故此,孙中山先生提出了“尚武精神”的概念,以及梁启超先生的“少年强则中国强”理念的提出,体育教学便自然而然的秉承了这一理念。然而,随着近年来国情的改变,新课程改革之后素质教育的提出,教育界又重新为初中体育的教学赋予了更加多元的内涵,其中,利用体育教学干预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定义是最符合当下时代背景和精神的。本文的写作便以此为核心,以初中阶段的教学为例,浅述如何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体育课堂。

关键词:初中体育;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

众所周知,按年龄段的划分,到了初中阶段之后,由于年龄的增长以及身体各方面的发育,这一时期的学生们正是处于青春期最为旺盛的时候,学生的心理素质处于一个成长的启蒙阶段,极易受到外界形形色色的干扰,影响着心理的健康成长。而体育教学,无论是从哪一个角度来说,都是一种充满正能量的教学,因此,我们应当积极地利用体育教学,在初中阶段学生心理塑造的最佳时期对学生们的心理健康成长加以引导。综合体育中的所有项目分析来看,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进行切入。

一、 技术训练,培养学生自信心

这一时期的学生们,得以健康成长最重要的一项心理保障,便是拥有一个强大的自信心,因此,对于心理健康渗透的第一步便是利用体育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技术训练便是实现这一教学目的的良好方法。因为,通过体育项目中的技术训练,可以使学生们有效掌握对某一体育项目的技巧,从而无论在表演过程中,或者在比赛过程中,都能帮助学生们取得一个良好的表现和成绩,如此,便在无形中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促使学生们能够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成长和学习中遇到的诸多问题。

例如,在“篮球”项目的教学中,我首先加强了对学生们一些基本技巧的训练教学,借此来为心理健康教育做出铺垫。如:最初的熟悉球性练习,首先让学生们加强练习原地单双手弹拨球和绕球练习,进而过渡到原地运球到行进运球练习。如此,经过一段时间反复的技巧练习、动作熟悉之后,再逐步进行更高一级篮球技术的教学,如原地单手肩上投篮等,在学生们技巧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再进行其他诸如比赛实战等,这样可以使学生们能够在过程中体会到技术发挥的乐趣,并体验到一定的自我成就感,从而在这种“虚荣心”的促使下,学生们的自信心便能够得到大大的增强。

二、 协作训练,提高学生团队意识

团队意识是学生们将来步入社会之后,能够对生活、工作等产生极为重要影响的人生态度。我国著名企业家马云就表示,单打独斗的时代已经过去,作为自媒體人我们应该团结起来。可见,团队意识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一项重中之重的内容。对于团队意识的培养,在体育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团队体育项目竞赛的形式来加以引导,即运用一些以团队为基础的项目竞赛,让学生们在赛事过程中体验团队协作对取得“胜利”的重要性,从而达到相应的教学目的。

例如:我们仍以“篮球”教学为例,通过组织学生们进行篮球比赛,进而在协作的实际体验中对团队精神加以解释,达到教学的目的。如:在篮球赛事中,比赛双方都需要有一定的站位,有控球后卫、得分后卫、小前锋、大前锋、中锋等,其中,以控球后卫1号位来说,他是球场上拿球机会最多的人,负责把球从后场安全地带到前场,再把球传给其他队友,让其他人有得分的机会;或者是中锋5号位,此位与小前锋里外对应,同时又是配合大前锋抢篮板和传球运球的关键所在。诸如此类,极尽环环相扣、协同作战之能,学生们通过篮球比赛,在这些站位配合的实际操作中,团队意识得到了极大的激发和培养,为心理的健康成长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 耐力训练,增强学生坚韧品质

坚韧的品质是一个人克服困难、健康成长的必备心理素质,从我国古代“卧薪尝胆”的故事开始,再到我党红军“万里长征”取得革命胜利的事例中都能得到充分的体现。在体育教学中,对于坚韧不拔的品质的培养,我们可以通过锻炼学生身体耐力的方式来进行实现。耐力训练是一种十分单调而枯燥的重复性训练,只有通过这种训练的“折磨”,学生们的心理素质才能得到有效的加强,从而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变得更加坚韧不拔,不屈不挠。

例如:在“足球”项目的教学中,我便在运球技巧的教学对学生们进行了耐力方面的训练。足球运动是一种对体力消耗十分巨大的运动,在拥有完美的足球技术以及良好的团队协作技巧之余,体力便是使这些得以完美发挥的有力保障,基于此,我组织学生们在体育课堂中进行了长跑的训练,在不断重复的跑步训练中,使学生们从被枯燥折磨,到克服枯燥困难,再到坦然面对枯燥训练,坚强的意志力在此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锻炼,不仅锻炼了良好的身体素质,为足球运动的开展做出铺垫,而且,也使学生坚韧的心理素质能力得到了有效地加强,从而使得课堂教学的预期目标得以顺利实现。

总而言之,体育教学对于学生们方方面面的发展有着十分巨大的挖掘空间,而心理健康教育只是当中最有代表性的。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应当秉持着开放的教学理念,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进行教学,从而使体育教学在对学生的健康教育当中发挥更多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季俊.如何从体育教学走向体育与健康教育[J].田径,2018(9).

[2]马校和.初探初中体育健康课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当代体育科技,2017,7(4).

作者简介:

卞远志,江苏省淮安市,江苏省淮安洪泽实验中学。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教育初中体育课堂教学
如何在初中体育中有效开展健美操教学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心理健康教育视角下大学生自杀成因及对策研究
中学体育先学后教模式探讨
篮球教学中三步上篮教学方法研究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