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

2019-03-07姜红艳

考试周刊 2019年19期
关键词:古诗文教学传统文化初中语文

摘 要:中华文化是经历了5000多年的累积和沉淀而形成的,传统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去糙取精,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在当前的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当前的时代特征加强对传统文化的教学力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使学生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传统文化

伴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工作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但由于初中古诗文教学工作存在的一些问题,使得初中古詩文教学效果仍未达到预期。为了能够更好地促进我国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古诗文教学,加强对学生传统文化的教育,需要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初中语文古诗文中的内容,同时对其含有的传统文化内容等进行更加清晰地理解和掌握,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

一、 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 学生缺乏对古诗文学习的兴趣

对于当前大部分的初中生来说,其由于受到现代思想的影响,加上学生本身的环境影响,使得其认为古诗文学习没有实质性的价值,大部分的学生在学习古诗文内容时仅仅是为了应对考试,这种思想层面上的懈怠使得学生的学习效果远远达不到效果。此外,古诗文的学习兴趣不高,同期本身的因素也有较大的关系,首先,古诗文中的内容和学生的现代生活之间联系较少。其次,古诗文本身的语法知识较为复杂,很多学生对其无法有效理解。最后,古诗文的教学方式较为单一,学生学习时的兴致不高。

(二) 教师的教学方式落后

初中语文教师在开展古诗文教学的过程中往往采用的都是单向式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方法内容过于单一,教学形式乏味,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每天只是对教师讲授的陌生词和句等的含义进行理解,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向着考试方向靠拢。而对于古诗文本身蕴含的传统文化知识,很多教师直接忽视,加上古诗文的语法等因素,使得学生在学习时只能单纯的死记硬背,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 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的改善措施

(一) 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对于所有的学习,最好的老师就是兴趣,在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学生的兴趣是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关键,同时也是保证学生更好理解古诗文内容的重要对策。因此,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例创设合适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讲解《水调歌头》这一古诗文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收集相关的图片和资料,在课堂讲解过程中通过多媒体设备对其进行展示,提高学生对这一古诗文中传统文化内涵的理解。此外,通过作者的背景介绍等内容,还能够帮助学生对古诗文中作者蕴含的情感等进行更加清晰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古诗文朗诵,感受形式美

对于古诗文来说,不同时期的作品具有各自的特点,像押韵和结构等方面的特点,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古诗文的韵律等特点,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断句等方法帮助学生了解古诗文的平仄等变化情况。此外,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需要重视朗读对学生学习的重要引导作用,像《水调歌头》这一古诗文,教师在讲解之前需要让学生对其进行反复朗读,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通过大量的朗读能够帮助学生理解素质在这一古诗文中寄托的情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当时作者的思想变化。在学生朗读结束之后,教师可以通过古诗文中重点词句的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作者当时的复杂心理变化情况。通过这种教学模式,学生一方面能够对古诗文中的形式美更好的理解,另一方面对学生今后的古诗文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 特殊节日的实践活动

对于初中语文教学,其中的很多古诗文是在各种节日中所作,通过不同的节日寄托了作者的不同情感。为了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对传统文化了解和掌握,教师可以在节日期间开展各种文化活动,是学生更好地掌握各种传统节日的民俗文化,从而提高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在中秋节前夕,教师可以让学生收集同中秋节相关的古诗文,然后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将收集到的各种古诗文进行分享,通过这种活动模式,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其对传统文化和节日的认知,使学生了解不同节日的文化内涵;另一方面则是通过节日帮助学生对一些特殊的古诗文进行了解,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古诗文中作者寄托的情感等。

三、 总结

综上所述,对于初中古诗文教学工作,其中的传统文化教育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语文教学工作的重要责任之一。初中语文教师在开展古诗文教学的过程中,需要结合我国当前的传统文化内涵,对古诗文中的各种教学思想以及作者的思想情感寄托等进行详细地阐述,帮助学生提高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参考文献:

[1]张莉萍.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以初中古诗文教学为例[J].中国校外教育,2018(26):26-27.

[2]张晶.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教育探讨[J].文学教育(下),2017(5):55.

[3]毛君.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分析[J].学周刊,2017(7):39-40.

作者简介:姜红艳,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赤峰第三中学。

猜你喜欢

古诗文教学传统文化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