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教学设计:“教”与“学”的二元理论分析

2019-03-07覃发业

考试周刊 2019年19期
关键词:教与学教学设计语文

摘 要:语文教学设计“教”与“学”的二元关系是语文有效教学的主要矛盾之一。研究当前语文教学设计存在的遵循教参保守性和主观意识性的“教”,提出教学设计应从“学”教参转向学参考书。反思语文教学设计中的二元处理关系,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文结合教学实例,枚举“教”与“学”之间存在的不平衡问题,针对问题提出“教”与“学”二元协调统一建议。

关键词:语文;教学设计;教与学;不平衡

教与学,是语文教学设计的主要矛盾之一。由于语文学科在空间上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导致在“教”与“学”的二元处理上存在很多分歧,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容易出现遵循“教参”保守性的教和“主观意识性”的教两种不平衡问题,导致教学设计与实际课堂脱节或错位,严重影响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一、 保守性“教”的建立

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有序开展的模拟方案,是教师指导教学的心理意图,包含了对教学目标的预设性建立和教学效果的预想。根据传统的教学设计经验,设计需要教材和教参,教材是知识设计的“根”,教参是知识设计的“枝丫”,教学效率就是“果实”。教师就是按照这样的经验开始了教学设计,可实际的课堂竟出现了低效率的现象,深究其根本原因,在于教师的“教”。

(一) 遵循《教师参考用书》的“教”

《教师参考用书》看作教师备课的“真言”,也是教学设计的现成方案。很多教师因为懒于思考、琢磨,就会直接搬用《教师参考用书》,按正常理解,《教师参考用书》上的知识点绝对不会存在大的问题,起码对付“教学”是绰绰有余,学生能领会《教师参考用书》上传授的知识点就算达到目标了。可是,《教师参考用书》毕竟是参考,运用与实际,某种程度上有存在不合理的地方,《教师参考用书》是静态的,教师和学生是动态的。或许有人会提出疑问,教材中的课文不也是静态的么?《教师参考用书》是根据课文解读出来的,因此只要课文没变,《教师参考用书》就有它的使用价值。很明显,这种想法是走向极端的挣扎。

有经验的教师或许都会有这样的经历,自己上过最精彩的课,不是课堂上照搬预设的教学设计,而是随着课堂教学的推进,师生之间出现的思维“碰撞”,在教材内容的逻辑推理动下,形成一种新的,产生共鸣的、合理的思想共识。如果教师的每一步教学,都在以不断地引导学生进入自己设计的范围,在自己掌握的“知识点”或《教师参考用书》中团团转而感到教学的成功,那么,这样的教学显然违背了有效教学的本质。

钱梦龙老师说:“语文教师如果自己不善于读文章,备课离开了教参就寸步难行,他怎么可能教会学生读文章呢?语文教学的质量又从何谈起?”钱老师一语点破了教师依赖教参的弊端,根据他回忆,他当年开始教学时,没有《教师参考用书》,全凭自己钻研教材,用自己的“功力”去教学设计。对此,于漪老师也说道:“语文教材要多钻研,独立思考,穷尽其中的奥妙,教学参考书要少看,最好不要看,照搬参考书,容易形成思想上的懒汉。”《教师参考用书》禁锢了教师的思想,不敢于向“《教师参考用书》”叫板,结果苦了自己,更害了学生。《教师参考用书》是教材出版社或专家们根据文章主流理解而编写的,这本身就存在着与学生现实有差距,不是学生的现实体现,学生的理解远比《教师参考用书》要走在前面。设想一下,全国好几个省都在使用同一份《教师参考用书》,教师教授同样的内容,不管天南地北,同一篇文章,抓过来就是“《教师参考用书》”的理解,“学生是一样的,教师是一样的”,教学的生命何在?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教师参考用书》并不等于参考书,参考书是建立在对知识点厚度的借鉴与参悟。

(二) 主观意识性的“教”

课标中关于必修课程教学的阐述,“教师的点拨是必要的,但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独立阅读”。教师的理解只能代表是教师本身,而不能替代學生,学生有自己的理解。但理解的范围是不应该脱离文本内容而过度解读,这是教师和学生两个独立阅读主体所必须坚持的根本。

纵观当下的语文教学设计,教师肆意地动用自己的“教”权,站在三尺讲台上滔滔不绝地把自己对课文的理解灌输给学生。如“同学们,就按着我的理解去记就可以了……”有些老师在听了学生对某问题的回答或者回答很模糊时,老师就会来一下复述,如“同学,我知道了,你的意思是想表达……”这句话表面上看似对学生回答的复述与概括,其实很多时候是教师在主观地加上了自己的理解,主观意识地“教”了。

教学设计必须突出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整理,穷尽一切可能的知识,把文章吃透,以期与学生在思想上产生“碰撞”,而不是主观意识的影响学生的思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充分展现教学的“活”“课堂教学的核心是个‘活字。教师教法的优劣、精粗、雅伪,不能只看课前预设的问题多么巧妙,安排的序列多么精细,要在是否‘活上加以区分,在‘活字上得以体现。”

二、 教学设计“学”的组建

教学设计的“教”需建立在“学”的基础上,只有教师学得透彻,学生才能学得有章法,反之,则一塌糊涂。当前的语文教学设计改革方向,都在迫使教师从“教”的主线回到“学”的主线上,如何“学”成了摆在教师面前的一道坎。

(一) 教师自己“学”

教师自己“学”,立足从教师本身出发,杜绝教师不经过自己的努力思考,而武断地教授现成的“结论”。对此,教师应该做到如下两个方面:

1. “学”教材

钱梦龙老师讲述他在“备课的时候,首先考虑的不是自己怎样‘讲文章,而是怎样鼓励学生自己‘读文章。为此,每教一篇文章之前,总是反反复复地读,一直要读到确实‘品出了味儿来,才决定怎么去教。只有自己对文章有了体会,有了感情,才能通过适当的引导,把学生读文章的热情也‘鼓起来。”自己先读,有了体会才会和学生分享,这是一种单纯从读者角度出发的阅读,抛开所有的羁绊,本着一颗普通读者的心态赏读课文,学习文章的内容章法,有学者把这一方式叫作裸读。这对一个教师来说不是难事,可实际中有部分教师却觉得没必要,因为教参已经解析得那么详细了,没必要多此一举。有效教学设计缺少了这一环节,文本对话又从何谈起,那直接搬教参的只能叫作消化不良。教师和学生站在同一个文本面前,彼此是平等对话的,教师阅读过程中有疑点的地方,或许学生也同样会有疑点。

钻研教材的能力有多深反映教师的功力有多深,“越钻研,越能领悟到思想的深邃,语言的魅力,教课没有自己独特的真知灼见,课堂就没有活水流淌,学生学起来当然也只会味同嚼蜡,”个性的解读有助于学生视野开阔的启发,但不是代替。当前都在提倡教师文本细读能力,着力从传统教师向研究型教师发展,这也是教师成长的经历,成功的语文教师必然是一个研究型的老师,而研究教材就是研究内容之一。

2. 从“学”《教师参考用书》转向学参考书

学习《教师参考用书》是建立在钻研教材的扎实知识基础上而进行的活动,《教师参考用书》固然存在僵化的知识,但可以提供一些思考的点,一些足以佐证在钻研教材时遗漏的面,迫使我们重回教材去追本溯源。

教师可以根据自己预想的教学设计与教参进行对比,建立在“活”的基础上,对教学设计进行增删,敢于质疑《教师参考用书》,打破《教师参考用书》,重建属于自己的《教师参考用书》,形成符合实际的教学设计,不要让《教师参考用书》代替了自己的思考。杜绝通用的句式:本文通过什么,叙述了什么,表达了什么,反映了什么,揭示了什么,赞美了什么,抨击了什么。这种阐释方式非常简单,一学就会,不用费多少脑子,而且“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一旦习惯了这种方式,就会发现其他的阐释都是胡扯,都是不知所云。

学习参考书是针对所要准备教授的文章进行经纬度地学习,是当下语文教师保持思维“活”的基础。例如准备教学鲁迅的《故乡》一课时,那就要翻阅鲁迅写作《故乡》前后的文学作品,这段时期鲁迅处的人生境遇,阅览几部鲁迅不同时期的作品,不同题材之间的对比阅读,系统了解该题材的内涵,翻阅鲁迅传记。学习参考书是一项繁重的教学工作,但是,只要教师有这种心态,遇到每一篇作品,每一个作家,都从这些方面去充分挖掘、思考,日积月累,就会有一本“活”的参考书。这是建立在知识的厚度上参考,而不是单一线的“教参”解读。这需要教师有足够的耐心与钻研能力,谨防一管之见。

(二) “学”学生

“学”会从学生身上学习,那就意味着教师“教”的地位基本建立了。“学”的出发点是建立在了解学生基础上,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人的教育,具体化地理解这个“人”就是学生,目标指向性就是学生。

学情分析是语文教学设计的难题,学生的语文基础不像其他学科,可以一目了然地就能知道学情是怎么样,仅仅通过考试“成绩”表现出来的问题并不是学情的最真实面。如何才能更好地对学情进行一个科学的分析,空想是找不出答案的,答案在学生身上,教师需从课前、课中、课后学生们的表现寻找。

语文教学设计是以博学知识作为基础,这些博学的知识不是作为现有的知识灌输给学生的,而是属于提供参考,作为学生思考的助推剂,在学生理解问题的启发上产生一定的共鸣,而不是主观意识地强加给学生消化。

教师与学生认识了一段时间,教师不能确保了解每个学生之间的差异,不能确保他们对文章的认识度一定就是教師教学设计中的重难点,即使教师知道每篇文章的“重难点”,但是,这些预设的“重难点”就一定是他们所面临的么?这明显是教师的主观意识所致,一篇课文的重难点,居然是好几代人的“重难点”,这显然有不合理的地方。学生的身心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认知程度也在不断地变化,思想的成熟性在改变。老师不要主观意识地束缚学生,应倾听属于他们的声音,实现以生为本的教学。

钱梦龙老师在教学鲁迅《故乡》,在现场(课中)学情分析上做了一个表率。

生:闰土为什么把碗碟埋在灰堆里?

师:闰土把碗碟埋在灰堆里,这是谁说的?

生:(齐)杨二嫂!

师:那么,究竟是不是闰土埋的呢?

生:不是的。

师:为什么?说话要有根据。

生:杨二嫂挖出埋在灰堆里的碗碟后,就自以为很有功劳,拿走了“我”家的狗气杀,这就是杨二嫂说谎的目的。

生:可能是“我”埋的,以便暗暗让闰土得到许多碗碟。

师:哦,原来是这样的啊!(笑)

生:如果说是闰土埋的,杨二嫂怎么会知道呢?

师:这里有个问题:闰土会偷东西吗?

生:(齐)不会!

师:为什么?

生:102页倒数第6行,“母亲对我说,凡是不必搬走的东西,尽可以送他,可以听他自己拣择”。这样,闰土尽可以明着拿,根本用不着偷埋。

师:有道理!有说服力!我都被你说服了。我们解决问题,都应该到书中去找根据。那么,谁埋的呢?

生:(齐)杨二嫂!

师:为什么?要以文为证。

生:不知道是谁埋的。

师:对,就是不知道。这个是“历史的悬案”。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杨二嫂以这个作为理由拿走了狗气杀。这样写是为了说明什么呢?

生:杨二嫂贪小便宜。

这是现实课堂“教”与“学”的磨合,对话流水无痕,完全没有体现被设计过的痕迹。学生随着文本内容的逻辑推理,不断地进行思想斗争,寻找与文本最切合的解读。

对于课前、课后学情的分析,于漪老师给我们做了一个榜样,她说,学生平时的作文,看什么书,如何读书,怎么做笔记,情绪的起伏等等,都是学情最贴实的表现,教师应该抓住这一事实,反思教学的点滴,踏实做到“以学定教”。

综上所述,语文教学设计是语文教学的难点,说其是语文教学的牛耳也不为过,是艺术也是学问。用李仁甫老师的话来讲:教学贵在“曲曲折折”,所有的教学课堂都离不开预设,但预设过渡,就必然缺失曲折之美。书山探路,学生心力的探究,内力的觉醒,教师的“洞若观火”,是教学成功的重要砝码。

参考文献:

[1]钱梦龙.我和语文导读发[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51.

[2]王丽编.中国语文教育优思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200-201.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6.

[4]余映潮.余映潮的中学语文教学主张[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3:171.

[5]洪宗礼.我对语文教学的价值追求[J].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版),2012(5).引自:倪文锦,成尚荣主编.洪氏语文[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107.

[6]李仁甫.教学贵在“曲曲折折”[J].语文教学通讯(高中),2015(5).

作者简介:覃发业,助教,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广西科技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猜你喜欢

教与学教学设计语文
楷书的教与学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教与学
让“预习单”成为撬动教与学的支点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奇异值分解的教与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