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陇中地区农村留守儿童学习状况调查探究

2019-03-07吴愫劼

考试周刊 2019年18期
关键词:陇中农村留守儿童探究

摘 要:根据全国妇联2017年所发布的调查报告,我国目前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达7000万人,已经超过了全国儿童总数的四分之一。农村留守儿童缺乏父母陪伴,难以抵御外界的凶险,溺水、性侵和交通事故时有发生,关系留守儿童成长的学习状况也迟迟未有改善。基于上述状况,笔者总结了陇中地区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状况,并提出了几点意见。

关键词:陇中;农村留守儿童;学习状况;探究

2018年五月初至今,笔者曾走访陇中的多个地区调查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状况与学习情况,通过农村留守儿童学习成效、学校基础设施、学校对留守儿童的安全措施以及课堂教学等多个角度进行调查,并试图以多角度呈现留守儿童的生存状况,并探寻农村留守儿童学习问题的解决之道。

一、 农村留守儿童现状形成的原因

农村留守儿童的出现就如同时代的“制度性孤儿”,农村留守人口专家叶敬忠说,农村留守儿童现状主要源于城市偏向发展,这种发展是以榨取农村家庭幸福为代价的,不断挤压和剥削农村农民的生存,从而导致农村经济的衰败与农村共同体的不断凋零,导致农村与城市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儿童被留在农村,源于城乡分割的义务教育体制和二元户籍制度,农村留守儿童入学困难、入学费用过于昂贵,这些难以打破的现实壁垒使绝大多数的农民工将自己的孩子留在乡土成为留守儿童。

在农业产业不断挑战、城市化进程不断改善的前提下,陇中地区大批农村劳动力流入城市,并加速了城市的二、三产业,虽然提高了农民收入,但父母长期在外工作,留守儿童与“监护人”生活时,由于监护人的文化水平有限,年龄较高,无法对学生的学习问题进行有效及时的指导,只是在物质方面给予关注,却忽视了留守儿童身心发展至关重要的精神关注,导致留守儿童教育严重缺失,学习成绩不稳定,性格发展也难以健全。农村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由社会制度造成的弱势群体,其关系着社会稳定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二、 陇中地区农村留守儿童基本现状

在走访调查中,笔者着重选取了陇中地区的农村留守儿童作为研究现状。作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为落后的陇中,大都以农业为主,工业在陇中发展相对较为迟缓。截止到2017年,陇中地区的留守儿童共有7400余人,占陇中总人口的6.3%,同时父母外出三个月以上的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已经达到37520余人,占据陇中小学生总数的39%。

(一) 陇中留守儿童监护情况

在笔者所调查的陇中地区留守儿童中,单亲监护占据留守儿童的51%,隔代监护占据48%,非直系亲属监护占据0.4%,监护缺失即留守儿童自己照顾自己占据0.6%。

(二) 留守儿童父母在外务工情况

在调查的陇中地区留守儿童中,父母双方都在外务工的占据四成,一方在外打工的占据接近六成,在陇中地区打工的占据9.3%,还有一部分留守儿童并不知道父母在何处打工。

(三) 留守儿童学习状况

被调查留守儿童中,学习成绩优秀者占18%;良好者占37.5%;一般及较差者占44.5%。小学留守儿童的学习状况普遍好于初中阶段。

三、 陇中地区留守儿童的学习状况调查

(一) 学习较差,行为偏差

由于留守儿童的父母外出打工,且对子女学习的期望值不高,仅仅将目标定在完成九年义务教育方面,同时在监护留守儿童的群体中,监护人的年龄较高且身体素质较差,同时他们受到的教育程度偏低,难以对留守儿童在学习上给予教育和指导,另外由于年龄的鸿沟以及生活经历的不同,他们在思想观念以及日常行为方式上也存在巨大的不同,留守儿童与监护人之间的沟通障碍是无法解开的死结。一方面,因为留守儿童的监护人要进行家务及田间劳作,没有精力去关注留守儿童在学校的学习状况。另一方面,留守儿童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的学生并不能明辨什么是正确的,自律能力较差,再加上监护者很多是隔代或者只有一方抚养子女,认为应当要补偿留守儿童,造成了过分溺爱的现象,不能对留守儿童错误行为进行批评指正,造成留守儿童缺乏管教,纪律散漫,存在行为偏激的现象。在笔者调查的陇中地区留守儿童中,很多留守儿童思想品德极差,难以遵守规章制度,常有迟到、旷课、逃学、说谎、打架、欺负同学等行为,有的迷恋桌球室、网吧和游戏厅,甚至有些与社会上有不良习气的成人混在一起。对留守儿童的种种不良行为,监护人、学校等方面都感到担忧。

(二) 读书无用论与拜金主义盛行

由于打工热潮不断兴盛,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在不断改善的基础上,留守儿童的父母更加注重金钱,而忽略了对留守儿童的道德与法制教育,采取物质+放任不管的方式进行一种畸形的“补偿”,导致有些留守儿童在零花钱方面拥有较高的自由度,形成了功利主义与享乐主义,在学校期间养成好逸恶劳和乱花钱的不良习惯,导致“读书无用论”以及拜金行为。留守儿童认为自己的父母没读过书同样能赚钱,自己读书也没有用,产生了厌学情绪,并把人生方向定位到打工赚钱和吃喝玩乐上,难以在学习中养成刻苦钻研和拼搏向上的精神。学校在教学过程中过于古板,只教导学生知识,却不教导学生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无法对留守儿童的心灵创伤进行有效地弥补和导正,造成留守儿童厌烦学校和老师的现象。

陇中地区留守儿童的学习状况调查是反映我国社会发展应当深刻研究的一个问题,它关系着我国现代化进程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完善。在对待留守儿童的问题上,必须着眼于未来,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从而使留守儿童能够全面健康地学习成长。

参考文献:

[1]余幼平.留守儿童高比例地区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研究[D].深圳:深圳大学,2017(12):13-14.

[2]赵楠.农村留守儿童体育参与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烟台:鲁东大学,2017(23):27-28.

[3]秦慧君.農村留守儿童学前教育现状研究[D].天津:天津理工大学,2017(68):25-26.

[4]杨燕.边远地区农村留守儿童自我认同感的调查研究[D].昆明:云南大学,2016(24):24-25.

[5]石利媛.农村留守儿童学业成绩现状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17,72(73):53-54.

[6]杨若兰.农村地区留守儿童英语学习焦虑实证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6,74(89):94-95.

作者简介:

吴愫劼,甘肃省定西市,定西市安定区福台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陇中农村留守儿童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外治中心的“陇中”品牌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政府助推区域特色文化产业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浅议陇中民间剪纸艺术及保护策略
不同氯化钾施用量对陇中地区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