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陇中民间剪纸艺术及保护策略

2016-04-20刘宏伟

大观 2016年3期
关键词:乡土保护

摘要:本文主要概述了陇中民间剪纸艺术及其地域特色,并就如何保护陇中民间剪纸提出了一些切实有效的对策。

关键词:陇中;民间剪纸;保护;乡土

一、陇中民间剪纸概述

陇中地处黄土高原中央,属于周秦故地,关陇咽喉。自古胡汉杂居,历史地域文化特色十分鲜明,是一个典型的集历史、文化、地理、语言、民俗于一体的文化综合体,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地,当时的文化和经济可以说是达到了相当繁荣的盛况。悠久的文化通过多种民间艺术得以传承和发扬光大,剪纸就是其中的典型方式之一。陇中剪纸便是当地人们在长期的劳动生产中将传统文化进行创新所得的文化结晶,它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真实的再现了劳动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独特的审美情趣,将陇中人民的本土文化和风俗特色展现无遗。陇中民间剪纸作为一种传统的艺术,因为其极富生命力而受到人们的青睐,被用在很多婚嫁葬取中。一直以来,民间剪纸以它独特的方式在人们的生活生产中得以不断地发展和演变,很好的反映了人民大众在生活上的希望与寄托,其剪纸艺术极具个性美,它表现出的是一种质朴、稚拙和真诚,充实着人们的生活,也承载着人们的喜怒哀乐。并且,陇中剪纸还常常是能人巧妇刺绣的底样,为人们所喜爱。所以,在陇中,不管是彩陶、皮影,还是画像、印染,无不从中能找到剪纸的缩影。

二、陇中民间剪纸的地域特色

陇中地区因为独特的地理位置和长期以来便利的交通,前面已经提到,遗留了丰富的文化资源,也是重要的交通集会地,一直以来都是商贸兴盛之地。由于陇中在经济上比较发达,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且气候干燥,剪纸可以长期的粘贴而不容易变色和变形,因此,更促进了陇中剪纸的发展。

陇中剪纸的画面内容,既有广为流传的历史,也有妇孺皆知的神话传说,还有很多戏曲中的人物,更有对真实生活的再现,也有山水草木、瓜果蔬菜、鸟虫鱼兽等,可以说应有尽有,包罗万象。这些民间剪纸表现的内容题材想相当丰富,不仅有直接来源于生活中的真实事物,还有一些结合了具体形象和想象,内涵相当丰富。比方说,广泛存在的普遍鱼的形状,还有鱼戏莲叶、莲花生子以及生命树等具有想象意义的事物意向,这些剪纸的内容不但真实表现了自然界的花鸟草虫,还讴歌了人类强大的生命力,甚至一些剪纸还有传达了某种特定氛围的气象和意境:喜鹊立于梅树枝头代表了喜上眉(梅)梢的意思;而两碗相扣则表达了阴阳双性,即合卺之意。这种造型通过特殊的技法和方式,随意而自由地传达了某种观念,或者以稚拙和可爱的简单图形,表达了陇中人民的特殊经历,也将陇中人民得心声和愿望加以呈现。人们可以在他们自己创造的艺术王国里,得到心灵的解放,甚至可以自由翱翔,借此来升华自己的感情。在陇中的民间剪纸中几乎没有眼泪和伤痕等衰落物体的形象,这就表明了劳动人们对于理想锲而不舍的追求以及对现实生活充满了希望。

三、陇中民间剪纸的保护策略

(一)保护传统的风俗习惯

陇中剪纸表现了浓郁的原生态气息,也跟陇中人们的生活习俗和宗教信仰息息相关,表现了特定的民俗文化内涵与生活行为,是将人——民间剪纸——民俗生活三者完美融合的文化整体。

陇中有着相当丰富的传统节俗礼仪,它们是对陇中深厚的非物质文明的积淀与升华,也是五千年华夏文明与民众智慧的凝聚结晶,包含了丰富的文化:人类起源、民族信仰、原始崇拜、神话传说、天文地理、数理化学、民间戏曲、饮食文化以及名人轶事,传达了陇中人民强烈而坚韧的毅力,以及独特的人生观、价值观及其宗教信仰。陇中的民间信仰内容丰富,常常包括了神灵崇拜(天地诸神的信仰)、英雄崇拜(如关羽)与独特的母性崇拜。陇中人民往往将民间信仰跟社会功能紧紧地结合在了一起。两者的关系可谓相辅相成,密不可分。村落中的庙会意义重大,庙宇建设之处可以年年举行规模较大的庙会,通过庙会这种极具地方特色的方式保护陇中民间剪纸。

(二)培养“民间剪纸”创作主体

第一,应该在陇中地区进行全面的摸底,重点挖掘剪纸艺术的传承人和能人好手,及时的进行实地采访,并建立完善的调查档案。比方说,将陇中民间剪纸艺人与著名的美术大师全部登记在册,写清楚他们的传世之作、传承线路以及派系类别;还应仔细查访隐藏于民间的身怀绝技和隐姓埋名的剪纸高手,把他们登记在册,将这些名家学者培养称真正意义上 “民间剪纸”的创作主体指导人员,带动民间艺人以自己的作品为教案,进行言传身教。通过借助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手段,将调查的内容放进陇中民间剪纸的文化数据库当中。

第二,及时抢救那些即将面临失传的民间剪纸。要重点调查陇中的著名剪纸之乡与剪纸村寨,而针对地理位置偏远、民间剪纸资料比较匮乏的的地区,更要注意做好抢救调查工作。

(三)保护剪纸艺术

陇中剪纸最好的保护手段就是强化它们在生活中的使用概率,而非仅仅局限于研究、收集和展示这些环节。应保持剪纸艺术的使用和生活功能,让他们真正的融入到现代生活中去,并且用到实际的设计当中,或者让其在教育领域也发挥余热。

一言以蔽之,不可让剪纸艺术成为文物。要争取到文化职能部门和政府部门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鼓励海内外有识之士或有实力、有眼光的企业或实体捐赠、赞助或投资、融资民间剪纸事业。在此基础上设立陇中民间剪纸文化抢救、保护基金,专门赞助和表彰在民间剪纸传承、创作、抢救和研究上做出杰出贡献人士。鼓励和支持民间剪纸团体和个人到国内外参赛、参展,促进中外民间剪纸文化交流。

总之,陇中民间剪纸结合了陇中祖辈们的智慧与心血,并将他们的生活习俗与感情审美融合在了一起,是当地独特而又极具典范的优秀的乡土画卷,蕴含着浓郁的文化底蕴,跟陇中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实乃民族文化之源泉。陇中民间剪纸的发展,需要我们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不断发展,以便促进其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郭梅.中国传统剪纸[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5-10

[2]武爱敏.吕梁剪纸造型特征论[J].晋中学院学报,2006(10):62-63

[3]乌丙安.民俗学原理[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75-77

作者简介:刘宏伟(1980.09—),男,汉族,甘肃陇西,本科,定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美术教育、学前美术教育。

猜你喜欢

乡土保护
Songs from the Past
适时适度:闽西乡土历史辅助初中历史教学的实践
善用乡土历史资源 提高史料实证素养
乡土分外妖娆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反渗透长期停用保护方法的探索
最后的炊烟